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枪没哑,人先慌了-《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

  刺鼻的焦臭味与血腥气混杂在灰谷冰冷的夜风中,林九蹲下身,用战术手电的光束仔细扫过那只“疾掠者”变异犬扭曲的尸体。

  它的头颅一侧被改装电击钳烧出了一个可怖的窟窿,但致命伤并非关键。

  关键是,在它扑击前的最后瞬间,那双猩红的兽瞳里闪过的,是惊愕与迷茫。

  “被动声网效应……”林九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敲击着皮卡车上那只银灰色的声波共鸣箱。

  箱体因刚才的剧烈震动而自动激活,此刻正嗡嗡作响,发出细微的余震。

  就是这玩意儿,用一段标准的三点射节拍,竟在毫秒之间摧毁了变异生物赖以为生的听觉定位系统。

  这无心插柳的发现,价值连城。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将这份宝贵的实战数据上传,据点的铁门就被一脚踹开。

  灰谷指挥官,一个满脸络腮胡、名叫雷山的中年男人,像一头暴怒的熊冲了进来,手里攥着一根滚烫的机枪枪管,狠狠地砸在林九面前的桌子上。

  “巡修队?我看是催命队!”雷山的唾沫星子喷了林九一脸,“你们一来,老子的防线就差点被撕开!三挺!整整三挺守夜机枪,在最要命的时候全他妈哑火了!要不是老子的人用命去填,现在这里就是疾掠者的餐桌!”

  林九的眉头瞬间拧紧。

  他没有理会雷山的咆哮,而是戴上战术手套,冷静地拿起那根枪管,又接过一名士兵递来的卡壳机枪机匣。

  他熟练地拆解,动作快如闪电,每一个零件在他手中都仿佛有了生命。

  枪机复进不到位,典型的卡壳故障。

  但他检查了导轨,润滑油是新上的联盟特供品,毫无问题。

  他又检查了复进簧、击针、抓弹钩……所有零件光洁如新,没有任何磨损或变形的迹象。

  这不合常理。

  三挺不同位置的机枪,在同一时间段内,发生同一种无法用机械原理追溯的故障?

  这概率比被陨石砸中还低。

  “把声波共鸣箱的运行记录调出来。”林九头也不抬地对身旁的助手说道。

  数据很快呈现在他手腕的战术终端上。

  一条音频波形图,记录了从袭击开始到结束的每一秒。

  林九的目光锐利如刀,指尖在屏幕上飞速划动,将三挺机枪卡壳的时间点精确地标注出来。

  瞬间,他瞳孔一缩。

  三个红色的标记,无一例外,全部落在了共鸣箱标准节拍播放结束后的那段——静默期。

  一个惊人的推论在他脑中成型。

  他猛地抬头,盯着那些围在旁边、神情紧张的老兵:“你们……是不是已经习惯了跟着共鸣箱的节奏开火?”

  一名老兵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随即又猛地摇头,脸色涨红。

  谜底揭晓了。

  林九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

  这些在废土上挣扎求生的战士,他们的肌肉记忆、他们的神经反射,在短短几天内,就已经对“枪语”系统产生了依赖。

  当那熟悉的、用以校准射击节拍的旋律戛然而止时,他们的身体竟在一瞬间“忘记”了该如何扣动扳机,导致了操作变形,枪机复进的力度与时机出现了致命的偏差。

  哑火的,根本不是枪。是人。是人对新兴技术体系产生的脆弱依赖。

  “立刻联系陈牧先生!”林九的声音透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巡修计划必须马上暂停!我们正在制造一批新的‘残疾’士兵!”

  信号通过量子通讯网络,瞬间抵达了位于中央工坊的指挥中心。

  屏幕上,林九焦急的脸庞纤毫毕现。

  但陈牧只是静静地听着,那张永远波澜不惊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没有回应林九的请求,而是挥手调出了另一组数据。

  那是过去七十二小时,联盟所有据点枪械使用频次与故障率的实时分布图。

  密密麻麻的光点在虚拟星图上闪烁,红色的故障高亮区异常刺眼。

  但陈牧看到的,远比林九更深。

  他发现,故障率最高的区域,并非那些武器保养最差、环境最恶劣的边缘据点,恰恰相反,是那些刚刚完成了“枪语”系统初级培训、正处于“认知过渡期”的模范单位。

  灰谷,只是其中最先爆发问题的一个。

  陈牧缓缓闭上眼睛。

  他知道,任何一次文明的跃迁,都必然伴随着阵痛。

  旧的肌肉记忆正在被新的神经通路覆盖,这个过程脆弱、危险,却不可逆转。

  此刻暂停,无异于前功尽弃,只会让这些士兵的战斗本能陷入更深的混乱。

  “不,”陈牧终于开口,声音平静而冷酷,“巡修继续。阵痛期,必须用钢铁般的意志硬扛过去。”

  就在林九接到命令,陷入两难境地时,一阵狂野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

  一辆经过魔改、加装了撞角的越野车卷着烟尘,一个漂亮的甩尾停在了灰谷据点门口。

  车门打开,赵雷那魁梧的身影跳了下来。

  他显然是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了这里的窘境。

  这个男人从不理会什么标准流程。

  他直接拎着一箱烈酒和自己那把被摩挲得油光发亮的“判官”狙击枪,把灰谷所有垂头丧气的枪手都召集到了篝火旁。

  “都他娘的哭丧着脸干什么?枪卡壳了,天就塌了?”赵雷一脚踢开一个空弹药箱坐下,当着所有人的面,三下五除二就把“判官”拆解得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枪管。

  “你们,听得懂枪在说什么吗?”他举起冰冷的枪管,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它跟着你出生入死,你却只把它当成一块会喷火的铁。它卡壳,不是因为油不对,不是因为零件坏了,是因为你们……你们现在看它,像在看一台冰冷的机器,而不是一个能把后背交给它的搭档!”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粗砂纸,捏起那根比针尖还细的击针,在火光下慢慢打磨起来。

  刺耳的摩擦声中,他用粗粝的嗓音讲起了当年在特警队里的老规矩。

  “那时候,枪就是我们的第二条命,比老婆还熟。你得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渴’,什么时候会‘累’,甚至什么时候会‘闹脾气’。你得用手、用耳朵、用身体的每一寸皮肤去感受它的震动,它的呼吸。这不叫技术,这叫默契!”

  赵雷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砸在众人心头的重锤。

  他没有讲任何数据和理论,只是用一套最原始、最野蛮,却极具感染力的“人枪对话术”,重新点燃了这些士兵眼中熄灭的火焰。

  他们开始重新拿起自己的武器,不再是看着一个工具,而是在审视一个沉默的战友。

  灰谷的士气,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稳住了。

  与此同时,远在中央工坊的陈牧,也对林九下达了新的指令。

  “下一站,铁脊据点,巡修照常进行。但策略调整。”陈牧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声波共鸣箱,不再定时播放固定节拍。接入据点火力监控系统,根据当地枪械的活跃度,动态生成共鸣节奏。另外,在节拍的间隙,加入一段75赫兹的低频脉冲。”

  林九愣了一下:“75赫兹?那几乎就是……模拟的心跳声。”

  “没错,”陈牧说,“我要让枪声,找到自己的心跳。”

  铁脊据地的首夜,格外寂静。

  新的声波共鸣系统被激活后,并没有发出预想中的射击节拍,而是一段若有若无的、如同大地深处传来的沉闷搏动,悄然融入夜色。

  一名趴在墙垛上的老兵正全神贯注地瞄准着废墟深处。

  那低沉的脉冲仿佛与他自己的心跳重合,让他紧绷的神经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当一个黑影闪过时,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跟随着那道脉冲的律动,轻轻压下了扳机。

  “砰!”

  清脆的枪响划破夜空,远处的黑影应声而倒。

  老兵自己都愣住了,这一枪的感觉,顺畅得不可思议。

  林九的战术终端上,一行绿色的数据悄然弹出:“枪语共鸣网初级协议稳定性提升12%。命中率矫正,对比上一周期,提升18%。文明活性值,正在逼近46%的临界点。”

  中央工坊内,陈牧站在巨大的监听终端前,戴着特制的降噪耳机。

  耳机里传来的,不再是杂乱无章的枪声,而是一片片断续、却在低频脉冲的引导下,逐渐趋于同步的节拍。

  那声音,仿佛是沉睡了百年的废土大地,正从瓦砾与钢铁的废墟深处,重新搏动起来的心跳。

  他终于露出一丝微笑。

  这条路,走对了。

  只要文明的脉搏还在跳动,就有希望。

  然而,就在这份喜悦刚刚浮上心头时,他面前的主控屏幕上,一个红色的警报窗口突然弹了出来,带着最高优先级的标识。

  数据来源:铁脊据点。

  陈牧的笑容瞬间凝固。

  他迅速点开报告,一行行滚动的实时数据流呈现在眼前。

  稳定性、命中率、故障率……一切都趋于完美。

  但在数据流的最末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参数模型,正以一个诡异的曲线,缓慢而坚定地偏离正常基线。

  他将那段曲线放大,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所有参与共鸣的枪械,在弹道末端发生的、一个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却又高度一致的偏差。

  铁脊据点刚刚提交的战果报告里,一名狙击手用困惑的语气附上了一句备注:“目标确认击毙,但弹着点……好像集体向左下方漂了大概三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