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碾过砂砾的声响单调得像支永不停歇的曲子,卷起的黄尘透过车帘缝隙钻进来,在午后的阳光下簌簌飘落。
萧玉衣难得的对着车窗外望了半炷香。这让已经听她讲了半天齐国风光的沈奕雪,有了难得的清闲,在脑海里过了过任务这趟行程。
沈奕雪虽然名号威震天下,但是她自幼成长在天疫教内部,完全没有多少外出的机会,连此次执行任务都算是少有的“度假”。
先前一直听萧玉衣讲齐国的风土人情,她还略有一丝兴趣,也可以给乏味的行程增添一些乐趣。
然而,沈奕雪发现正事做完以后,萧玉衣依旧是不变的沉寂,这让她竟然油然而生一丝不适应的感觉。
然而很快,萧玉衣就转过了身,发间银铃随着动作叮当作响。
“小雪,你看那丛骆驼刺,是不是像极了我母妃院里种的珊瑚盆景?”
她指尖点着窗棂上的小破洞,眼睛亮得像盛了戈壁的日光,
“就是我出生时父皇赏的那盆,后来被我不小心摔了,还挨了嬷嬷好一顿数落。”——
这件事,沈奕雪已经听萧玉衣提过了一次,印象也算深刻。
沈奕雪正低头用帕子擦拭剑刃上的薄尘,闻言只抬了抬眼。她素色的衣袖垂落在膝头,衬得腕骨愈发清瘦:
“不像。”
因为沈奕雪实在不知道,萧玉衣是怎么把这两样基本上不相关的东西串联起来的。
所以,还是擦擦她这个“女保镖”的短剑来得有用,虽然她已很少用剑了,但是腱鞘不光亮显得她身份不真实。
“怎么会不像?”
“大小姐”不服气地凑过来,鬓边的珍珠流苏擦过沈奕雪的袖口:
“你看那分枝的模样,还有顶端那点红……”
她忽然住了口。
因为,萧玉衣看见沈奕雪握着帕子的手指微微收紧,才想起自己今天已经和沈奕雪讲了很多东西了,便闷闷地坐回原位,却还是没忍住嘀咕:
“你要是见过那盆珊瑚就知道了。”
沈奕雪将擦拭干净的短剑归回鞘中,金属相击的轻响在车厢里荡开——
她其实觉得萧玉衣的声音比车轮声更扰人,那些细碎的絮语像粘在衣料上的砂砾,拂之不去。
自今日起,这姑娘便没停过说话,从戈壁的风说到天上的云,此刻又扯上什么珊瑚盆景,她实在不懂,为什么萧玉衣突然提到这么个东西。
然而,看到一旁的人儿只能忧郁地两只小脚对碰打发时间,沈奕雪有那么一刻,甚至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事情。
“齐国的宫苑很大吗?”
沈奕雪终是耐不住这车厢里的沉寂,以及旁边人儿的小怨气蹭蹭蹭地上涨——
而她开口时声音比戈壁的风还要淡。
萧玉衣眼睛立刻又亮了,身子前倾着,差点撞翻小几上的水囊:
“大得很!光是御花园就分东西两院,西院的莲池到了夏天全是粉白的荷花,宫女们会划着小船去采莲蓬,我常偷偷跟着……”
她忽然压低声音,像说什么机密事:
“有次掉进池子里,还是个小太监跳下来把我捞上去的,结果他被杖责了二十,我却连他名字都没记住。”
沈奕雪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剑鞘上的云纹。她自小在教内长大,见过最广阔的便是书里浩瀚的大千世界,从未想过一座园子能有那般景致。
“你见过糖画吗?”
萧玉衣忽然笑起来,眼角弯成月牙,让沈奕雪都失神了那么一下:
“出了宫门的那条街,有个老爷爷能用糖画出龙和凤凰,亮晶晶的,舔一口能甜到心里。有次我把发钗当了,换了个糖狮子,结果被母妃发现,罚我在佛堂跪了一下午。”
沈奕雪望着车帘上被风掀起的褶皱,那里漏进一线昏黄的光,照在萧玉衣带着笑意的脸上。
这姑娘说起这些事时,仿佛全忘了罚跪的苦,只记得糖狮子的甜。
“齐国的雪是什么样的?”
沈奕雪又问,声音里添了些自己都未察觉的在意。
“雪?”
萧玉衣愣了愣,随即比划起来:
“能积到我身高那么深!宫人们会扫出一条路,铺着红毯,踩上去咯吱咯吱响。我和母妃在窗前煮茶,看外面的梅花开得像堆雪……”
她的声音渐渐低了,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袖:
“只是那样的日子不多。”
车厢里安静下来,只有车轮碾过砂砾的声响。
沈奕雪看见萧玉衣垂着眼,长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影,方才的雀跃像被风吹散的烟,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她忽然有些无措。
今天萧玉衣像只停不下来的雀儿,叽叽喳喳地说些见闻,沈奕雪虽觉得吵,却也习惯了这声音。
此刻,这再一次到来的沉默倒显得格外沉,压得人心里发闷。
“我母妃宫里的梅树,是她刚入宫时亲手栽的。”
萧玉衣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叹息:
“我七岁那年央求一个宫女给我折了一枝,准备去找母妃送给她的时候,却听到父皇让她带着我出宫。”
“本来母妃就不受父皇疼爱,这次让母亲出宫打着让她出游的幌子,实际上就是为了给别的女人腾地方……”
沈奕雪握紧了膝上的剑鞘,冰凉的触感顺着掌心蔓延开。
她想起萧玉衣说糖画时亮晶晶的眼,说雪时雀跃的神情,原来那些光亮背后,藏着这样多的灰。
“后来呢?”
沈奕雪听见自己的声音问,带着些微的涩。
“后来父皇就找了个靠近边疆的地方,让我母妃在那里修养‘出游劳伤’。”
“那地方一点不如宫里有意思,所以我还很不懂事地一直拉着母妃去野外玩……可是,母妃压根不愿意出门再受那些闲人的议论……”
萧玉衣抬手抹了下眼角,像是怕人看见,又飞快地放下,扯出个笑来:
“不过没关系,在那里我遇到了阿叶,他也是从小就在封地长大,他能听我说很久的故事。”
“他,其实一直都挺笨的,我说什么就是什么……”
最后几个字说得极轻,像怕被风听见。
沈奕雪看着她强装的笑脸,忽然明白了。
那些没完没了的话,那些没心没肺的笑,或许只是层薄薄的壳,用来护住里面柔软的东西。
就像戈壁里的骆驼刺,把尖刺露在外面,只为护住根下那点微薄的水分。
沈奕雪想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头发紧。
她从未安慰过谁,因为她自己都是最被需要安慰的那一个。
现在,连沈奕雪都因为萧玉衣的缘故陷入了自己童年的回忆中。
车帘被风掀起一角,卷进些沙尘,迷了眼。
萧玉衣别过脸,望着窗外飞逝的戈壁,不再说话。沈奕雪看着她微微颤抖的肩膀,终是默默地将面前的水囊推了过去。
水囊碰到萧玉衣的手时,那人儿愣了愣,转过头看她。
沈奕雪避开她的目光,望向车窗外昏黄的天,轻声道:
“前面该有驿站了。”
萧玉衣捏着水囊,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她望着沈奕雪清瘦的侧脸,在颠簸的车厢里,那线条竟显得柔和了些。
萧玉衣忽然笑了笑,拧开水囊喝了口,又把水囊递回去,“听说驿站的胡饼夹着羊肉,可香了!”
沈奕雪接过水囊,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带着些微的凉。她“嗯”了一声,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弯了弯。
车轮依旧碾着砂砾,单调的声响里,仿佛多了点别的什么,像两粒被风卷到一起的沙,虽沉默着,却不再孤单。
萧玉衣难得的对着车窗外望了半炷香。这让已经听她讲了半天齐国风光的沈奕雪,有了难得的清闲,在脑海里过了过任务这趟行程。
沈奕雪虽然名号威震天下,但是她自幼成长在天疫教内部,完全没有多少外出的机会,连此次执行任务都算是少有的“度假”。
先前一直听萧玉衣讲齐国的风土人情,她还略有一丝兴趣,也可以给乏味的行程增添一些乐趣。
然而,沈奕雪发现正事做完以后,萧玉衣依旧是不变的沉寂,这让她竟然油然而生一丝不适应的感觉。
然而很快,萧玉衣就转过了身,发间银铃随着动作叮当作响。
“小雪,你看那丛骆驼刺,是不是像极了我母妃院里种的珊瑚盆景?”
她指尖点着窗棂上的小破洞,眼睛亮得像盛了戈壁的日光,
“就是我出生时父皇赏的那盆,后来被我不小心摔了,还挨了嬷嬷好一顿数落。”——
这件事,沈奕雪已经听萧玉衣提过了一次,印象也算深刻。
沈奕雪正低头用帕子擦拭剑刃上的薄尘,闻言只抬了抬眼。她素色的衣袖垂落在膝头,衬得腕骨愈发清瘦:
“不像。”
因为沈奕雪实在不知道,萧玉衣是怎么把这两样基本上不相关的东西串联起来的。
所以,还是擦擦她这个“女保镖”的短剑来得有用,虽然她已很少用剑了,但是腱鞘不光亮显得她身份不真实。
“怎么会不像?”
“大小姐”不服气地凑过来,鬓边的珍珠流苏擦过沈奕雪的袖口:
“你看那分枝的模样,还有顶端那点红……”
她忽然住了口。
因为,萧玉衣看见沈奕雪握着帕子的手指微微收紧,才想起自己今天已经和沈奕雪讲了很多东西了,便闷闷地坐回原位,却还是没忍住嘀咕:
“你要是见过那盆珊瑚就知道了。”
沈奕雪将擦拭干净的短剑归回鞘中,金属相击的轻响在车厢里荡开——
她其实觉得萧玉衣的声音比车轮声更扰人,那些细碎的絮语像粘在衣料上的砂砾,拂之不去。
自今日起,这姑娘便没停过说话,从戈壁的风说到天上的云,此刻又扯上什么珊瑚盆景,她实在不懂,为什么萧玉衣突然提到这么个东西。
然而,看到一旁的人儿只能忧郁地两只小脚对碰打发时间,沈奕雪有那么一刻,甚至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事情。
“齐国的宫苑很大吗?”
沈奕雪终是耐不住这车厢里的沉寂,以及旁边人儿的小怨气蹭蹭蹭地上涨——
而她开口时声音比戈壁的风还要淡。
萧玉衣眼睛立刻又亮了,身子前倾着,差点撞翻小几上的水囊:
“大得很!光是御花园就分东西两院,西院的莲池到了夏天全是粉白的荷花,宫女们会划着小船去采莲蓬,我常偷偷跟着……”
她忽然压低声音,像说什么机密事:
“有次掉进池子里,还是个小太监跳下来把我捞上去的,结果他被杖责了二十,我却连他名字都没记住。”
沈奕雪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剑鞘上的云纹。她自小在教内长大,见过最广阔的便是书里浩瀚的大千世界,从未想过一座园子能有那般景致。
“你见过糖画吗?”
萧玉衣忽然笑起来,眼角弯成月牙,让沈奕雪都失神了那么一下:
“出了宫门的那条街,有个老爷爷能用糖画出龙和凤凰,亮晶晶的,舔一口能甜到心里。有次我把发钗当了,换了个糖狮子,结果被母妃发现,罚我在佛堂跪了一下午。”
沈奕雪望着车帘上被风掀起的褶皱,那里漏进一线昏黄的光,照在萧玉衣带着笑意的脸上。
这姑娘说起这些事时,仿佛全忘了罚跪的苦,只记得糖狮子的甜。
“齐国的雪是什么样的?”
沈奕雪又问,声音里添了些自己都未察觉的在意。
“雪?”
萧玉衣愣了愣,随即比划起来:
“能积到我身高那么深!宫人们会扫出一条路,铺着红毯,踩上去咯吱咯吱响。我和母妃在窗前煮茶,看外面的梅花开得像堆雪……”
她的声音渐渐低了,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袖:
“只是那样的日子不多。”
车厢里安静下来,只有车轮碾过砂砾的声响。
沈奕雪看见萧玉衣垂着眼,长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影,方才的雀跃像被风吹散的烟,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她忽然有些无措。
今天萧玉衣像只停不下来的雀儿,叽叽喳喳地说些见闻,沈奕雪虽觉得吵,却也习惯了这声音。
此刻,这再一次到来的沉默倒显得格外沉,压得人心里发闷。
“我母妃宫里的梅树,是她刚入宫时亲手栽的。”
萧玉衣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叹息:
“我七岁那年央求一个宫女给我折了一枝,准备去找母妃送给她的时候,却听到父皇让她带着我出宫。”
“本来母妃就不受父皇疼爱,这次让母亲出宫打着让她出游的幌子,实际上就是为了给别的女人腾地方……”
沈奕雪握紧了膝上的剑鞘,冰凉的触感顺着掌心蔓延开。
她想起萧玉衣说糖画时亮晶晶的眼,说雪时雀跃的神情,原来那些光亮背后,藏着这样多的灰。
“后来呢?”
沈奕雪听见自己的声音问,带着些微的涩。
“后来父皇就找了个靠近边疆的地方,让我母妃在那里修养‘出游劳伤’。”
“那地方一点不如宫里有意思,所以我还很不懂事地一直拉着母妃去野外玩……可是,母妃压根不愿意出门再受那些闲人的议论……”
萧玉衣抬手抹了下眼角,像是怕人看见,又飞快地放下,扯出个笑来:
“不过没关系,在那里我遇到了阿叶,他也是从小就在封地长大,他能听我说很久的故事。”
“他,其实一直都挺笨的,我说什么就是什么……”
最后几个字说得极轻,像怕被风听见。
沈奕雪看着她强装的笑脸,忽然明白了。
那些没完没了的话,那些没心没肺的笑,或许只是层薄薄的壳,用来护住里面柔软的东西。
就像戈壁里的骆驼刺,把尖刺露在外面,只为护住根下那点微薄的水分。
沈奕雪想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头发紧。
她从未安慰过谁,因为她自己都是最被需要安慰的那一个。
现在,连沈奕雪都因为萧玉衣的缘故陷入了自己童年的回忆中。
车帘被风掀起一角,卷进些沙尘,迷了眼。
萧玉衣别过脸,望着窗外飞逝的戈壁,不再说话。沈奕雪看着她微微颤抖的肩膀,终是默默地将面前的水囊推了过去。
水囊碰到萧玉衣的手时,那人儿愣了愣,转过头看她。
沈奕雪避开她的目光,望向车窗外昏黄的天,轻声道:
“前面该有驿站了。”
萧玉衣捏着水囊,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她望着沈奕雪清瘦的侧脸,在颠簸的车厢里,那线条竟显得柔和了些。
萧玉衣忽然笑了笑,拧开水囊喝了口,又把水囊递回去,“听说驿站的胡饼夹着羊肉,可香了!”
沈奕雪接过水囊,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带着些微的凉。她“嗯”了一声,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弯了弯。
车轮依旧碾着砂砾,单调的声响里,仿佛多了点别的什么,像两粒被风卷到一起的沙,虽沉默着,却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