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卵消散的瞬间,空气开始旋转。
起初只是脚边碎石被无形之力牵引,随后地面裂纹中涌出淡蓝色气流,呈螺旋状向上攀升。陈默还靠在环形平台边缘,钢笔横于胸前,指尖微微颤抖——他体内的生物电能尚未恢复,星轨的运算频率被迫降至临界点以下。
“不对。”林小满低声道,她扶着张建国的手臂勉强站直,项链残核在掌心发烫,“这不是普通的能量逸散。”
话音未落,百米高的龙卷已拔地而起,通贯云层。其内壁并非尘沙翻滚,而是浮现出不断演算的魔法方程式,符号如活物般游走、重组,每一次变换都引发空间轻微震颤。星轨投射的数据流接连中断,陈默眼前闪过数行红字警告:**高维信息干扰,逻辑链断裂风险87.3%**。
他咬牙,强制星轨切换至离线模式,仅保留基础解析功能。“是‘归巢协议’的次级反应。”他说,“我们唤醒了那个孩子……它启动了反制机制。”
林小满闭眼,将残存的血脉能量缓缓注入晶核。一圈微弱的光环自她脚下扩散,与龙卷核心频率产生共振。几秒后,她睁开眼:“找到了。它的能量波形和刚才意识网络崩溃时一致,但被放大了三百倍以上。”
李维迅速打开终端,机械键盘自动展开,指尖在键帽上疾驰。屏幕显示外部电磁环境正急剧恶化,风速已达每秒九十米,且仍在上升。“常规建模失效。”他抬头,“这不只是风暴,它是某种……信息载体。”
陈默盯着龙卷内壁流动的符文,瞳孔微缩。那些公式并非随意排列,而是遵循某种拓扑规律,在高速旋转中形成动态闭环。他忽然意识到什么,低声命令:“星轨,调取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标准解形式,叠加古符文十三号阵列结构。”
数据瞬间生成。两个看似无关的体系——流体力学中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与远古魔法中用于稳定能量场的符文阵列——在虚拟空间中重叠,竟呈现出惊人的几何契合度。
“原来如此。”他握紧钢笔,“它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也不是纯粹的魔法构造。这是用流体运动作为介质,把符文阵列写进了大气本身。”
林小满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你要画一个能随风变形的阵?”
“不止是变形。”陈默抬起手,笔尖划破空气,“是要让它‘呼吸’——在龙卷加速时收紧,在减速时延展,像血管一样跟着脉动调节。”
他开始绘制。每一笔落下,钢笔便释放出一道银光,在空中凝成半透明的轨迹。符文不再是静态图形,而是具备弹性与反馈机制的动态结构。星轨实时计算风速变化,调整阵列节点位置,使整个魔法阵如同活体般贴合风暴节奏。
就在最后一道弧线即将闭合之际,张建国忽然向前一步,伸手触碰空气中一处扭曲的光点。
那是残留的魔法节点,普通人无法察觉,但他曾在月考后与陈默对视时共鸣过一次,自此便能在特定条件下感知到异常波动。
指尖接触的刹那,光影炸开。
一幅影像浮现:苍茫荒原之上,一名披着灰袍的人立于山巅,双手张开,掌心朝向天空。狂风在他周围盘旋,却不敢靠近。他低声吟诵,声音穿透时空,每一个音节都在空气中刻下符文。片刻后,整片风暴被压缩成一枚悬浮的晶体,静静落入他掌心。
“这是……初代魔法师?”林小满喃喃。
画面戛然而止。可就在最后一帧消失的瞬间,那枚晶体内部闪过一行极小的文字:**元素非奴役,乃共舞者**。
张建国收回手,沉默不语。他的指节泛白,额角渗出汗珠,显然承受了不小的精神冲击。
而几乎在同一时刻,地面剧烈震动。
原本稳定的龙卷骤然坍缩,所有方程式向中心汇聚,重组为一个巨大的立体结构——六组金色公式凌空悬浮,构成完整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形态。电光在其间穿梭,空气中弥漫着臭氧的气味。
“不好!”李维猛按键盘,启动Emp屏蔽协议。
但已经晚了。
高强度电磁脉冲以光速扩散。他的左眼义眼瞬间黑屏,右手指尖传来一阵剧痛,仿佛有电流逆向窜入神经。终端屏幕闪烁几下,彻底熄灭。
陈默反应极快,钢笔横挥,一道弧形屏障在众人前方展开。能量波撞击其上,激起层层涟漪,如同水面被巨锤砸中。屏障撑住了,可他的膝盖一软,差点跪倒——体内生物电再次被抽空大半。
林小满踉跄一步,靠在张建国肩上。她低头看着手中几乎失去光泽的晶核,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最后一点血脉能量注入其中。
晶核爆发出短暂强光,化作一层薄雾笼罩在屏障之外。这股力量不足以抵抗脉冲,却成功延缓了方程组的二次充能过程。
风势减弱了一瞬。
陈默抓住这个间隙,强行连接星轨残余算力,将刚刚完成的复合符文阵列投射出去。银色光网迎风暴而上,缠绕住正在重组的麦克斯韦结构,试图将其分解回原始状态。
可就在符文即将嵌入公式的刹那,空中浮现出新的变化。
那些金色公式并未崩溃,反而开始缓慢旋转,彼此交错,最终拼合成一个熟悉的图案——克莱因瓶的轮廓。而在瓶体中央,隐隐有光影凝聚,似有人影正在成形。
“还没完。”李维捂着失灵的左眼,声音沙哑,“它在准备下一个阶段。”
陈默没有回应。他靠着钢笔支撑身体,视线死死锁定天空。星轨传来最新分析结果:**当前能量场仍处于激活态,目标坐标指向北纬40.75,东经111.63——正是周振海早年建立的第一个地下实验室位置**。
林小满喘息着抬起头,嘴唇干裂:“如果这是一场测试……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已经被评分了?”
张建国扶着她,目光落在远处仍未消散的方程残影上。他的保温杯早已空了,此刻静静躺在背包里,杯底还残留着一点润喉茶的粉末。
李维的右手指尖仍在微微抽动,试图重新接入系统。他知道,只要信号恢复哪怕一秒,就能定位脉冲源头。
陈默缓缓抬起手,钢笔尖端再次亮起微光。
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也知道,他们别无选择。
空中的人影越来越清晰。
        起初只是脚边碎石被无形之力牵引,随后地面裂纹中涌出淡蓝色气流,呈螺旋状向上攀升。陈默还靠在环形平台边缘,钢笔横于胸前,指尖微微颤抖——他体内的生物电能尚未恢复,星轨的运算频率被迫降至临界点以下。
“不对。”林小满低声道,她扶着张建国的手臂勉强站直,项链残核在掌心发烫,“这不是普通的能量逸散。”
话音未落,百米高的龙卷已拔地而起,通贯云层。其内壁并非尘沙翻滚,而是浮现出不断演算的魔法方程式,符号如活物般游走、重组,每一次变换都引发空间轻微震颤。星轨投射的数据流接连中断,陈默眼前闪过数行红字警告:**高维信息干扰,逻辑链断裂风险87.3%**。
他咬牙,强制星轨切换至离线模式,仅保留基础解析功能。“是‘归巢协议’的次级反应。”他说,“我们唤醒了那个孩子……它启动了反制机制。”
林小满闭眼,将残存的血脉能量缓缓注入晶核。一圈微弱的光环自她脚下扩散,与龙卷核心频率产生共振。几秒后,她睁开眼:“找到了。它的能量波形和刚才意识网络崩溃时一致,但被放大了三百倍以上。”
李维迅速打开终端,机械键盘自动展开,指尖在键帽上疾驰。屏幕显示外部电磁环境正急剧恶化,风速已达每秒九十米,且仍在上升。“常规建模失效。”他抬头,“这不只是风暴,它是某种……信息载体。”
陈默盯着龙卷内壁流动的符文,瞳孔微缩。那些公式并非随意排列,而是遵循某种拓扑规律,在高速旋转中形成动态闭环。他忽然意识到什么,低声命令:“星轨,调取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标准解形式,叠加古符文十三号阵列结构。”
数据瞬间生成。两个看似无关的体系——流体力学中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与远古魔法中用于稳定能量场的符文阵列——在虚拟空间中重叠,竟呈现出惊人的几何契合度。
“原来如此。”他握紧钢笔,“它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也不是纯粹的魔法构造。这是用流体运动作为介质,把符文阵列写进了大气本身。”
林小满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你要画一个能随风变形的阵?”
“不止是变形。”陈默抬起手,笔尖划破空气,“是要让它‘呼吸’——在龙卷加速时收紧,在减速时延展,像血管一样跟着脉动调节。”
他开始绘制。每一笔落下,钢笔便释放出一道银光,在空中凝成半透明的轨迹。符文不再是静态图形,而是具备弹性与反馈机制的动态结构。星轨实时计算风速变化,调整阵列节点位置,使整个魔法阵如同活体般贴合风暴节奏。
就在最后一道弧线即将闭合之际,张建国忽然向前一步,伸手触碰空气中一处扭曲的光点。
那是残留的魔法节点,普通人无法察觉,但他曾在月考后与陈默对视时共鸣过一次,自此便能在特定条件下感知到异常波动。
指尖接触的刹那,光影炸开。
一幅影像浮现:苍茫荒原之上,一名披着灰袍的人立于山巅,双手张开,掌心朝向天空。狂风在他周围盘旋,却不敢靠近。他低声吟诵,声音穿透时空,每一个音节都在空气中刻下符文。片刻后,整片风暴被压缩成一枚悬浮的晶体,静静落入他掌心。
“这是……初代魔法师?”林小满喃喃。
画面戛然而止。可就在最后一帧消失的瞬间,那枚晶体内部闪过一行极小的文字:**元素非奴役,乃共舞者**。
张建国收回手,沉默不语。他的指节泛白,额角渗出汗珠,显然承受了不小的精神冲击。
而几乎在同一时刻,地面剧烈震动。
原本稳定的龙卷骤然坍缩,所有方程式向中心汇聚,重组为一个巨大的立体结构——六组金色公式凌空悬浮,构成完整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形态。电光在其间穿梭,空气中弥漫着臭氧的气味。
“不好!”李维猛按键盘,启动Emp屏蔽协议。
但已经晚了。
高强度电磁脉冲以光速扩散。他的左眼义眼瞬间黑屏,右手指尖传来一阵剧痛,仿佛有电流逆向窜入神经。终端屏幕闪烁几下,彻底熄灭。
陈默反应极快,钢笔横挥,一道弧形屏障在众人前方展开。能量波撞击其上,激起层层涟漪,如同水面被巨锤砸中。屏障撑住了,可他的膝盖一软,差点跪倒——体内生物电再次被抽空大半。
林小满踉跄一步,靠在张建国肩上。她低头看着手中几乎失去光泽的晶核,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最后一点血脉能量注入其中。
晶核爆发出短暂强光,化作一层薄雾笼罩在屏障之外。这股力量不足以抵抗脉冲,却成功延缓了方程组的二次充能过程。
风势减弱了一瞬。
陈默抓住这个间隙,强行连接星轨残余算力,将刚刚完成的复合符文阵列投射出去。银色光网迎风暴而上,缠绕住正在重组的麦克斯韦结构,试图将其分解回原始状态。
可就在符文即将嵌入公式的刹那,空中浮现出新的变化。
那些金色公式并未崩溃,反而开始缓慢旋转,彼此交错,最终拼合成一个熟悉的图案——克莱因瓶的轮廓。而在瓶体中央,隐隐有光影凝聚,似有人影正在成形。
“还没完。”李维捂着失灵的左眼,声音沙哑,“它在准备下一个阶段。”
陈默没有回应。他靠着钢笔支撑身体,视线死死锁定天空。星轨传来最新分析结果:**当前能量场仍处于激活态,目标坐标指向北纬40.75,东经111.63——正是周振海早年建立的第一个地下实验室位置**。
林小满喘息着抬起头,嘴唇干裂:“如果这是一场测试……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已经被评分了?”
张建国扶着她,目光落在远处仍未消散的方程残影上。他的保温杯早已空了,此刻静静躺在背包里,杯底还残留着一点润喉茶的粉末。
李维的右手指尖仍在微微抽动,试图重新接入系统。他知道,只要信号恢复哪怕一秒,就能定位脉冲源头。
陈默缓缓抬起手,钢笔尖端再次亮起微光。
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也知道,他们别无选择。
空中的人影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