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滴在纸上缓缓洇开,沈知微握笔的手稳如磐石,仿佛方才那声“啪”并不存在。藤条搁在桌角,像一截枯死的树根,泛着暗红斑痕,表面粗糙不平,隐约透出药渍的苦涩气味。
掌事嬷嬷立于案侧,灯影落在她脸上,削长的脸型拉出一道冷硬轮廓。她没说话,只将提灯往案边一放,灯光斜照在沈知微低垂的手背上,映出青筋微凸的纹路。
“奉旨监督皇后誊录《女诫》,不得懈怠。”她声音平板,无起伏,却带着一种久经刑房磨砺出的压迫感,“若有违逆,依宫规处置。”
沈知微点头,笔尖继续移动,墨迹依旧模糊,字不成形。她没有抬头,也没有表现出半分惊惧。可就在目光掠过藤条的一瞬,指尖微不可察地一缩——那藤条上的斑痕,不是磨损,是浸染。
她默念心诀,脑中机械音即刻响起:【目标锁定,读取开始】。
三秒内,一个念头如刀锋划过——
“要让她十指血肉模糊,看她还怎么拿笔!”
提示消散,沈知微眸光微敛,呼吸未乱,落笔依旧平稳。但她已明白,此人不是来监工的,是来毁人的。惠妃前日折辱未成,今日便派了这等人物,专为折磨而来。
她轻咳两声,抬眼看向嬷嬷,语气平和:“嬷嬷一路走来,身上竟带着一股熟艾味……可是常去冷宫走动?”
话出口时,她仍低头看着纸面,像是随口一问。
嬷嬷瞳孔骤然一缩,右手本能地抚上袖口,随即僵住。她很快收回手,声音不变:“奴婢只是路过东角门,许是风把味道吹来的。”
“原来如此。”沈知微轻轻应了一句,不再追问,只低头继续抄写。
但心中已然落定:熟艾驱寒湿,冷宫荒废多年,唯有被囚之人需常年熏用。此物不出冷宫,而此人衣袖沾香,绝非偶然路过所能沾染。她是进去过的,且不止一次。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轻响。沈知微不动声色,将“熟艾”二字记下,又悄悄观察那藤条——表皮带刺,粗细适中,便于握持施力,显然是特制之物。若抽打手掌,不出三下便会皮开肉绽。
她知道,对方不会立刻动手。这种人惯会先压人心神,等你恐惧生出,再一击致命。
所以她不能慌,也不能反抗。她必须让对方以为,她已陷入绝境。
夜渐深,殿内只剩烛火噼啪。嬷嬷始终站在原地,目光如钉子般钉在她手上。沈知微抄到第五页时,故意让手腕微微一颤,墨点斜飞,在纸上拖出一道黑痕。
嬷嬷嘴角几不可察地扬了一下。
沈知微看见了,却装作不知。她缓缓放下笔,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水温刚好。然后低声唤道:“春桃。”
贴身宫女从外间进来,垂首立于帘下。
“去把我那盒新贡的松烟墨拿来,这支笔实在不顺手。”她说得平静,像是真为书写困扰。
春桃应声退下。
片刻后,她回来时脚步极轻,将墨盒放在案角,悄然退至门边。无人注意,她袖口微动,一张折叠细小的纸条已滑入掌心,随后被迅速藏进腰带夹层。
那是沈知微亲授的密令:将“熟艾气味”与“藤条异状”报予御前近侍太监陈福——此人曾因查账有功受裴砚亲信,暗中奉命护后周全,只需一点线索,便可追查到底。
沈知微重新提笔,动作如常。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主动揭破。一旦出手太狠,反显得早有准备,容易引火烧身。她只能等,等外力介入,等对方露出破绽。
而眼下,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写,继续“写不好”。
第二日清晨,天光初透,窗纸泛白。
嬷嬷准时出现在殿门口,手中仍提着那盏灯,藤条也依旧挂在臂弯。她脸色比昨日略显紧绷,眼神频频扫向院外,似在等人消息。
沈知微已在案前坐了两个时辰,面前堆着十余页模糊抄本。她抬头看了嬷嬷一眼,淡淡道:“今日还要劳烦嬷嬷盯着。”
嬷嬷冷声道:“职责所在,不敢懈怠。”
沈知微点头,低头继续写。笔尖落下,墨团又一次晕开,像一团化不开的污迹。
时间一点点过去。日头升至中天,宫人送饭进来,嬷嬷却不肯离殿,执意守在案旁,连饭食也是宫女送来当场吃下。
沈知微全程未发一言,只偶尔咳嗽几声,显得疲惫不堪。她的手始终微微颤抖,仿佛真的支撑不住。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那颤抖是伪装的节奏,是为了让对方放松警惕。
直到傍晚,院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一名禁军小校快步走入,身后跟着两名持械侍卫。他拱手行礼:“奉内务府之命,请掌事嬷嬷前往慎刑司协助查案。”
嬷嬷猛地站起,脸色骤变:“何事?”
“昨夜巡查冷宫区域,发现有人私闯禁地,携带违禁香料。据线报,气味与您袖中所藏一致,故请嬷嬷配合调查。”
“胡说!”嬷嬷厉声打断,“我从未去过冷宫!这是栽赃!”
“是否栽赃,查验便知。”小校不动声色,“另在您居所搜出铜管一支,内藏密语数行,尚待破译。请您立即随行。”
嬷嬷双目圆睁,手指猛地指向沈知微:“是她!她陷害我!你们别被她骗了!”
沈知微这时才缓缓抬头,神情平静:“嬷嬷为何指我?我一直在抄《女诫》,未曾开口说过一句话。”
“你……你……”嬷嬷嘴唇哆嗦,眼中戾气翻涌,却被侍卫强行架起,踉跄往外拖去。
她挣扎中回头瞪了一眼,那眼神如同淬毒的针,直刺沈知微面门。
沈知微垂下眼帘,重新执笔。
墨汁滴落,又一次砸在纸上,迅速化作一团漆黑的圆。
夜幕再度降临,凤仪宫灯火通明。沈知微依旧端坐案前,面前摊开新的黄纸,笔尖悬停半空。
她知道,这场戏还没完。
惠妃不会就此罢手,宫里的风也不会停。今日倒了一个嬷嬷,明日还会有别的手段等着她。
但她不怕。
她不怕阴暗,因为她看得见人心最深处的东西。
只要那三秒的心声还在,她就能在沉默中布阵,在屈从中反击。
窗外风起,吹动帘角。烛火晃了一下,映得她侧脸轮廓分明,眼神沉静如渊。
她终于落笔,墨迹依旧模糊不清,像是永远写不出一句完整的字。
可就在这看似恭顺的书写中,她的指尖轻轻摩挲着笔杆底部——那里,有一道极细的刻痕,是她昨夜悄悄留下的记号。
代表今日第二次使用系统。
九次之中,已用其二。
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笔尖一顿,又一滴墨坠落,砸在纸上,迅速化作一团漆黑的圆。
掌事嬷嬷立于案侧,灯影落在她脸上,削长的脸型拉出一道冷硬轮廓。她没说话,只将提灯往案边一放,灯光斜照在沈知微低垂的手背上,映出青筋微凸的纹路。
“奉旨监督皇后誊录《女诫》,不得懈怠。”她声音平板,无起伏,却带着一种久经刑房磨砺出的压迫感,“若有违逆,依宫规处置。”
沈知微点头,笔尖继续移动,墨迹依旧模糊,字不成形。她没有抬头,也没有表现出半分惊惧。可就在目光掠过藤条的一瞬,指尖微不可察地一缩——那藤条上的斑痕,不是磨损,是浸染。
她默念心诀,脑中机械音即刻响起:【目标锁定,读取开始】。
三秒内,一个念头如刀锋划过——
“要让她十指血肉模糊,看她还怎么拿笔!”
提示消散,沈知微眸光微敛,呼吸未乱,落笔依旧平稳。但她已明白,此人不是来监工的,是来毁人的。惠妃前日折辱未成,今日便派了这等人物,专为折磨而来。
她轻咳两声,抬眼看向嬷嬷,语气平和:“嬷嬷一路走来,身上竟带着一股熟艾味……可是常去冷宫走动?”
话出口时,她仍低头看着纸面,像是随口一问。
嬷嬷瞳孔骤然一缩,右手本能地抚上袖口,随即僵住。她很快收回手,声音不变:“奴婢只是路过东角门,许是风把味道吹来的。”
“原来如此。”沈知微轻轻应了一句,不再追问,只低头继续抄写。
但心中已然落定:熟艾驱寒湿,冷宫荒废多年,唯有被囚之人需常年熏用。此物不出冷宫,而此人衣袖沾香,绝非偶然路过所能沾染。她是进去过的,且不止一次。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轻响。沈知微不动声色,将“熟艾”二字记下,又悄悄观察那藤条——表皮带刺,粗细适中,便于握持施力,显然是特制之物。若抽打手掌,不出三下便会皮开肉绽。
她知道,对方不会立刻动手。这种人惯会先压人心神,等你恐惧生出,再一击致命。
所以她不能慌,也不能反抗。她必须让对方以为,她已陷入绝境。
夜渐深,殿内只剩烛火噼啪。嬷嬷始终站在原地,目光如钉子般钉在她手上。沈知微抄到第五页时,故意让手腕微微一颤,墨点斜飞,在纸上拖出一道黑痕。
嬷嬷嘴角几不可察地扬了一下。
沈知微看见了,却装作不知。她缓缓放下笔,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水温刚好。然后低声唤道:“春桃。”
贴身宫女从外间进来,垂首立于帘下。
“去把我那盒新贡的松烟墨拿来,这支笔实在不顺手。”她说得平静,像是真为书写困扰。
春桃应声退下。
片刻后,她回来时脚步极轻,将墨盒放在案角,悄然退至门边。无人注意,她袖口微动,一张折叠细小的纸条已滑入掌心,随后被迅速藏进腰带夹层。
那是沈知微亲授的密令:将“熟艾气味”与“藤条异状”报予御前近侍太监陈福——此人曾因查账有功受裴砚亲信,暗中奉命护后周全,只需一点线索,便可追查到底。
沈知微重新提笔,动作如常。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主动揭破。一旦出手太狠,反显得早有准备,容易引火烧身。她只能等,等外力介入,等对方露出破绽。
而眼下,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写,继续“写不好”。
第二日清晨,天光初透,窗纸泛白。
嬷嬷准时出现在殿门口,手中仍提着那盏灯,藤条也依旧挂在臂弯。她脸色比昨日略显紧绷,眼神频频扫向院外,似在等人消息。
沈知微已在案前坐了两个时辰,面前堆着十余页模糊抄本。她抬头看了嬷嬷一眼,淡淡道:“今日还要劳烦嬷嬷盯着。”
嬷嬷冷声道:“职责所在,不敢懈怠。”
沈知微点头,低头继续写。笔尖落下,墨团又一次晕开,像一团化不开的污迹。
时间一点点过去。日头升至中天,宫人送饭进来,嬷嬷却不肯离殿,执意守在案旁,连饭食也是宫女送来当场吃下。
沈知微全程未发一言,只偶尔咳嗽几声,显得疲惫不堪。她的手始终微微颤抖,仿佛真的支撑不住。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那颤抖是伪装的节奏,是为了让对方放松警惕。
直到傍晚,院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一名禁军小校快步走入,身后跟着两名持械侍卫。他拱手行礼:“奉内务府之命,请掌事嬷嬷前往慎刑司协助查案。”
嬷嬷猛地站起,脸色骤变:“何事?”
“昨夜巡查冷宫区域,发现有人私闯禁地,携带违禁香料。据线报,气味与您袖中所藏一致,故请嬷嬷配合调查。”
“胡说!”嬷嬷厉声打断,“我从未去过冷宫!这是栽赃!”
“是否栽赃,查验便知。”小校不动声色,“另在您居所搜出铜管一支,内藏密语数行,尚待破译。请您立即随行。”
嬷嬷双目圆睁,手指猛地指向沈知微:“是她!她陷害我!你们别被她骗了!”
沈知微这时才缓缓抬头,神情平静:“嬷嬷为何指我?我一直在抄《女诫》,未曾开口说过一句话。”
“你……你……”嬷嬷嘴唇哆嗦,眼中戾气翻涌,却被侍卫强行架起,踉跄往外拖去。
她挣扎中回头瞪了一眼,那眼神如同淬毒的针,直刺沈知微面门。
沈知微垂下眼帘,重新执笔。
墨汁滴落,又一次砸在纸上,迅速化作一团漆黑的圆。
夜幕再度降临,凤仪宫灯火通明。沈知微依旧端坐案前,面前摊开新的黄纸,笔尖悬停半空。
她知道,这场戏还没完。
惠妃不会就此罢手,宫里的风也不会停。今日倒了一个嬷嬷,明日还会有别的手段等着她。
但她不怕。
她不怕阴暗,因为她看得见人心最深处的东西。
只要那三秒的心声还在,她就能在沉默中布阵,在屈从中反击。
窗外风起,吹动帘角。烛火晃了一下,映得她侧脸轮廓分明,眼神沉静如渊。
她终于落笔,墨迹依旧模糊不清,像是永远写不出一句完整的字。
可就在这看似恭顺的书写中,她的指尖轻轻摩挲着笔杆底部——那里,有一道极细的刻痕,是她昨夜悄悄留下的记号。
代表今日第二次使用系统。
九次之中,已用其二。
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笔尖一顿,又一滴墨坠落,砸在纸上,迅速化作一团漆黑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