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天杨锦天以那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将父亲从死亡边缘拉回后,李诱墨感觉笼罩在家中和自己心头的厚重阴云,仿佛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久违的阳光终于得以渗入。她脸上开始重新浮现出笑容,不再是那种为了生活、为了安抚家人而强挤出来的僵硬表情,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笑意。当她偶尔在短信或电话里,不自觉地对杨锦天流露出这种真实的快乐时,电话那头的杨锦天听着她轻快的语调,想象着她弯起的嘴角,自己竟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那是一种看到他人因自己而摆脱苦难时,自然产生的欣慰。
那天离开裁缝店前,杨锦天不仅耗损自身炁力进行了初步治疗,还从储物戒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白瓷小瓶,郑重地交给李诱墨。瓶身温润,里面装着数粒他亲手炼制的丹药,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按时给你父亲服用,一天一粒,温水送服。”杨锦天嘱咐道,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他体内的……那个问题,我会再想办法。虽然目前的手段难以连根拔除,但我有把握将它压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让它继续恶化扩散。配合这些丹药固本培元,慢慢调养,让他平安活到寿终正寝,是没问题的。”
这番话,如同最沉重的枷锁被突然敲碎。李诱墨呆呆地听着,每一个字都像锤子敲在她心上。长久以来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的重负——父亲的绝症、巨额的医疗费、看不到希望的未来——在这一刻,被眼前这个男人用如此平静的语气宣告了终结的可能。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狂喜和感激如同海啸般冲垮了她的心理防线。
眼泪毫无征兆地决堤而出,不是之前那种绝望无助的哭泣,而是混杂了太多情绪——有卸下重担的虚脱,有绝处逢生的狂喜,有对杨锦天深深的感激,还有过去所有委屈和艰难一齐涌上心头的酸楚。她再也站不住,身体一软,忍不住靠向了杨锦天,额头抵在他不算宽阔却莫名让人安心的肩膀上,泪水迅速浸湿了他肩头的衣料。
这一天,无疑是李诱墨人生至今最快乐的一天。曾经,她被那个渣男老师欺骗感情和差点被欺骗身体后,感觉如同被全世界抛弃,坠入冰冷的深渊,看不到一丝光亮。而此刻,尽管脸上泪痕未干,但她心中充斥的却是温暖和希望。她哭得那么用力,仿佛要将过去积攒的所有痛苦、恐惧和委屈都一次性冲刷干净。哭到后来,几乎脱力,但她依然死死抱着杨锦天的肩膀,纤细的手指紧紧抓着他的衣服,仿佛这是她在惊涛骇浪中唯一能抓住的浮木,是支撑她重新站起来的所有力量来源。
杨锦天静静地站着,没有推开她,也没有说什么安慰的漂亮话。他只是任由她靠着,发泄着。他曾被人问起最大的愿望,他的回答是希望死去的父母能够复活。那是一个明知不可能实现,却依旧深藏心底的梦。正因为自己经历过失去至亲的彻骨之痛,所以他内心深处对于这种濒临破碎的家庭,对于李诱墨身上那种沉重的绝望,总有着一份超乎寻常的共情和近乎本能的保护欲。这份善良,某种程度上是传承自他的堂哥杨锦成。如果不是骨子里就是个无法对他人苦难视而不见的“烂好人”,杨锦成也不会不顾自身负担,收养了十几二十个无依无靠的堂弟,硬生生把自己从富家子弟拖累成“死穷鬼”状态。
环境塑造性格,这话有时确实不假。杨锦天或许有些斤斤计较,内心极度渴望被爱,但他至少是在一个充满关怀和亲情(尽管方式可能各异)的大家族环境里长大的。他见过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担当,见识过光明是什么样子,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沉沦在彻底的黑暗与冷漠中。这让他无法真正变得铁石心肠。
正如他对自己评价的那样——坏又坏得不够彻底,好又算不得顶好。他处在一个尴尬的中间地带,有着自己的私心和算计,但也保留着一份底色里的良善。这份良善,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淋过雨,所以不想让别人也跟自己一样淋雨”的简单念头。
李诱墨的哭声渐渐平息,变成低低的抽噎。她缓缓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近在咫尺的杨锦天。这张脸,与她记忆深处某个画面重叠起来——那是数年前,每天放学后,那个总是显得有些孤僻的学长,会倒挂在操场的单杠上,安静地看着她在隔壁舞蹈室里练习芭蕾。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倒悬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静静地看着,仿佛那是他一天中最专注的时刻。
她又想起了那次她终于拿到了芭蕾舞比赛的冠军,兴高采烈地冲出赛场时,这个平时话不多的学长,竟然捧着一束不算名贵却包扎得十分用心的鲜花等在那里。他还送了她一枚小巧精致的天鹅造型项链,银质的翅膀线条流畅,在阳光下闪着微光。他说,天鹅很适合她。
她很
那天离开裁缝店前,杨锦天不仅耗损自身炁力进行了初步治疗,还从储物戒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白瓷小瓶,郑重地交给李诱墨。瓶身温润,里面装着数粒他亲手炼制的丹药,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按时给你父亲服用,一天一粒,温水送服。”杨锦天嘱咐道,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他体内的……那个问题,我会再想办法。虽然目前的手段难以连根拔除,但我有把握将它压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让它继续恶化扩散。配合这些丹药固本培元,慢慢调养,让他平安活到寿终正寝,是没问题的。”
这番话,如同最沉重的枷锁被突然敲碎。李诱墨呆呆地听着,每一个字都像锤子敲在她心上。长久以来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的重负——父亲的绝症、巨额的医疗费、看不到希望的未来——在这一刻,被眼前这个男人用如此平静的语气宣告了终结的可能。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狂喜和感激如同海啸般冲垮了她的心理防线。
眼泪毫无征兆地决堤而出,不是之前那种绝望无助的哭泣,而是混杂了太多情绪——有卸下重担的虚脱,有绝处逢生的狂喜,有对杨锦天深深的感激,还有过去所有委屈和艰难一齐涌上心头的酸楚。她再也站不住,身体一软,忍不住靠向了杨锦天,额头抵在他不算宽阔却莫名让人安心的肩膀上,泪水迅速浸湿了他肩头的衣料。
这一天,无疑是李诱墨人生至今最快乐的一天。曾经,她被那个渣男老师欺骗感情和差点被欺骗身体后,感觉如同被全世界抛弃,坠入冰冷的深渊,看不到一丝光亮。而此刻,尽管脸上泪痕未干,但她心中充斥的却是温暖和希望。她哭得那么用力,仿佛要将过去积攒的所有痛苦、恐惧和委屈都一次性冲刷干净。哭到后来,几乎脱力,但她依然死死抱着杨锦天的肩膀,纤细的手指紧紧抓着他的衣服,仿佛这是她在惊涛骇浪中唯一能抓住的浮木,是支撑她重新站起来的所有力量来源。
杨锦天静静地站着,没有推开她,也没有说什么安慰的漂亮话。他只是任由她靠着,发泄着。他曾被人问起最大的愿望,他的回答是希望死去的父母能够复活。那是一个明知不可能实现,却依旧深藏心底的梦。正因为自己经历过失去至亲的彻骨之痛,所以他内心深处对于这种濒临破碎的家庭,对于李诱墨身上那种沉重的绝望,总有着一份超乎寻常的共情和近乎本能的保护欲。这份善良,某种程度上是传承自他的堂哥杨锦成。如果不是骨子里就是个无法对他人苦难视而不见的“烂好人”,杨锦成也不会不顾自身负担,收养了十几二十个无依无靠的堂弟,硬生生把自己从富家子弟拖累成“死穷鬼”状态。
环境塑造性格,这话有时确实不假。杨锦天或许有些斤斤计较,内心极度渴望被爱,但他至少是在一个充满关怀和亲情(尽管方式可能各异)的大家族环境里长大的。他见过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担当,见识过光明是什么样子,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沉沦在彻底的黑暗与冷漠中。这让他无法真正变得铁石心肠。
正如他对自己评价的那样——坏又坏得不够彻底,好又算不得顶好。他处在一个尴尬的中间地带,有着自己的私心和算计,但也保留着一份底色里的良善。这份良善,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淋过雨,所以不想让别人也跟自己一样淋雨”的简单念头。
李诱墨的哭声渐渐平息,变成低低的抽噎。她缓缓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近在咫尺的杨锦天。这张脸,与她记忆深处某个画面重叠起来——那是数年前,每天放学后,那个总是显得有些孤僻的学长,会倒挂在操场的单杠上,安静地看着她在隔壁舞蹈室里练习芭蕾。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倒悬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静静地看着,仿佛那是他一天中最专注的时刻。
她又想起了那次她终于拿到了芭蕾舞比赛的冠军,兴高采烈地冲出赛场时,这个平时话不多的学长,竟然捧着一束不算名贵却包扎得十分用心的鲜花等在那里。他还送了她一枚小巧精致的天鹅造型项链,银质的翅膀线条流畅,在阳光下闪着微光。他说,天鹅很适合她。
她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