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内。
高阳秋一回来,便将观音奴安顿下,紧接着他便匆匆上了二楼。
虽然此时已经是十点多了,但朱元璋父子二人还没有睡。
此时,老朱还在二楼悠闲地跟朱标一边看着电视,一边不知道说着什么。
“叔啊,我想求你个事!”
刚才高阳秋回来时他们也听到了动静,可朱元璋想不到,这小子竟然一回来就直接跑上二楼来了,还要跟他说个事情,这让朱元璋有些好奇,便问道:
“怎么了?你说嘛!”
“叔,观音奴……她有身孕了......”
朱元璋闻言,握着遥控器的手指不由轻轻摩挲着,沉吟片刻,他突然朗声笑了:“好!好啊!你小子有后,这是个好事儿啊!”
对于朱元璋来说,虽然观音奴作为招降王保保的棋子早已失效,但此刻她腹中的骨肉,却成了笼络高阳秋的绝佳纽带。
高阳秋的价值,可比远逝的蒙古王爷王保保有用得多。
一旁坐着的朱标亦颔首附和,他面容温和却目光通透,看着高阳秋笑道:“秋哥,既然观音奴有孕,照料之事万不可轻忽。你平时事务繁忙,衫儿一人又怕是分身乏术。这样吧,我回去就让婉儿从尚功局挑几名手脚伶俐的宫女,再配上两名有经验的嬷嬷,一并送来如何?”
“这倒不用。”高阳秋连忙摆手,语气带着几分坚持,“观音奴身边原有个叫翠柳的丫头,跟了她快十年了,而且听他说这翠柳的性子最是妥帖。叔若应允,让翠柳过来伺候便好。”
朱标闻言,目光不自觉地瞟向朱元璋。
翠柳可不是观音奴从大元带过来的,而是她来到大明后才被安排给观音奴的。而且翠柳不过是个罪臣家奴,放与不放本无足轻重,但朱标身为太子,断不能越过老朱直接应承,否则便是失了君臣礼数。
于是,朱标直接把目光看向自家父皇。
就见,朱元璋轻咳一声,将遥控器搁在沙发上,对高阳秋说道:“这有何难?标儿,明日回大明后,你让锦衣卫去秦王府提人,直接送来。”
高阳秋闻言,顿时眉开眼笑,忙作道:“那我在这儿就多谢叔了!”
他知道,朱元璋此举是卖他面子。
朱元璋摆摆手,淡淡道:“你既跟观音奴成就好事,这点小事算什么。只是观音奴之前跟着老二那个混账受过不少苦,往后她的事,你得多上心。”
“那是自然!”高阳秋满口答应。
次日,刚一大早,朱元璋连早饭都不吃就要回大明。
在朱元璋想来,能早一步把钱庄的事情提上日程,早日推行明币,那他大明就离收割全天下更近了一步!
见朱元璋要走,高阳秋便也直接说道:“叔,那我跟你和标弟一起回大明吧,雄英等会有衫儿送。”
很快,三人一起便回到坤宁宫。
此时,马皇后正在宫女伺候中用膳,见朱元璋三人联袂走来。
“重八,怎得如此早就回来了?”
看着马皇后正手里拿着一块大饼,朱元璋直接便做到桌前,指着高阳秋和朱标以及几个小太监抱着的明币说道:
“妹子你看,咱这不是昨儿个已经把明币先弄了一批,这不连饭都没吃,急着回来办事啊!”
马皇后放下手中的大饼,仔细端详着那一批明币,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忧虑。
她轻轻叹了口气,说道:“重八,这明币推行之事,虽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其中牵扯甚广,切不可操之过急。”
朱元璋微微点头,神色严肃道:“妹子所言极是,我也深知其中艰难。但如今大明若能早日推行明币,对我朝发展至关重要。”
朱标也在一旁附和道:“母后,父皇此番苦心,也是为了大明的千秋基业。”
高阳秋站在一旁,静静聆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也在思索着明币推行可能面临的问题。
突然,他想到了观音奴,心中一动,说道:“叔,标弟,我有个想法。如今观音奴有了身孕,我想着可以借此机会,在陕西先进行明币的试点推行。一来可以看看民间的反应,二来也能让陕西的百姓率先受益,为后续的全面推行积累经验。”
朱元璋眼睛一亮,赞许地看着高阳秋,说道:“好!你这想法不错。陕西乃是我朝的重要区域,若能在此地试点成功,对后续的推行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匆匆赶来,单膝跪地,抱拳说道:
“启禀皇上,太子殿下,秦王府那边传来消息,翠柳已被带到,正在宫外等候。”
把翠柳带来,是老朱一回大明便让坤宁宫侍卫去找金英办的事。
见状,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让她进来吧。”
不一会儿,翠柳被带了进来。
她低着头,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朱元璋看着翠柳,温和地说道:“翠柳,从今日起,你就去伺候观音奴。她如今有了身孕,你要尽心尽力照顾好她和腹中的孩子。若你做得好,我定不会亏待你。”
翠柳听到老朱说的话,整个人都懵了,她连忙磕头谢恩,说道:“谢皇上恩典,奴婢定当竭尽全力伺候王妃。”
很明显,翠柳压根不知道观音奴在后世的情况,只是知道自家王妃没死,可具体情况不清楚。
老朱便指着高阳秋说道:“观音奴已经不是秦王妃了,她现在是国师夫人。”
高阳秋也适时看着翠柳,说道:“翠柳,你跟了观音奴多年,我相信你会把她照顾好的。一会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往后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
翠柳感激地看了高阳秋一眼,说道:“是国师!奴婢明白。”
        高阳秋一回来,便将观音奴安顿下,紧接着他便匆匆上了二楼。
虽然此时已经是十点多了,但朱元璋父子二人还没有睡。
此时,老朱还在二楼悠闲地跟朱标一边看着电视,一边不知道说着什么。
“叔啊,我想求你个事!”
刚才高阳秋回来时他们也听到了动静,可朱元璋想不到,这小子竟然一回来就直接跑上二楼来了,还要跟他说个事情,这让朱元璋有些好奇,便问道:
“怎么了?你说嘛!”
“叔,观音奴……她有身孕了......”
朱元璋闻言,握着遥控器的手指不由轻轻摩挲着,沉吟片刻,他突然朗声笑了:“好!好啊!你小子有后,这是个好事儿啊!”
对于朱元璋来说,虽然观音奴作为招降王保保的棋子早已失效,但此刻她腹中的骨肉,却成了笼络高阳秋的绝佳纽带。
高阳秋的价值,可比远逝的蒙古王爷王保保有用得多。
一旁坐着的朱标亦颔首附和,他面容温和却目光通透,看着高阳秋笑道:“秋哥,既然观音奴有孕,照料之事万不可轻忽。你平时事务繁忙,衫儿一人又怕是分身乏术。这样吧,我回去就让婉儿从尚功局挑几名手脚伶俐的宫女,再配上两名有经验的嬷嬷,一并送来如何?”
“这倒不用。”高阳秋连忙摆手,语气带着几分坚持,“观音奴身边原有个叫翠柳的丫头,跟了她快十年了,而且听他说这翠柳的性子最是妥帖。叔若应允,让翠柳过来伺候便好。”
朱标闻言,目光不自觉地瞟向朱元璋。
翠柳可不是观音奴从大元带过来的,而是她来到大明后才被安排给观音奴的。而且翠柳不过是个罪臣家奴,放与不放本无足轻重,但朱标身为太子,断不能越过老朱直接应承,否则便是失了君臣礼数。
于是,朱标直接把目光看向自家父皇。
就见,朱元璋轻咳一声,将遥控器搁在沙发上,对高阳秋说道:“这有何难?标儿,明日回大明后,你让锦衣卫去秦王府提人,直接送来。”
高阳秋闻言,顿时眉开眼笑,忙作道:“那我在这儿就多谢叔了!”
他知道,朱元璋此举是卖他面子。
朱元璋摆摆手,淡淡道:“你既跟观音奴成就好事,这点小事算什么。只是观音奴之前跟着老二那个混账受过不少苦,往后她的事,你得多上心。”
“那是自然!”高阳秋满口答应。
次日,刚一大早,朱元璋连早饭都不吃就要回大明。
在朱元璋想来,能早一步把钱庄的事情提上日程,早日推行明币,那他大明就离收割全天下更近了一步!
见朱元璋要走,高阳秋便也直接说道:“叔,那我跟你和标弟一起回大明吧,雄英等会有衫儿送。”
很快,三人一起便回到坤宁宫。
此时,马皇后正在宫女伺候中用膳,见朱元璋三人联袂走来。
“重八,怎得如此早就回来了?”
看着马皇后正手里拿着一块大饼,朱元璋直接便做到桌前,指着高阳秋和朱标以及几个小太监抱着的明币说道:
“妹子你看,咱这不是昨儿个已经把明币先弄了一批,这不连饭都没吃,急着回来办事啊!”
马皇后放下手中的大饼,仔细端详着那一批明币,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忧虑。
她轻轻叹了口气,说道:“重八,这明币推行之事,虽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其中牵扯甚广,切不可操之过急。”
朱元璋微微点头,神色严肃道:“妹子所言极是,我也深知其中艰难。但如今大明若能早日推行明币,对我朝发展至关重要。”
朱标也在一旁附和道:“母后,父皇此番苦心,也是为了大明的千秋基业。”
高阳秋站在一旁,静静聆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也在思索着明币推行可能面临的问题。
突然,他想到了观音奴,心中一动,说道:“叔,标弟,我有个想法。如今观音奴有了身孕,我想着可以借此机会,在陕西先进行明币的试点推行。一来可以看看民间的反应,二来也能让陕西的百姓率先受益,为后续的全面推行积累经验。”
朱元璋眼睛一亮,赞许地看着高阳秋,说道:“好!你这想法不错。陕西乃是我朝的重要区域,若能在此地试点成功,对后续的推行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匆匆赶来,单膝跪地,抱拳说道:
“启禀皇上,太子殿下,秦王府那边传来消息,翠柳已被带到,正在宫外等候。”
把翠柳带来,是老朱一回大明便让坤宁宫侍卫去找金英办的事。
见状,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让她进来吧。”
不一会儿,翠柳被带了进来。
她低着头,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朱元璋看着翠柳,温和地说道:“翠柳,从今日起,你就去伺候观音奴。她如今有了身孕,你要尽心尽力照顾好她和腹中的孩子。若你做得好,我定不会亏待你。”
翠柳听到老朱说的话,整个人都懵了,她连忙磕头谢恩,说道:“谢皇上恩典,奴婢定当竭尽全力伺候王妃。”
很明显,翠柳压根不知道观音奴在后世的情况,只是知道自家王妃没死,可具体情况不清楚。
老朱便指着高阳秋说道:“观音奴已经不是秦王妃了,她现在是国师夫人。”
高阳秋也适时看着翠柳,说道:“翠柳,你跟了观音奴多年,我相信你会把她照顾好的。一会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往后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
翠柳感激地看了高阳秋一眼,说道:“是国师!奴婢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