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阳秋带着几个护卫风尘仆仆地回到了营地的时候,此时已经夕阳西下,望海村这边的营地也已经燃起了篝火。
“叔叔,您怎么回来了,雄英以为还要好久呢!”
见到高阳秋回来的第一时刻,朱雄英清脆的童音打破了营地的宁静。
紧接着,朱雄英像一只欢快的小鹿,从篝火旁飞奔,径直朝着高阳秋扑来。高阳秋眼疾手快,稳稳地接住了小家伙,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
他亲昵地摸了摸朱雄英的头,说道:“雄英乖,叔叔这不是回来了嘛,刚才处理了一些事情而已。”
抱着朱雄英,高阳秋跟小家伙玩闹了好一会儿后,这才轻轻地把朱雄英放下,然后朝着朱棣招了招手。
接着,高阳秋开始把了解到的基本情况详细地跟朱棣讲了一遍。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地上比划着,把倭国各个道的位置以及池田藩和大武士蓝田贺的情况都描述得清清楚楚。
朱棣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地点头,眼神中还透露出思索。
讲完情况后,高阳秋神情严肃地吩咐道:“老四,现在基本情况差不多已经摸清了。你先把另外两个枪炮营派过去,到时候让老二先带军把蓝田贺这边处理掉。咱们得从蓝田贺口中问出池田以及其他两个藩地的确切消息,这样咱们才能制定下一步的计划。我呢,先把雄英送回去,毕竟要打仗了,这里太危险,他在这儿不合适......”
等高阳秋说完,朱棣毫不犹豫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说道:“秋哥,既然你要送雄英回去,那我就不必要苦等在这边了嘛。我亲自带队去找二哥,咱们兄弟俩联手,到时候肯定把蓝田贺抓了!”
朱棣本来就是东征军的主将,他骨子里就流淌着好战的血液,哪里能耐得住寂寞。他早就盼望着能痛痛快快地揍倭国人一顿出一口恶气。
对于朱老四这么说,高阳秋自然也不可能反对。他深知朱棣的能力和决心,也知道他对这场战争的渴望。反正他要的只是把决策执行到位,用最短的时间把倭国给拿下。
于是,高阳秋拍了拍朱棣的肩膀,说道:“好,老四,我相信你。但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轻敌。”
交代完了,高阳秋便准备带着朱雄英回现代了。就在这时,朱棣突然一把抓住他的肩膀。
“对了秋哥,我突然想起来一事。”朱棣按住高阳秋肩膀,急忙说道,“秋哥,这倭国说大不大,可说小也不小。你看,咱们来这里都是靠船,在陆地上也没有个腿儿,赶路着实是不方便。要不这样吧秋哥,麻烦你这次回去搞些适合运兵的交通工具,这样咱们也方便些不是?”
朱棣这话倒是提醒到了高阳秋。
之前在去找村上仓的时候,高阳秋就是一直靠两条腿走路,确实是有些不方便。此时经过朱棣提醒,他才反应过来,确实等会回去搞一些适合赶路的交通工具是正经事儿。
于是,他对着朱棣点点头,笑道:“幸亏你提醒我了,老四。行,那你们把蓝田贺拿下后先按兵不动,我这边可能需要等几天准备准备。你放心,我一定会尽快把合适的交通工具带回来,到时候咱们就能如虎添翼,更快地拿下倭国。”
说完,高阳秋便带着朱雄英,消失在了营地之中。
现代。
高阳秋带着朱雄英的身影刚在别墅中凝实,朱雄英便立即对着屋子里大叫皇奶奶。
听到小家伙的呼唤,只是片刻,马皇后就跑了出来。同行的,还有常衫儿姐妹俩。
松开小家伙的手,又和马皇后以及常衫儿分别简单交代了几句话后,高阳秋便直奔二楼书房。
在书房的书桌前,高阳秋翻开笔记本,将朱棣提及的“陆运需求”拆解成关键要点:耐造、能载兵、适配倭国山地地形。
接着,他又查阅了一些资料后,便直接拿起电话拨出了一个号码。
电话只是说了几分钟,高阳秋挂断电话便直接下楼。
“婶儿,衫儿,我还有事就先出去一趟,不然老二和老四在那边该等急了。”
留下这句话,高阳秋抓起车钥匙便出了门。
他没有直奔卖货车的店,而是驱车前往金陵城郊一家专门做“特种车辆改装”的工厂。
高阳秋想的是,普通的卡车或越野车承载量不够,只有改装过的四驱军用版运输车,才能满足战场上的运兵需求。而普通的工厂或者是一般地方也搞不来淘汰下来的军用版,高阳秋知道的,只有那家特种工厂才有符合他要求的。
工厂老板是高阳秋之前结识的老熟人,见他突然上门,还开口就要十辆淘汰下来的改装军用运输车。
听到高阳秋的需求,老板不禁有些诧异:“兄弟,你这是要搞什么大项目?这车型一般只有工程队或安保公司才会批量订。”
高阳秋不便透露时空秘密,只笑着打哈哈:“帮朋友搞的海外项目,那边路况差,普通车扛不住。你这儿现成的改装好的有多少?我要最快能提车的,而且得把车厢加固,轮胎换成防刺的越野胎。”
老板见他要求挺多,要车也急,便当即领着他去仓库查看。
“不瞒你说兄弟,我这儿现成的就只剩下五辆了,至于剩下的五辆,我倒是可以加派人手,三天内保证改好。不过这价格可不便宜,而且你要这么多,得先付一半定金。”
“钱不是问题,”高阳秋爽快地答应,目光落在运输车的车厢上,又补充道,“再帮我在每辆车的驾驶室加装一个简易的工具箱,另外备上十套备用轮胎和维修工具,我一起带走。”
高阳秋可是深知古代战场上没有维修站,多一份准备,就能少一分在倭国境内抛锚的风险。
付完定金,高阳秋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五金市场。
他不仅买了大量的绳索、撬棍等应急工具,还特意挑选了二十台太阳能充电板。
运输车是烧油的,但未来可能需要用电设备,太阳能板能解决部分供电问题。
待他把这些东西搬上车时,后备箱和后座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
接下来的三天,高阳秋每天都往改装厂跑,盯着工人加固车厢、调试轮胎,生怕哪里出现纰漏。
直到第三天傍晚,十辆改装运输车终于全部完工,车身呈深绿色,既隐蔽又耐脏,车厢两侧还加了可折叠的护栏,能防止士兵在颠簸中掉落。
“兄弟,我这可都按你的要求弄好了,这车子别说跑山地,就是过深坑都没问题。”老板拍着车门,语气中满是自信。
高阳秋绕着车子检查了一圈,确认无误后,当即付清尾款。
对于这些车辆,高阳秋不可能一辆一辆亲自去开,因此他先把车暂存在此。
第二天一早,那边找好了有b本的代驾司机,让他们直接把车开到了郊外一处偏僻的废弃工厂。
这里人迹罕至,是开启时空通道的最佳地点。
当他把十辆运输车、备用轮胎和太阳能板都亲自搬进工厂,又确认四周无人后,高阳秋这才深吸一口气。
接着,他掏出手机,把电话打给了老二手下专门管理油站的负责人......
        “叔叔,您怎么回来了,雄英以为还要好久呢!”
见到高阳秋回来的第一时刻,朱雄英清脆的童音打破了营地的宁静。
紧接着,朱雄英像一只欢快的小鹿,从篝火旁飞奔,径直朝着高阳秋扑来。高阳秋眼疾手快,稳稳地接住了小家伙,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
他亲昵地摸了摸朱雄英的头,说道:“雄英乖,叔叔这不是回来了嘛,刚才处理了一些事情而已。”
抱着朱雄英,高阳秋跟小家伙玩闹了好一会儿后,这才轻轻地把朱雄英放下,然后朝着朱棣招了招手。
接着,高阳秋开始把了解到的基本情况详细地跟朱棣讲了一遍。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地上比划着,把倭国各个道的位置以及池田藩和大武士蓝田贺的情况都描述得清清楚楚。
朱棣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地点头,眼神中还透露出思索。
讲完情况后,高阳秋神情严肃地吩咐道:“老四,现在基本情况差不多已经摸清了。你先把另外两个枪炮营派过去,到时候让老二先带军把蓝田贺这边处理掉。咱们得从蓝田贺口中问出池田以及其他两个藩地的确切消息,这样咱们才能制定下一步的计划。我呢,先把雄英送回去,毕竟要打仗了,这里太危险,他在这儿不合适......”
等高阳秋说完,朱棣毫不犹豫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说道:“秋哥,既然你要送雄英回去,那我就不必要苦等在这边了嘛。我亲自带队去找二哥,咱们兄弟俩联手,到时候肯定把蓝田贺抓了!”
朱棣本来就是东征军的主将,他骨子里就流淌着好战的血液,哪里能耐得住寂寞。他早就盼望着能痛痛快快地揍倭国人一顿出一口恶气。
对于朱老四这么说,高阳秋自然也不可能反对。他深知朱棣的能力和决心,也知道他对这场战争的渴望。反正他要的只是把决策执行到位,用最短的时间把倭国给拿下。
于是,高阳秋拍了拍朱棣的肩膀,说道:“好,老四,我相信你。但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轻敌。”
交代完了,高阳秋便准备带着朱雄英回现代了。就在这时,朱棣突然一把抓住他的肩膀。
“对了秋哥,我突然想起来一事。”朱棣按住高阳秋肩膀,急忙说道,“秋哥,这倭国说大不大,可说小也不小。你看,咱们来这里都是靠船,在陆地上也没有个腿儿,赶路着实是不方便。要不这样吧秋哥,麻烦你这次回去搞些适合运兵的交通工具,这样咱们也方便些不是?”
朱棣这话倒是提醒到了高阳秋。
之前在去找村上仓的时候,高阳秋就是一直靠两条腿走路,确实是有些不方便。此时经过朱棣提醒,他才反应过来,确实等会回去搞一些适合赶路的交通工具是正经事儿。
于是,他对着朱棣点点头,笑道:“幸亏你提醒我了,老四。行,那你们把蓝田贺拿下后先按兵不动,我这边可能需要等几天准备准备。你放心,我一定会尽快把合适的交通工具带回来,到时候咱们就能如虎添翼,更快地拿下倭国。”
说完,高阳秋便带着朱雄英,消失在了营地之中。
现代。
高阳秋带着朱雄英的身影刚在别墅中凝实,朱雄英便立即对着屋子里大叫皇奶奶。
听到小家伙的呼唤,只是片刻,马皇后就跑了出来。同行的,还有常衫儿姐妹俩。
松开小家伙的手,又和马皇后以及常衫儿分别简单交代了几句话后,高阳秋便直奔二楼书房。
在书房的书桌前,高阳秋翻开笔记本,将朱棣提及的“陆运需求”拆解成关键要点:耐造、能载兵、适配倭国山地地形。
接着,他又查阅了一些资料后,便直接拿起电话拨出了一个号码。
电话只是说了几分钟,高阳秋挂断电话便直接下楼。
“婶儿,衫儿,我还有事就先出去一趟,不然老二和老四在那边该等急了。”
留下这句话,高阳秋抓起车钥匙便出了门。
他没有直奔卖货车的店,而是驱车前往金陵城郊一家专门做“特种车辆改装”的工厂。
高阳秋想的是,普通的卡车或越野车承载量不够,只有改装过的四驱军用版运输车,才能满足战场上的运兵需求。而普通的工厂或者是一般地方也搞不来淘汰下来的军用版,高阳秋知道的,只有那家特种工厂才有符合他要求的。
工厂老板是高阳秋之前结识的老熟人,见他突然上门,还开口就要十辆淘汰下来的改装军用运输车。
听到高阳秋的需求,老板不禁有些诧异:“兄弟,你这是要搞什么大项目?这车型一般只有工程队或安保公司才会批量订。”
高阳秋不便透露时空秘密,只笑着打哈哈:“帮朋友搞的海外项目,那边路况差,普通车扛不住。你这儿现成的改装好的有多少?我要最快能提车的,而且得把车厢加固,轮胎换成防刺的越野胎。”
老板见他要求挺多,要车也急,便当即领着他去仓库查看。
“不瞒你说兄弟,我这儿现成的就只剩下五辆了,至于剩下的五辆,我倒是可以加派人手,三天内保证改好。不过这价格可不便宜,而且你要这么多,得先付一半定金。”
“钱不是问题,”高阳秋爽快地答应,目光落在运输车的车厢上,又补充道,“再帮我在每辆车的驾驶室加装一个简易的工具箱,另外备上十套备用轮胎和维修工具,我一起带走。”
高阳秋可是深知古代战场上没有维修站,多一份准备,就能少一分在倭国境内抛锚的风险。
付完定金,高阳秋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五金市场。
他不仅买了大量的绳索、撬棍等应急工具,还特意挑选了二十台太阳能充电板。
运输车是烧油的,但未来可能需要用电设备,太阳能板能解决部分供电问题。
待他把这些东西搬上车时,后备箱和后座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
接下来的三天,高阳秋每天都往改装厂跑,盯着工人加固车厢、调试轮胎,生怕哪里出现纰漏。
直到第三天傍晚,十辆改装运输车终于全部完工,车身呈深绿色,既隐蔽又耐脏,车厢两侧还加了可折叠的护栏,能防止士兵在颠簸中掉落。
“兄弟,我这可都按你的要求弄好了,这车子别说跑山地,就是过深坑都没问题。”老板拍着车门,语气中满是自信。
高阳秋绕着车子检查了一圈,确认无误后,当即付清尾款。
对于这些车辆,高阳秋不可能一辆一辆亲自去开,因此他先把车暂存在此。
第二天一早,那边找好了有b本的代驾司机,让他们直接把车开到了郊外一处偏僻的废弃工厂。
这里人迹罕至,是开启时空通道的最佳地点。
当他把十辆运输车、备用轮胎和太阳能板都亲自搬进工厂,又确认四周无人后,高阳秋这才深吸一口气。
接着,他掏出手机,把电话打给了老二手下专门管理油站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