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重返殿府的决心-《民间鬼狐传》

  铜符贴着腰侧,烫得像块刚从火里捞出来的铁片。

  我低头看了眼,那热度不散,反而顺着皮肉往深处钻,像是有人在骨头缝里点了根火捻子。憋宝人站在我旁边,手扶着门框,脸色灰白,额角还挂着冷汗。他没说话,但我知道他在等我说话。

  “它不是在报警。”我开口,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还要稳,“是在认我们。”

  憋宝人转头看我,眼神里有几分疲惫,也有几分惊疑。“你是说……它知道三物归位了?”

  “不是知道。”我抬手按了按心口,水晶球还在怀里,跳得慢,却有力,“是它自己动了。就像——被人敲响的钟。”

  他沉默了几息,忽然笑了下,笑得有点涩:“所以咱们刚把钥匙插进锁眼,那边就听见了响动?”

  “本来就是开门的仪式。”我把肩上的皮袋往上提了提,里面三样东西安安静静躺着,可我能感觉到它们之间有种说不清的牵扯,像是绷紧的弦,“躲没用,它早晚要来查是谁动的手。”

  “那你还去?”

  我看着门外翻涌的雾,浓得像浆,压着地面不动。可就在这一瞬,雾裂开了一道缝。

  一条石径从神灵故居门口延伸出去,笔直,干净,连个脚印都没有。它原本不存在,现在却像是早就等着我们踏上去。

  “不来都来了。”我说,“命是自己的,路也得自己走完。”

  憋宝人喘了口气,没再问。他从袖子里摸出最后一张符,黄纸黑字,边角已经磨得起毛。他捏在手里,没贴,也没收。

  “你真不怕?”他盯着我,“那个印记……它是从殿府里刻出来的。你现在用它当钥匙,等于把自己的命脉重新接回那根线上。万一他们顺着它找回来——”

  “那就让他们来找。”我解开外衣一角,露出肩颈处那片烙印。它还在发烫,纹路微微泛红,像活的一样。“以前它是枷锁,是标记,是录名册上一个逃不掉的记号。但现在不一样了。”

  我手指按在印记上,轻轻一压,一股热流反冲上来,直通指尖。

  “这次是我主动连的。”我说,“不是它选我,是我踩进它的命脉。”

  憋宝人盯着我看了一会儿,忽然低声笑了:“你还真是半点不怕死。”

  “我不是不怕。”我拉好衣服,系紧扣子,“我是知道,有些事不做,比死了还难受。”

  他没再反驳,只是把符纸攥得更紧了些。

  我们站在门槛上,身后是空荡的老宅,墙上那些黑字已经消失,连痕迹都没留下。水晶球在我怀里轻轻颤了一下,像是回应什么。

  我迈步跨出门槛。

  脚落在石径上那一瞬,地面轻微震了下,像是整条路都在呼吸。雾气向两边退开,像是被无形的手拨开的帘子。这条路太干净了,干净得不像自然形成,倒像是特意为我们铺的。

  憋宝人跟上来,脚步有点虚浮,但没落后。

  “这路不对劲。”他低声道,“太顺了。”

  “就是因为太顺,才不能跑。”我握紧刀柄,铜符的温度渐渐和心跳同步,“它想让我们快点走,那就偏要走得稳。”

  我放慢脚步,每一步都踩实了再抬脚。鞋底碾过石面,发出细微的沙响。身后那条路,在我们走过之后,开始一点点塌陷,碎成粉末,被雾吞进去。

  憋宝人回头看了一眼,喉咙动了动:“不留退路。”

  “本来就没退路。”我说,“从我决定逆录那天起,就没打算回头。”

  他没再说话,只是把手里的符纸换了个方向,掌心朝外,随时能甩出去。

  雾越来越厚,前方的殿府轮廓若隐若现,黑沉沉地立在那里,像一头趴伏的巨兽。它的门始终关着,可我知道,它醒了。

  “你说。”憋宝人忽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如果秦广王根本不怕我们回去呢?如果它一直在等这个时刻——等有人把三物归位,把钥匙插进锁孔,然后……让它真正睁开眼?”

  我没停步。

  “那就让它睁。”我说,“它看过千千万万人跪着求生,看过无数名字被录进册子,看过恐惧如何把人变成影子。但它没见过——”

  我顿了顿,抬起手,掌心对着前方那扇门。

  “没见过有人带着它的规则回来,反过来砸它的门。”

  憋宝人愣了一下,随即低笑出声,笑声里带着点破罐破摔的狠劲:“你这话要是让十年前的我听见,非说你疯了不可。”

  “十年前我也觉得自己会疯。”我往前走了一步,“但现在不会了。因为我终于明白,录名不是终点,逆录也不是。真正的开始,是当你站在门前,明知里面可能是深渊,还是敢问一句——”

  “你是谁?”

  石径尽头,离殿府大门还有二十步。

  雾突然静了。

  连风都停了。

  铜符的温度骤然升高,像是要烧穿布料。我感觉到背后的烙印猛地一跳,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另一端轻轻拉了一下那根看不见的线。

  憋宝人猛地抓住我手臂:“别——”

  我没挣脱,也没停下。

  我只是抬起脚,又往前走了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石径在我脚下延伸,像是永无止境。可我知道,它一定会到头。

  因为门就在那里。

  门后的东西,也在等。

  我握紧刀柄,指节发白。

  憋宝人跟了上来,脚步沉重,却没有迟疑。

  我们并肩走着,像两个明知必死却仍要赴约的人。

  雾中只有我们的脚步声,一声,又一声。

  直到远处传来一声极轻的响动。

  像是锁链松动。

  又像是门轴转动的第一圈。

  我的刀刚抽出半寸——

  门,开了条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