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高阳秋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临近中午了。
“雄英,下午叔叔可能要很忙,还要去店里看看装修情况,你是跟叔叔走呢还是回大明呢?”
小家伙想了想,摇头道:“叔叔,刚才皇爷爷跟我说了,想让雄英下午去大本堂跟夫子读书。叔叔要是想我了,我晚上再来跟找叔叔。”
让小家伙去大本堂念书,是朱标刚才在坤宁宫提出的,这事儿朱元璋也点头了。
老朱父子二人对于朱雄英是寄予厚望的,所以他们很是在意第三代的培养问题。
尽管他们也知道现代的好多知识更加先进,但是高阳秋还要为他们大明忙碌,自然不可能有多少时间教育小家伙。
而且,身为大明的第三代继承人,老朱认为小家伙还是要去一趟大本堂才符合根本利益。
其一,朱雄英作为皇太孙,被大明上下太多人盯着了。所有大本堂的大儒都以能教育大明第三代继承人为奋斗目标,因此朝堂又不少人上书说过朱雄英的教育问题。
其二,大本堂作为皇子皇孙读书之所,同时也吸纳了不少公侯和大臣的嫡子当伴读。
能把孩子送来大本堂的,都是与老朱关系不错的公侯,而他们的后代也会是未来大明的中坚。
因此,老朱自然不可能放过这批人的利用价值。
要知道,太子东宫目前不少幕僚以及亲近太子的勋贵和臣工,就有不少都是那时候太子在大本堂读书时候的伴读。
这既算皇家笼络勋贵和大臣的一种手段,也算一种接班人的培养。
等小家伙走后,高阳秋直接把给马皇后他们拍的照片发给了自家大表哥成宏,并给他直接转账了五十万,让把朱元璋一家五口人的东南亚国籍办好。
做完这些事儿后,高阳秋主动给邢孝明打了个电话。
二人约好后,高阳秋直接开上了他的大G,直奔金陵大学教职工小区而去。
邢孝明是今天上午下的飞机,下了飞机后他便先回了金陵大学的家。
本来他昨天联系一家古董店,准备下午直接去看看的,没想到自己最看好的学生高阳秋先给他来了电话,说想要来家里拜访。
于是,邢孝明欣然答应了。他清楚,高阳秋一定是给他拿找来的玉了,虽然东西并不一定符合那位老板的要求,但毕竟也是学生对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
高阳秋家住的小区离金陵大学教职工小区只有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很快他就在邢孝明楼下停车,从副驾上拿着一个木盒上了楼。
“咚咚咚。”
开门的是邢孝明的老婆宋清,高阳秋赶紧笑着打招呼道:“师母好,我刚给邢老师打过电话。”
“小高来了啊,赶紧进来,老邢刚刚就说过你一会要来。”
宋清对于高阳秋也算是比较熟悉了,知道这是自家老邢当初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只不过因为家庭出了点意外,最后小伙子没有继续选择读研。
高阳秋笑着走了进来,从兜里掏出一块造型颇为好看的玉递给宋清,说道:“师母,今天来的匆忙,也没给您带了点什么东西,这块玉是我前段时间收的,品相还不错。”
看高阳秋过于懂事了,宋清急忙推辞道:“你这个小高,来就来吧,都不是外人,你给师母还带什么东西,你赶紧拿回去。”
这时,听到动静的邢孝明也来到了客厅,见高阳秋手里拿着一块玉要给自家老伴,他起初还没太在意,毕竟二人多年有来有往的,送点东西很正常。
可当他走到近前看清楚了高阳秋手里的东西后,他急忙出声道:
“等会!”
接着,邢孝明快步走到高阳秋跟前,眼睛紧紧盯着他手中的玉,脸上满是震惊与急切。
“阳秋,你这玉……是从哪儿得来的?”邢孝明此时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这玉自然是从大明得来的,而且他也问过老朱了,这块玉不算是什么上品,加之这块玉体积小,高阳秋这才会提前放到兜里准备把其当做礼物送给师母宋清。
不过真实情况高阳秋自然是不会说的,他只是装作摸不着头脑,挠了挠头说道:“邢老师,这玉是我前段时间在一个古玩市场淘来的,当时看它造型独特,品相也不错,就买下来了。怎么了,这玉有什么问题吗?”
邢孝明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说道:“问题大了!这可不是一般的玉,这是一块极其罕见的蓝田水苍玉,而且从工艺和材质来看,绝对不是凡品。”
宋清在一旁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老邢,你没看错吧?这玉这么珍贵?”
邢孝明郑重地点点头:“我研究这些东西多少年了,绝对不会看错的。这玉的雕刻工艺精湛绝伦,线条流畅自然,上面的纹饰都是古代风格,看起来有些像明清的东西。小高,你知道这玉要是拿到市场上,能值多少钱吗?”
高阳秋故作茫然地摇摇头:“老师,我还真不知道。我就是觉得它好看,也没想着它能值多少钱。”
邢孝明伸出五根手指,缓缓说道:“保守估计,这玉至少价值五百万!”
宋清直接就被这个数字惊得目瞪口呆。
即便听了邢孝明说的保守估计价,高阳秋依旧坚持把这块玉送给宋清。
甚至他还美其名曰:我眼拙了不懂玉的价值,不过既然说送给师母,那我就必须送给师母!
宋清虽说还在推辞,可她心里却愈发对高阳秋满意了:
这个小高真是实在!
价值五百万的东西看不出来就算了,都看出来了还要坚持说话算话送给自己,这孩子!
面对高阳秋坚持送玉给宋清的做法,邢孝明笑着表示了拒绝:“阳秋,古玩市场就是这样,有时候运气好,就能捡到大漏,这也是你的运道。不过,你这块玉实在是太珍贵了,你还是收回去吧,你师母可不能收你这么贵重的礼物。”
“老师,师母,这玉我就是想送给你们的。如果不是当初老师您对我悉心教导,如果不是我父母出事老师您帮助我,我可能也不会有今天。这就算是我对你们的一点感激之情。”高阳秋急忙解释道。
邢孝明拍了拍高阳秋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高,你的心意老师和师母都领了。但这玉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而且,这么珍贵的东西,你还是好好保存起来,说不定以后还会有更大的价值。”
高阳秋知道直接送恐怕邢孝明会起疑心,所以他装作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玉小心地收了起来。
邢孝明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对了,你今天来找我,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儿?”
高阳秋点点头,直接拿出木盒,递给邢孝明:
“老师,我这次来,主要是给您带来了我找到的另一件玉。您昨天打电话不是说有个老板在找特定的玉嘛,我也不知道这块玉符不符合要求,您帮忙看看。”
邢孝明接过木盒放到了茶几上,随手打开,只见一块无论是从造型,还是尺寸,亦或者是玉种上面都十分精美的玉器,赫然呈现在眼前……
        高阳秋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临近中午了。
“雄英,下午叔叔可能要很忙,还要去店里看看装修情况,你是跟叔叔走呢还是回大明呢?”
小家伙想了想,摇头道:“叔叔,刚才皇爷爷跟我说了,想让雄英下午去大本堂跟夫子读书。叔叔要是想我了,我晚上再来跟找叔叔。”
让小家伙去大本堂念书,是朱标刚才在坤宁宫提出的,这事儿朱元璋也点头了。
老朱父子二人对于朱雄英是寄予厚望的,所以他们很是在意第三代的培养问题。
尽管他们也知道现代的好多知识更加先进,但是高阳秋还要为他们大明忙碌,自然不可能有多少时间教育小家伙。
而且,身为大明的第三代继承人,老朱认为小家伙还是要去一趟大本堂才符合根本利益。
其一,朱雄英作为皇太孙,被大明上下太多人盯着了。所有大本堂的大儒都以能教育大明第三代继承人为奋斗目标,因此朝堂又不少人上书说过朱雄英的教育问题。
其二,大本堂作为皇子皇孙读书之所,同时也吸纳了不少公侯和大臣的嫡子当伴读。
能把孩子送来大本堂的,都是与老朱关系不错的公侯,而他们的后代也会是未来大明的中坚。
因此,老朱自然不可能放过这批人的利用价值。
要知道,太子东宫目前不少幕僚以及亲近太子的勋贵和臣工,就有不少都是那时候太子在大本堂读书时候的伴读。
这既算皇家笼络勋贵和大臣的一种手段,也算一种接班人的培养。
等小家伙走后,高阳秋直接把给马皇后他们拍的照片发给了自家大表哥成宏,并给他直接转账了五十万,让把朱元璋一家五口人的东南亚国籍办好。
做完这些事儿后,高阳秋主动给邢孝明打了个电话。
二人约好后,高阳秋直接开上了他的大G,直奔金陵大学教职工小区而去。
邢孝明是今天上午下的飞机,下了飞机后他便先回了金陵大学的家。
本来他昨天联系一家古董店,准备下午直接去看看的,没想到自己最看好的学生高阳秋先给他来了电话,说想要来家里拜访。
于是,邢孝明欣然答应了。他清楚,高阳秋一定是给他拿找来的玉了,虽然东西并不一定符合那位老板的要求,但毕竟也是学生对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
高阳秋家住的小区离金陵大学教职工小区只有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很快他就在邢孝明楼下停车,从副驾上拿着一个木盒上了楼。
“咚咚咚。”
开门的是邢孝明的老婆宋清,高阳秋赶紧笑着打招呼道:“师母好,我刚给邢老师打过电话。”
“小高来了啊,赶紧进来,老邢刚刚就说过你一会要来。”
宋清对于高阳秋也算是比较熟悉了,知道这是自家老邢当初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只不过因为家庭出了点意外,最后小伙子没有继续选择读研。
高阳秋笑着走了进来,从兜里掏出一块造型颇为好看的玉递给宋清,说道:“师母,今天来的匆忙,也没给您带了点什么东西,这块玉是我前段时间收的,品相还不错。”
看高阳秋过于懂事了,宋清急忙推辞道:“你这个小高,来就来吧,都不是外人,你给师母还带什么东西,你赶紧拿回去。”
这时,听到动静的邢孝明也来到了客厅,见高阳秋手里拿着一块玉要给自家老伴,他起初还没太在意,毕竟二人多年有来有往的,送点东西很正常。
可当他走到近前看清楚了高阳秋手里的东西后,他急忙出声道:
“等会!”
接着,邢孝明快步走到高阳秋跟前,眼睛紧紧盯着他手中的玉,脸上满是震惊与急切。
“阳秋,你这玉……是从哪儿得来的?”邢孝明此时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这玉自然是从大明得来的,而且他也问过老朱了,这块玉不算是什么上品,加之这块玉体积小,高阳秋这才会提前放到兜里准备把其当做礼物送给师母宋清。
不过真实情况高阳秋自然是不会说的,他只是装作摸不着头脑,挠了挠头说道:“邢老师,这玉是我前段时间在一个古玩市场淘来的,当时看它造型独特,品相也不错,就买下来了。怎么了,这玉有什么问题吗?”
邢孝明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说道:“问题大了!这可不是一般的玉,这是一块极其罕见的蓝田水苍玉,而且从工艺和材质来看,绝对不是凡品。”
宋清在一旁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老邢,你没看错吧?这玉这么珍贵?”
邢孝明郑重地点点头:“我研究这些东西多少年了,绝对不会看错的。这玉的雕刻工艺精湛绝伦,线条流畅自然,上面的纹饰都是古代风格,看起来有些像明清的东西。小高,你知道这玉要是拿到市场上,能值多少钱吗?”
高阳秋故作茫然地摇摇头:“老师,我还真不知道。我就是觉得它好看,也没想着它能值多少钱。”
邢孝明伸出五根手指,缓缓说道:“保守估计,这玉至少价值五百万!”
宋清直接就被这个数字惊得目瞪口呆。
即便听了邢孝明说的保守估计价,高阳秋依旧坚持把这块玉送给宋清。
甚至他还美其名曰:我眼拙了不懂玉的价值,不过既然说送给师母,那我就必须送给师母!
宋清虽说还在推辞,可她心里却愈发对高阳秋满意了:
这个小高真是实在!
价值五百万的东西看不出来就算了,都看出来了还要坚持说话算话送给自己,这孩子!
面对高阳秋坚持送玉给宋清的做法,邢孝明笑着表示了拒绝:“阳秋,古玩市场就是这样,有时候运气好,就能捡到大漏,这也是你的运道。不过,你这块玉实在是太珍贵了,你还是收回去吧,你师母可不能收你这么贵重的礼物。”
“老师,师母,这玉我就是想送给你们的。如果不是当初老师您对我悉心教导,如果不是我父母出事老师您帮助我,我可能也不会有今天。这就算是我对你们的一点感激之情。”高阳秋急忙解释道。
邢孝明拍了拍高阳秋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高,你的心意老师和师母都领了。但这玉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而且,这么珍贵的东西,你还是好好保存起来,说不定以后还会有更大的价值。”
高阳秋知道直接送恐怕邢孝明会起疑心,所以他装作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玉小心地收了起来。
邢孝明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对了,你今天来找我,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儿?”
高阳秋点点头,直接拿出木盒,递给邢孝明:
“老师,我这次来,主要是给您带来了我找到的另一件玉。您昨天打电话不是说有个老板在找特定的玉嘛,我也不知道这块玉符不符合要求,您帮忙看看。”
邢孝明接过木盒放到了茶几上,随手打开,只见一块无论是从造型,还是尺寸,亦或者是玉种上面都十分精美的玉器,赫然呈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