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争端-《穿越成土匪二当家?先送大哥上路》

  “什么,三百万两?

  王渊,你疯了不成?

  淮南道一年的税收才多少?拿出三百万两去请一个土匪头子,反正我绝不可能同意。”

  刘大人瞪大了眼睛,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他气得满脸通红,声音尖锐地叫嚷着,那模样仿佛王渊提出的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荒唐主意。

  他似乎是故意和王渊唱反调,一心要否定这个提议。

  “哼,刘大人,你休要胡搅蛮缠,你自己又拿不出来办法。我提出办法你又不同意。

  那你说说,怎么办?”

  王渊面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他实在看不惯刘大人这种只会纸上谈兵,却拿不出任何实际对策,还一味否定他人提议的行径。

  这时,其他两位金衣神捕也纷纷开口帮王渊说话。

  当前局势危急,王渊的提议虽然大胆,但或许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然而,刘大人却固执己见,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变得愈发紧张,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行了,既然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便把消息传回去,让朝廷来决定吧。”

  燕顷天见状,拍板说道。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作为众人中实力最强之人,自然没有人敢反对他的决定。

  这场原本旨在商讨破敌之策的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

  离去时,王渊深深看了刘大人一眼,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与警告。

  刘大人能做到监军的位置,自然背景实力都非同小可。

  他乃是景国大世家刘家之人,刘家和徐家一样,同为景国八大世家之一,在景国拥有莫大的话语权,家族势力盘根错节,渗透到了朝廷的各个角落。

  消息很快传回景国朝堂。

  景国朝堂之上,金銮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

  燕顷天的奏折被当众宣读后,朝臣们顿时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荒谬!让一个土匪头子插手军国大事?

  燕顷天这是老糊涂了不成?\"

  兵部尚书王世勋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向来对燕顷天颇为不满,此次抓住机会,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他满脸怒容,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与指责。

  户部尚书刘文正捋着胡须,冷笑道:\"三百万两?

  这燕顷天怕是在边境待久了,不知道朝廷的难处。

  如今国库空虚,哪来这么多银子给一个山匪?\"

  他眉头紧皱,仿佛这笔银子是从他身上割肉一般心疼。

  \"此言差矣。\"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缓步出列,正是供奉堂供奉、阳神境强者玄阳子。

  他目光矍铄,声音沉稳有力:\"老道以为,若能以三百万两换取一位照神强者出手,这买卖不亏。\"

  殿内顿时安静了几分,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玄阳子身上。

  玄阳子作为景国顶尖强者,在朝堂上说话分量极重,他的意见自然不容忽视。

  \"玄阳前辈此言有理。\"

  一位身着紫袍的中年文士拱手道。\"据我所知,那李青霄实力强大。

  若能得他相助,确实能解边境之危。\"

  “听说那李青霄贪财好色,刘大人,我记得你女儿还待字闺中,不如把你女儿嫁给他,正好可以省了三百万银子,又得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女婿,一举两得。”

  户部侍郎蔡和一脸戏谑地说道。

  八大家族之间争权夺利由来已久,有这样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恶心一下刘文正。

  刘文正闻言,脸色瞬间铁青,仿佛被人当众扇了一巴掌。

  他怒斥道:“蔡和!你休要胡言乱语!

  我刘家世代清贵,岂能与山野匪类结亲?你这是存心羞辱!”

  他气得浑身发抖,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蔡和冷笑一声,不紧不慢地说道:

  “刘大人何必动怒?

  如今国难当头,连燕大人这样的朝廷重臣都愿意放下身段去请李青霄,你刘家难道就不能为国分忧?

  再说了,那李青霄虽是土匪,但实力强横,若能招安,未必不是朝廷栋梁。”

  他故意说得冠冕堂皇,实则句句戳中刘文正的痛处。

  “你——”刘文正气得胡须直颤,却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这时,一直沉默的丞相张庭缓缓出列,他神色凝重,沉声道:

  “陛下,此事关乎边境安危,不可意气用事。

  依老臣之见,不如先派人去接触李青霄,探探他的口风。

  若他真有诚意相助,三百万两银子虽然不少,但比起边境战事的消耗,还是值得的。”

  他的话语沉稳而理智,让在场众人不禁陷入沉思。

  景帝高坐龙椅,目光深邃,仿佛能看穿众人的心思。他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张爱卿所言有理。传朕旨意,命燕顷天全权负责与李青霄的谈判事宜,务必以最小的代价,换取他的支持。

  至于银两之事……户部先拨一百万两作为定金,事成之后再付余款。”

  景帝的声音威严而果断,带着不容置疑的皇者之气。

  刘文正一听,急忙上前一步,面露难色:

  “陛下,国库实在吃紧,这一百万两……”

  他试图向景帝说明国库的困境,期望能改变景帝的决定。

  景帝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刘爱卿,边境若失,损失的何止百万?

  此事就这么定了。”景帝的语气坚决,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刘文正只得低头应诺,但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他心中暗暗恼怒,却又无可奈何。

  退朝后,刘文正匆匆回到府中,立即召来心腹密议。

  他冷哼一声:

  “蔡和那老匹夫,竟敢当众羞辱我刘家!还有那燕顷天,仗着有点实力就目中无人!传信给边境的文远,让他务必盯紧燕顷天的一举一动,若有异动,立即汇报!”

  是!”心腹领命而去,脚步匆匆,消失在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