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朱标:这个老四,真的太过分了,简直是有辱斯文!-《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

  常婉儿的检查报告出来了,没什么大事,就是简单的生理性疼痛。

  医院的建议是最近让常婉儿住院观察一段时间,对此朱标尽管不舍,但还是点头同意了。

  最终,高阳秋决定除了医院安排的陪护外,另外把常衫儿也留下照顾她姐姐。

  朱雄英见自家母妃和小姨今晚都要住在医院,小家伙自然也不肯回去,非要在病房里陪着。

  对此,高阳秋和朱标倒也没什么意见,毕竟这医院是自家的,小家伙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不过朱标决定,他明日还得回一趟大明,把常婉儿的贴身宫女带过来。

  毕竟小家伙后天还要去上学,常衫儿则是还得负责保护朱雄英,他们不可能在这里长时间陪常氏。

  等高阳秋和朱标二人再次回到别墅后,时间已经是十点多了。

  四王在得知自家嫂子不是什么大问题后,均是松了一口气。

  松完这口气,朱棣推了推朱樉,朱樉会心一笑。

  “大哥,大嫂绝对吉人自有天相,您就不用担心了。”朱樉先是安慰了一句,接着他看了高阳秋一眼,继续说道,“要不,弟弟请你去个好地方吧,放松放松心情,怎么样?”

  老二这句话一出,高阳秋就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了,他不禁笑道:

  “小老二,你狗日的心思不单纯啊!”

  闻言,朱樉嘿嘿一笑,搓了搓手说道:“要么说秋哥懂咱们,我这不也是看大哥心情不佳,我们几个做弟弟的不得让大哥开心开心吗?”

  “老二,你胡闹,孤是借酒消愁之人?更何况你大嫂又没什么事,孤何愁之有?”

  这时,朱棣贱兮兮凑上来也劝道:“大哥,咱就一起去吧,这也是我们几个的心意,今晚也不用二哥买单,还是我来全场买单!”

  听到朱棣这么说,高阳秋脸一黑,骂道:“朱老四,我告诉你,你今儿再给老子全场买单,我就把你压那儿,你自己想办法!”

  看朱棣在高阳秋这儿吃了瘪,其他三王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就连朱标这个不懂的人,见自家兄弟们笑的欢,也跟着笑了起来。

  依旧是夜朦胧酒吧。

  今晚没有常衫儿和朱雄英,四王明显状态更加活跃。

  与四王第一次来一样,朱标看着眼前的灯红酒绿,同样感觉特别新奇。

  “老四,这就是你跟孤提起的那个想开在我大明的酒吧?”

  刚踏进酒吧,朱标一眼就看到了穿的很有个性的男男女女。

  朱棣此时根本没听到朱标的问话,他的眼睛已经开始四下乱瞅了...

  见朱棣不回应,朱标正准备照着他脑袋上拍一下时,一个穿着黑色西服的服务生跑了过来,对着朱棣恭敬道:

  “哎,这不是四公子吗?欢迎四公子来我夜朦胧捧场!”

  这一下,朱棣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

  要不是高阳秋之前安顿过,不让他朱老四太夸张,朱棣此时就恨不得说出全场买单。

  也是这一幕,让老二老三老五同时咬牙切齿。

  这个该死的老四,就那一晚上出了风头,这就已经被捧成贵宾了?

  看着几人的表情,高阳秋哑然失笑。

  算了算了,就按照这德行,估计今晚又得花一杆子老钱了,高阳秋心中哀叹。

  六人被服务生刚迎到卡座上,立马就有酒女郎走了过来。

  朱标还是第一次见酒女郎这种穿搭,他只觉得太夸张了,甚至他都感觉自己的心脏怦怦直跳。

  可看了看四周,瞧着高阳秋和自家几个弟弟竟然面不改色,朱标也只能强压下心中的悸动。

  其实高阳秋一直偷瞄着朱标的反应,见这个大明太子表情从微红的窘迫到泰然自若,他不由敬佩起来。

  此时,高阳秋刚点了酒和果盘,从朱樉到朱橚已经有些坐不住了。

  知道他们的小心思,高阳秋自然不会去做什么正人君子,他大手一挥,四个人直接跑向了中心舞池。

  这一次,朱棣成了全场最靓的仔。

  朱棣前天才在酒吧消费了四十多万,从他一来,在酒吧的推波助澜下,这件事情已经被很多人所知,因此,围在朱棣身旁的靓女是最多的。

  看着朱棣在舞池中跟不少女子不停扭啊扭,朱标把酒杯重重一放:

  “这个老四,真的太过分了,简直是有辱斯文!”

  对于朱标这个反应,倒是在高阳秋的意料之中。

  朱标自幼被朱元璋派宋濂等有名的大儒教导,可以说儒家文化和思想已经深入朱标的骨髓。

  可想而知,传统的朱标见到朱棣放荡不羁的这一幕,他有这个反应也很正常。

  而朱标这时候,突然站起身来,把外套一脱,扣子一解。

  “这个酒吧里面怎么这么热?”

  他低声咕哝了一句,像是在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解释,也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说完,朱标迈开步子,带着一种奇特的、介于庄重与试探之间的步伐,缓缓地朝着那音乐震耳欲聋的中心舞池走去。

  朱标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高阳秋彻底傻眼了,他使劲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最近操心太多出现了幻觉。

  等确认朱标确实是进了舞池,高阳秋张了张嘴,可愣是没说出话来...

  这还是那个平日里温文尔雅、恪守礼法,连走路都带着书卷气的大明太子吗?

  这特么动作也太明显了吧,刚才还义正辞严地斥责朱棣“有辱斯文”,转眼间自己却要亲自下场?

  看看舞池里已经嗨到忘我的朱棣四人,又看看那个正笨拙地试图融入节奏的太子朱标,高阳秋的嘴角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

  这叫什么?

  这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现代版?

  还是说,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在这一刻被朱标理解成了“体验派”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