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微指尖一颤,铜铃余音未散,她抬眼望向檐角。那声响像是惊醒了什么,又像是预告了什么。她缓缓收回目光,将手中纸鸢轻轻搁在案上,绢面平整如初,再不见半分湿痕。
她知道,昨夜湖风虽止,宫中暗流却从未平息。
不过半日,凤仪宫偏殿便有宫女来报:惠妃遣人送茶,说是特贡普洱,专为赔罪而来。
“赔罪?”沈知微坐在窗边绣墩上,手指轻抚袖袋中的碎瓷片,边缘依旧锋利,“她倒会挑时候。”
宫女低头奉盏,青瓷小碗盛着琥珀色茶汤,表面浮着一层油光,细看之下微微泛绿。沈知微不动声色接过,凑近鼻端轻嗅——香气浓烈得不自然,尾调竟带一丝苦腥。
她垂眸,指尖微动。
【检测到心声:“让她当众失仪,腹痛如绞,跪着爬出殿去!”】
三秒倒计时启动,冰冷机械音在脑中消散。
她笑了,笑意清浅,像晨露落在花瓣上,转瞬即逝。
“姐姐有心了。”她起身,捧茶缓步而出,“如此厚礼,我岂能独享?”
偏殿通正殿的回廊上,惠妃果然已在等候。她立于朱栏旁,新制宫装裁剪合体,素银纹底配月白广袖,通身雅致,无一处张扬。可越是这般克制,越显居心叵测。
她见沈知微捧茶而来,唇角微扬:“昨日失仪之事,本宫心中不安,特备此茶,聊表歉意。”
沈知微走近,脚步轻稳:“姐姐言重了。您身份尊贵,何必向我这般低位之人致歉?”
话音未落,她忽似脚下一滑,手腕一抖——
整盏热茶泼出,尽数倾洒在惠妃右袖之上。
“啊!”她惊呼一声,退后半步,“臣妾失手!这……这茶怎地染了颜色?”
众人皆惊。
只见那素白银缎袖口,被茶水浸润之处,竟渐渐泛出一抹幽蓝,宛如孔雀尾羽,在日光下泛着诡异光泽。斑痕成片,无法遮掩。
惠妃脸色骤变,猛地抽回手臂:“你故意的!”
“臣妾惶恐。”沈知微双掌交叠于腰前,眉目低垂,“怎敢冒犯娘娘?莫非是这茶中有物,与衣料相克?否则怎会变色至此?”
她语气纯善,仿佛真是一场意外。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一晃、一倾、一退,皆在计算之中。她没有喝,因为她根本不必喝。她要的不是自保,而是反击。
惠妃咬牙切齿,却无法发作。若此刻怒斥,反倒显得小题大做;若沉默离去,这一身蓝斑便是活靶子。她僵立原地,指甲掐进掌心,脸上强撑笑意,眼里却几乎喷出火来。
就在这时,玄袍入殿。
裴砚从正门走来,身后随从无声退下。他未穿朝服,只一身常服,却自带威压。目光扫过狼藉场面,最终落在惠妃那只泛蓝的袖子上。
他眉峰微动,随即轻笑出声。
“朕倒觉得,”他开口,声音不高,却传遍全殿,“这颜色衬你。”
满殿一静。
惠妃瞳孔一缩,不敢置信地看向他。
“陛下……”
“怎么?”裴砚走近几步,负手而立,“不合心意?还是觉得不够亮眼?”
他语气轻松,像在谈论今日天气,可每一个字都压得人喘不过气。
沈知微低头不语,眼角余光却瞥见惠妃肩头微微发颤。
“回陛下,”她轻声道,“茶味浓烈,臣妾不敢独享,已全敬予惠妃姐姐了。”
裴砚侧首看她,眸光深邃片刻,终是轻哼一声。
“好茶不该浪费。”他说完,转身欲走,却又停下,淡淡道:“明日六宫赏花宴,惠妃穿这身来罢。”
语毕,拂袖而去。
留下一句话,如刀刻石。
惠妃站在原地,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她低头看着那片蓝斑,像看着一道甩不掉的耻辱烙印。她想撕了这衣裳,可若撕了,便是认输;若穿着,便是全宫笑柄。
她终于明白,这不是一次失手,而是一次精心设计的羞辱。
她败了,败得无声无息。
偏殿内,宫人们垂首敛息,无人敢多言一句。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才有人低声议论起来。
“听说那布料是江南特贡的‘云纹素银’,最忌茶碱……”
“难怪一碰就变色,怕是再洗也去不掉了。”
“哎,谁让她先动手呢?如今反被将了一军。”
沈知微坐回绣墩,指尖轻轻摩挲着袖袋里的碎瓷片。她没说话,只是静静听着那些窃语,像听一场注定落幕的戏。
她知道,惠妃不会就此罢休。
但她也不再是那个任人踩踏的弃妃。
日影西斜,庭院落叶纷飞。一阵风穿过窗棂,吹起她素裙一角。她抬手,将那支白玉簪取下,放在案上。
簪尖朝外,如刃出鞘。
远处传来宫人低语:“听说惠妃娘娘今早那件袍子……再也穿不出门了。”
她唇角微扬,未语。
片刻后,她伸手拿起案上的纸鸢,指节收紧,轻轻一折。
骨架断裂声清脆响起。
断弦落地,滚至裙边。
        她知道,昨夜湖风虽止,宫中暗流却从未平息。
不过半日,凤仪宫偏殿便有宫女来报:惠妃遣人送茶,说是特贡普洱,专为赔罪而来。
“赔罪?”沈知微坐在窗边绣墩上,手指轻抚袖袋中的碎瓷片,边缘依旧锋利,“她倒会挑时候。”
宫女低头奉盏,青瓷小碗盛着琥珀色茶汤,表面浮着一层油光,细看之下微微泛绿。沈知微不动声色接过,凑近鼻端轻嗅——香气浓烈得不自然,尾调竟带一丝苦腥。
她垂眸,指尖微动。
【检测到心声:“让她当众失仪,腹痛如绞,跪着爬出殿去!”】
三秒倒计时启动,冰冷机械音在脑中消散。
她笑了,笑意清浅,像晨露落在花瓣上,转瞬即逝。
“姐姐有心了。”她起身,捧茶缓步而出,“如此厚礼,我岂能独享?”
偏殿通正殿的回廊上,惠妃果然已在等候。她立于朱栏旁,新制宫装裁剪合体,素银纹底配月白广袖,通身雅致,无一处张扬。可越是这般克制,越显居心叵测。
她见沈知微捧茶而来,唇角微扬:“昨日失仪之事,本宫心中不安,特备此茶,聊表歉意。”
沈知微走近,脚步轻稳:“姐姐言重了。您身份尊贵,何必向我这般低位之人致歉?”
话音未落,她忽似脚下一滑,手腕一抖——
整盏热茶泼出,尽数倾洒在惠妃右袖之上。
“啊!”她惊呼一声,退后半步,“臣妾失手!这……这茶怎地染了颜色?”
众人皆惊。
只见那素白银缎袖口,被茶水浸润之处,竟渐渐泛出一抹幽蓝,宛如孔雀尾羽,在日光下泛着诡异光泽。斑痕成片,无法遮掩。
惠妃脸色骤变,猛地抽回手臂:“你故意的!”
“臣妾惶恐。”沈知微双掌交叠于腰前,眉目低垂,“怎敢冒犯娘娘?莫非是这茶中有物,与衣料相克?否则怎会变色至此?”
她语气纯善,仿佛真是一场意外。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一晃、一倾、一退,皆在计算之中。她没有喝,因为她根本不必喝。她要的不是自保,而是反击。
惠妃咬牙切齿,却无法发作。若此刻怒斥,反倒显得小题大做;若沉默离去,这一身蓝斑便是活靶子。她僵立原地,指甲掐进掌心,脸上强撑笑意,眼里却几乎喷出火来。
就在这时,玄袍入殿。
裴砚从正门走来,身后随从无声退下。他未穿朝服,只一身常服,却自带威压。目光扫过狼藉场面,最终落在惠妃那只泛蓝的袖子上。
他眉峰微动,随即轻笑出声。
“朕倒觉得,”他开口,声音不高,却传遍全殿,“这颜色衬你。”
满殿一静。
惠妃瞳孔一缩,不敢置信地看向他。
“陛下……”
“怎么?”裴砚走近几步,负手而立,“不合心意?还是觉得不够亮眼?”
他语气轻松,像在谈论今日天气,可每一个字都压得人喘不过气。
沈知微低头不语,眼角余光却瞥见惠妃肩头微微发颤。
“回陛下,”她轻声道,“茶味浓烈,臣妾不敢独享,已全敬予惠妃姐姐了。”
裴砚侧首看她,眸光深邃片刻,终是轻哼一声。
“好茶不该浪费。”他说完,转身欲走,却又停下,淡淡道:“明日六宫赏花宴,惠妃穿这身来罢。”
语毕,拂袖而去。
留下一句话,如刀刻石。
惠妃站在原地,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她低头看着那片蓝斑,像看着一道甩不掉的耻辱烙印。她想撕了这衣裳,可若撕了,便是认输;若穿着,便是全宫笑柄。
她终于明白,这不是一次失手,而是一次精心设计的羞辱。
她败了,败得无声无息。
偏殿内,宫人们垂首敛息,无人敢多言一句。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才有人低声议论起来。
“听说那布料是江南特贡的‘云纹素银’,最忌茶碱……”
“难怪一碰就变色,怕是再洗也去不掉了。”
“哎,谁让她先动手呢?如今反被将了一军。”
沈知微坐回绣墩,指尖轻轻摩挲着袖袋里的碎瓷片。她没说话,只是静静听着那些窃语,像听一场注定落幕的戏。
她知道,惠妃不会就此罢休。
但她也不再是那个任人踩踏的弃妃。
日影西斜,庭院落叶纷飞。一阵风穿过窗棂,吹起她素裙一角。她抬手,将那支白玉簪取下,放在案上。
簪尖朝外,如刃出鞘。
远处传来宫人低语:“听说惠妃娘娘今早那件袍子……再也穿不出门了。”
她唇角微扬,未语。
片刻后,她伸手拿起案上的纸鸢,指节收紧,轻轻一折。
骨架断裂声清脆响起。
断弦落地,滚至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