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平行支线的历史真相-《学神霸业:科技魔途》

  钢笔尖上的血珠顺着符文边缘滑落,在第七阵眼的裂纹中凝成一道微光。那光不散,反而逆流而上,沿着地面蔓延的暗金纹路回溯,仿佛时间本身被倒置。陈默没有收回手,他知道,这一滴血不只是能量的注入,更是对迷宫规则的挑战。

  “Δt≠0。”

  他低声念出三个字符,声音不大,却像一把凿子,在不断流动的公式墙上刻下一道静止的痕迹。墙面上原本翻滚的黎曼猜想与哥德尔定理瞬间停滞,空间的扭曲感稍稍退却。三十余秒的稳定期,是星轨以陈默体内残存生物电强行锚定的结果。

  林小满靠在阵眼边缘,手指颤抖着将项链残片更深地嵌入石缝。金光从她掌心裂口涌出,不再是单纯的血脉共鸣,而是主动释放——她将自己作为通道,迎接来自无数平行支线的量子记忆反哺。

  幻影浮现。

  不是影像,不是投影,而是真实存在的“另一种可能”在现实中短暂具象。张建国站在一道分叉口前,看见自己穿着白大褂,站在手术台边,女儿躺在无菌舱内,心跳平稳。监护仪上的数字跳动着2015年4月12日。他伸出手,指尖触碰到幻影中自己的肩膀,一股电流般的震颤贯穿全身。

  他看见了。

  在那条时间线上,他没有放弃医学,而是转入基因研究,靠着一项未公开的疗法,让女儿活了下来。可就在他伸手想抱起女儿的瞬间,孩子的右耳闪过一道金属冷光——钛合金乌鸦耳钉,静静镶嵌在耳廓上。

  “爸爸,救救另一个我。”

  声音轻得像风,却在他脑中炸开。幻影崩塌,张建国踉跄后退,喉间涌上腥甜。他知道,那不是安慰,是求救。更可怕的是,那条“成功”的时间线,早已被污染。

  “不是选择错了。”他咬牙,声音沙哑,“是每一条路,都被他们铺好了陷阱。”

  陈默目光一凝。星轨在他意识中展开十一维推演模型,将林小满释放的量子记忆流与迷宫结构进行交叉比对。数据洪流中,一个惊人的规律浮现:所有历史支线的分叉点,几乎都集中在2011年6月——高考前三周。而每一次分叉的触发源,都是林小满体内的生物信号波动。

  她的血脉,不是偶然觉醒的魔法容器。

  她是基准频率。

  是周振海用来锚定、复制、操控平行宇宙的“原点坐标”。

  “他不是在做实验。”陈默声音低沉,“他在进行文明级的迭代。”

  李维的机械键盘在远处发出低频震动,他左眼灰蓝光束持续扫描七处阵眼的能量流向。数据在屏幕上飞速滚动,最终锁定一个静止点——老文庙地基下方三百米处,存在一个完全不随支线变化而移动的“原点”。所有能量流,最终都指向那里。

  “找到了。”李维开口,右眼已转为琥珀色,“周振海本体,一直藏在时间褶皱的夹层里。他不是在操控未来,他在收割过去。”

  就在此时,林小满的项链猛然震颤,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密的量子纹路,如同星图在燃烧。她咬破舌尖,精血顺着唇角滑落,滴在残片上。金光暴涨,第七阵眼的裂纹中,一股庞大的能量洪流开始汇聚。

  “不行!”陈默厉声喝道,“洪流会直接冲击地心坐标,引发时空撕裂!”

  可林小满没有停下。她知道,若不引导这股力量,所有支线的记忆将彻底湮灭,周振海将抹除一切证据,再次隐身于时间之外。

  她以血为引,将洪流导向七处古代地标构成的缓冲环——老文庙、古县衙、铁佛寺、城隍阁、望江塔、义渡碑、钟鼓楼遗址。七点连环,形成一道逆向的北斗封印阵,将即将失控的能量层层卸解。

  陈默闭眼,星轨全功率运转。他在洪流中刻下“观测者标记”——一种高维信息烙印,确保无论周振海如何篡改现实,这些被抹除的历史都将留下不可消除的痕迹。这是审判的证据,是未来定罪的铁证。

  能量洪流穿过老文庙地基时,石柱表面的风蚀痕迹突然亮起。半句铭文浮现:“星落之时,真我归位。”

  无人察觉,无人解读。它只存在了0.3秒,便随能量退去而隐没。

  张建国跪在地上,手撑着地面,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看见的不只是女儿的幻影,还有更多——他曾资助的学生在另一条线上成了叛国者,林小满在某个世界死于实验室爆炸,陈默在一次失败的魔法实验中化为灰烬。每一条“如果当初”的路,都被周振海记录、分析、利用。

  “我们不是在对抗一个人。”他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我们是在对抗一个把命运当数据的怪物。”

  陈默没有回应。他盯着地面逐渐稳定的符文,脑海中回放着星轨刚刚解析出的日志碎片:“第143次迭代,dh-7样本稳定性达98.7%,准备启动终局收束。”

  143次。

  他们不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迷宫,不是第一次破解这样的悖论。在无数平行时空中,同样的战斗早已重复上演。而每一次,周振海都在优化算法,修正漏洞,等待“完美收束”的那一刻。

  林小满靠在石柱边,呼吸微弱,项链残片已黯淡无光。她抬头看向陈默,嘴唇动了动:“他选这个时间点……不是巧合。”

  陈默点头。2011年,高考前夕,林小满觉醒血脉,他重生归来,张建国的女儿病情恶化,李维刚完成黑客启蒙。所有关键人物的命运节点,都在这一刻交汇。

  周振海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不需要赢,他只需要让系统完成最后一次迭代。

  “所以未来陈默不是穿越者。”陈默缓缓道,“他是第142次实验的残次品,被投放回来,就是为了清除我们——原始版本。”

  李维的键盘突然发出尖锐警报。七处阵眼的能量流向出现微小偏移,原本被缓冲环引导的能量,开始重新向地心汇聚。洪流并未真正消散,而是在地下形成了闭环回路,正以老文庙为轴心,缓慢加速。

  “他在吸收。”李维声音紧绷,“周振海在利用支线坍缩的能量,反向充能。”

  陈默猛然抬头。星轨在意识中发出警告:原点坐标的熵值正在下降,意味着某种高维结构正在被激活。那不是武器,不是防御体,而是一个“收束装置”——能够将所有平行支线强行合并为单一现实的终极工具。

  一旦启动,所有“失败”的时间线将被抹除,只留下他定义的“正确”世界。

  林小满挣扎着站起,指尖划过地面残留的符文。她忽然意识到什么,声音颤抖:“第七星……从来不是用来防御的。”

  陈默转头看她。

  “它是开关。”她盯着阵眼深处,“亮则门开——不是为了放谁进来,是为了让谁出去。”

  李维的机械义眼捕捉到地下能量流的最终形态——那是一个逆向的克莱因瓶结构,与未来陈默手中的装置完全对称,但规模庞大,贯穿整个县城的地脉网络。

  “他在造一个能吞噬时间的黑洞。”李维低声说,“用我们的选择,喂养他的永恒。”

  陈默握紧钢笔,笔身已被汗水浸透。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不再是破解迷宫,而是决定文明的走向。

  张建国缓缓站起,从怀中掏出那支用了多年的保温杯。杯盖打开,热气升腾,不是茶香,而是混合着微量金属离子的药剂气味。他喝了一口,将杯子轻轻放在阵眼边缘。

  “我女儿的病历编号,是dh-7。”他声音平静,“他早就开始了。”

  林小满的项链突然再次亮起,一道微弱的光束投射在地面,显现出一段不断跳动的量子编码。李维迅速接入,破译出其中信息:

  “终局收束程序,倒计时启动。”

  陈默抬头,看向迷宫尽头那片尚未消散的虚影。他知道,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开始。

  钢笔尖抵住地面,符文即将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