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新危机,风云再起-《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晨钟的余音还在宫墙上回荡,沈知微指尖尚带着裴砚掌心的温度。她正欲随他转身下楼,忽听得宫道尽头传来沉重脚步声,一队异族装束的使臣列队而至,为首者捧着漆金雕龙匣,双膝跪地,声音粗哑:“北狄新王登基,特遣使奉礼,恭贺大周帝后同寿。”

  裴砚目光一沉,未应声。

  沈知微垂眸,袖中手指微微蜷了半瞬,随即松开。她抬眼望向那使臣,眉目依旧温静,唇角甚至浮起一丝笑意:“远道而来,辛苦了。”

  那使臣抬头,一双鹰目直直撞上她的视线,眼中戾气一闪而逝。就在他开口称谢的刹那,沈知微脑中机械音骤然响起——【三秒读心:这毒见血封喉,沈知微必须死】。

  她心头一紧,面上却不动分毫。

  那漆匣被缓缓打开,一柄通体乌黑的匕首静静卧于红绸之上,刃口泛着幽蓝冷光,形制奇特,刀柄刻有北狄图腾狼首。四周宫人低声惊叹,皆道是异邦奇物。

  “此乃北狄国宝‘噬魂刃’,”使臣低声道,“唯有最尊贵之人,方可执掌。”

  沈知微轻轻一笑,上前半步,指尖虚点刀身,却不触碰:“好一把锋利的礼。既为国宝,臣妾岂敢私受?不如请圣上亲鉴,方显两国诚意。”

  裴砚冷冷扫过那匕首,目光落回使臣脸上:“你主新立,便遣使千里送礼,倒是用心良苦。”

  “我王仰慕天朝威仪,愿结永好。”使臣低头,语气恭敬,额角却渗出细汗。

  沈知微退后一步,立于裴砚身侧,声音清越:“北狄既有此意,我朝自当厚报。三车云锦、五坛御酒,即日备齐,由原使团带回,代朕与皇后致贺。”

  裴砚盯着她片刻,忽而轻笑一声:“准。”

  使臣叩首领命,捧匣退下。沈知微目送其背影消失在宫门转角,才缓缓敛去笑意。

  当夜,凤仪宫偏殿烛火未熄。

  小顺子躬身立于帘外,低声禀报:“娘娘,酒已换。药性缓,三日内发作,吐泻不止,但不伤性命。刺客也已按您所说,埋伏在西华门旧巷。”

  “很好。”沈知微端坐案前,手中茶盏轻转,“记住,务必让他活捉。供词要写得清楚——北狄新王亲令,刺杀皇后,毁约开战。”

  “奴才明白。”

  “还有,明日早朝,我会亲自呈上那把匕首。”

  小顺子迟疑:“若陛下问起……”

  “就说,我信不过外邦之礼。”

  三日后,驿报急传入宫。

  北狄使团归途宿于驿站,半夜集体昏厥,呕吐不止,所携御酒经查验含剧毒“断肠草”。与此同时,一名黑衣人潜入皇城西华门,被禁军当场擒获,审讯之下供出全盘计划:北狄新王不满和议,欲借献礼之机毒杀沈知微,再嫁祸大周,激起边衅。

  乾元殿内,文武百官肃立。

  沈知微着正红凤袍,缓步出列,将那柄乌黑匕首置于玉盘之中,高举过顶:“启奏陛下,北狄所谓‘国礼’,实为杀人利器。其使表面恭顺,内藏杀机,臣妾险些命丧其手。”

  群臣哗然。

  一位老臣颤声出列:“皇后此言,恐有不妥!彼以礼来,我以毒还,岂非失天朝气度?若传扬四海,岂不让诸藩轻视?”

  沈知微转眸看他,语气平缓却不容置喙:“那您可知,昨夜被擒的刺客招认,北狄已在边境集结兵马,只待我朝动荡,便挥师南下?他们送来的不是礼,是战书。而我们回的,也不是毒,是警告。”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若连一介使臣都能在我宫中布毒杀人,那百姓呢?边民呢?今日他们想杀的是我,明日便是千千万万无辜之人。护不住一个皇后,谈何护佑黎民?”

  殿内一时寂静。

  裴砚缓缓起身,走到玉阶边缘,俯视群臣:“传旨——北狄使团‘误食毒物’,朕深表遗憾。然刺客确凿,证据俱在,边关即日起戒严。着兵部调防三卫,巡骑昼夜巡查。另遣使北狄,问其君主:谁给他的胆子,动我皇后?”

  声落如雷,百官俯首。

  沈知微退回班列,指尖轻抚袖口暗纹,眸色沉静。

  退朝后,她并未回宫,而是径直走向乾元殿东阁。裴砚正在批阅边报,听闻脚步声抬头:“你来了。”

  “嗯。”她在案前站定,递上一张纸条,“这是刺客供词副本,我让刑部誊抄了一份。其中有两句值得注意——‘王令亲授’、‘事成即燃烽火’。北狄新王急于动手,恐怕国内也不稳。”

  裴砚接过纸条,指节在“王令亲授”四字上停了停:“他不怕暴露?”

  “所以他用的是死士,也以为毒匕能一击得手。”她淡淡道,“可惜,他不知道我活着的每一日,都在等他们犯错。”

  裴砚抬眼看她,忽然道:“你不怕吗?他们这次没成功,下次未必不用更狠的手段。”

  “怕。”她坦然答,“可正因为怕,才不能退。退一步,他们就觉得有机可乘。只有让他们知道,动我,就是动大周根基,才能真正止住刀兵。”

  裴砚沉默片刻,终是点头:“你说得对。”

  她转身欲走,却被叫住。

  “知微。”他声音低了些,“昨夜烟火散尽时,我说的话,作数。”

  她脚步微顿,没有回头。

  “我知道。”她说,“所以我才站在这里,不是躲着,也不是逃着。是我自己要来的。”

  他看着她的背影,终于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

  三日后,北狄使臣被驱逐出境。

  临行前,那使臣站在宫门外回首,目光如刀,死死盯住凤仪宫方向。守门侍卫喝令催促,他才缓缓转身,踏上归途马车。

  宫墙之内,沈知微立于偏殿窗前,手中握着小顺子刚送来的密报——“刺客已押,供词完整”。

  她看完,轻轻吹熄烛火,提笔在纸上写下两个字:冷宫。

  墨迹未干,她搁下笔,目光落在案角那柄已被封存的毒匕上。

  窗外风起,卷起一片枯叶拍打窗棂。

  她伸手推开窗,一片灰白羽毛随风飘入,落在那“冷宫”二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