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的午膳向来简单,四菜一汤,荤素搭配,透着马皇后一贯的朴素。
朱元璋今日心情颇佳,在乾清宫跟高阳秋谈完后正值中午,他便直接带着高阳秋一同前来坤宁宫,恰好太子朱标也刚从文华殿讲经归来,一家“君臣”围坐,气氛倒也其乐融融。
席间,朱元璋便将与高阳秋商议的“娱乐产业”试点计划,简略地向朱标说了说,重点提及了以酒吧会所吸引勋贵、规范商业的构想。
朱标边听边微微颔首,等彻底听完这个计划后,他立即抚掌大叹:“父皇此计甚妙!如此一来,既疏解了勋贵逐利之心,又为朝廷开辟了新财源,且不与民争利,实乃一举多得的良策。”
听到自家好大儿的夸赞,朱元璋哈哈大笑,不过他并没有居功,而是看向高阳秋,眼中满是赞赏道:“这个思路其实都是阳秋的,不得不说,阳秋智计过人,若是能入我大明朝堂该多好啊!”
听到这儿,高阳秋连忙摆手,否定道:“叔,您可别寒碜我了,就我这样的,能在您和标弟后面给你们出出主意就已经很好了,我可没想过真把国师这个位置坐实!”
见高阳秋如此不骄不躁且懂得识时务,朱元璋看向他的眼神更加满意了!
就在几人正常商业互捧时,一旁的马皇后却放下了手中筷子,带着一丝忧愁说道:
“重八,你们搞这些是赚有钱人的钱,这我倒是不反对。毕竟国库充盈了,才能更好地惠及百姓。不过,咱可有言在先。”
顿了顿,马皇后的目光扫过朱元璋和朱标,认真说道,“就像你们说的,那些个酒吧会所里头,难免要用到女子伺候。这些女子的来路我必须跟你们强调一点,你们绝不能逼良为娼,一切都得以人家女子心甘情愿为前提,断不可强征掳掠,坏了朝廷的名声和天家的体面。”
朱元璋闻言,拍着胸脯保证道:“妹子你放心!咱认识多少年了,你还不知道咱?咱哪里是那种人?咱大明朝立国,讲究的可就是仁义!肯定不会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他想了想,补充道,“咱顶多就是用些犯官家属去填那些缺额,就像是教坊司那般,让她们学点技艺,自食其力,也算是给她们一条活路。或者,等将来咱把周边那些小国都打下来,这些地方就用些异域女子,也让咱大明的子民尝尝鲜,见识见识不同风情!”
说起教坊司的官妓,高阳秋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教坊司中的那些女子,许多本身或许并无过错,都是因为家族长辈获罪而受到牵连,替家族的罪孽,从而一夕之间从云端跌落泥沼。
按道理来说,他们算得上是苦命人。
不过,有些事情,在眼下这个时代背景下,似乎也难以完全用后世的标准去评判。
高阳秋只能在心中轻叹一声,用后世一句流行的话来形容这些人就是:墙塌的时候,没有一块砖是无辜的。
他不想在这个沉重的话题上过多纠缠,以免影响了这难得的轻松氛围,更怕马皇后追问起来,自己难以应对。
于是,高阳秋连忙放下筷子,笑着转移话题道:“叔,婶子,标弟,其实要说赚有钱人的钱,门路多着呢。我之前跟叔说的酒吧会所,只是其中一项。如果咱们想在大明更全面地运转商业,还可以搞‘一条龙全包’服务。”
“哦?”朱元璋果然被这个新奇的词儿吸引了,他放下了手中的汤碗,饶有兴致地问道,“‘一条龙全包’?这又是个什么说法?你给咱好好说说。”
这个说法朱标和马皇后同样是第一次听说,二人均是好奇地看向高阳秋。
见三人看过来,高阳秋清了清嗓子,说道:“叔,您想啊,人这一辈子,从头到尾,无非就是‘生老病死’这四大件事。咱们朝廷如果能把这几件事都管起来,还愁没钱赚,还愁名声不与日俱增吗?”
他掰着手指头,细细道来:
“您想想,就说这‘生’和‘病’吧,也就是医院这一项。您有没有想过,由朝廷出面,在全国各地开设‘皇家医馆’?
从接生婴儿,到给老少爷们、姑娘媳妇瞧病,都能管。
而且,这医馆还可以分个三六九等。
对于那些有钱的勋贵富商,咱们可以提供VIp服务,请最好的大夫,用最名贵的药材,收取高额诊金药费。
对于普通百姓呢,就用平价的药材,收取合理的费用,甚至可以定期免费施诊、发放一些防治瘟疫的汤药。
这样一来,钱有了,朝廷体恤民情的好名声也有了。
日后史书工笔,谁不说咱洪武大帝深爱着他的子民,连看病都替他们考虑周全了?”
朱元璋听得眼睛一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高阳秋继续说道:“再说这‘死’。
人总有一死,身后事也是件大事。
大明可以由朝廷统一规划开发‘公墓’,名字取得响亮些,比如叫‘大明忠勇陵园’或者‘皇恩浩荡安息园’。
虽然现在的人讲究落叶归根,死后要迁入祖坟,与列祖列宗相伴。
但如果朝廷把这‘忠勇墓区’或是‘皇恩浩荡安息园’的名声炒起来,比如说,只有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或者缴纳了足够‘香火钱’的人才能入葬,入葬者还能享受朝廷定期的祭祀和维护,那可是极大的荣耀啊!
我敢说,到时候,别说是有钱人了,就是那些勋贵和世家,有也一部分会挤破头都想把自家的祖坟迁进来,以此彰显门楣!”
“这……”
朱标听得有些发愣,他从未想过,连身后事都能做成如此文章。
马皇后也微微张了张嘴,似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又隐隐觉得高阳秋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这些还只是我的一些初步想法,”高阳秋微微一笑,“您完全可以以此类推嘛。比如‘生’,除了接生,将来还可以办皇家赞助的学堂、技艺培训班。想赚钱的方法多的是,只要咱们肯开动脑筋,把朝廷的公信力和资源利用起来,就能既赚了钱,又办了事,还得了民心。”
听了高阳秋这一番“生老病死”的生意经,朱元璋和马皇后、朱标三人都惊得眼睛瞪得溜圆,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虽然说,有些想法听起来似乎有些“精明”甚至“功利”,但仔细一想,这一方面可以维持商业的运转,为朝廷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另一方面,朝廷掌控这些关键行业,也能更好地规范市场,避免被个人或某个利益群体垄断,还能养活更多为朝廷效力的人。
这简直就是一套环环相扣、名利双收的连环妙招!
        朱元璋今日心情颇佳,在乾清宫跟高阳秋谈完后正值中午,他便直接带着高阳秋一同前来坤宁宫,恰好太子朱标也刚从文华殿讲经归来,一家“君臣”围坐,气氛倒也其乐融融。
席间,朱元璋便将与高阳秋商议的“娱乐产业”试点计划,简略地向朱标说了说,重点提及了以酒吧会所吸引勋贵、规范商业的构想。
朱标边听边微微颔首,等彻底听完这个计划后,他立即抚掌大叹:“父皇此计甚妙!如此一来,既疏解了勋贵逐利之心,又为朝廷开辟了新财源,且不与民争利,实乃一举多得的良策。”
听到自家好大儿的夸赞,朱元璋哈哈大笑,不过他并没有居功,而是看向高阳秋,眼中满是赞赏道:“这个思路其实都是阳秋的,不得不说,阳秋智计过人,若是能入我大明朝堂该多好啊!”
听到这儿,高阳秋连忙摆手,否定道:“叔,您可别寒碜我了,就我这样的,能在您和标弟后面给你们出出主意就已经很好了,我可没想过真把国师这个位置坐实!”
见高阳秋如此不骄不躁且懂得识时务,朱元璋看向他的眼神更加满意了!
就在几人正常商业互捧时,一旁的马皇后却放下了手中筷子,带着一丝忧愁说道:
“重八,你们搞这些是赚有钱人的钱,这我倒是不反对。毕竟国库充盈了,才能更好地惠及百姓。不过,咱可有言在先。”
顿了顿,马皇后的目光扫过朱元璋和朱标,认真说道,“就像你们说的,那些个酒吧会所里头,难免要用到女子伺候。这些女子的来路我必须跟你们强调一点,你们绝不能逼良为娼,一切都得以人家女子心甘情愿为前提,断不可强征掳掠,坏了朝廷的名声和天家的体面。”
朱元璋闻言,拍着胸脯保证道:“妹子你放心!咱认识多少年了,你还不知道咱?咱哪里是那种人?咱大明朝立国,讲究的可就是仁义!肯定不会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他想了想,补充道,“咱顶多就是用些犯官家属去填那些缺额,就像是教坊司那般,让她们学点技艺,自食其力,也算是给她们一条活路。或者,等将来咱把周边那些小国都打下来,这些地方就用些异域女子,也让咱大明的子民尝尝鲜,见识见识不同风情!”
说起教坊司的官妓,高阳秋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教坊司中的那些女子,许多本身或许并无过错,都是因为家族长辈获罪而受到牵连,替家族的罪孽,从而一夕之间从云端跌落泥沼。
按道理来说,他们算得上是苦命人。
不过,有些事情,在眼下这个时代背景下,似乎也难以完全用后世的标准去评判。
高阳秋只能在心中轻叹一声,用后世一句流行的话来形容这些人就是:墙塌的时候,没有一块砖是无辜的。
他不想在这个沉重的话题上过多纠缠,以免影响了这难得的轻松氛围,更怕马皇后追问起来,自己难以应对。
于是,高阳秋连忙放下筷子,笑着转移话题道:“叔,婶子,标弟,其实要说赚有钱人的钱,门路多着呢。我之前跟叔说的酒吧会所,只是其中一项。如果咱们想在大明更全面地运转商业,还可以搞‘一条龙全包’服务。”
“哦?”朱元璋果然被这个新奇的词儿吸引了,他放下了手中的汤碗,饶有兴致地问道,“‘一条龙全包’?这又是个什么说法?你给咱好好说说。”
这个说法朱标和马皇后同样是第一次听说,二人均是好奇地看向高阳秋。
见三人看过来,高阳秋清了清嗓子,说道:“叔,您想啊,人这一辈子,从头到尾,无非就是‘生老病死’这四大件事。咱们朝廷如果能把这几件事都管起来,还愁没钱赚,还愁名声不与日俱增吗?”
他掰着手指头,细细道来:
“您想想,就说这‘生’和‘病’吧,也就是医院这一项。您有没有想过,由朝廷出面,在全国各地开设‘皇家医馆’?
从接生婴儿,到给老少爷们、姑娘媳妇瞧病,都能管。
而且,这医馆还可以分个三六九等。
对于那些有钱的勋贵富商,咱们可以提供VIp服务,请最好的大夫,用最名贵的药材,收取高额诊金药费。
对于普通百姓呢,就用平价的药材,收取合理的费用,甚至可以定期免费施诊、发放一些防治瘟疫的汤药。
这样一来,钱有了,朝廷体恤民情的好名声也有了。
日后史书工笔,谁不说咱洪武大帝深爱着他的子民,连看病都替他们考虑周全了?”
朱元璋听得眼睛一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高阳秋继续说道:“再说这‘死’。
人总有一死,身后事也是件大事。
大明可以由朝廷统一规划开发‘公墓’,名字取得响亮些,比如叫‘大明忠勇陵园’或者‘皇恩浩荡安息园’。
虽然现在的人讲究落叶归根,死后要迁入祖坟,与列祖列宗相伴。
但如果朝廷把这‘忠勇墓区’或是‘皇恩浩荡安息园’的名声炒起来,比如说,只有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或者缴纳了足够‘香火钱’的人才能入葬,入葬者还能享受朝廷定期的祭祀和维护,那可是极大的荣耀啊!
我敢说,到时候,别说是有钱人了,就是那些勋贵和世家,有也一部分会挤破头都想把自家的祖坟迁进来,以此彰显门楣!”
“这……”
朱标听得有些发愣,他从未想过,连身后事都能做成如此文章。
马皇后也微微张了张嘴,似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又隐隐觉得高阳秋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这些还只是我的一些初步想法,”高阳秋微微一笑,“您完全可以以此类推嘛。比如‘生’,除了接生,将来还可以办皇家赞助的学堂、技艺培训班。想赚钱的方法多的是,只要咱们肯开动脑筋,把朝廷的公信力和资源利用起来,就能既赚了钱,又办了事,还得了民心。”
听了高阳秋这一番“生老病死”的生意经,朱元璋和马皇后、朱标三人都惊得眼睛瞪得溜圆,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虽然说,有些想法听起来似乎有些“精明”甚至“功利”,但仔细一想,这一方面可以维持商业的运转,为朝廷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另一方面,朝廷掌控这些关键行业,也能更好地规范市场,避免被个人或某个利益群体垄断,还能养活更多为朝廷效力的人。
这简直就是一套环环相扣、名利双收的连环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