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喜事频传-《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

  在大明,最近可谓是喜事频传。

  首先是高阳秋提出的关于广告位招商的创意,着实是让朱元璋大为震惊。

  就在天上人间这一条街,仅仅竖起了几块广告牌子,在短短一段时间内,竟然奇迹般地营收了将近五千两银子。

  这一数字如同一声惊雷,让朱元璋心中满是难以置信。

  毕竟,这小小的广告,竟有如此大的魔力,能带来如此丰厚的收益,实在是超乎了他的想象。

  看到广告招商有如此巨大的好处,朱元璋的眼神变得炽热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赚钱的好办法推广到其他街道。

  他心中盘算着,若是其他街道也都能像天上人间一样,竖起广告牌子,那将会为大明带来多少的财富啊。

  毕竟,谁会嫌钱多呢?这可是增加国库收入、富国强民的好机会。

  可当朱元璋满怀期待地将这个提议告知了高阳秋,以为高阳秋会大力支持他的想法,没想到高阳秋却轻轻地摇了摇头,伸手制止了他。

  高阳秋不慌不忙地缓缓吐出一个漂亮的圆圈,看着朱元璋,神情严肃地说道:

  “叔,您得从长远和实际的角度来考虑这件事情。天上人间路之所以被命名为天上人间路,并且能够成功地增加广告位,获得如此丰厚的收益,主要是因为这条街上有天上人间这个独特的招牌。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是整个京城的繁华之地。而其他地方并没有这样的优势,如果盲目地在满大街都挂上广告,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顿了顿,高阳秋继续说道:“倒是夫子庙和秦淮河沿岸,那可是人流密集、热闹非凡的地方。您之前去我们那边也看到了,只有人多的地方,有流量的地方,弄上广告牌才会有广告效应。在那里设立广告牌,过往的行人多,看到广告的人也就多,自然能够吸引更多的商家来投放广告,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而如果是普普通通的一条街,平日里冷冷清清,没有多少人经过,即便挂上再多的广告,又有谁会去关注呢?这样做实在是没有什么必要。”

  高阳秋的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朱元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直到在心中反复权衡着高阳秋的话,仔细地分析着其中的利弊。

  过了好半晌,朱元璋缓缓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认可的神情。

  他意识到,高阳秋说得确实有道理,做事情不能盲目跟风,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紧接着,朱元璋转过头,目光坚定地看向一旁的朱标。

  他神情严肃地说道:“标儿,刚才你秋哥的话,你也都听到了。现在,咱命你把夫子庙和秦淮河一带,无论是南岸还是北岸,全都给朕规划成广告位。这件事情,你要和户部、工部好好协商,共同办理。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好,为国库增加更多的收入。”

  朱标连忙恭敬地行了个礼,大声说道:“儿臣遵旨!”

  随后,朱标又说起了天上人间的经营情况,还兴奋地向朱元璋汇报起来:

  “父皇,经过这几日的试营业,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天上人间的好。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客人慕名而来,生意是一天比一天红火。最近的销售额呈现出每日增长的良好趋势。这才短短开业8天,每日的营收已经能够达到三千两了!”

  说着,朱标从怀中掏出一本账目报表,双手恭敬地递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账目报表,仔细地翻阅起来。

  越翻阅,他的眼睛越睁越大,脸上渐渐露出了眉开眼笑的神情。

  原来,朱标所说的三千两只是平均值,在生意最好的那一天,营业额竟然达到了五千两!

  朱元璋的心中一阵狂喜,他快速地计算着,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以目前的水平来讲,天上人间一个月的营收达到10万两应该没有问题。

  一年下来,那可就是120万两白银啊!

  要知道,去年大明整个国家的岁入才堪堪300万两。

  而且,这300万两还不是纯银子,其中包含了粮食、丝绸等各种杂七杂八的款项。

  而如今,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会所,一年的流水就能达到120万两。

  朱元璋在心中仔细地估算着,抛去成本支出的话,天上人间的利润应该不会低于50万两。

  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朱元璋不禁感叹道:这天上人间,当真是恐怖如斯!

  这才是一家店而已,若是像高阳秋说的那般,将来将这种经营模式在各地推广开来,他朱元璋的内帑那还不得起飞咯?

  当然了,身为一个皇帝,朱元璋也不可能只盯着自己内帑那一亩三分地。而这种天上人间的模式,除了能让他吃饱,连带的那些附属东西,也足够让各地的经济蒸蒸日上了!

  一想到这,朱元璋迫不及待看向了高阳秋,问道:“秋啊,你说,咱们这个天上人间是不是接下来能在各地开分店了?”

  听到老朱这么说,高阳秋想了想,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叔,我觉得现在还不是最佳的时候。”

  “哦?为什么这么说?”

  不仅是朱元璋不解,就连朱标此时也有些不解地看向了高阳秋。

  见父子俩看过来,高阳秋解释道:“天上人间之所以在应天府开的这么顺利,不仅是因为我等各司其责配合的问题,最重要还是能源的问题。

  在应天府,我时不时会回大明,所以物料供应完全可以跟得上。

  但叔您想想,假使天上人间开在了外地,电怎么解决?光是太阳能,肯定不足以维持,就算是加上柴油发动机,那这个柴油发动机是不是需要提供燃料?这个东西就算是我这边送的频繁量大点,又能维持几家店的供应?”

  听高阳秋这么说,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不可否认,高阳秋说的是事实,按照大明现在的水平,想要搞定最基础的电力那些都是问题,何谈再开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