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老店里的新枪管-《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

  猎火枪械模型店所在的商业街,曾经是整条街最亮的招牌——霓虹灯箱里摆着复刻的AK-47,橱窗玻璃擦得能照见人影。

  现在只剩半面“猎火”的灯牌斜挂着,字母“R”的灯管碎成星星点点,在沙风里晃出残影。

  他贴着断墙挪到店门前,护目镜上的灰尘被舌尖舔湿的战术布擦净,这才看清卷帘门被撕开的裂口——像是被某种利爪硬扯的,边缘还挂着几缕暗褐色的毛。

  “变异鬣狗群。”陈牧摸向腰间的m1911,指节在枪柄刻纹上碾了碾。

  系统今早提示过这一带的危险等级,他特意绕了三公里,但显然鬣狗的活动范围扩大了。

  风突然转了方向。

  他听见低哑的呜咽从左侧传来,立即矮身钻进半塌的橱窗。

  碎玻璃扎进膝盖的疼被“子弹时间”拉成慢放,他看见三只灰黄色的影子从街角窜出,颈后凸起的骨节泛着青黑——是感染病毒后异化的鬣狗,唾液滴在地上腐蚀出青烟。

  陈牧屏住呼吸。

  鬣狗的嗅觉能追踪三小时前的汗味,但他今早用变异鼠的腺体涂过战术服——这是和幸存者交易时学的土办法,系统没教,却比任何消音器都管用。

  为首的鬣狗在店门前停住,鼻子贴着地面抽搐。

  陈牧的拇指悄悄搭在m1911的击锤上,掌心沁出的汗把枪柄握得发烫。

  三秒,五秒,鬣狗群突然仰头发出尖啸,转身往巷口跑去——它们的目标应该是更鲜活的血腥味。

  陈牧等它们的脚步声彻底消失,才擦了擦额角的冷汗。

  卷帘门裂口足够他挤进去,霉味混着铁锈味扑面而来,他的战术手电扫过一片狼藉:展柜倾倒,仿真枪的塑料零件散了一地,曾经擦得锃亮的玻璃柜台现在满是抓痕,连墙面的枪械结构图都被撕成碎片。

  但他的目光直接锁向柜台最里面的木盒。

  那是个巴掌大的檀木盒,包着穿越前他亲手缠的红绸布。

  此刻红绸已经褪成浅粉,边缘被老鼠啃出锯齿状的缺口,却依然裹得严严实实——就像他每次关店前做的那样。

  “找到了。”陈牧蹲下来,指尖擦过木盒上的铜锁。

  锁扣生了锈,他用战术刀轻轻一撬就开了。

  红绸掀开的瞬间,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炸响:“检测到未激活高阶材料,扫描开始——”

  信号调制仪裹在红绸里,外壳是暗灰色的金属,刻着纳粹鹰徽的纹路已经磨得模糊,顶部的真空管却像新的一样,在手电光下泛着幽蓝。

  陈牧想起穿越前总觉得这老古董占地方,现在却恨不得把它捧进怀里。

  “材质:稀有电磁合金,契合度87%。”系统的声音难得带了点机械音的起伏,“建议立即分解或改造,当前等级可融合度92%。”

  陈牧的拇指摩挲着仪器背面的编号,突然顿住。

  系统界面第一次出现延迟,淡蓝色的光在护目镜上闪了闪,弹出一行他从未见过的字:“检测到原始协议密钥……是否同步?”

  他的瞳孔缩了缩。

  系统从觉醒那天起,提示框都是统一的冷白字体,这行字却是血红色的,像用锈水写的。

  “否。”陈牧快速点击虚拟按钮,后颈泛起凉意。

  系统不是第一次隐瞒信息了——比如“子弹时间”的冷却时间,比如分解稀有材料时突然多出的“隐藏点数”。

  但这次不同,信号调制仪显然和系统有某种他没触及的关联,而他还没准备好把底牌亮给一个可能“不中立”的程序。

  他从战术背包里取出拆解工具。

  仪器外壳的锈迹下是精密的齿轮,他用微型气焊枪割开连接处,金属熔化的味道刺得人睁不开眼。

  当最后一块真空管被取下时,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分解完成,获得升级点数2300,稀有电磁合金x3。”

  陈牧把三块合金塞进密封袋,剩下的零件扔进碎颅者霰弹枪的弹仓——反正分解后的金属渣还能回收。

  废弃车库的铁皮门被他用钢筋别住时,暮色已经漫了进来。

  车库里堆着半车报废的摩托车,他把工作台搭在漏油的发动机上,焊枪的蓝光在面罩上跳动。

  电磁合金在坩埚里熔成银亮的液体,他盯着温度表,等指针指向1500c时,迅速倒进提前刻好的模具——那是系统新解锁的“共振线圈”蓝图,形状像条细蛇,表面要刻满量子纠缠的纹路。

  “温度过高。”系统突然警告。

  陈牧的手稳得像机械臂,坩埚倾斜的角度分毫不差。

  熔液注入模具的瞬间,他听见“叮”的一声轻响,像是某种锁扣被打开。

  “契合度91%,改造可行。”系统这次没延迟,“建议嵌入m1911枪管下方,需连接击发电路。”

  他拆下手枪的握把,用微型螺丝刀挑开弹簧。

  枪管下方的凹槽刚好能卡住共振线圈,电线接点和击锤的弹簧接触时,枪身突然震了震——像活过来的野兽。

  测试是在车库后巷进行的。

  陈牧架起靶纸,那是块半锈的钢板,离他刚好一百米。

  “锁定模式启动。”系统提示音刚落,他的视野里突然跳出无数绿色小点,像萤火虫一样聚成一条线。

  扣动扳机的瞬间,子弹尾部拖着淡紫色的光,比普通9mm弹快了至少三倍。

  钢板被击穿的声音比枪响还晚半秒。

  陈牧跑过去,发现弹孔周围的金属扭曲成漩涡状,像是被某种力量揉皱了。

  “空间涟漪。”他摸着发烫的枪管,心跳快得能撞疼肋骨。

  系统说过量子标记弹能触发轨道碎片的回应,现在看来,理论是对的。

  焊枪的余温还留在指尖,一段记忆突然涌进脑海。

  那是穿越前的下午,阳光透过橱窗照在玻璃柜上。

  店员小林抱着纸箱从里屋出来,袖口沾着机油,突然塞给他一个U盘:“老板,这东西你不该碰。”他当时没在意,只当是进货单,后来劫案发生时,U盘跟着小林的尸体一起被抢走了。

  “系统数据重建完成。”护目镜上跳出一行字,“加密日志《project Echo:意识投射可行性报告》,2005年12月15日。”

  陈牧的呼吸顿住。

  他点开日志,第一行就让他瞳孔骤缩:“实验体b-17出现脑区晶化,病毒载体可承载意识投射……”

  “二十年前。”他捏紧U盘的虚拟投影,指节发白,“原来一切,早有预谋。”

  改造完成当晚,夜空的极光红得反常。

  陈牧站在车库顶,m1911的枪管对着同步轨道方向。

  系统任务提示在护目镜上跳动:“锁定主脑碎片坐标,需连续发射三枚标记弹。”

  第一发子弹划破夜空,极光突然暗了一瞬。

  第二发,云层里传来闷响,像有什么东西在撕扯天空。

  第三发离膛时,他看见一道银光从极光圈里坠下,快得像流星,却在触地前消失了。

  “检测到回波数据。”系统的声音难得带了点波动,“正在生成……”

  陈牧没等系统说完。

  他把m1911擦得锃亮,收进特制的枪匣里,匣底垫着穿越前母亲织的蓝布。

  风掀起他的战术服下摆,露出腰间新挂的共振线圈——那是他用剩下的电磁合金打的,刻着“猎火”两个小字。

  “该造把能打穿大气层的枪了。”他对着极光说,声音被风卷向天际。

  系统界面的蓝光在护目镜上闪烁,一行数据正在疯狂滚动:三维星图生成进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