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把李家二丫头叫过来,不是说我家的二丫头!-《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

  国师府内,茶香袅袅,古色古香的厅堂里,气氛庄重而不失雅致。

  常衫儿指挥着府中的丫鬟们,手脚麻利地为高阳秋、朱标等人奉上香茗,又细心地为每人面前的茶点碟添满精致的糕点。

  做完这一切,她便带着丫鬟们悄然退了下去,将整个空间留给了议事的男人们。

  这便是大明的规矩,与高阳秋所来自的现代截然不同。

  在现代,她或许可以毫无顾忌地坐在高阳秋身边,甚至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但在这里,男女有别,主仆有序,她只需做好自己分内的侍奉工作,便不应再多停留。

  高阳秋端起茶盏,轻轻啜了一口,目光在朱标、朱棡、朱棣三人脸上扫过,最后落在秦王朱樉身上,吩咐道:“老二,你去把二丫头叫过来。”

  “秋哥,二丫头?”朱樉闻言,脸上露出明显的不解之色,“嫂子不是刚出去吗?”

  闻言,高阳秋差点一口茶水喷到朱樉脸上。

  他强咽了下去,没好气道:“我说的是李家二丫头李景隆,不是说我家二丫头!”

  顿时,朱樉脸色讪讪,他也知道自己傻逼了。

  不过讪讪后,他的脸上又带起了几分不屑,问道:“秋哥,叫李家二丫头做什么?他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屁孩罢了,毛都没长齐,能懂什么事?咱们商量的可是国家大事,带着个孩子像什么样子!”

  在朱樉看来,李景隆年纪轻轻,乳臭未干,能有什么能耐?

  然而高阳秋却不这么认为。

  在他眼中,李景隆年纪虽小,却是个天赋异禀的奇才,尤其在待人接物、洞察人心方面,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和手腕。

  高阳秋甚至不止一次想过,若是能把李景隆弄到后世去,让他接受现代商业知识的熏陶,将来必定能成为替大明打理产业的绝佳人才。

  只可惜,目前大明在后世的布局尚浅,只有一家医院和一个钢铁厂,这些重工业和医疗领域,并非李景隆的强项。

  至于说朱樉他们几个皇子在后世捣鼓的那个直播公司,目前也还只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

  而且他们哥几个都看好朱元璋颇为欣赏的那个络腮胡刘洋,认为他形象鲜明,有成为“网红”的潜质,并且已经与刘洋进行过初步接触。

  只是还没等他们深入研究直播公司的具体发展规划,就被老朱一个诏令,匆匆忙忙全都叫回了大明。

  “二丫头那是个人才,不可小觑。”高阳秋放下茶盏,语气笃定,“秋哥我自认眼光比你好那么一点点,让你去你就去,自有我的道理。”

  高阳秋话音刚落,一直沉默品茶的太子朱标,目光一凛,对着朱樉直接沉声喝道:“老二!父皇临行前如何吩咐的?让你我兄弟皆听秋哥的安排,你竟敢在此多言违抗?还不快去!记住,亲自去曹国公府请二丫头过来,对他态度务必客气一点,不可怠慢!”

  朱标在兄弟中威望素来最高,他一发话,朱樉纵有万般不情愿,也不敢再犟嘴,只能悻悻地撇了撇嘴,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不情不愿地站起身,嘟囔着“一个小屁孩还得我亲自去请”...

  与此同时,曹国公府。

  李景隆此刻正与几个年龄相仿的勋贵子弟在自家饮茶说笑。

  “九江,听说你之前有幸见过那位传说中的国师大人?快给我们讲讲,国师大人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物?是不是真的像外面传言的那样,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莫测之能?”

  其他几个少年也纷纷停下说笑,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景隆,眼中充满了羡慕和好奇。

  迎着小伙伴们热切的目光,李景隆小脸上立刻露出几分得意和得瑟,他眼皮一抬,故作高深地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说道:

  “你们问我这个,可算是问对人了!国师大人嘛……”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足了众人胃口,这才缓缓道,“怎么说呢,只能说是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气质超凡脱俗,宛如谪仙临凡,神仙姿态!”

  “之前国师大人去秦淮……呃,去夫子庙游玩时,还特意让太子表叔把我带上了呢!你们不知道吧,国师大人那日还亲自拍了拍咱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夸咱是个可造之材,是人杰!他说了,要我好好学本事,将来好为我大明效力,辅佐陛下,安邦定国!”

  李景隆越说越兴奋,仿佛高阳秋的夸赞是他最大的荣耀。

  众人闻言,果然都惊呆了!

  他们最近耳朵里听的最多的,可就是这位高阳秋国师的传说了。

  传言,国师是当今陛下微服私访时,在市井之中发现的一位奇人异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无所不能。后来更是帮助陛下解决了诸多难题,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甚至他们还听家中长辈私下议论过,说现在风靡京城的那些晶莹剔透的琉璃器皿、清洁去污的香皂、还有贵妇名媛们趋之若鹜的各种新奇化妆品,都是出自国师大人之手。

  这样一位神仙般的人物,竟然会亲自夸赞李景隆?这如何不让他们震惊和羡慕!

  不过,对于李景隆这番明显带着自吹自擂意味的话,也并非所有人都深信不疑。

  一个身材略显壮硕,皮肤黝黑的少年,瓮声瓮气地开口了:“李九江,要我说,你就是扯虎皮做大旗!国师大人何等神仙人物?日理万机,心怀天下,他能瞧得上你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还拍你肩膀夸你是人杰?我看你是做白日梦还没醒吧!”

  他是景川侯曹震最小的一个儿子,名叫曹炬,性格憨直,说话也不饶人。

  果然,曹炬这话一出,如同在热油锅里泼了一瓢冷水,瞬间点燃了李景隆的怒火。

  高阳秋那次的夸赞,对李景隆而言,无异于圣旨纶音,早已被他视若珍宝,反复回味,更是成为了他发奋图强、想要建功立业的最大动力和目标。

  他容不得任何人在这方面质疑他、诋毁他,即便是他老爹李文忠,若是敢这么说,他也要争辩几句,更何况是曹炬这个憨货!

  “好你个曹傻子!”李景隆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指着曹炬的鼻子怒斥道,“老子好心好意邀你来我家里饮茶,拿你当朋友,你竟然如此污蔑我!还敢质疑国师大人的眼光!我看你是皮痒了,欠揍是不是!”

  李景隆虽然骂得凶,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但心里却有点发虚。

  他深知景川侯曹家这一门,在军中势力盘根错节,族人众多,且个个都是不好惹的滚刀肉。真要动起手来,他李景隆单打独斗,怕是讨不到好。

  打赢了,曹家肯定会去他爹那里告状,到时候自家老爹李文忠为了平息事态,少不了要把他拉过来一顿狠揍,美其名曰“管教不严”。

  打输了就更完蛋了,不用人家告状,他爹李文忠为了面子,也得先把他打一顿出出气,嫌他丢了曹家的人。

  而且,看着曹炬那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的样子,李景隆下意识地就觉得自己多半打不过。

  被李景隆劈头盖脸一顿骂,曹炬却浑不在意,只是撇了撇嘴,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鄙夷地看向李景隆,那眼神仿佛在说:你个怂包软蛋,也就只会嘴上吹牛逼,有本事你来打我啊?

  被曹傻子用这种赤裸裸的眼神看待,李景隆只觉得他少年人的自尊心被狠狠刺痛了,一股热血瞬间直冲头顶。

  “士可杀不可辱!都是热血男儿,怕你不成!”

  就在李景隆撸起袖子,准备招呼几个平日里跟自己关系好的小伙伴一起上前时,曹国公府的管家连滚带爬地从外面急匆匆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喊道:

  “少……少爷!秦……秦王殿下!秦王殿下来了!就在府门外,说要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