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锅盖底下没饭-《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

  钟声落定后的第七小时,东沟回收区的空气仿佛被抽干了最后一丝生气。

  一份刚刚出炉的土壤样本分析报告,如同一块冰冷的墓碑,被投影在基地的中央屏幕上。

  离子活性骤降百分之九十八,曾经肆虐地下的菌丝残骸,已在微观层面彻底碳化成灰,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天火焚烧殆尽。

  林九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疾速飞舞,调出三天以来所有的声波记录对比图。

  屏幕上,无数道杂乱的波形曲线交织缠绕,像一团解不开的乱麻。

  他强忍着干涩的眼球,将那天傍晚村民们“开饭了”、“回家吃饭”的呼喊声波逐一分离、放大。

  这些声音在人类听来充满了生活气息,但在频谱分析仪下,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规律。

  它们杂乱无章,却在某个极窄的频段上,意外地形成了一组非周期性的共振。

  林九猛地将这张图与另一份尘封的档案数据叠加。

  屏幕上,两条曲线在关键节点上严丝合缝地重叠在一起——那正是蓝晶矿体在初生状态下,被高能粒子激发时产生的自激频率!

  “它们不是被吓退,”他死死盯着那完美的重合线,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在摩擦生锈的铁板,“是……被唤醒了。”

  与此同时,三号掩体外,陈牧正站在刚刚涂装完毕的厚重钢门前。

  一层暗灰色的“饵料漆”均匀地覆盖着门体,散发着几乎无法察觉的微弱能量波动。

  他拔出战术匕首,刀尖在涂层上轻轻一刮,一小块指甲盖大小的漆皮应声落下。

  他小心翼翼地将其送入掌中的便携式分解仪。

  仪器无声地运行着,几秒后,一道淡蓝色的光幕投射在他眼前:【检测到微弱情绪波动模组残留,来源未知】。

  陈牧的瞳孔在一瞬间缩成了针尖。

  系统从不标注“未知”。

  它的数据库涵盖了已知宇宙中超过三十亿种信号模式,任何无法识别的信号都会被归类为“待解析”或“数据损坏”。

  “未知”这个词,只代表一种可能——某种信号的复杂程度与构成逻辑,已经超出了系统预设的识别范畴。

  这意味着,敌人不仅活着,还在以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思考、感知。

  他面无表情地关闭了分解仪,取出数据卡,转身走向通讯员。

  “加密归档,最高权限,”他将数据卡交到林九手中,声音沉稳得听不出一丝波澜,“仅限我们三人可读。”

  北线铁网的巡查路线,一向是赵雷的专属领域。

  这个浑身肌肉虬结的前特战队长,对危险的嗅觉比猎犬还要灵敏。

  今天,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一段本应持续输出高压电的电网,出现了微秒级的间歇性断流,就像一个人的心跳偶尔漏了一拍。

  排查过程中,一名年轻的队员脚下被绊了一下,无意中踢翻了路边一个废弃多年的行军灶台。

  一口铁锅滚落出来,锅底还残留着一层早已碳化的焦糊饭粒。

  就在铁锅落地的瞬间,脚下的地面传来了一阵极其轻微的震颤,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地底深处蠕动了一下,又迅速沉寂下去。

  赵雷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一把推开那名队员,二话不说抄起随身携带的电焊枪,将功率开到最大。

  刺眼的弧光爆闪,铁锅在超过三千度的高温下迅速熔化、变形,最终变成一坨毫无特征的铁坨。

  他拎着滚烫的铁坨,大步走到不远处一口废弃的深井旁,毫不犹豫地扔了下去。

  “咕咚”一声闷响后,再无声息。

  “头儿,那是什么?”队员们被他这番操作惊得目瞪口呆。

  赵雷转过身,对着通讯器低声嘶吼,声音里充满了压抑的暴戾:“全队听令,封锁现场,A级戒备!通知陈牧,这他妈的不是虫子,”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挤出牙缝,“是惦记着晚饭的饿鬼!”

  当晚,基地核心会议室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陈牧、林九、赵雷,铁三角再次聚首。

  陈牧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在主屏幕上播放了一段经过剪辑的音频。

  那并非什么警报或密语,而是从村民日常对话中抽离出的无数个词汇——“吃饭”、“炖汤”、“加盐”、“好香”、“饿了”……这些词被毫无逻辑地重组成一段两分钟的循环语音,听起来荒诞又诡异。

  音频开始播放。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只有那单调的循环音在回响。

  一分钟后,林九的个人终端上,一个连接着会议室角落高精度湿度传感器的读数,开始出现异常。

  屏幕上的曲线像受惊的蛇,突兀地向上窜动,形成一个个尖锐的峰值。

  密闭的房间里,空气仿佛在一瞬间变得粘稠而潮湿。

  “敌人依靠‘期待’这种情绪波动来定位和汲取能量,”陈牧伸手关掉了设备,湿度读数应声回落。

  他环视着两人,目光锐利如刀,“那我们就给它设一个永远也吃不到的饭局。”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

  工程队连夜改造了村子中央那座废弃已久的食堂。

  多组大功率定向扬声器被巧妙地伪装在通风管道和屋梁上,热源模拟器——也就是数十盏大功率红外灯——被安装在灶台的位置,准备模拟出“灶火”的假象。

  与此同时,食堂周围的地下,一场更隐秘的布置正在进行。

  一根根中空的震动诱爆管被深埋入土,每一根管子外都包裹着厚厚的“饵料漆”。

  它们的内部连接着高压蒸汽喷嘴,一旦管壁上的传感器感知到大规模、高强度的菌丝聚集活动,就会瞬间触发,向上喷射出足以将一切碳化的高温蒸汽,复刻那场致命的“盐爆”。

  这是一个完美的陷阱,一场献给未知敌人的“最后的晚餐”。

  第三夜,月色如霜。

  监测中心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林九面前的屏幕上,代表地下生物活动密度的热力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亮起,从边缘的绿色迅速转为中心的赤红,其峰值密度远超此前任何一次记录。

  “它们上钩了!密度正在朝食堂区域聚集!”一名分析员激动地喊道。

  赵雷握紧了拳头,骨节发白,只要陈牧一声令下,他就会按下那个红色的起爆按钮,将这场饕餮盛宴变成一场焚烧地狱。

  “准备引爆。”陈牧的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情绪。

  “等等!”就在赵雷的手指即将触碰到按钮的瞬间,林九突然失声叫道,他的脸色在屏幕幽光的映照下,一片惨白。

  “怎么了?”陈牧的目光瞬间锁定了他。

  “信号模式变了……它们……它们没有冲向食堂!”林九的手指在屏幕上疯狂划动,调出一张更大的区域地图。

  那片代表着能量峰值的恐怖红色,在距离食堂不到三百米的地方,如同训练有素的军队般,进行了一个诡异的直角转向,绕过了那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它们的目标……是村西的老教堂地基下!”

  陈牧猛地转身,透过防弹玻璃望向窗外。

  月光下,村子西侧那座饱经风霜的老教堂静静矗立,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

  而在教堂的钟楼顶端,那口曾为迎接新年而敲响,之后便沉寂无声的巨大铜钟,此刻,正以一种极其缓慢、却又无比坚定的节奏,自行晃动着。

  没有风,没有外力。

  它就那样无声地摇摆,一下,又一下。

  那姿态不像是被敲响,更像是在模仿某种古老而庄严的祷告,又或者,是在进行一场横跨时空的、无声的呼吸。

  而透过高倍望远镜的镜头,陈牧清晰地看到,在那巨大铜钟的内壁之上,不知何时,已经悄然爬满了无数细密的、如同神经网络般的脉络。

  那些脉络在清冷的月光下,正一明一暗地闪烁着,泛着令人心悸的、幽蓝色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