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核心档案库,代号“G5”,是一座没有窗户的钢铁堡垒。
迈克递交的元帅手令墨迹未干,那扇沉重得足以抵挡攻城锤的铅门便在他面前缓缓开启。
他没有理会档案官惊恐的眼神,径直走向尘封最久的丙字区,目标明确——《王都堪舆图》,三百年前的初版。
当古老的羊皮卷在他面前展开,密密麻麻的朱砂线条勾勒出王都的骨架。
迈克将共感之识探入其中,那股在火夜中捕捉到的、属于无数女性悲鸣的共振频率,如同一根无形的探针,瞬间与图纸上的某个区域产生了强烈的呼应——太庙!
共感之识的视野穿透了地表,深入地底。
他“看”到了,就在太庙那座用以祭天定音的巨大编钟基座正下方,竟埋着九根巨大的青铜地管,呈诡异的环形阵列深深楔入岩层。
每一个细节,每一处构造,都与他记忆中一本禁书《心音引》的记载完美吻合。
那本书描述了一种三百年前被彻底销毁的禁术,用以引导和压制集体情绪的声波。
一个冰冷的真相在他脑中炸开。
所谓护佑帝国的“镇国龙脉”,根本不是什么玄妙的气运,而是一套精密、庞大、且残酷到极点的巨型声导系统!
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将世世代代女性的悲鸣、痛苦与不甘,吸收、扭曲,然后死死地压制在大地深处,让整个帝国都听不见她们的哭声。
迈克嘴角勾起一抹彻骨的冷笑,低声自语:“他们不是怕女人说话,是怕大地记得太多。”
他立刻传令给赫罗德潜伏在王都的旧部,命令只有一个:放弃所有其他任务,伪装成修渠工和掘井人,秘密测绘全城的水渠与地井分布。
他知道,这九根主管道绝不是全部,如此庞大的系统,必然有无数个细小的节点,如蛛网般遍布王都的每一个角落。
与此同时,太医院的后院药房,艾琳正不紧不慢地为太庙乐师们调配每日的“安神汤”。
她的指尖轻轻一弹,一撮比尘埃还细的白色粉末悄无声息地落入沸腾的汤药中。
那是“返痛陶粉”,一种能够绕过大脑,直接刺激神经末梢感知情绪的禁药。
为太庙演奏的乐师,是帝国最特殊的群体。
他们自幼便被剥夺情感,训练成只懂音律、不懂悲喜的“无心之人”,他们的演奏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以固定的声频,维持地脉的“稳定”。
第三日清晨,一名须发皆白的老琴师在调试编磬时,手突然停在了半空。
那一声清脆的石音,他敲了七十年,从未觉得有何不妥。
但今天,他第一次从那声音里,听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哭腔。
他像被雷电击中一般,浑身颤抖着冲回房内,翻出了一本祖传的皮质乐谱。
在乐谱的最后一页,他借着烛光,终于看清了每一页背面用特殊药水写下的、几乎与纸张融为一体的极淡墨迹。
其中一页写着:“壬戌年,妻殁,不得哭。”
老琴师老泪纵横。
原来,他的祖先们从未真正“无心”,他们只是将所有的悲痛,藏进了音律的骨髓里。
当晚,他私自修改了第二天的晨祭乐章。
只改了一个音,在一段沉稳的固定音阶中,悄悄嵌入了一个尖锐的升调。
这个音阶,恰好与迈克发现的青铜地管的共振频率,完全相逆。
次日拂晓,当这个逆乱的音符从太庙传出,沉睡的王都地底深处,骤然响起一阵持续不断的嗡鸣。
床榻摇晃,器皿震颤,百姓们从梦中惊醒,纷纷冲出家门,惊恐地高喊:“地龙翻身了!”
王都北郊,一片被夷为平地的废墟上,一个来自冻港的少年正蹲在地上。
这里曾是女乐官的训练之所,后因“音乱纲常”的罪名,被一把火烧成了白地。
少年拿出一支剔透的骨笛,笛尾轻轻触碰着龟裂的地面,闭上眼,仔细感应着地底传来的微弱震动。
他找到了。一截地管的末端,就在他脚下三尺处。
他从行囊中摸出十几枚乌黑的铜钉,那是他从家乡的沉船上一个一个撬下来的。
他将铜钉按照某种古老的韵律,一枚枚精准地插入地面的裂缝,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共鸣阵。
子时,月色如霜。
少年没有吹奏骨笛,而是以掌击石,用最原始的方式,奏出了一段苍凉悲怆、没有歌词的挽歌。
石头的闷响通过铜钉阵传入地下,那股声波沿着地管一路向南。
沿途,数十口被废弃的古井水面,竟同时泛起了同心圆的波纹,久久不散。
当夜,负责巡查的守夜人在日志中用颤抖的笔迹记录下了一行字:“井中有声,似人在唱。”
宫城之内,那位曾在艾琳窗台留下竹哨的乐正,彻夜未眠。
他的女儿昨夜做了噩梦,梦里一直在背诵《女诫》,醒来后抱着他,用稚嫩的声音问:“爹,为什么书里不让我说疼?”
这个问题,像一把锥子,刺穿了他多年来的伪装与麻木。
天亮时,他终于做出了抉择。
他以校对乐器为名,进入了皇家乐队的乐器库,将一支他耗费数年心血、用昆山暖玉雕琢而成的玉箫,悄悄换入了一堆备用乐器之中。
箫的内壁,刻满了肉眼难辨的逆频纹路,只要吹奏,就能瞬间激发地管产生强烈的反向谐振,造成系统性的紊乱。
做完这一切,他给艾琳写了一封密信:“吾女昨夜梦中背诵《女诫》,醒来问我:‘爹,为什么书里不让我说疼?’我不能再骗她了。”信的末尾,附上了一张他凭借职务之便偷偷绘制的音轨图,上面用红点清晰地标注出了整套地管系统上七个最薄弱的节点。
所有情报汇集到了迈克手中。
一张覆盖整个王都的地下声波网络图,七个致命的弱点,以及一把足以撬动整个系统的钥匙。
时机已到。
他冰冷地下令:“启动‘地鸣计划’。”
赫罗德的旧部们如鬼魅般行动,将特制的盐晶陶哨精准地埋设在乐正标注的七大节点之下。
与此同时,七名早已被唤醒共感之识的宫女,在皇宫内七个不同的房间里,于同一时刻,轻轻哼唱起了她们童年时早已被遗忘的童谣。
迈克的共感之识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瞬间将这七股微弱、纯净的声波同步、牵引、放大,然后如七把精准的利刃,狠狠刺向地下的七个节点!
那一夜,王都地底不再是沉闷的嗡鸣,而是发出了一阵尖锐到足以撕裂耳膜的啸叫!
皇宫寝殿的梁柱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剧烈微颤。
熟睡中的皇帝被猛然惊醒,他脸色惨白地冲出殿外,怒吼着:“是地震吗?!”
钦天监的官员们跪了一地,反复禀报查无任何天象异变。
唯有乐府的官员面如死灰地报告,他们用测音仪探测到:“地下有歌,词不可辨。”
恐惧如瘟疫般在宫中蔓延,很快传到了民间。
一个古老的传说再次被提起:“百年前被活埋在太庙地基下的女乐们,回来讨债了。”
朝廷的反应暴怒而迅速。
皇帝下达了最严厉的敕令:熔毁太庙所有乐器,彻底封锁乐坊遗址,将一切与“音”相关的异动源头彻底抹除。
身披重甲的士兵冲入太庙,用巨锤砸向那套象征着帝国法度的巨大编钟。
就在铁锤即将落在最后一枚铜钟上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那枚巨大的铜钟,竟在锤落前的一刹那,自行崩裂!
一道狰狞的裂口从钟顶贯穿到底,形状宛如一张拼命张开、想要呐喊的嘴。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崩裂的钟体碎片重重砸落在地的瞬间,周围十丈之内,所有的陶罐、铜盆,甚至士兵腰间的铁锁,都开始不受控制地嗡嗡作响。
无数细碎的金属与陶瓷震动声交织在一起,竟拼出了一段断断续续、却清晰可辨的旋律——正是九日前火夜中,响彻王都的《女史吟》尾章!
远在城郊的营帐中,迈克紧紧握着手中一块不断震颤的共感石,石面上投射出的震频图谱正疯狂跳动。
他看着那段死灰复燃的旋律,眼神冰冷如铁。
他们可以毁掉声音的载体,但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怎么疼,这世界就再也安静不了。
帝国的雷霆震怒,只是一个开始。
这粗暴的镇压,反而将一个所有人都未曾想过的机会,赤裸裸地暴露在了废墟与灰烬之中。
迈克递交的元帅手令墨迹未干,那扇沉重得足以抵挡攻城锤的铅门便在他面前缓缓开启。
他没有理会档案官惊恐的眼神,径直走向尘封最久的丙字区,目标明确——《王都堪舆图》,三百年前的初版。
当古老的羊皮卷在他面前展开,密密麻麻的朱砂线条勾勒出王都的骨架。
迈克将共感之识探入其中,那股在火夜中捕捉到的、属于无数女性悲鸣的共振频率,如同一根无形的探针,瞬间与图纸上的某个区域产生了强烈的呼应——太庙!
共感之识的视野穿透了地表,深入地底。
他“看”到了,就在太庙那座用以祭天定音的巨大编钟基座正下方,竟埋着九根巨大的青铜地管,呈诡异的环形阵列深深楔入岩层。
每一个细节,每一处构造,都与他记忆中一本禁书《心音引》的记载完美吻合。
那本书描述了一种三百年前被彻底销毁的禁术,用以引导和压制集体情绪的声波。
一个冰冷的真相在他脑中炸开。
所谓护佑帝国的“镇国龙脉”,根本不是什么玄妙的气运,而是一套精密、庞大、且残酷到极点的巨型声导系统!
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将世世代代女性的悲鸣、痛苦与不甘,吸收、扭曲,然后死死地压制在大地深处,让整个帝国都听不见她们的哭声。
迈克嘴角勾起一抹彻骨的冷笑,低声自语:“他们不是怕女人说话,是怕大地记得太多。”
他立刻传令给赫罗德潜伏在王都的旧部,命令只有一个:放弃所有其他任务,伪装成修渠工和掘井人,秘密测绘全城的水渠与地井分布。
他知道,这九根主管道绝不是全部,如此庞大的系统,必然有无数个细小的节点,如蛛网般遍布王都的每一个角落。
与此同时,太医院的后院药房,艾琳正不紧不慢地为太庙乐师们调配每日的“安神汤”。
她的指尖轻轻一弹,一撮比尘埃还细的白色粉末悄无声息地落入沸腾的汤药中。
那是“返痛陶粉”,一种能够绕过大脑,直接刺激神经末梢感知情绪的禁药。
为太庙演奏的乐师,是帝国最特殊的群体。
他们自幼便被剥夺情感,训练成只懂音律、不懂悲喜的“无心之人”,他们的演奏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以固定的声频,维持地脉的“稳定”。
第三日清晨,一名须发皆白的老琴师在调试编磬时,手突然停在了半空。
那一声清脆的石音,他敲了七十年,从未觉得有何不妥。
但今天,他第一次从那声音里,听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哭腔。
他像被雷电击中一般,浑身颤抖着冲回房内,翻出了一本祖传的皮质乐谱。
在乐谱的最后一页,他借着烛光,终于看清了每一页背面用特殊药水写下的、几乎与纸张融为一体的极淡墨迹。
其中一页写着:“壬戌年,妻殁,不得哭。”
老琴师老泪纵横。
原来,他的祖先们从未真正“无心”,他们只是将所有的悲痛,藏进了音律的骨髓里。
当晚,他私自修改了第二天的晨祭乐章。
只改了一个音,在一段沉稳的固定音阶中,悄悄嵌入了一个尖锐的升调。
这个音阶,恰好与迈克发现的青铜地管的共振频率,完全相逆。
次日拂晓,当这个逆乱的音符从太庙传出,沉睡的王都地底深处,骤然响起一阵持续不断的嗡鸣。
床榻摇晃,器皿震颤,百姓们从梦中惊醒,纷纷冲出家门,惊恐地高喊:“地龙翻身了!”
王都北郊,一片被夷为平地的废墟上,一个来自冻港的少年正蹲在地上。
这里曾是女乐官的训练之所,后因“音乱纲常”的罪名,被一把火烧成了白地。
少年拿出一支剔透的骨笛,笛尾轻轻触碰着龟裂的地面,闭上眼,仔细感应着地底传来的微弱震动。
他找到了。一截地管的末端,就在他脚下三尺处。
他从行囊中摸出十几枚乌黑的铜钉,那是他从家乡的沉船上一个一个撬下来的。
他将铜钉按照某种古老的韵律,一枚枚精准地插入地面的裂缝,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共鸣阵。
子时,月色如霜。
少年没有吹奏骨笛,而是以掌击石,用最原始的方式,奏出了一段苍凉悲怆、没有歌词的挽歌。
石头的闷响通过铜钉阵传入地下,那股声波沿着地管一路向南。
沿途,数十口被废弃的古井水面,竟同时泛起了同心圆的波纹,久久不散。
当夜,负责巡查的守夜人在日志中用颤抖的笔迹记录下了一行字:“井中有声,似人在唱。”
宫城之内,那位曾在艾琳窗台留下竹哨的乐正,彻夜未眠。
他的女儿昨夜做了噩梦,梦里一直在背诵《女诫》,醒来后抱着他,用稚嫩的声音问:“爹,为什么书里不让我说疼?”
这个问题,像一把锥子,刺穿了他多年来的伪装与麻木。
天亮时,他终于做出了抉择。
他以校对乐器为名,进入了皇家乐队的乐器库,将一支他耗费数年心血、用昆山暖玉雕琢而成的玉箫,悄悄换入了一堆备用乐器之中。
箫的内壁,刻满了肉眼难辨的逆频纹路,只要吹奏,就能瞬间激发地管产生强烈的反向谐振,造成系统性的紊乱。
做完这一切,他给艾琳写了一封密信:“吾女昨夜梦中背诵《女诫》,醒来问我:‘爹,为什么书里不让我说疼?’我不能再骗她了。”信的末尾,附上了一张他凭借职务之便偷偷绘制的音轨图,上面用红点清晰地标注出了整套地管系统上七个最薄弱的节点。
所有情报汇集到了迈克手中。
一张覆盖整个王都的地下声波网络图,七个致命的弱点,以及一把足以撬动整个系统的钥匙。
时机已到。
他冰冷地下令:“启动‘地鸣计划’。”
赫罗德的旧部们如鬼魅般行动,将特制的盐晶陶哨精准地埋设在乐正标注的七大节点之下。
与此同时,七名早已被唤醒共感之识的宫女,在皇宫内七个不同的房间里,于同一时刻,轻轻哼唱起了她们童年时早已被遗忘的童谣。
迈克的共感之识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瞬间将这七股微弱、纯净的声波同步、牵引、放大,然后如七把精准的利刃,狠狠刺向地下的七个节点!
那一夜,王都地底不再是沉闷的嗡鸣,而是发出了一阵尖锐到足以撕裂耳膜的啸叫!
皇宫寝殿的梁柱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剧烈微颤。
熟睡中的皇帝被猛然惊醒,他脸色惨白地冲出殿外,怒吼着:“是地震吗?!”
钦天监的官员们跪了一地,反复禀报查无任何天象异变。
唯有乐府的官员面如死灰地报告,他们用测音仪探测到:“地下有歌,词不可辨。”
恐惧如瘟疫般在宫中蔓延,很快传到了民间。
一个古老的传说再次被提起:“百年前被活埋在太庙地基下的女乐们,回来讨债了。”
朝廷的反应暴怒而迅速。
皇帝下达了最严厉的敕令:熔毁太庙所有乐器,彻底封锁乐坊遗址,将一切与“音”相关的异动源头彻底抹除。
身披重甲的士兵冲入太庙,用巨锤砸向那套象征着帝国法度的巨大编钟。
就在铁锤即将落在最后一枚铜钟上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那枚巨大的铜钟,竟在锤落前的一刹那,自行崩裂!
一道狰狞的裂口从钟顶贯穿到底,形状宛如一张拼命张开、想要呐喊的嘴。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崩裂的钟体碎片重重砸落在地的瞬间,周围十丈之内,所有的陶罐、铜盆,甚至士兵腰间的铁锁,都开始不受控制地嗡嗡作响。
无数细碎的金属与陶瓷震动声交织在一起,竟拼出了一段断断续续、却清晰可辨的旋律——正是九日前火夜中,响彻王都的《女史吟》尾章!
远在城郊的营帐中,迈克紧紧握着手中一块不断震颤的共感石,石面上投射出的震频图谱正疯狂跳动。
他看着那段死灰复燃的旋律,眼神冰冷如铁。
他们可以毁掉声音的载体,但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怎么疼,这世界就再也安静不了。
帝国的雷霆震怒,只是一个开始。
这粗暴的镇压,反而将一个所有人都未曾想过的机会,赤裸裸地暴露在了废墟与灰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