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没人喊开始,但都走了-《海贼王:开局觉醒金狮子模板》

  那股意志如冰冷的钻头,刺入北方冻土的灵魂深处。

  老巴赫正裹紧他那件油腻的羊皮袄,咒骂着这该死的鬼天气。

  风雪不是从天上降下,而是从四面八方平地卷起,像无数只无形的手,要将他和他的羊群撕成碎片。

  他的老伙计,那条名为“碎骨”的牧羊犬,正焦躁地低吼,尾巴死死夹在两腿之间。

  恐慌在羊群中蔓延,它们挤作一团,盲目地冲撞,发出绝望的悲鸣。

  死亡的气息,比风雪更加刺骨。

  就在老巴赫以为自己要和这百十只羊一同化为雪原上的冰雕时,他的双脚忽然不听使唤了。

  那不是僵硬,而是一种奇异的冲动,一股从脚底涌上脊椎的律动。

  他几乎是本能地,踏出了一个从未学过的、却又熟悉到骨子里的步伐。

  左脚前探,脚跟落地,右脚紧随,脚尖轻点,一步,两步,三步……步伐古怪,却带着一种斩断枷锁的决绝。

  这正是断链纹的步法。

  奇迹发生了。

  他踏过的积雪,非但没有在酷寒中凝结成冰,反而变得温软如春泥。

  更不可思议的是,一根根纤细的、散发着幽蓝色微光的藤蔓,竟破开厚厚的雪层,蜿蜒而出。

  它们像拥有生命的向导,在他和羊群前方织成一条发光的路径,精准地绕开每一处冰隙和风口。

  羊群停止了骚乱,仿佛被一种更强大的意志所安抚,温顺地跟随着藤蔓的指引,踏上了这条蓝色的小径。

  碎骨不再低吼,它好奇地用鼻子嗅着发光的藤蔓,喉咙里发出舒服的咕噜声。

  百里之外,另一位名叫萨沙的年轻牧人正望着天际那道诡异的、无声旋转的风暴眼,心头狂跳。

  他没有看到老巴赫,也听不到那边的任何声音,但他感觉到了。

  一种召唤,一种共鸣。

  他的双腿同样开始自动迈步,踏出与老巴赫分毫不差的节奏。

  他的羊群,也同样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汇入这股向前的洪流。

  两股人畜的洪流,在没有任何通讯与指挥的情况下,于雪原的腹地精准地汇合了。

  他们没有交谈,只是默默地行走,脚下的蓝色藤蔓之路越发宽阔、明亮,最终如一条发光的巨龙,贯穿了冰封的边境线。

  这惊天动地的异象,自然没能逃过边境军阀的眼睛。

  观察哨的报告歇斯底里,将军的命令冰冷而迅速:“目标,未知能量体,疑似敌国秘密武器。命令炮兵三营,坐标xxx,xxx,无差别覆盖式炮击!给我把那条发光的东西彻底抹掉!”

  轰鸣声撕裂了风雪。

  数十枚高爆榴弹拖着赤红的尾焰,划破昏暗的天空,如死神的铁拳般砸向那条蓝色的通道。

  老巴赫和萨沙甚至没有抬头,他们的步伐没有一丝一毫的紊乱。

  炮弹落地,却没有想象中的惊天爆炸和血肉横飞。

  落点处,只有一圈圈柔和的冲击波荡漾开来,卷起的不是雪沫,而是绚烂的光尘。

  在那一个个弹坑里,没有焦土,只有一朵朵巨大的、由纯粹光芒构成的冰晶之花,在风雪中傲然绽放,美得令人窒息。

  军阀的钢铁与烈焰,在这股温柔而坚定的力量面前,竟沦为了播种奇迹的园丁。

  与此同时,在国境之内的一座偏远小镇,艾琳的频率正静静附着于一座废弃教堂的铜钟舌上。

  教堂早已塌陷,只剩半壁残垣,那口大钟却诡异地悬在断裂的横梁上,锈迹斑斑。

  正午十二点整,阳光穿透云层,精准地投射在钟体之上。

  “当——!”

  一声悠远而沉闷的钟鸣,毫无征兆地响起。

  镇上正在铁匠铺打铁的壮汉,手臂猛地一僵。

  正在缝补衣物的妇人,针尖停在了布料上。

  正在追逐打闹的孩童,笑容凝固在脸上。

  第二声钟鸣。

  全镇所有居民,无论男女老少,同时放下了手中的一切。

  他们脱掉鞋履,赤足踏上冰冷的石板路,从各自的家门、作坊、田埂走出。

  第三声钟鸣。

  无人说话,无人对视,更无人列队。

  成百上千的人流汇入街道,却不显拥挤混乱。

  他们以一种完美的、非人的节奏行走着,每一步的间距、抬脚的高度、落地的轻重都完全一致。

  他们的脚步声汇成一股奇异的韵律,仿佛整个小镇变成了一件巨大的乐器。

  从高空俯瞰,他们赤足留下的印记,在灰白的尘土上,竟连成了一行巨大而清晰的摩斯电码:“我们不是响应,我们就是回声。”

  钟声停止的瞬间,那股无形的律动骤然消失。

  铁匠茫然地举起锤子,妇人眨了眨眼继续穿针引线,孩童们爆发出新一轮的欢笑。

  所有人都在瞬间回到了钟响前的状态,仿佛刚才那段诡异的集体行军,只是一场被瞬间遗忘的梦。

  而在千里之外的一座城市里,前军医阿诺德正被左腿的幻痛折磨得冷汗直流。

  他曾是军中最优秀的外科医生,却在一次伏击中失去了膝盖以下的小腿。

  如今,那条粗糙的木制假腿,每到深夜就变成一个刑具,不存在的脚趾传来撕心裂肺的灼痛。

  “啊——!”他终于无法忍受,发出一声压抑的嘶吼,右拳狠狠砸向床边的地板。

  咚!

  咚!

  咚咚!

  剧痛之下,他竟无意识地,用拳头敲出了一段急促而有力的节奏——正是断锁三式的变奏。

  奇异的平静降临了。

  幻痛如潮水般退去。

  阿诺德喘着粗气,惊疑不定地看着自己的拳头。

  第二天清晨,当他装上木腿下床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那条死沉的木腿仿佛活了过来,不再需要他费力去拖动,而是自动调节着步频,完美地配合着他的好腿。

  它每一次落地,都发出“嗒”的一声轻响,与他心脏的跳动和呼吸的节奏隐隐相合。

  而木腿踏过的水泥地面,竟有几缕淡蓝色的光丝一闪而过,如同青筋在石头下搏动。

  阿诺德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他心中的某个部分被触动了。

  从那天起,他重操旧业,在自己的小屋里,开始免费为那些和他一样失去肢体的残障者改装义肢。

  他没有图纸,没有理论,全凭一种奇妙的直觉。

  经他之手改装的每一条假腿,无论是木制还是老旧的金属,都会“记住”一种独特的七步节奏。

  穿上它们的人,不再是跛行,而是在一种昂扬的律动中行走。

  这种大规模的、无声的行走,终于让军阀感到了真正的恐惧。

  这不是叛乱,因为叛乱有首领,有口号,有诉求。

  而这,什么都没有。

  它像瘟疫,又像信仰,无形无质,却无处不在。

  军阀的秘密警察疯狂抓捕,最终在三个不同的城市逮捕了三名“疑似组织者”——一个是在街角画着古怪符号的流浪汉,一个是总在午夜吟唱奇异歌谣的女诗人,还有一个是不断向邻居分发免费面包的面包师。

  他们被关入首都广场上临时搭建的透明牢房,全天候广播示众,军阀要让所有人看到,“主谋”已经被抓获,闹剧该结束了。

  然而,第二天清晨,更大规模的行走开始了。

  全国数十座城市,数以百万计的民众自发赤足出门。

  他们的路线更加诡异,如流水般精确地避开了城市里每一个监控探头,汇成一股无法被追踪的地下暗河。

  审讯室里,负责审讯的特务头子暴跳如雷,将一叠毫无用处的监控照片摔在桌上,冲着那个流浪汉咆哮:“说!谁下的命令?你们的上线是谁!”

  流浪汉抬起浑浊的眼睛,平静地回答:“没有人下令。”

  特务头子转向女诗人,她却在微笑:“你听,将军。风在说话,地在行走。”

  最后,他揪住面包师的衣领,将他狠狠掼在墙上。

  面包师咳出一口血,却用沾血的手指,在冰冷的墙壁上,缓缓划出了那个无处不在的断链纹。

  他轻声说:“我们没有首领。我们只是……跟上它的脚步。”

  在遥远的北方冻港,那个将一切串联起来的少年,终于抵达了首都。

  他潜入城市的供水总枢纽,将怀中那支水晶瓶里最后一滴、也是最精纯的蓝脉精粹,注入了奔流不息的地下水脉之中。

  七天之后,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席卷全国。

  所有在这天出生的婴儿,无论父母是谁,出身何处,他们的脚底都天生带有一抹极淡的、如同纹身般的蓝色纹路。

  而他们的第一声啼哭,不是杂乱的嚎啕,而是一段段清晰的、与断锁三式同频的音节。

  军阀彻底陷入了疯狂。

  他下令销毁所有新生儿的出生记录,封锁所有医院,逮捕所有知情的医生护士。

  他要用强权抹去这一切存在的证据。

  可是,当士兵们冲进档案库,拉开一排排文件柜时,他们惊恐地发现,所有白纸黑字的档案上,都自动浮现出一行行淡蓝色的摩斯电码,如同水印一般无法擦除——“第一代行走者已死,第二代生而为之。”

  冻港少年回到了迈克最初倒下的那片海岸。

  海风依旧,浪花翻涌。

  他站在湿润的沙滩上,看着潮水退去。

  亿万个脚印,就在他眼前,从沙地里自动生成,密密麻麻,层层叠叠。

  那些脚印不朝向任何确定的方向,只是坚定地、不断地向前。

  他解下身上那件伴随他一路的灰色斗篷,松开手,任由它被海风卷走,飘向远方。

  当他再次转身时,他的身影已经与清晨的浓雾融为一体,再也无法分辨。

  他不在了。

  而在内陆深处的一座小村庄里,艾琳正坐在纺车前,她轻轻抚摸着那枚光滑的木质纺锤,低声自语:“他走了。”

  话音刚落,那枚静止的纺锤突然毫无征兆地自己旋转起来。

  它在纺车上,以一种全新的节奏,笃、笃、笃地敲击着——比那传承已久的七步节奏,不多不少,正好,多了一拍。

  风,不再追随过去的亡魂。它开始踏出自己的,下一步。

  高耸入云的军阀总部顶层,巨大的落地窗前,那个一手遮天的男人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他面前的全息地图上,代表着“行走”的蓝色光点已经不再是星星点点,而是汇成了奔流的江河,几乎覆盖了整个国土。

  他知道,逮捕、炮击、封锁……所有他熟悉的手段都已失效。

  你无法杀死一阵风,也无法囚禁一种节奏。

  他沉默了许久,眼中疯狂的怒火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冰冷、更加偏执的决然。

  他终于明白,对抗流动的,不能是更强的洪流,而必须是……永恒的静止。

  他转过身,对身后的副官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命令。

  “传我的命令,”他的声音嘶哑而坚定,“召集全国最优秀的工匠和工程师。我们不建要塞,也不造武器。我们要在首都的心脏,立一座碑。一座……能让大地都停止呼吸的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