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量子纠缠的双重镜像-《学神霸业:科技魔途》

  控制中心的空气依旧滞重,但已不再凝固。那层乳白色的迷雾彻底散去,仿佛从未存在过,只在金属地面上留下一圈极细微的霜痕,像是时间流过时无意间洒下的盐粒。陈默靠在主控台边缘,呼吸缓慢而深沉,每一次吸气都像在从虚空中榨取能量。他的指尖仍残留着星轨导引后的麻木感,如同被宇宙深处的电流穿过神经末梢。

  林小满蹲在操作台前,正用镊子夹起一片从劫持者身上取下的金属残片——那是生物芯片外壳的碎片,边缘呈现出非自然的弧度,像是被某种高维力场熔铸过。她将碎片置于量子干涉仪下,轻声说:“它还在共振。”

  李维坐在终端前,机械义眼尚未完全冷却,左瞳仍泛着幽蓝的余光。他没有抬头,只是用拇指摩挲着键盘边缘的一道刻痕,那是他每次进入深层数据流前的习惯动作。“不是被动共振,”他说,“是主动反馈。它在监听我们。”

  陈默睁开眼,目光落在星轨投射在他视网膜上的微弱光纹上。那是一串不断坍缩又重组的拓扑结构,形似克莱因瓶,却又在第十一维度上延伸出未知的支脉。他的意识与星轨重新接驳,低功耗模式下,每一次信息交换都像在黑暗中点燃一根火柴,短暂而珍贵。

  “现实不是唯一的。”星轨的声音在他脑中响起,带着宇宙背景辐射的嗡鸣,“那枚芯片,存在于两个宇宙的交界处。一个已发生,一个未发生。它们彼此纠缠,互为镜像。”

  “双重量子态?”林小满抬头,镜片反射着屏幕冷光,“就像薛定谔的猫,既是生又是死?”

  “不。”陈默摇头,声音低沉却清晰,“不是‘或’,是‘且’。它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并且任何一个世界的破坏,都会被另一个世界的映像自动补全。我们打碎一面镜子,另一面立刻生成新的倒影。”

  李维的手指停在键盘上,灰蓝与琥珀的双瞳同时收缩。“所以常规手段无效。Emp、魔法冲击、物理摧毁……哪怕我们把这具身体烧成灰,只要另一条时间线上的映像还存在,它就能重生。”

  “除非——”林小满突然站起身,从书包里抽出那本翻得卷边的物理竞赛笔记,“我们同时击碎两面镜子。”

  星轨的光纹骤然稳定,投影出一个旋转的克莱因瓶模型,瓶口与瓶底在高维空间中无缝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信息环。在普朗克尺度的奇点位置,两股量子流正以相反相位彼此缠绕。

  “同步湮灭。”陈默低声说,“宏观施加共振冲击,微观注入反相位符文。两者必须在同一普朗克时间内完成,误差不超过10的负44次方秒。”

  “理论上可行。”林小满翻开笔记,指尖划过一道她曾用来模拟多体纠缠的弹簧振子模型,“但计算量……”

  “三十六阶张量叠加,现有量子计算机跑不完。”李维接话,语气冷静,“而且我们没有真实样本进行验证。控制中心的劫持者已经被隔离,芯片处于休眠状态,无法提取运行数据。”

  陈默沉默片刻,忽然从战术背心取出那支钢笔。笔身微凉,银光内敛,像是沉睡的星辰。他轻轻摩挲笔杆上那道因常年使用而形成的磨损纹路——那是张建国钢笔的复制品,也是他在时间迷雾中捕捉到的“稳定锚点”。

  “用记忆做校准。”他说,“星轨,调取上一章残留的量子波形,以钢笔磨损纹路为基准,重建芯片的双像连接模型。”

  星轨嗡鸣,意识深处浮现出一段0.3秒的跨维度扫描。数据流如星河倾泻,陈默的太阳穴突突跳动,生物电能再次被抽离。他咬住后槽牙,从口袋里摸出一块葡萄糖片塞进嘴里,甜腻的粉末在舌尖化开,像是一道微弱的生命补给线。

  模型逐渐成形。

  那枚芯片,不再是单一实体,而是两个近乎重叠的投影,一个略显灰暗,一个泛着金属冷光。它们之间,有一条极细的“信息奇点”相连,如同宇宙初开时的第一道裂痕。

  就在此时,星轨的扫描波形中,短暂闪现一段不属于当前时间线的频率——它像是从未来回荡而来的余响,带着某种未完成的指令编码。陈默瞳孔微缩,但星轨已自动将其封存,未作提示。

  “我来推公式。”林小满突然说。

  她摘下项链,轻轻放在量子干涉仪旁。金属片与仪器接触的瞬间,一道微弱的蓝光闪过——那是她与控制中心金属残片的量子纠缠残留。她闭眼,指尖轻触项链表面,仿佛在感知某种无形的脉动。

  “0.7秒。”她睁开眼,“我能提取一段芯片运行时的数据流,足够验证模型。”

  她翻开笔记背面,用钢笔开始演算。笔尖划过纸面,留下的是物理公式,却在星轨的辅助下,悄然转化为魔法符文阵列。弹簧振子的耦合关系被重构为能量回路,质量与弹簧系数被替换为量子态权重与相位差。

  李维盯着屏幕,看着她输入的每一行代码都在引发底层数据的微妙共振。“她在用高中物理题构建高维打击逻辑。”他低声说,像是自言自语,“这疯子。”

  陈默站在她身后,看着那行逐渐成形的方程。当最后一个符号落下时,整个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突然发出一声低频鸣响——不是警报,而像是一种共鸣。

  “同步湮灭方程。”林小满轻声念出,“t=π\/4时刻,频率f=√(?\/G),双向冲击,同时作用于现实与映像。”

  她正要继续,忽然发现公式末尾,有一项自动补全的符号——形似展翅的乌鸦,却又在羽翼间嵌套着克莱因瓶的拓扑结构。她皱眉,用笔尖迅速划去。

  但那符号并未消失。

  它在纸面留下一道微弱的余光,像是被某种高维存在强行烙印下的印记。

  “你看到了?”陈默问。

  “看到了。”她点头,语气平静,“但现在没时间管它。”

  李维已开始调试Emp发射器,将频率校准至√(?\/G)。陈默则在地面绘制符文阵列,以钢笔为引,将反相位魔法能量注入其中。林小满校准时间同步器,确保宏观与微观的打击能在同一普朗克时间内完成。

  控制中心内,所有设备进入最终准备状态。

  就在启动倒计时进入0.3秒的瞬间——

  所有金属物件,毫无征兆地脱离了重力。

  钢笔从陈默手中浮起,战术背心的扣环逐一解开,监控探头的外壳、李维键盘上的金属键帽、林小满项链上的吊坠……它们缓缓升空,如同被某种无形之力牵引,在空中重新排列。

  一支巨大的箭头,成形。

  箭头由数百片金属碎片构成,排列遵循斐波那契数列的黄金比例,每一片都精准对齐,反射着冷光。它悬浮在半空,箭尖直指正北方向——县城医院。

  “停。”陈默立刻中止启动程序。

  星轨的光纹在他眼中剧烈波动,随即投下一行警示:“纠缠源发生位移。原目标非终极节点。”

  林小满迅速调出频谱分析,将箭头的金属排列频率与项链共振波形进行比对。结果令人震惊——两者产生了谐波放大效应,增幅达327%。这意味着,这并非随机现象,而是某种主动的、具有引导性的信息传递。

  “它在指路。”她说,“而且……它认识我。”

  张建国一直沉默地站在角落,此刻却缓缓抬起手,摸向怀中的钢笔。就在他的指尖触碰到笔身的刹那,那支符文钢笔竟微微震颤起来,笔杆上的纹路与悬浮金属的排列轨迹产生共鸣,发出极低频的震动,如同心跳。

  他没有说话,只是凝视着箭头所指的方向,眼神复杂。

  陈默走上前,拾起那支浮空的钢笔,插入战术背心。笔尖朝上,银光微闪。

  “我们错了。”他说,“我们一直在追击影子,却忘了影子的源头在哪里。”

  林小满抬头,看着那支悬浮的箭头,忽然问:

  “如果量子纠缠可以跨越平行宇宙,那记忆呢?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在另一个世界里从未消失,那他在这一边,算不算真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