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时空矩阵的维度重构-《学神霸业:科技魔途》

  陈默的指尖还在颤抖,钢笔悬在半空,笔尖残留着刚才划出的逆向符文余温。那道公式——∫(0→∞) e^(-x2) dx = √π \/ 2——已沉入能量矩阵深处,化作一道核心脉络,如同活物般搏动。他的视野边缘仍泛着灰暗,血糖监测器早已停止震动,身体靠着意志硬撑,像一根绷到极限的弦。

  星轨的推演声低得几乎听不见,进入低功耗模式的提示在意识底层闪烁:“需补充葡萄糖与深度睡眠。”他没理会。现在不是休整的时候,压制只是暂缓,真正的结构才刚刚浮现。

  头顶的黎曼函数图像并未消散,而是开始重组。符号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以某种拓扑规律连接成网,层层嵌套,形成一个不断自我折叠的能量矩阵。空气中有种无形的波动扩散开来,他的左手突然传来一阵迟滞的触感,仿佛被什么拖拽了半拍——五秒后的未来触觉,提前抵达。

  右眼视野里,三分钟前的画面还在重播:他自己拔起钢笔,笔尖划破虚空。过去与未来的残影交错叠加,意识像被撕成两半。

  “维度折叠波……”他低声说,声音干涩。

  这不是攻击,是重构。整个数学战场正在将现实感知打碎,重新编排时间与空间的顺序。若放任其演化,他的神经信号会被彻底错位,意识永久滞留在高维夹缝中。

  他咬破舌尖,痛感刺入大脑,强行唤醒生物节律。紧接着,他命令星轨启动“生物节律锚定程序”,以林小满项链的共振频率为基准,校准自身神经信号的时空坐标。一串微弱的共鸣从量子纠缠通道传来,像是遥远的回响,却足够稳定他的意识场。

  感知错位逐渐缓解。

  他抬起钢笔,笔尖轻点虚空,开始绘制新的符文。这一次不是防御,而是解析。莫比乌斯环与克莱因瓶的复合结构在空中缓缓成形,线条流转,吸收着他体内残存的火种能量。符文亮起的瞬间,数学压制场开始转变,化为“重构解析器”。

  能量矩阵的十一维连接节点逐一显现,像星辰般悬浮在虚空中,彼此以非欧几何的方式相连。每一处节点都释放出不同的数学势能,有的偏向群论,有的倾向纤维丛理论,而核心处,则隐隐透出魔法共鸣的频率。

  “拓扑与魔法的双重条件……”他喃喃,“这不是单纯的数学构造,是初代魔法师留下的技术遗产。”

  他立刻通过量子通道向现实端传递加密指令。林小满正靠在实验台边,脸色苍白,但意识未失。她将项链贴在量子共振板上,血脉中的古老基因印记被激活,一股温润的能量顺着通道注入陈默体内。

  数学-魔法转换链,建立。

  他不再依赖星轨的连续推演,而是将黎曼流形、同调代数、纤维丛理论编织成符文锁钥,逐层破解矩阵外层的递归嵌套结构。每解开一层,能量矩阵就轻微震颤一次,仿佛在抵抗入侵。

  第七层解开时,中心终于显露——一枚悬浮的十一维超立方体,表面流转着初代魔法师的符文印记,内部嵌套着完整的时空重构协议。

  “找到了。”他低声道。

  但问题接踵而至。核心节点设有“意识纯度检测”,系统判定他为“复制型思维”——长期依赖星轨推演,缺乏原创性数学直觉。他若强行触碰,反噬程序将立即触发,引发维度坍缩。

  他闭了闭眼,脑海中闪过张建国的身影。那个总拿着保温杯、在讲台上手写教案的老教师,曾在一次物理课上,用粉笔推导出一个未发表的场论模型。那是纯粹的创造,未经训练,未被记录,只存在于他的思维深处。

  “星轨,模拟张建国脑波模式,生成意识投影。”他下令。

  数据流迅速重组,一道模糊的人影在矩阵中心凝聚。穿着旧夹克,手里还捏着半截粉笔。投影缓缓伸出手,触碰超立方体。

  瞬间,历史重现。

  画面中,一片混沌的虚空里,初代魔法师立于符文阵中央。他们没有使用现代科技,而是以数学为骨,魔法为血,将混沌算法注入拓扑结构,重新定义空间的连接方式。一道道公式如血脉般生长,编织成新的维度网络。他们不是在计算,而是在“塑造”。

  “原来如此……”陈默明白了,“时空重构不是破坏,是再生。”

  他立刻准备切断能量供应。只要将重构解析器的数据反向注入核心,就能瓦解矩阵对现实的渗透。

  可就在他抬手的刹那,能量矩阵突然剧烈收缩。

  十一维结构坍缩成一个巨大的克莱因瓶,瓶身透明,内部却充斥着扭曲的光影。紧接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从中传出——

  “警告:未来实验室能源核心过载,倒计时00:07:33。”

  声音清晰,冰冷,带着金属质感的回响。不是模拟,不是幻象,是真实发生的警报,从时间的另一端穿透而来。

  陈默瞳孔一缩。这不是当前危机的延续,而是未来的灾难提前投射。实验室?能源核心过载?这些信息从未在现有情报中出现。

  他来不及细想,警报声已开始干扰矩阵的稳定,重构解析器的数据流出现紊乱。若不阻断,整个高维结构将被未来的时间回波撕裂。

  他将钢笔插入克莱因瓶的瓶颈处,以火种能量为引,构建“时间回声阻断场”。笔身剧烈震颤,裂纹蔓延至笔杆中部,但警报声终于被屏蔽。

  他没有继续切断操作。反而将重构解析器的所有数据封存于钢笔内部的符文阵列中。这枚钢笔,已不只是工具,成了承载未来线索的容器。

  “星轨,记录当前状态,标记为‘时间预警节点’。”他低声说。

  系统回应微弱,几乎断续。

  林小满在现实端仍维持着项链共鸣,体力几近透支,但血脉通道未断。张建国的意识投影消散后,本体陷入昏迷,保温杯跌落在地,茶水浸湿了作业本上的公式草稿。

  陈默站在克莱因瓶前,左手紧握钢笔,笔尖还插在瓶颈处,火种能量近乎枯竭。他的呼吸沉重,意识却异常清醒。未来警报虽被阻断,但那声音已刻入记忆。

  他低头看着笔身上的裂纹,忽然意识到——

  这支笔,可能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