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获得了趁手的工具之后,接下来的几日里,高阳秋便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领路人,带着徐达本部的将士们与王保保麾下的士卒一同踏上了寻找煤矿的征程。
众人穿梭于山林之间,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蕴藏着煤矿的地方。他们时而在陡峭的山坡上艰难攀爬,时而在幽深的山谷中仔细探寻,每一寸土地都被他们用目光反复丈量。
而在这寻找煤矿的过程中,王保保也没闲着。
他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借口,趁机与徐达这边儿产生了好几次摩擦。
借此机会,王保保迅速向北元朝廷发去了多份战况汇报。
这几份战况汇报主要就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大明的抵御如同犹如汹涌的潮水,势不可挡。
他详细描述了与徐达部交锋的每一次场景,本部在战斗中如何落入下风,士兵们如何奋勇抵抗却依旧难以扭转局势。
其实,这一切都是王保保故意为之。
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北元朝廷知道前线的不易。
说起当初他要举兵复仇的时候,元廷不少人都站出来阻止他。
那些人当时在朝堂之上争论不休,言辞激烈。有人摇头叹息,认为这是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有人则言辞犀利,指责他是在自寻死路。
其实大明日渐强盛谁都看得出来,能在元廷混到一定地位的,没有一个是傻子。
因此,他们心里都清楚,大明的实力就像一座正在崛起的高山,难以撼动。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元廷的官员们都是极富极贵已久。他们住在奢华的府邸之中,享受着山珍海味,身边美女如云。
他们更多是想要保存家族的实力和自家的荣华富贵,对于再次攻城略地,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欲望了。他们害怕战争会让自己的家族陷入危险,害怕失去现有的一切。
因此,王保保能带兵出征,当时还是靠着贿赂元帝脱古思帖木儿身边的大太监总管以及北元丞相失烈门这俩人,才得以让事情有了转机。
事情说起来也听狗血的,作为二代汾阳王的王保保,如果换成之前元廷退会草原前,他出征也就是一个请示的事情。
可等他假死脱身后再回到元廷,他的处境可就和之前截然不同了。
如果不是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秘密地拜访了这两位关键人物,并言辞恳切地许下了许多承诺。估计大太监总管和丞相失烈门都不可能在元帝面前为他说不少好话。
也正是凭借这俩目前在元帝面前最有分量人的相劝,元帝这才同意让王保保带兵出征。
至于王保保出征带的这些兵,都是之前他的旧部。
这些士兵们跟随他多年,对他忠心耿耿。虽然人数并不多,只有五万多人,但每一个人都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顽强的意志。
北元朝廷的想法是,王保保如果能打得过大明,或者是王保保能够攻占到大明的领土,对于整个北元自然是最好不过。那将意味着北元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能够在乱世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可如果王保保达不到这一目的,其实对于北元整体来讲也无伤大雅,大不了就是相当于让王保保戍边而已。
元廷的贵族们觉得,就算王保保失败了,也只是损失了一小部分兵力,不会对北元的根基造成太大的影响。
深知元廷心思的王保保也不是傻子,对于元廷那些人的嘴脸,他是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他才会故意在战况汇报中夸大困难,让朝廷觉得他在前线的战斗是多么的艰难。
而王保保给元廷去信,除了诉说自己前线的不易之外,主要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钱!
打仗嘛,其实说白了就是打两点,一个人,一个钱!
人,王保保是有的,他的五万多旧部就是他的底气。
钱,王保保也有,不过他还想要更多,毕竟谁也不会嫌钱多。
钱多了,王保保更加可以收买人心,比如为士兵们购置更好的武器装备,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更加死心塌地地跟随自己。
当然了,这也是高阳秋跟他提出的意思。
高阳秋当时在开车载着王保保回大同府的路上就对其说过,如今局势复杂,他王保保要想在立足,就必须先拥兵自重,然后独立发展,最后再反噬北元。
王保保想了很久,最后他也确定了,高阳秋说得很有道理,这或许真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尽管王保保本人是没什么当皇帝的野心的,但他去了一趟大明会见朱元璋后也明白了一件事情,如今的大明很疯狂,甚至想要逐步达到鲸吞天下的目的。
而这个天下,指的可不仅仅是北元这一块,而是全世界!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王保保也想通了投靠大明,将来自己再想办法跟着自家妹夫高阳秋去现代生活。
可是目前的情况,他还不可以走。
而高阳秋也跟王保保探讨过这个问题,高阳秋明白,大明就算是吞下云南,也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大明的军队虽然强大,但经过这两场征战,需要时间来恢复元气。
因此,用大明刚开始派出的徐达等名将,做样子跟王保保配合着消耗一通北元的实力,其实是对当下的大明最有利的事情。
只有这样,才能既消耗北元的力量,又能让自己的军队得到锻炼,为将来的大战做好准备。
故而,高阳秋最近定下的政策便是,大明和王保保部依旧按照之前约定的那样,互相制造一些无伤大雅的摩擦。
同时,双方还要通力合作,一同开发煤矿资源。
不出意外的,在五天后,高阳秋终于根据地图和实际勘察,大致确定了煤矿所在的位置。
大同府外四十里有几处荒山,这些荒山上因之前种啥死啥,因此一直就不被大同府重视,而这座山,位置很奇妙,就位于目前大明与北元的边界处。
在确定了这座山上有一个挺大的煤矿后,高阳秋特意把徐达和王保保都叫到了一起。
“魏国公,大舅哥,这座无名山上的煤矿资源很广泛,既然找到了资源,那么接下来咱们就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了......”
        众人穿梭于山林之间,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蕴藏着煤矿的地方。他们时而在陡峭的山坡上艰难攀爬,时而在幽深的山谷中仔细探寻,每一寸土地都被他们用目光反复丈量。
而在这寻找煤矿的过程中,王保保也没闲着。
他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借口,趁机与徐达这边儿产生了好几次摩擦。
借此机会,王保保迅速向北元朝廷发去了多份战况汇报。
这几份战况汇报主要就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大明的抵御如同犹如汹涌的潮水,势不可挡。
他详细描述了与徐达部交锋的每一次场景,本部在战斗中如何落入下风,士兵们如何奋勇抵抗却依旧难以扭转局势。
其实,这一切都是王保保故意为之。
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北元朝廷知道前线的不易。
说起当初他要举兵复仇的时候,元廷不少人都站出来阻止他。
那些人当时在朝堂之上争论不休,言辞激烈。有人摇头叹息,认为这是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有人则言辞犀利,指责他是在自寻死路。
其实大明日渐强盛谁都看得出来,能在元廷混到一定地位的,没有一个是傻子。
因此,他们心里都清楚,大明的实力就像一座正在崛起的高山,难以撼动。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元廷的官员们都是极富极贵已久。他们住在奢华的府邸之中,享受着山珍海味,身边美女如云。
他们更多是想要保存家族的实力和自家的荣华富贵,对于再次攻城略地,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欲望了。他们害怕战争会让自己的家族陷入危险,害怕失去现有的一切。
因此,王保保能带兵出征,当时还是靠着贿赂元帝脱古思帖木儿身边的大太监总管以及北元丞相失烈门这俩人,才得以让事情有了转机。
事情说起来也听狗血的,作为二代汾阳王的王保保,如果换成之前元廷退会草原前,他出征也就是一个请示的事情。
可等他假死脱身后再回到元廷,他的处境可就和之前截然不同了。
如果不是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秘密地拜访了这两位关键人物,并言辞恳切地许下了许多承诺。估计大太监总管和丞相失烈门都不可能在元帝面前为他说不少好话。
也正是凭借这俩目前在元帝面前最有分量人的相劝,元帝这才同意让王保保带兵出征。
至于王保保出征带的这些兵,都是之前他的旧部。
这些士兵们跟随他多年,对他忠心耿耿。虽然人数并不多,只有五万多人,但每一个人都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顽强的意志。
北元朝廷的想法是,王保保如果能打得过大明,或者是王保保能够攻占到大明的领土,对于整个北元自然是最好不过。那将意味着北元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能够在乱世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可如果王保保达不到这一目的,其实对于北元整体来讲也无伤大雅,大不了就是相当于让王保保戍边而已。
元廷的贵族们觉得,就算王保保失败了,也只是损失了一小部分兵力,不会对北元的根基造成太大的影响。
深知元廷心思的王保保也不是傻子,对于元廷那些人的嘴脸,他是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他才会故意在战况汇报中夸大困难,让朝廷觉得他在前线的战斗是多么的艰难。
而王保保给元廷去信,除了诉说自己前线的不易之外,主要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钱!
打仗嘛,其实说白了就是打两点,一个人,一个钱!
人,王保保是有的,他的五万多旧部就是他的底气。
钱,王保保也有,不过他还想要更多,毕竟谁也不会嫌钱多。
钱多了,王保保更加可以收买人心,比如为士兵们购置更好的武器装备,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更加死心塌地地跟随自己。
当然了,这也是高阳秋跟他提出的意思。
高阳秋当时在开车载着王保保回大同府的路上就对其说过,如今局势复杂,他王保保要想在立足,就必须先拥兵自重,然后独立发展,最后再反噬北元。
王保保想了很久,最后他也确定了,高阳秋说得很有道理,这或许真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尽管王保保本人是没什么当皇帝的野心的,但他去了一趟大明会见朱元璋后也明白了一件事情,如今的大明很疯狂,甚至想要逐步达到鲸吞天下的目的。
而这个天下,指的可不仅仅是北元这一块,而是全世界!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王保保也想通了投靠大明,将来自己再想办法跟着自家妹夫高阳秋去现代生活。
可是目前的情况,他还不可以走。
而高阳秋也跟王保保探讨过这个问题,高阳秋明白,大明就算是吞下云南,也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大明的军队虽然强大,但经过这两场征战,需要时间来恢复元气。
因此,用大明刚开始派出的徐达等名将,做样子跟王保保配合着消耗一通北元的实力,其实是对当下的大明最有利的事情。
只有这样,才能既消耗北元的力量,又能让自己的军队得到锻炼,为将来的大战做好准备。
故而,高阳秋最近定下的政策便是,大明和王保保部依旧按照之前约定的那样,互相制造一些无伤大雅的摩擦。
同时,双方还要通力合作,一同开发煤矿资源。
不出意外的,在五天后,高阳秋终于根据地图和实际勘察,大致确定了煤矿所在的位置。
大同府外四十里有几处荒山,这些荒山上因之前种啥死啥,因此一直就不被大同府重视,而这座山,位置很奇妙,就位于目前大明与北元的边界处。
在确定了这座山上有一个挺大的煤矿后,高阳秋特意把徐达和王保保都叫到了一起。
“魏国公,大舅哥,这座无名山上的煤矿资源很广泛,既然找到了资源,那么接下来咱们就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