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大帝影诉暗算计,神魂困-《民间鬼狐传》

  铜钱在叶婉儿掌心剧烈震颤,滚烫的边缘几乎烙进皮肉。她没松手,反而将舌尖咬破,一滴血珠落在古币表面,瞬间蒸腾起一缕白烟。那烟缠绕着铜钱向上攀爬,与玉座方向的虚影相连,原本即将溃散的轮廓竟缓缓凝实。

  大帝睁眼,目光如钉。

  “二十年前……”他的声音断续,像被什么力量生生掐住喉咙,“我在星轨归元之日闭关,司命星君以北斗七杀逆行之法,引煞气入顶……”

  话未说完,憋宝人猛然抽搐。他被红绳反绑在地,脖颈却诡异地向后弯折,喉间挤出一声非人的低吼。皮肤下突兀鼓起一块,从肩胛一路游走到脊背中央,仿佛有活物在他体内穿行。

  陈智立刻调转手电,频闪光束扫过憋宝人后颈。一道星形胎记浮现出来,暗紫如淤血,随着呼吸忽明忽暗,每一次闪烁都伴随着肌肉的剧烈跳动。

  叶婉儿瞳孔一缩。

  “那是……司命印记?”

  大帝虚影微微点头,身形又是一阵扭曲。“他是我当年执灯使……唯一活着走出噬魂局的人。正因如此,才成了最好的容器。”

  “容器?”叶婉儿声音发紧。

  “子钉。”大帝吐出两字,整个大殿骤然降温,“我被噬魂钉打入天灵,九枚分藏九脉。而他体内,早被种下了感应之钉——只要我残魂现身,便会激活。”

  憋宝人突然张口,声音完全变了调:“你逃不掉的……司命已在魂灯上刻下你的名字。”

  那不是他的嗓音,沙哑阴冷,带着某种高高在上的漠然。

  叶婉儿反应极快,锁魂链自袖中飞出,银光划破空气,瞬间缠住憋宝人四肢。她并指为剑,在地面疾书四符,符钉落地生根,将链端牢牢钉入青砖。憋宝人身体猛地弓起,又被强行压回地面,额头磕在地上发出闷响。

  “为何选他?”叶婉儿回头质问,语气里已有动摇。

  大帝闭了闭眼。“因为他曾替我挡过一劫。那一夜,他喝下我杯中的毒酒,我以为他死了……可他活了下来,也正因为这份‘忠’,才让司命觉得——最适合做棋子。”

  陈智靠柱而立,左臂伤口渗血不止,但他顾不上处理。他盯着憋宝人脸上不断变幻的表情,低声问:“现在怎么办?”

  “听我说完。”大帝声音越来越弱,“拔钉需集齐三件妖骨:狐首、蛇心、龟甲。唯有以此布‘返魂阵’,才能撕开司命设下的封印。”

  叶婉儿眉心刺痛,她知道时间不多了。她用指尖蘸血,在眉心画下闻真符。符成刹那,灵识骤开,一股冰冷的信息直接灌入脑海——

  *“北斗偏移之时,星轨逆转之刻,取骨于旧庙、沉河、枯井……若迟一步,魂灯熄灭,万魄俱散。”*

  就在此时,憋宝人喉咙里发出咯咯声响,嘴角溢出黑雾。那雾凝聚成丝,直扑玉座方向。

  陈智飞身横挡,手电强光切进黑雾,光束中浮现出无数细小符文,如同虫群般蠕动。他猛按开关,频闪加剧,黑雾被撕裂成片,消散于半空。

  大帝虚影已近乎透明,嘴唇微动,最后一句话极轻,却清晰传入两人耳中:

  “小心……那孩子……也快醒了……”

  话音落,玉座轰然坍塌,黑烟卷过,所有痕迹尽数抹去。

  殿内陷入死寂。

  锁魂链仍在地上绷得笔直,憋宝人四肢被钉住,胸口起伏微弱。星形胎记依旧在皮下明灭,频率比之前慢了些,但并未消失。他的眼皮轻微颤动,像是在梦中挣扎。

  叶婉儿缓缓跪坐下去,铜钱还握在手中,表面焦黑一片,似被高温灼烧过。她低头看着那枚“酆都引”,三个字几乎被磨平,只剩下一痕凹陷。

  陈智滑坐在石柱旁,匕首插进地面支撑身体。他抬起右手,发现掌心全是冷汗,战术手套边缘已被血浸透。他没去擦,只是盯着憋宝人,眼神没有丝毫放松。

  “他说的孩子……是谁?”

  叶婉儿没回答。她伸手探向憋宝人颈侧,脉搏紊乱,但仍有温度。她取出一张黄符,贴在其额心,符纸刚接触皮肤便泛起焦边,冒出淡淡青烟。

  “他还活着。”她说,声音很轻,“但里面的东西,也在醒。”

  陈智咬牙撑起身,捡起手电。光束扫过藻井,那幅镇压乱魂的图腾依旧清晰,巨龙双目空洞,九链断裂。他忽然注意到,其中一条锁链的末端,并非嵌入地面,而是指向大殿西北角的一块石砖。

  他拖着伤腿走过去,蹲下查看。石砖边缘有细微裂痕,缝隙里渗出一丝极淡的红光,像是从地下深处透上来的。

  叶婉儿察觉异样,提剑靠近。剑尖轻点石砖,嗡的一声,整块砖竟微微震动。

  “下面有东西。”

  她正要再试,地面突然传来一阵蠕动。锁魂链剧烈震颤,憋宝人四肢猛地绷直,脖颈青筋暴起,口中发出低沉的嘶鸣。星形胎记骤然发亮,紫光穿透皮肤,映得整张脸都泛出诡异色泽。

  叶婉儿一脚踩住链身,防止其挣脱。她抬头望向陈智,眼神里没有慌乱,只有一种决断后的冷峻。

  “如果他是棋子,那就先锁死这颗棋。”

  陈智点头,从背包里摸出一瓶烈酒,浇在符钉周围。火苗腾起,形成一圈赤色结界。火焰映照下,憋宝人面部肌肉开始抽搐,像是承受巨大痛苦。

  “他在抵抗。”陈智说。

  “那就让他继续抗。”叶婉儿握紧铜钱剑,剑尖垂地,血顺着刃口滴落,在青砖上画出一道蜿蜒红线。

  远处,鬼火幽燃,一盏残灯忽明忽暗。灯芯爆了个火花,溅出几点火星,落在一本翻开的册子上。那册子不知何时出现在角落,封面无字,内页密密麻麻写满人名,最上方一行墨迹未干,写着:

  “辛未年七月初九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