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乌鸦防御的量子共振-《学神霸业:科技魔途》

  钢笔残体从掌心滑落,砸在地面阵纹交汇处发出一声闷响。陈默没有低头去捡,而是将五指张开,按在石英岩层裸露的节点上。星轨的嗡鸣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微弱回波,而是穿透颅骨的高频震荡——那截废铁中残存的最后一丝能量,已被他强行抽离,注入意识通道。

  全息投影尚未消散,但画面已不再呈现未来城市的接管仪式。取而代之的是无数黑点自地平线升起,如风暴前的乌云,迅速覆盖整个天穹。它们并非飞鸟,亦非无人机,而是由纯金属锻造的机械乌鸦,每一只的羽翼边缘都刻有微型符文阵列,震动频率精确到每秒137次。

  林小满靠墙的手指猛然收紧,指甲刮过岩面留下三道白痕。她认出了这个频率——与三小时前净化粉尘衰变时的共振波完全一致。那本是用于清除空气中魔法污染的合法能量场,此刻却被重构为封锁网络的武器。

  “它们在劫持信号。”她咬破舌尖,血珠滴落在项链北斗阵眼上。蓝光一闪即逝,随即被空中某处无形屏障吞噬。她瞳孔微缩,“所有魔法阵纹路的传导路径都被锁死了。”

  张建国站在原地,保温杯握在手中,杯壁残留的温热早已散尽。他没说话,只是缓缓拧开盖子,将底部积存的淡灰色粉尘倾入陈默脚边一道细长的导能槽。那槽是他用钢笔尖临时刻出的,形状简陋,却嵌套着一组解耦符文。

  “用这个频率做掩护。”陈默声音低沉,“它们依赖净化波段建立量子纠缠集群,那就让干扰源也披上同样的外衣。”

  星轨在他意识中展开推演模型:乌鸦群并非独立个体,而是一个共享核心频率的共振体。任何试图切断单个单位的行为都会触发群体自修复机制,唯有在频率切换的0.3秒盲区间制造相位偏移,才可能撕开一道数据裂口。

  李维蹲在服务器残骸前,机械键盘仅剩半块按键仍能响应。他右眼瞳孔颜色转为深琥珀,左眼灰蓝如冰层下的海水。手指在残键上敲击,每一次落点都精准避开断裂电路,直接通过底层协议发送伪装请求包。

  “准备接入。”他说。

  导能槽内的粉尘开始发光,顺着符文沟壑缓缓流动。陈默闭眼,引导星轨将残留数据流反向注入系统。刹那间,空中乌鸦群的振翅节奏出现细微错拍——正是那0.3秒的量子盲区。

  李维的手指猛然下压。

  伪装协议成功嵌入乌鸦网络底层,一段加密代码被反向捕获。屏幕闪烁,数据流如瀑布倾泻,随即被自动压缩进量子缓存单元。李维右眼瞳孔骤然收缩,映出一串跳动的字符:**加密层级:双混沌嵌套。外层为现代量子算法,内层……**

  “不对。”他低声说,“这不是现在的技术。”

  陈默睁开眼,将意识接入星轨重构通道。星轨以0.3秒完成格式解析,揭示出内层编码的本质——一种基于神经脉冲波动的原始编程语言,曾在二十年前某次实验中短暂出现,后因伦理争议被永久封存。

  “和魔法发动机原型控制系统同源。”陈默声音冷峻,“但被改写了。”

  代码结构中存在大量冗余路径,像是故意设置的迷宫,又像是一种……等待唤醒的休眠机制。星轨继续追溯,最终定位到一个未登记的物理坐标:原实验室地下三层,区域编号“零号”,档案记录为“已物理封存”。

  林小满盯着那串坐标,忽然想起什么。她抬起手,再次将血脉能量注入项链。这一次,她不再试图突破封锁,而是逆向扫描乌鸦防御体的核心频率波动。数据反馈瞬间抵达。

  “频率匹配度98.7%。”她声音微颤,“这系统……是用当年净化使徒的能量模板伪装的。”

  张建国盯着保温杯空底,指节发白。他知道那批净化粉尘的来源——正是当年实验室事故后,唯一幸存下来的能量样本。本以为已被彻底中和,没想到竟成了今日防御系统的伪装外壳。

  “它们不是新造的。”陈默站起身,目光穿透层层乌鸦组成的黑幕,“是被唤醒的。”

  李维的手指仍在键盘上移动,试图解析代码中的隐藏指令。突然,屏幕闪出一段异常日志:**监测到外部意识接入,启动记忆回溯防护协议。**

  “它在反向追踪。”李维迅速切断连接,右眼瞳孔颜色退回到正常状态。他抬头看向陈默,“这代码……有记忆。”

  陈默没有回应。他弯腰拾起那截废钢笔,金属表面裂纹纵横,符文彻底熄灭。但他知道,这东西曾承载过星轨的投影,也曾引导过魔法阵的运转。而现在,它指向了一个更深的谜题——为什么二十年前的实验代码会出现在今日的防御系统中?为什么那个画出星轨符文的小女孩,会与他的传承印记完全一致?

  林小满靠墙喘息,指尖渗出的血顺着掌心滑落,在地面阵纹上晕开一圈暗红。她忽然开口:“乌鸦群的频率……在变化。”

  所有人同时抬头。

  空中机械乌鸦并未散去,反而开始重组阵型。它们不再随机盘旋,而是按照某种规律排列成环形结构,羽翼震动频率从137次\/秒逐步提升至142次,恰好避开了净化粉尘的原始波段。

  “它们在进化。”李维迅速重新计算盲区窗口,“旧的干扰模式失效了。”

  陈默盯着那环形阵列,星轨在意识中重建其拓扑结构。这不是简单的防御升级,而是一次主动的频率跃迁——就像生物体面对抗生素时产生的耐药性变异。

  “它们学到了。”他说,“我们第一次干扰的方式,已经被纳入它们的自适应模型。”

  林小满咬紧牙关,再次催动血脉能量。这一次,她不再被动扫描,而是主动释放一段反向共振波。她的身体微微颤抖,仿佛承受着巨大压力,但那道波动确实穿透了封锁层,短暂干扰了乌鸦群的同步机制。

  空中阵列出现零点几秒的紊乱。

  李维抓住机会,重新接入网络。这一次,他不再尝试破解加密,而是直接捕获一段未加密的日志片段:**检测到外部反制行为,启动二级响应协议。目标:维持系统稳定,等待唤醒指令。**

  “它不是在战斗。”李维声音低沉,“它是在……守候。”

  陈默眼神骤然锐利。守候?意味着背后存在一个尚未激活的更高层级指令源。而“唤醒”二字,更是直指某种沉睡状态的终结。

  张建国忽然蹲下身,将保温杯倒扣在导能槽旁。杯底残留的最后一粒粉尘滑落,接触到符文沟壑的瞬间,竟泛起一丝微弱的蓝光。那光持续不到一秒,却让陈默瞳孔一缩。

  “这粉尘……还带着原始签名。”

  星轨立即启动比对程序。结果显示,该能量样本的量子印记与“零号区域”内某处隐藏节点完全吻合。换句话说,这粒粉尘不仅是当年实验的残留物,更是通往那个封存区域的物理密钥之一。

  林小满扶着墙站直身体,声音沙哑:“我们必须进去。”

  陈默没有回答。他低头看着手中的钢笔残体,金属冰冷,裂纹如蛛网。然后,他缓缓将其插入导能槽中心节点。

  一道微弱电流顺着符文沟壑蔓延而出,与空中乌鸦群的频率波动形成短暂共振。就在那一瞬,李维的屏幕上跳出一条新信息:**检测到合法密钥接入,开放一级数据通道。**

  乌鸦群的振翅节奏再次出现偏移。

  李维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右眼瞳孔颜色开始转变。他准备发送下一个指令包,破解数据通道的访问权限。

  陈默盯着天空,声音低沉如铁:“记住,我们不是在对抗机器。”

  林小满抬手,准备再次注入血脉能量。

  张建国握紧保温杯,指节泛白。

  李维按下第一个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