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星印归朝·簪绾西凉约-《沧溟虎啸录》

  空间传送的余韵尚未散尽,萧昀与宇文玄音已脚踏实地,重新置身于皇宫太和殿前那片空旷的白玉广场。

  麟德台巅峰对决的喧嚣早已散尽,此刻唯有凛冽的寒风卷过殿宇飞檐,发出呜咽般的低鸣。偌大广场,竟只侍立着一道身影——司礼监掌印大太监,魏忠贤。

  他身着暗紫色蟒袍,身形瘦削如竹,静立于丹陛之下,仿佛一尊没有生气的雕塑。苍白的脸上毫无波澜,唯有一双细长的眼睛,如同深潭古井,在众人出现的刹那,才泛起一丝极淡的涟漪。

  他目光扫过略显疲惫却气息各有所长的归人,最终落在萧昀与宇文玄音身上,尖细而平稳的嗓音穿透寒风:

  “陛下有旨:五公主、镇西王世子萧昀,即刻于偏殿觐见。余者,可自行归府休憩。”

  旨意简洁,不容置喙。王玄策、顾清辞等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凝重与释然。众人不再多言,对着魏忠贤略一拱手,便转身朝着宫门方向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朱红的宫墙深处。

  萧昀与宇文玄音在魏忠贤无声的引领下,穿过寂静的回廊,来到一处名为“观星阁”的幽静偏殿。殿门虚掩,内里烛火通明,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推门而入,大周帝宇文拓并未端坐龙椅,而是负手立于巨大的雕花窗棂前,眺望着神都沉寂的夜空。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

  冕旒已去,只着一身玄色常服,少了白日朝堂上的煌煌帝威,却多了一份深沉的疲惫与难以言喻的深邃。他目光温和地落在宇文玄音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慈爱,随即转向萧昀。

  就在目光相接的刹那,萧昀心头猛地一跳!

  一股极其微弱、却无比熟悉的玄奥气韵,如同游丝般萦绕在宇文拓周身!那气息…深邃、浩瀚、返璞归真,带着一种掌控天地法则的绝对意志感——与秘境归墟祭坛上空,那只轻描淡写抹杀赤炼妖祖法相的朴素巨掌,同出一源!

  萧昀面上波澜不惊,心中却已掀起滔天巨浪!果然是他!这位看似怠政、被世人诟病昏聩的大周帝君,才是真正深藏不露、只手可定乾坤的擎天巨擘!他放任世家坐大、看似不理朝政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等惊天的谋划?为何此刻又渐露锋芒?无数疑问在萧昀脑中翻腾。

  “父皇!” 宇文玄音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寂,带着几分劫后余生的亲昵与依赖,小跑上前,额间那淡金色的周天星纹在烛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宇文拓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揉了揉女儿的头发:“回来就好。” 随即,他目光转向萧昀,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好小子!此番秘境,做得漂亮!不仅护住了玄音,夺回周天印,更斩了妖族爪牙,扬我大周国威!朕心甚慰!”

  宇文玄音闻言,乖巧地心念一动。嗡!一道温和的金光自她额间星纹溢出,那方象征着大周国运、非金非玉的暗金周天印,便凭空浮现于她掌心之上,散发出堂皇正大、统御山河的磅礴气息。

  宇文拓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一招。周天印如有灵性般,化作一道流光,稳稳落入他掌中。他指尖摩挲着印身上那盘踞的五爪金龙与周天星斗纹路,眼神深邃,仿佛在感受其中流淌的国运龙气与星辰之力。

  片刻后,他随手将印玺放置于身旁的紫檀木案牍之上,动作随意,如同放下一个寻常物件。

  “玄音此番也受惊了。” 宇文拓的目光重新变得温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促狭,对萧昀挥了挥手,如同赶走一只碍眼的小鸟,“快带她回你府上去。让瑶儿、玥儿她们几个丫头好好陪她玩玩,压压惊。也让她们好好认识认识。去吧去吧,莫在此处碍朕的眼了。” 语气竟是说不出的轻松随意,甚至带着点迫不及待。

  萧昀看着这位高深莫测的帝王瞬间又切换回“女儿奴”的慈父模式,心中哭笑不得,却也莫名松了口气。他躬身行礼:“臣遵旨。” 随即看向宇文玄音,“公主殿下,请。”

  宇文玄音看看父皇,又看看萧昀,乖巧地点点头,跟着萧昀退出了观星阁。殿门合拢的瞬间,宇文拓脸上那轻松的笑意缓缓敛去,目光再次投向案牍上的周天印,深邃的眼眸中,映照着烛火,也映照着常人难以揣度的星辰大海。

  镇西王府,灯火通明。萧昀带着宇文玄音刚踏入府门,便感受到一股不同于皇宫的鲜活暖意。管家早已得了信,满脸笑容地将公主迎入早已备好的、紧邻萧玥院落的精致暖阁。

  转过回廊,通向花园的月洞门前,一道熟悉的清冷身影静静伫立。青衫素雅,身姿如竹,正是顾清辞。她显然已等候片刻,肩头落了些许细雪。

  “清辞姐姐!” 宇文玄音眼睛一亮,小跑过去。

  顾清辞清冷的眉眼在见到玄音时柔和了几分,轻轻点头:“公主安好便好。” 她随即转向萧昀,“陛下召见,可还顺利?”

  “嗯,印已归还陛下。” 萧昀颔首,目光扫过她肩头的落雪,“外面冷,进亭说话。”

  三人步入花园深处一座临水的暖亭。亭内红泥小火炉烧得正旺,驱散了寒意。亭外,几株老梅虬枝劲展,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很快,得到消息的萧瑶、萧玥、完颜骨朵、顾清菡以及阿萝也叽叽喳喳地涌了过来。萧瑶活泼,顾清菡灵动,阿萝乖巧,宇文玄音很快便被这热闹温暖的氛围包裹,脸上露出真心的笑容,额间的星纹似乎都明亮了几分。顾清辞将玄音正式介绍给妹妹清菡等人,少女们很快便熟络起来,在暖亭另一侧说着悄悄话,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

  萧昀与顾清辞则坐在临水的栏杆旁,中间隔着一张摆放着冰裂纹青瓷盏的小几。炉火映照着两人的侧脸。

  “陛下…实力深不可测。” 顾清辞看着亭外飘落的细雪,忽然轻声开口,打破了两人间的静谧。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思索,“此前数十年,他放任神都世家倾轧,不理细务,甚至纵容妖氛暗流…朝野皆以为其耽于享乐,昏聩无为。

  谁能料到…”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萧昀,清亮的眸子里带着探询,“他竟有如此通天彻地之能,更在秘境之中出手抹杀妖祖意志!这份隐忍,这份掌控,实在令人心惊。只是不知,为何如今又渐露锋芒?莫非…大周将有剧变?”

  萧昀端起微温的茶盏,指腹摩挲着细腻的瓷壁,感受着杯中碧绿茶汤的温热。他眼前闪过观星阁中宇文拓那似有若无的、与“巨掌”同源的气息,沉声道:“帝王心术,深如渊海。

  其所谋者,绝非我等眼下所能窥测。但无论如何,此番秘境之行,至少证明陛下绝非庸主。其显露冰山一角,或为震慑,或为布局,亦或…时机已至。” 他饮了一口清茶,将翻腾的思绪压下。

  顾清辞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亭外一株开得正盛的玉蝶梅上,沉默片刻,再开口时,语气已转为清越:“此间事了,我亦收获颇丰。道藏玉宇所得,需回稷下学宫静心参悟,融会贯通,冲击‘治国’文境。”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萧昀,那清冷的眼底似乎有碎冰流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度:“待我破境功成,便与你同回西凉。一来,探望伯父伯母;二来…” 她声音微不可查地顿了一下,“西凉乃边塞重镇,或许…亦有我儒道可尽之力。” 这未尽之言,已然表明心迹。

  萧昀闻言,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一顿。他看着顾清辞清丽绝伦却总带着疏离感的侧脸,此刻在炉火与雪光的映衬下,竟有几分冰雪初融的暖意。心中某个角落,仿佛被这暖意轻轻触动。

  他放下茶盏,没有言语,只是将一直拢在袖中的右手缓缓伸出,摊开在两人之间的小几上。

  掌心之中,静静躺着一支玉簪。

  簪身通体由温润的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线条流畅而简洁,并无繁复花哨。簪头却设计得极为精巧:几片薄如蝉翼、形态自然的羊脂白玉兰花瓣,错落有致地簇拥着中心一点嫩黄花蕊,花瓣边缘还以极细的金丝勾勒出柔美的轮廓。

  花托之下,是数道以精纯剑意灌注、反复锻打而成的九转缠丝银托,将白玉兰稳稳托起,既显清雅高洁,又暗藏坚韧锋芒。整支簪子清新脱俗,灵气内蕴,一望便知是倾注了心血与巧思之作。

  “此簪…” 萧昀的声音低沉平稳,却罕见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耳垂在亭内暖意和某种情绪的蒸腾下,悄然泛起一层极淡的绯色,“乃我前些时日于王府中,闲暇之余亲手所制。

  材料是一块取自西凉的暖玉,取其温润坚韧。手法粗陋,不及大家之作…清辞姑娘若不嫌弃,权当…权当谢你一路护持玄音之情。”

  顾清辞完全没料到会有此一幕。她看着那支静静躺在萧昀宽厚掌心的玉簪,清冷的眸子微微睁大,素来平静无波的心湖,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石子,瞬间漾开圈圈涟漪。她抬起眼,看向萧昀。

  四目相对。

  萧昀那总是深邃沉稳、如同寒潭古井的眼眸,此刻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眼底深处似乎有一丝紧张的期待,还有那抹无法掩饰的、从耳垂蔓延开来的薄红。这难得一见的局促模样,竟让顾清辞心头微颤,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流悄然涌上。

  她那常年如冰封雪岭般清冷的容颜,如同初春的湖面冰层乍裂,竟不由自主地、缓缓地绽放出一个真心的笑容。那笑容极淡,却如冰雪初融,寒梅吐蕊,瞬间照亮了整个亭阁,连颊边也飞起两抹极淡的、如同染了霞光的红晕。

  她这一笑,萧昀看得分明,只觉得心跳都漏了一拍,握着玉簪的手心竟微微有些汗意,骨节因用力而有些发白。

  顾清辞将他的细微反应尽收眼底,素来清冷的唇角,那上扬的弧度似乎又加深了些许,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如同发现什么有趣秘密般的促狭光芒。她伸出纤白如玉的手指,动作轻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小心翼翼地将那支温润的白玉兰簪从萧昀掌心拈起。

  玉簪入手微凉,带着他掌心的余温。

  “萧世子…有心了。” 她声音依旧清越,却比平时软了几分,如同冰弦轻拨,“此簪清雅,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