第422章 东南乱报·残党勾结深-《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太子的药香还在鼻尖萦绕,沈知微的手指已经按在了密报的火漆上。那枚凤印还藏在袖囊里,没来得及收进内库。她没回寝殿换衣,朝服未脱,腰带上的玉扣沾着东宫门槛外的尘灰。

  谍网女官进来时脚步很轻,黑衣贴身,面纱遮住下半张脸。她跪地呈报,声音压得极低:“两浙盐仓大火是人为。麻袋运走的不是盐,是兵器。裴昭残党借商船潜入南诏,三日后舰队将至东南。”

  沈知微没动。

  她闭眼,心镜启动。

  女官心头闪过三秒——“南诏已备战船五十,箭矢十万,只等接应残党登岸。”

  她睁眼,指尖划过密报边缘,纸面粗糙,能刮出细痕。

  “消息可查实?”

  “三处暗桩同时回报,路线一致。海上已有快马传讯,敌船正绕行群岛,避开关防。”

  沈知微站起身,走到案前摊开舆图。她的手指顺着运河一路南下,停在杭州湾口。那里画着一圈红点,是去年她亲自标注的水师驻泊位。

  “传令下去,召水师副将以上,一个时辰内入宫。”

  女官领命欲退。

  “等等。”沈知微从袖中取出凤印,放在案角,“你亲自去,带着这个。谁若迟误,当场摘职。”

  铜钟响了三声。

  宫墙震动。

  那是战时召集令,百年未用。钟声滚过宫道,惊起一群飞鸟。守门侍卫愣住,有人抬头看天,以为出了大事。

  乾清宫偏殿外,石阶上陆续来了人。

  水师将领穿着铠甲匆匆赶来,脸上还带着未散的疑色。他们站在殿外,彼此交换眼神。一个年长的将军低声问:“贵妃召我们?兵务不归后宫管吧?”

  没人回答。

  殿门打开,沈知微走出来。

  她没戴凤冠,发髻用一根银簪固定。朝服未换,肩头绣着金线云纹,在日光下泛着冷光。

  “都进来说话。”

  她转身先入殿,步伐稳,没有停顿。

  将领们跟进去,站成两排。有人不肯跪,只作揖行礼。

  沈知微不看他们,直接把密报送出去:“你们自己看。”

  最前面的副将接过,扫了一眼,脸色变了。他迅速传给旁边的人。纸页翻动的声音在殿内响起,越来越急。

  “三日后就到?”一名校尉忍不住开口,“备战至少要二十日!船要检修,粮要调拨,士卒也要集结……现在动手,根本来不及!”

  沈知微抬眼看他。

  “你说来不及?”

  “末将不敢欺瞒,实情如此。”

  她走到殿中央,从袖中抽出一份黄绸文书,展开:“这是陛下亲赐密旨,协理六宫兼掌京畿防务。自今日起,东南军政,由本宫统辖。”

  没人说话。

  她把凤印拍在案上,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绷直了背。

  “本宫不管你们以前听谁的令。现在,我说什么,你们做什么。若有违抗,军法处置。”

  老将军皱眉:“贵妃虽有旨意,但调兵需兵部勘合,户部拨款,工部供械……这些流程……”

  “流程我来走。”沈知微打断,“兵部我会去说,户部账册我现在就在审,工部匠人已经连夜修船。你们只管一件事——十四日内,水师列阵杭州湾,一艘船都不能少。”

  “十四日?”副将失声,“这不可能!”

  “可能不可能,不是你说了算。”她盯着他,“南诏带的是战船,不是商队。他们来了,第一件事就是烧村抢粮。你家在临安的亲戚,能不能活过三天?”

  那人嘴唇动了动,没再说话。

  沈知微转向众人:“我知道有些人觉得女人不该管兵事。但现在,我不只是女人,我是下令的人。你们可以选择不听,但后果自负。”

  她停顿片刻,声音更沉:“我已经让人查了你们每个人的底细。谁家里拿了盐商的钱,谁的兄弟在私船跑货,我都清楚。现在回头,还来得及。若等到战后清算,别怪我没有提醒。”

  殿内死寂。

  良久,老将军单膝跪地:“末将领命。”

  一人跪下,其余陆续跟进。

  “即刻出发。”她说,“第一日修船,第二日点兵,第三日试炮。每日辰时向我报进度。缺什么,直接报到凤仪宫。”

  众人齐声应诺,退出大殿。

  沈知微没坐回去。

  她站在窗边,看着他们快步走下台阶,铠甲碰撞声远去。她的手搭在窗框上,指节微微发白。

  夜深时,她还在看账册。

  户部送来的折子堆满半张桌子。她一页页翻,笔不停。哪一笔银子去了修船,哪一批铁料进了仓库,全都记下。凌晨时分,工部尚书亲自来报,说三艘主力战舰的炮位已修好,明日可试射。

  她点头,继续写。

  第二天一早,谍网回报,清除细作三人,其中一人是水师粮仓的管事。她批了两个字:押下。

  第三天,她亲自去了造船坊。

  木屑飞扬,铁锤敲打声不断。工匠们赤膊上阵,汗水浸透衣衫。她站在船台边,看一艘战舰缓缓滑入水中。船底漆黑,船头竖着铁撞角,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娘娘,这是最快的了。”工部官员擦着汗,“还有七艘没完工,零件不够。”

  “零件我去想办法。”她说,“人手够吗?”

  “够,但吃住难安排。几千人连轴转,饭都赶不上热的。”

  她当场下令:“从皇库调米三百石,肉百头,每日三餐热食送到坊前。谁敢克扣,杀无赦。”

  第七日,她收到兵部回文,同意临时调拨军饷。但她知道,真正的钱还没动。她拿出私库账本,划掉一半积蓄,命人兑成银票,送往东南。

  第十日,太子退烧的消息传来。

  她正在批阅军报,听到后只说了句:“惠妃辛苦了。”

  第十三日夜里,最后一艘战舰完成检修。

  她站在码头,风吹得衣袍猎猎作响。远处海面漆黑一片,只有几盏渔火摇晃。她抬头看天,月亮被云遮住,星子稀疏。

  “娘娘,都准备好了。”谍网女官低声说。

  她点点头。

  十四日清晨,杭州湾口。

  千帆列阵。

  战船一字排开,炮口对准海面。旌旗在风中翻卷,上面写着“大周水师”四个大字。士兵持戈而立,盔甲整齐,目光如炬。

  沈知微登上旗舰。

  她换了战袍,玄底金绣,外披猩红大氅。发髻束起,插着一支铁凤簪。她走到船头,面对整支舰队。

  海风扑面,吹乱了鬓角的碎发。

  她举起右手,声音清晰传开:“此战,不是为了本宫,也不是为了帝王。是为了东南百万百姓能睡安稳觉,是为了田里的稻谷不被烧,是为了孩子的娘不会被掳走。”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脸。

  “敌人以为我们来不及准备。他们以为女人管不了兵事。今天,我要让他们知道——”

  “此战,只许胜。”

  全军高呼。

  声浪冲天,震得海面泛起层层波纹。

  她站在船头,没有动。

  舰队开始启航,桨轮破水,船身缓缓前行。前方海域茫茫,看不见尽头。

  谍网女官走上甲板,递来一份新报。

  她接过,展开。

  纸上写着:“南诏舰队昨夜偏离原定航线,改走东侧暗流区。”

  她的手指停在那行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