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未尽,迈克双眼布满血丝,九位少女梦境的余波仍在共感之识中激荡。
那道废黜静心令的诏书,每一个字迹,甚至连玉玺的纹路,都像是用烙铁烫在他的脑海里,清晰得令人心悸。
王都的典籍在他面前堆积如山,他修长的手指在《王都典仪志》冰冷的纸页上划过,最终停在一行字上:非天示异象,或宗庙鸣钟,不得行紧急议政。
昨夜星辰安然,太庙古钟沉寂。
“除非……”迈克指尖在硬木桌案上敲出沉闷的节奏,眼中寒光一闪,“有人已经替她们在宫里‘说’了话。”
他几乎没有犹豫,立刻唤来心腹,传下密令。
赫罗德将军留下的旧部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瞬间收紧,所有边境军情奏报的副本被悄无声息地封锁截留。
这是一步险棋,一步赌上全部身家的豪赌。
他要等,等那道必然会到来的召令,然后以“境外异音侵扰,危及王都安危”的名义,带着他的人,光明正大地踏入那座权力的漩涡。
与此同时,王都太医院的禁档房内,艾琳借着巡查乐塾防疫药材的由头,身形如猫般潜入。
空气中弥漫着陈年草药和腐朽纸张混合的怪味。
她熟练地绕开几处暗哨,在一排排顶天立地的药柜中找到了那本不起眼的《脉象异录》。
书页夹层里,一张薄如蝉翼的纸笺静静躺着,上面是昨夜御前紧急会议的残记,字迹潦草,显然是记录者在极度紧张下写就。
“……淑妃泣奏,言地底鸣动,扰乱神魂,恐为失声之兆……力谏重启‘音察司’,以安民心……”
艾琳的心跳骤然加速,她看到关键的一句。
“……当举荐通晓海外声术之将才,以雷霆手段,肃清邪音。”
记录的末尾,一道朱红的批示被水渍浸染得有些模糊,但那个刺眼的“准”字,仍旧像一滴凝固的血,烙在纸上。
艾琳没有迟疑,她将一种特制的药粉洒在纸上,凑近烛火轻轻一烤,原本模糊的字迹下,一行更小的潜字蒸腾显影:“首选,海军上尉,迈克·J·布莱恩特。”
果然是他。
艾琳迅速将残记复原藏好,离开时,她将一把看似无用的药渣,倒入庭院净坛的清水之中。
药渣遇水即溶,化作无形,只有她自己知道,这讯息将通过太医院的地下水路,传递给王都外的接应者。
她对着微波荡漾的水面,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语:“他们要你进去,但我们得让你出来时,手里攥着他们的命门。”
消息传到东海的黑礁岛时,迈克正站在波涛汹涌的岸边。
他没有等待,而是立刻行动。
他亲自取来深海之下万年不化的黑泥,这种泥土对声音有着奇特的吸附和共鸣效果。
而后,他点燃了那九封用少女们鲜血写就的密信,将灰烬小心翼翼地混入黑泥之中。
在岛上临时搭建的窑炉边,火焰舔舐着黑夜。
迈克亲手炼制了三百枚陶哨,每一枚都只有指节大小,形制古朴。
这并非普通的哨子,而是他命名为“梦引”的媒介。
在每一枚陶哨的内壁,他都用微雕工具刻下了《无声痛录》中的一个片段。
那是三百年前,无数被“静心令”夺去声音的人们,用血泪写下的控诉。
“熔了它们。”迈克对副官下令。
三百枚承载着血与泪的陶哨,在熊熊烈火中被熔铸成一支沉重的铜杖。
杖身黝黑,表面用古老的铭文伪装成“破邪律器”,这是古籍中记载的一种专门克制音蛊的法器。
在向军部申报时,这支铜杖的来历被标注为“缴获自境外敌国的音蛊法器”。
副官看着这支外表庄严,内里却藏着三百个冤魂呐喊的铜杖,不由得感到一阵心悸。
迈克抚摸着冰冷的杖身,声音低沉而坚定:“等我走进钟楼那天,这根杖会告诉里面的人——谁,才是真正的‘声音’源头。”
王都外城,冻港渡口。
一个衣衫单薄的少年静静坐在青石台阶上,看来往的船只和行人。
他手中空无一物,只是用足尖,一下,又一下,有节奏地轻叩着地面。
那节奏很奇特,初时急促,如同受惊的心跳,而后渐渐放缓、放缓,最终化为一种深沉而有力的搏动。
这是他和同伴们约定的信号,一种无声的提醒。
他在告诉所有曾在那一夜听见“内心之声”的人们:当权者即将为你们打开一道门,但门后是更深的牢笼,还是通往自由的通道,取决于谁能先一步,牢牢记住属于自己的声音。
当夜,王都七个不同街区的民宅门前,悄然挂上了一枚家传的旧铃铛。
这些铃铛材质各异,声音也小,风吹过,只发出细碎的叮当声,声不传远,却在各自的街角巷尾,遥相呼应。
一场无声的共鸣,正在权贵们看不见的阴影里,悄然蔓延。
深宫之内,淑妃召见了三名新入乐塾的少女。
她并未教授她们任何乐理,而是将一本厚厚的《乐教录》摆在她们面前,命令她们日夜抄写。
少女们不明所以,只得遵从。
她们不知道,那用来书写的墨汁里,混入了一种罕见的神经药剂。
长期接触,能悄然激活深层记忆,让被压抑的情感与认知回流。
淑妃则在暗中观察。
数日后,一名少女抄到“歌不可自撰,音不可自律”时,握笔的手微微颤抖,泪水毫无征兆地滚落。
另一名少女,则在抄写到三百年前“割舌示儆”的酷刑时,笔锋猛地一顿,在纸上划出一道刺眼的墨痕。
淑妃心中了然,这些女孩的灵魂深处,已经被那股“声音”种下了种子。
她不动声色地收回《乐教录》,转身便向皇帝上奏,称民间“音蛊遗毒”甚广,单靠重启音察司恐难根除,需设立“音察副使”一职,由外臣担任,专司稽查,方能以示公正,杜绝宫中朋党之嫌。
她的每一个字,都在为迈克的到来铺平道路。
终于,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破了G5哨站的宁静。
一名皇宫急使翻身下马,高举着一面鎏金诏牌,声嘶力竭地高喊:“奉旨!调海军上尉迈克·J·布莱恩特即刻入京,协理音律安危,授临时紫宸行走衔,面君述职!”
迈克一身戎装,从营帐中走出。
他接过那卷尚带着皇家暖意的诏书,指尖轻轻掠过封口的火漆封泥。
在那上面,一个古老的纹路让他瞳孔骤然一缩——那是三百年前,颁布“心音引”禁令时,所使用的独有印式。
历史的循环,在此刻闭合。
他抬头望向东方,天际线已泛起一抹微光。
他缓缓将那根伪装成“破邪律器”的镇音铜杖重重拄在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一只信鸽从他肩头飞起,他对着它,像是对远方的艾琳低语:“他们以为请来的是一把刀,却不知亲手送进宫的,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远处,王都太庙钟楼的轮廓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像一头沉默的巨兽。
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似乎已经等待了数百年,等待着第一声,不属于它的鸣响。
那座钟楼,正是他此行的第一站,也是整个王都的“心脏”。
而他,将带着三百个沉睡的灵魂,前去叩响它的大门。
那道废黜静心令的诏书,每一个字迹,甚至连玉玺的纹路,都像是用烙铁烫在他的脑海里,清晰得令人心悸。
王都的典籍在他面前堆积如山,他修长的手指在《王都典仪志》冰冷的纸页上划过,最终停在一行字上:非天示异象,或宗庙鸣钟,不得行紧急议政。
昨夜星辰安然,太庙古钟沉寂。
“除非……”迈克指尖在硬木桌案上敲出沉闷的节奏,眼中寒光一闪,“有人已经替她们在宫里‘说’了话。”
他几乎没有犹豫,立刻唤来心腹,传下密令。
赫罗德将军留下的旧部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瞬间收紧,所有边境军情奏报的副本被悄无声息地封锁截留。
这是一步险棋,一步赌上全部身家的豪赌。
他要等,等那道必然会到来的召令,然后以“境外异音侵扰,危及王都安危”的名义,带着他的人,光明正大地踏入那座权力的漩涡。
与此同时,王都太医院的禁档房内,艾琳借着巡查乐塾防疫药材的由头,身形如猫般潜入。
空气中弥漫着陈年草药和腐朽纸张混合的怪味。
她熟练地绕开几处暗哨,在一排排顶天立地的药柜中找到了那本不起眼的《脉象异录》。
书页夹层里,一张薄如蝉翼的纸笺静静躺着,上面是昨夜御前紧急会议的残记,字迹潦草,显然是记录者在极度紧张下写就。
“……淑妃泣奏,言地底鸣动,扰乱神魂,恐为失声之兆……力谏重启‘音察司’,以安民心……”
艾琳的心跳骤然加速,她看到关键的一句。
“……当举荐通晓海外声术之将才,以雷霆手段,肃清邪音。”
记录的末尾,一道朱红的批示被水渍浸染得有些模糊,但那个刺眼的“准”字,仍旧像一滴凝固的血,烙在纸上。
艾琳没有迟疑,她将一种特制的药粉洒在纸上,凑近烛火轻轻一烤,原本模糊的字迹下,一行更小的潜字蒸腾显影:“首选,海军上尉,迈克·J·布莱恩特。”
果然是他。
艾琳迅速将残记复原藏好,离开时,她将一把看似无用的药渣,倒入庭院净坛的清水之中。
药渣遇水即溶,化作无形,只有她自己知道,这讯息将通过太医院的地下水路,传递给王都外的接应者。
她对着微波荡漾的水面,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语:“他们要你进去,但我们得让你出来时,手里攥着他们的命门。”
消息传到东海的黑礁岛时,迈克正站在波涛汹涌的岸边。
他没有等待,而是立刻行动。
他亲自取来深海之下万年不化的黑泥,这种泥土对声音有着奇特的吸附和共鸣效果。
而后,他点燃了那九封用少女们鲜血写就的密信,将灰烬小心翼翼地混入黑泥之中。
在岛上临时搭建的窑炉边,火焰舔舐着黑夜。
迈克亲手炼制了三百枚陶哨,每一枚都只有指节大小,形制古朴。
这并非普通的哨子,而是他命名为“梦引”的媒介。
在每一枚陶哨的内壁,他都用微雕工具刻下了《无声痛录》中的一个片段。
那是三百年前,无数被“静心令”夺去声音的人们,用血泪写下的控诉。
“熔了它们。”迈克对副官下令。
三百枚承载着血与泪的陶哨,在熊熊烈火中被熔铸成一支沉重的铜杖。
杖身黝黑,表面用古老的铭文伪装成“破邪律器”,这是古籍中记载的一种专门克制音蛊的法器。
在向军部申报时,这支铜杖的来历被标注为“缴获自境外敌国的音蛊法器”。
副官看着这支外表庄严,内里却藏着三百个冤魂呐喊的铜杖,不由得感到一阵心悸。
迈克抚摸着冰冷的杖身,声音低沉而坚定:“等我走进钟楼那天,这根杖会告诉里面的人——谁,才是真正的‘声音’源头。”
王都外城,冻港渡口。
一个衣衫单薄的少年静静坐在青石台阶上,看来往的船只和行人。
他手中空无一物,只是用足尖,一下,又一下,有节奏地轻叩着地面。
那节奏很奇特,初时急促,如同受惊的心跳,而后渐渐放缓、放缓,最终化为一种深沉而有力的搏动。
这是他和同伴们约定的信号,一种无声的提醒。
他在告诉所有曾在那一夜听见“内心之声”的人们:当权者即将为你们打开一道门,但门后是更深的牢笼,还是通往自由的通道,取决于谁能先一步,牢牢记住属于自己的声音。
当夜,王都七个不同街区的民宅门前,悄然挂上了一枚家传的旧铃铛。
这些铃铛材质各异,声音也小,风吹过,只发出细碎的叮当声,声不传远,却在各自的街角巷尾,遥相呼应。
一场无声的共鸣,正在权贵们看不见的阴影里,悄然蔓延。
深宫之内,淑妃召见了三名新入乐塾的少女。
她并未教授她们任何乐理,而是将一本厚厚的《乐教录》摆在她们面前,命令她们日夜抄写。
少女们不明所以,只得遵从。
她们不知道,那用来书写的墨汁里,混入了一种罕见的神经药剂。
长期接触,能悄然激活深层记忆,让被压抑的情感与认知回流。
淑妃则在暗中观察。
数日后,一名少女抄到“歌不可自撰,音不可自律”时,握笔的手微微颤抖,泪水毫无征兆地滚落。
另一名少女,则在抄写到三百年前“割舌示儆”的酷刑时,笔锋猛地一顿,在纸上划出一道刺眼的墨痕。
淑妃心中了然,这些女孩的灵魂深处,已经被那股“声音”种下了种子。
她不动声色地收回《乐教录》,转身便向皇帝上奏,称民间“音蛊遗毒”甚广,单靠重启音察司恐难根除,需设立“音察副使”一职,由外臣担任,专司稽查,方能以示公正,杜绝宫中朋党之嫌。
她的每一个字,都在为迈克的到来铺平道路。
终于,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破了G5哨站的宁静。
一名皇宫急使翻身下马,高举着一面鎏金诏牌,声嘶力竭地高喊:“奉旨!调海军上尉迈克·J·布莱恩特即刻入京,协理音律安危,授临时紫宸行走衔,面君述职!”
迈克一身戎装,从营帐中走出。
他接过那卷尚带着皇家暖意的诏书,指尖轻轻掠过封口的火漆封泥。
在那上面,一个古老的纹路让他瞳孔骤然一缩——那是三百年前,颁布“心音引”禁令时,所使用的独有印式。
历史的循环,在此刻闭合。
他抬头望向东方,天际线已泛起一抹微光。
他缓缓将那根伪装成“破邪律器”的镇音铜杖重重拄在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一只信鸽从他肩头飞起,他对着它,像是对远方的艾琳低语:“他们以为请来的是一把刀,却不知亲手送进宫的,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远处,王都太庙钟楼的轮廓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像一头沉默的巨兽。
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似乎已经等待了数百年,等待着第一声,不属于它的鸣响。
那座钟楼,正是他此行的第一站,也是整个王都的“心脏”。
而他,将带着三百个沉睡的灵魂,前去叩响它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