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忍者首函北狄牵-《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阿七带回的快马还未停稳,宫门守卫已提前开启侧门。她翻身下马,手中紧握的竹筒未沾半点风沙,直奔御书房而去。

  沈知微已在殿内等候。烛火映着她的脸,看不出情绪。她只问了一句:“人呢?”

  “押在偏殿暗室,尚未开口。”阿七低头将竹筒递上,“但他怀里有铜盒,机关严密,属下不敢轻动。”

  沈知微接过竹筒,抽出密报扫了一眼,随即起身。她没再说话,径直朝偏殿走去。

  裴砚已在门口等她。他站在廊下,手按剑柄,目光沉静。见她来了,只点了点头,便推门而入。

  暗室无窗,四角点着油灯。忍者首领被铁链锁在墙边,黑袍未脱,脸上蒙着布巾。他坐着不动,呼吸平稳,像是睡着了。

  沈知微走到他面前站定。她没有掀开他的面巾,也没有让人审问,只是轻轻说了句:“你们影鸦的人,一向自负手段高明。”

  那人依旧不动。

  她又道:“可惜这次送信,连盒子都保不住。”

  忍者首领的手指微微一动。

  沈知微眼神微凝,心中默数三息。下一瞬,她启动心镜系统。

  三秒之内,她听见了他的心声——

  “那密函……早已译成北狄暗语,唯有王帐近臣可解……一旦启封,必引战火。”

  她立刻收回视线,心跳未乱。这信息比预想的更危险。

  她转身对裴砚低声道:“盒子不能毁,内容涉及北狄高层。”

  裴砚皱眉:“你能确定他说的是真话?”

  “我能。”她说,“他不屑说谎,尤其不屑对自认低等的人说谎。”

  她回头看向忍者首领,声音冷了几分:“你不怕死,但你怕任务失败。你来中原不是为了刺杀,是为了传信。而这封信,关系到一场战争的开端。”

  那人终于抬起头,透过布巾缝隙看了她一眼。

  沈知微不再多言,转头对阿七下令:“取他随身信筒,比对锁芯纹路。”

  阿七迅速上前搜查,在其腰间找到一只细长铜管。她拿过来仔细对照,点头道:“纹路一致,是同一套密具。”

  沈知微当即决定:“开盒。”

  裴砚拦住她:“若触发机关,密函焚毁怎么办?”

  “我有办法。”她说,“他们用体温激活机关,我们用他还热的身体试试。”

  两名侍卫上前,强行掰开忍者首领的手掌贴在铜盒表面。同时有人捂住他的口鼻,逼他闭气。片刻后,盒底咔的一声轻响,锁开了。

  盒中躺着一封薄纸,外覆油皮,封口盖着一枚暗红色印记。

  沈知微小心取出,递给身旁待命的老译官。那人双手颤抖接过,只看了一眼就变了脸色。

  “这是……北狄左贤王的私印。”老译官低声说,“民间绝不可能有。”

  沈知微打开密函,快速浏览译文。纸上写着:“三月十五夜,边关烽火起,届时里应外合,共取洛阳。”

  落款日期是十日前。

  她看完,递给裴砚。

  裴砚看完,一言不发地将密函拍在桌上。他盯着忍者首领,声音压得很低:“裴昭的名字没写进去,但这个计划,只有他知道洛阳布防图藏在哪。”

  沈知微点头:“东瀛提供刺客和船只,北狄出兵策应,裴昭在内制造混乱。三方联手,目标不只是动摇朝廷,是要改朝换代。”

  裴砚猛地站起:“传令下去,封锁所有通往北境的驿道,禁军即刻接管城门巡查。”

  他又看向阿七:“你带人盯住北狄使团驻地,不准任何人进出。”

  阿七领命退下。

  沈知微却站着没动。她看着桌上的密函,忽然伸手摸了摸边缘。那里有一道极细的划痕,像是指甲刻意刻上去的。

  她眯起眼,凑近灯火。

  那不是随意划的痕迹,是一组排列有序的小点,弯折成弧线。

  像星图。

  她心头一紧。这种标记方式,她在前世见过一次——那是前朝密谍用来标注隐秘营地的暗记。

  她立刻叫住即将出门的阿七:“找司天监的老历官,今夜必须到宫里来一趟。我要他看一样东西。”

  阿七应声而去。

  裴砚走过来,看着她手中的密函残页:“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为什么这封信要刻星图。”她说,“北狄人打仗靠天象,春汛前后星位移,正是渡河最佳时机。如果这图指向某个营地,那地方一定藏了重兵。”

  裴砚沉声道:“你是说,他们已经在边境集结了?”

  “很可能。”她说,“而且不是小股部队。否则不会用星图定位。”

  裴砚沉默片刻,下令:“调边军鹰骑营提前巡哨,沿黄河上游彻查十里内所有废弃营寨。”

  沈知微摇头:“还不够。北狄使团明日就要进城,按例要由礼部接待。如果我们现在动作太大,他们会警觉。”

  “那就让他们进来。”裴砚冷声道,“进来了,就别想再出去。”

  沈知微抬眼看他:“我想亲自去迎。”

  裴砚一怔:“你出面不合适。”

  “正因为不合适,才更要我去。”她说,“我是贵妃,代表后宫接见外邦使节合乎礼制。我能近距离观察他们带来的物品、随从、车马。哪怕一个箱子的角度不对,我也能察觉。”

  裴砚盯着她看了很久,终于点头:“准你以观礼身份出席。但只许远观,不准靠近使团主车。”

  “可以。”她答应得干脆,“但我需要一份名单,上面要有使团每一个人的名字、职位、来历。还有他们进京路线图。”

  裴砚召来文书官,当场拟令。

  沈知微则坐回案前,将密函摊开,用一张白纸覆在其上,轻轻描摹那道星图痕迹。她一笔一笔画下来,直到完全复刻。

  这时,司天监的老历官匆匆赶来。他年过六旬,双眼浑浊,但手指稳定。他接过图纸一看,脸色骤变。

  “这是……狼尾星偏移七度指向苍谷口。”他声音发颤,“那里有个旧屯兵谷,二十年前废弃了。但现在若是重修营垒,藏三千骑兵不成问题。”

  沈知微问:“从那里出发,多久能到洛阳?”

  “快马加鞭,三天。”

  殿内一时寂静。

  裴砚缓缓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落在苍谷口位置。他用力按了一下,声音如铁:“那就先烧了它。”

  沈知微却说:“不能烧。”

  两人同时看向她。

  她盯着地图,一字一句道:“我们要让他们以为一切顺利。让裴昭相信他的计划还在推进。等北狄使团进了城,我们再动手。”

  裴砚明白她的意思:“你是想放长线?”

  “是。”她说,“现在打草惊蛇,他们只会换个地方藏兵。但如果我们让他们走进局里,就能一次性拔掉所有钉子。”

  裴砚盯着她许久,忽然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你比我狠。”

  沈知微没笑。她收起复刻的星图,放进袖中。

  “我不是狠。”她说,“我只是不想再输一次。”

  夜更深了。御书房外传来更鼓声,已是四更。

  译官们仍在逐字核对密函其余段落,试图找出更多隐藏线索。阿七也回来了,带来最新消息:北狄使团昨夜已过潼关,预计明日午时入城。

  沈知微站在灯下,翻看刚送来的使团名录。她一页页看过,忽然停在一个人的名字上。

  “乌兰托格。”她念出这个名字。

  旁边记录写着:随行文书,负责礼仪文书交接。

  她记得这个姓氏。前世沈家倒台后,曾有一个北狄商人低价收购沈家田产,名字就叫乌兰托格。那人后来消失不见,田契却出现在裴昭心腹手中。

  她把名录合上,递给裴砚:“这个人有问题。”

  裴砚接过一看,立即下令:“把他列为一级监视对象。进城后,任何与他接触的人都要记录。”

  沈知微点头,正要说什么,忽然注意到名录背面有一行小字。

  那是礼部官员随手写的备注:

  “所携贡品清单已核,含北狄紫檀烟墨两匣,供皇室书画之用。”

  她瞳孔一缩。

  紫檀烟墨,王室专用,民间禁用。

  她抬头看向裴砚,声音很轻:“证据齐了。”

  裴砚懂她的意思。这种墨,普通使团无权携带。除非背后有王族授意。

  这不是个别将领的野心,是北狄高层的共识。

  沈知微深吸一口气,走到桌前,拿起那份密函原件。她指尖划过落款印章,又摸了摸那道星图刻痕。

  窗外风势渐强,吹得檐下铜铃叮当作响。

  她忽然想起什么,转身问老译官:“这纸上用的墨,是不是就是紫檀烟墨?”

  老译官连忙取来样本对照,点头确认:“颜色、质地完全一致。”

  沈知微闭了闭眼。

  一切都对上了。

  她睁开眼时,目光已变得锋利。

  “明天。”她说,“我要亲眼看着那个叫乌兰托格的人,是怎么把贡品交进宫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