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你说要挣工钱赎那把你师父给你的佩剑,后来忙起来我就没记了,想是也该到 了,你可以拿回去了。”
“啊……”龙铭挠挠头,“掌柜的,你知道的,我这一路走来,不知道劈坏了多少剑,那把剑放在您那儿还真的是帮我护着它了,所以还是先在您那儿放着吧,省得我哪天忍不住拿出来,又劈坏了。”
“哈哈,好好好……”陆明海点点头,“几时你要是需要,直接朝我要就行。”
“好,掌柜的。”
等各个人都聚集在正厅,陆明海说道:
“当初承诺大家,重新开张后,带大家看这镖局的地下,都有什么,现在,是时候兑现承诺了。”
在人们讨论声中,陆明海带他们到了自己的房间。
这本就不大的房间,现在显得有些拥挤了,罗守拙和二虎知道机关的位置,便有意让出来一些,陆明海搬走自己的被褥,又停在床脚边,抬手伸进床下一个狭缝中,轻轻一拉,只见床震了一下,紧接着缓缓移入后面的墙壁中,露出一条向下的石阶通道。
陆明海迈步首先走了进去,众人对望一眼,便让龙铭先走,其他人也紧跟着他走入。
罗守拙看看四周,这次跟之前一样,里面非常昏暗,只有隔几步才有的火把发着亮光,待他们都进去了,陆明海在墙上某处摸了一下,床榻缓缓合上。
这里面能听到隐约的风声,想是这地底还有其他通风,不至于憋死。
借着两旁墙壁上的光亮,龙铭他们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仔细看去,这里是一条狭窄的甬道,并不长,不远处便向右转弯,看光影的方向,那里应该是通往更深的地下。
“相传,最早此地是一部还没完工的地下陵寝,最后不知为何荒废了。”
陆明海边走边对旁边人轻声说道。
“哦,怪不得风水甚好,我说为何第一次来,便感觉功力进境很快,而且威力见长。”苏煜望向四周说道。
“嗯……”陆明海点点头,“不过,这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陆明海走到那扇石门前,门上刻着那困扰罗守拙七日的“北斗七星”铜钉。
人们自动将罗守拙让到最前,罗守拙轻轻抚摸着两边的墙壁,那里,还清晰可见当时演算的痕迹。
“那几天,真是辛苦罗兄弟了。”
“哪里哪里。”
“开门的报酬,我知道我给的跟你七天付出的辛苦比起来,并不多,但里面的东西,可能能值得你研究下。”
陆明海按顺序轻轻敲击铜钉,紧接着石门顶部的暗格弹出。
只见陆明海从兜里掏出一个圆形似是令牌的东西。
轻轻将它放在暗格中。
暗格缓缓收回,紧接着几声沉稳的机关钝器挪动的声响。
石门,缓缓打开。
包括罗守拙在内,都是第一次见石门之后的场景。
不过,与无数期待不太一致的是。
石门之后,竟然还是台阶。
一直向下。
陆明海又带头走下,罗守拙想看清石门之后的结构,陆明海却说道:
“往后,有的是时间看,咱先往前走吧。”
罗守拙似乎没有听到,直到二虎用力扯了扯他,罗守拙才赶紧跟着大部队往下走。
众人感觉在石门之后,又走了几层,有高有底,可见这里并不是普通的地道,简直就是一个地下迷宫,有些墙上似乎还有盗洞,来的路上又不时出现岔路,众人只能紧跟陆明海。
而这一路墙壁上也有很多个黑洞,有些地方伸出些刀枪剑戟之类,虽都锈迹斑斑,但要是不小心可能还会碰到头,有些地方则完全看不清里面是什么,苏煜有时好奇,让苏涵召唤火光,停下来想看个究竟,却被陆明海招呼继续往前走。
“跟紧我吧,否则可能会走丢。”
苏煜赶紧点点头,轻嗅几下,觉得自己越来越重的闻到了“锈铁”和“朽木”的味道。
众人跟着陆明海在迷宫中穿梭,好不容易转出最后一个门口,便到一个狭长的平台之上,众人一字排开通过,就见陆明海抬手在终点处轻抚墙面,瞬间众人耳畔响起一声巨响。
“有风了。”卿雨嗅到了一丝新鲜空气,有些欣慰的说道。
龙铭也感觉地宫中污浊的空气开始流动,紧接着身旁空场中,几十根火把,逐一亮起!
天哪!
众人不免全都发出感慨。
花铃其实是见过石制祭坛的,她们的祭坛中,也不乏宝贝,但是这里,似乎灵力更加充裕。
平台之下是一个宽大的长方形场地,有四海镖局的校场一般大小。
但与校场不同的是,这里向下纵深就有四五丈,而且不单单是地砖,就连四壁和顶棚,都由坚硬而整齐的青石打造,单是这个,就显得非常壮观。
而更让人惊奇的是,在下面场地之上,按某种阵型,排布着八尊两丈多高的机甲人,金铁为骨,石木为躯,个个手握尖刀利斧,守卫着身后本来用于安放棺椁的石台,机甲人胸前泛着金光,光芒虽小,但在此处亮度依旧醒目。
陆明海看看各人的表情,似乎早已想到,从一侧走下石阶,龙铭等人紧跟其后,慢步走下,站到场中最南端,陆明海躬身下拜,跪在正对石台的一块石板上,双手伸出,按住周围另外两处石板,行过一礼。
众人互相对望一眼,似乎也想跟着跪下,可陆明海回过头来,向他们摇了摇头。
此时,机甲人似乎得了命令一般整齐退到两侧。
还……会动!?
众人互望一眼,发现对方的脸上,都和自己一样写满了惊讶,而此时最为震惊的,就是罗守拙。
而他忽然被某阵响动打断。
原来是面对本来不高的石台,在机关人退开后,此时正缓缓升起,并逐渐向两边打开,众人更加张大嘴巴,因为要说机甲人胸口金光明亮,但要和这逐渐显现的石台中心相比,真可谓“萤火逐日”。
由于在这地宫中行走甚久,人们不得不稍稍瞬开眼睛,望向周围,才渐渐才能适应这种光亮。
“啊……”龙铭挠挠头,“掌柜的,你知道的,我这一路走来,不知道劈坏了多少剑,那把剑放在您那儿还真的是帮我护着它了,所以还是先在您那儿放着吧,省得我哪天忍不住拿出来,又劈坏了。”
“哈哈,好好好……”陆明海点点头,“几时你要是需要,直接朝我要就行。”
“好,掌柜的。”
等各个人都聚集在正厅,陆明海说道:
“当初承诺大家,重新开张后,带大家看这镖局的地下,都有什么,现在,是时候兑现承诺了。”
在人们讨论声中,陆明海带他们到了自己的房间。
这本就不大的房间,现在显得有些拥挤了,罗守拙和二虎知道机关的位置,便有意让出来一些,陆明海搬走自己的被褥,又停在床脚边,抬手伸进床下一个狭缝中,轻轻一拉,只见床震了一下,紧接着缓缓移入后面的墙壁中,露出一条向下的石阶通道。
陆明海迈步首先走了进去,众人对望一眼,便让龙铭先走,其他人也紧跟着他走入。
罗守拙看看四周,这次跟之前一样,里面非常昏暗,只有隔几步才有的火把发着亮光,待他们都进去了,陆明海在墙上某处摸了一下,床榻缓缓合上。
这里面能听到隐约的风声,想是这地底还有其他通风,不至于憋死。
借着两旁墙壁上的光亮,龙铭他们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仔细看去,这里是一条狭窄的甬道,并不长,不远处便向右转弯,看光影的方向,那里应该是通往更深的地下。
“相传,最早此地是一部还没完工的地下陵寝,最后不知为何荒废了。”
陆明海边走边对旁边人轻声说道。
“哦,怪不得风水甚好,我说为何第一次来,便感觉功力进境很快,而且威力见长。”苏煜望向四周说道。
“嗯……”陆明海点点头,“不过,这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陆明海走到那扇石门前,门上刻着那困扰罗守拙七日的“北斗七星”铜钉。
人们自动将罗守拙让到最前,罗守拙轻轻抚摸着两边的墙壁,那里,还清晰可见当时演算的痕迹。
“那几天,真是辛苦罗兄弟了。”
“哪里哪里。”
“开门的报酬,我知道我给的跟你七天付出的辛苦比起来,并不多,但里面的东西,可能能值得你研究下。”
陆明海按顺序轻轻敲击铜钉,紧接着石门顶部的暗格弹出。
只见陆明海从兜里掏出一个圆形似是令牌的东西。
轻轻将它放在暗格中。
暗格缓缓收回,紧接着几声沉稳的机关钝器挪动的声响。
石门,缓缓打开。
包括罗守拙在内,都是第一次见石门之后的场景。
不过,与无数期待不太一致的是。
石门之后,竟然还是台阶。
一直向下。
陆明海又带头走下,罗守拙想看清石门之后的结构,陆明海却说道:
“往后,有的是时间看,咱先往前走吧。”
罗守拙似乎没有听到,直到二虎用力扯了扯他,罗守拙才赶紧跟着大部队往下走。
众人感觉在石门之后,又走了几层,有高有底,可见这里并不是普通的地道,简直就是一个地下迷宫,有些墙上似乎还有盗洞,来的路上又不时出现岔路,众人只能紧跟陆明海。
而这一路墙壁上也有很多个黑洞,有些地方伸出些刀枪剑戟之类,虽都锈迹斑斑,但要是不小心可能还会碰到头,有些地方则完全看不清里面是什么,苏煜有时好奇,让苏涵召唤火光,停下来想看个究竟,却被陆明海招呼继续往前走。
“跟紧我吧,否则可能会走丢。”
苏煜赶紧点点头,轻嗅几下,觉得自己越来越重的闻到了“锈铁”和“朽木”的味道。
众人跟着陆明海在迷宫中穿梭,好不容易转出最后一个门口,便到一个狭长的平台之上,众人一字排开通过,就见陆明海抬手在终点处轻抚墙面,瞬间众人耳畔响起一声巨响。
“有风了。”卿雨嗅到了一丝新鲜空气,有些欣慰的说道。
龙铭也感觉地宫中污浊的空气开始流动,紧接着身旁空场中,几十根火把,逐一亮起!
天哪!
众人不免全都发出感慨。
花铃其实是见过石制祭坛的,她们的祭坛中,也不乏宝贝,但是这里,似乎灵力更加充裕。
平台之下是一个宽大的长方形场地,有四海镖局的校场一般大小。
但与校场不同的是,这里向下纵深就有四五丈,而且不单单是地砖,就连四壁和顶棚,都由坚硬而整齐的青石打造,单是这个,就显得非常壮观。
而更让人惊奇的是,在下面场地之上,按某种阵型,排布着八尊两丈多高的机甲人,金铁为骨,石木为躯,个个手握尖刀利斧,守卫着身后本来用于安放棺椁的石台,机甲人胸前泛着金光,光芒虽小,但在此处亮度依旧醒目。
陆明海看看各人的表情,似乎早已想到,从一侧走下石阶,龙铭等人紧跟其后,慢步走下,站到场中最南端,陆明海躬身下拜,跪在正对石台的一块石板上,双手伸出,按住周围另外两处石板,行过一礼。
众人互相对望一眼,似乎也想跟着跪下,可陆明海回过头来,向他们摇了摇头。
此时,机甲人似乎得了命令一般整齐退到两侧。
还……会动!?
众人互望一眼,发现对方的脸上,都和自己一样写满了惊讶,而此时最为震惊的,就是罗守拙。
而他忽然被某阵响动打断。
原来是面对本来不高的石台,在机关人退开后,此时正缓缓升起,并逐渐向两边打开,众人更加张大嘴巴,因为要说机甲人胸口金光明亮,但要和这逐渐显现的石台中心相比,真可谓“萤火逐日”。
由于在这地宫中行走甚久,人们不得不稍稍瞬开眼睛,望向周围,才渐渐才能适应这种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