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矩阵显现的坐标锁定-《学神霸业:科技魔途》

  钢笔的断裂处还插在地面裂缝中,魔力残流顺着符文阵列缓缓扩散,像一道即将熄灭的火线。陈默的手指仍紧握着笔杆,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额角一缕汗滑落,滴在焦黑的符文边缘,瞬间蒸腾成细小的白雾。

  他没有抬头,只是低声说:“星轨,重启。”

  意识深处传来一阵滞涩的嗡鸣,像是生锈的齿轮被强行转动。上一秒还在承受周振海那句“你只是完成了我的传承仪式”的冲击,下一秒,他已将所有情绪压进逻辑回路。生物电几乎枯竭,葡萄糖注射的余效正在退去,但他不能停。

  “弦理论模拟模式启动。”星轨的声音断续不稳,却依旧清晰,“输入参数:三十六台永动机阵列,能量频率分布,空间拓扑结构。”

  空中那巨大的球形矩阵仍在运转,表面浮现出层层叠叠的光纹,如同无数道闭合的环路在自我复制。它不再向外释放现实干扰,而是向内收缩,形成一个高度压缩的信息体,仿佛在等待某种确认。

  林小满靠在残破的环形平台边沿,呼吸微弱。她抬起手,指尖轻轻触碰项链残片,那点晶核已经黯淡无光,但她仍试图调动体内最后一丝血脉波动。

  “不是为了分裂城市。”她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他在锁定什么。”

  李维坐在她身旁,机械键盘外壳裂开,几根线路裸露在外,他正用备用模块一根根接驳信号通路。右眼瞳孔微微收缩,映出终端上跳动的数据流。

  “矩阵在接收反馈信号。”他嗓音沙哑,“每一次循环重启,都像是一次校准。它在确认坐标的准确性。”

  张建国蹲在不远处,保温杯碎裂后的底座还握在手中。他低头看着掌心残留的茶渍,忽然开口:“昨天我改完作业,听见广播里放《东方红》。”他顿了顿,“那时候,街上的路灯闪了一下。”

  陈默猛地睁眼。

  “频率共振。”他说,“不是巧合。早期实验里,特定声波能稳定魔法波动——我们忽略了这个变量。”

  他拔出钢笔,将断裂的一端插入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纸页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与符文的混合推演,此刻,墨迹开始微微发烫。他以笔尖为引,在空中划出一道十一维投影图,线条悬浮不动,如同刻入空气。

  “林小满,把项链嵌进来。”

  她点头,艰难起身,将晶核按入投影中心。光芒一闪,随即稳定下来,形成一个微型接口。

  “数学-魔法转换完成。”星轨传回提示,“检测到隐藏拓扑结构:三重迷宫嵌套,具备自修复特性。”

  “那就穿透它。”陈默咬牙,将全部意识注入星轨,“启动‘锁定解析器’。”

  符文阵列骤然亮起,一道无形波纹以他们为中心向外扩散。矩阵表面的光纹开始扭曲,像是被某种力量强行拉伸、重组。

  三重迷宫显现。

  第一层是纯粹的空间折叠,路径无限循环;第二层是时间错位,每一步都会触发过去的影像重播;第三层则是信息伪装,所有探测信号都被篡改为无意义的杂波。

  “李维,切断外部干扰源。”陈默下令。

  李维双手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几组备用频段被激活,定向发射反向脉冲。矩阵外围的能量场出现短暂波动,第三层伪装开始松动。

  “就是现在。”陈默抬手,钢笔指向空中,“林小满,引导稳定场。”

  她深吸一口气,将血脉能量注入项链,再通过接口传入投影图。那道由数学与魔法构成的桥梁缓缓延伸,穿过迷宫表层,直指核心。

  光纹裂开一道缝隙。

  中央,悬浮着一个微型克莱因瓶状结构,通体透明,内部流动着银蓝色的光流。

  “控制节点。”陈默低声道,“找到了。”

  张建国站起身,一步步走向那团悬浮的结构。他的脚步很慢,但没有迟疑。

  “让我来。”他说。

  陈默想阻止,但没出声。他知道张建国的女儿曾参与过早期能源项目,那份档案编号K-097,正是周振海计划的起点。

  张建国从保温杯底抠下一块锋利的瓷片,划开手掌。鲜血滴落,接触到节点表面的瞬间,整座矩阵剧烈震颤。

  历史影像浮现。

  画面中是一座地下实验室,墙壁布满铜质管道,天花板悬挂着十二根水晶柱。周振海站在中央控制台前,手中握着一枚黑色晶体,背后屏幕上滚动着全球能源网络的实时数据。

  “第一代魔法-科技融合系统已上线。”他的声音冷静,“七大洲三百二十七个节点同步激活,能源调配效率提升八百倍。文明的发展节奏,从此由少数清醒者掌控。”

  镜头切换。

  一座非洲小镇的电网突然中断,居民陷入黑暗。同一时刻,纽约某栋摩天大楼的灯光却骤然增强,玻璃幕墙反射出刺目的光。

  “情感共振采集系统运行正常。”画外音响起,“愤怒、恐惧、希望——每一种情绪都是燃料。只要人类持续产生执念,系统便永不枯竭。”

  影像继续推进。

  十年后,系统开始失控。部分节点因过度抽取群体情绪而崩塌,引发区域性精神崩溃事件。周振海站在废墟前,脸上毫无波动。

  “不是系统错了。”他说,“是人类太脆弱。真正的进化,需要更极端的筛选。”

  画面戛然而止。

  矩阵剧烈收缩,球体坍缩成一个悬浮的克莱因瓶,瓶内响起急促的警报声:

  “能源储备跌破临界值……

  文明衰退倒计时启动……

  剩余时间:七十三年零四个月……”

  声音冰冷,毫无情感。

  陈默盯着那团虚影,大脑飞速运转。这不是威胁,是预警。一个被埋藏在控制节点深处的真实数据。

  “他早就知道系统会崩溃。”他说,“所以他才要寻找‘容器’,寻找能承载更高层级存在的载体。”

  林小满靠在李维肩上,喘息着问:“那个坐标……月球背面的实验室,是不是就是为了这一天准备的?”

  没人回答。

  李维的手指仍在键盘上移动,试图截取警报信号的源头。突然,他停下动作。

  “信号有回响。”他说,“不是单向广播。有人在接收。”

  陈默抬头,看向天空。

  那道赤金色光柱虽已消失,但空气中仍残留着细微的能量涟漪。他调出星轨记录的最后一帧图像——光束终点,并非仅仅指向月球实验室。

  它穿透地月轨道,继续延伸,落入一片未知空域。

  “坐标不止一个。”他说,“长沙是触发点,月球是中继站,真正目标在更远的地方。”

  张建国缓缓合拢手掌,血迹从指缝渗出。他望着那尚未消散的克莱因瓶虚影,声音低沉:“他不是疯子。”

  “他是先知。”

  话音未落,城市上空的能量余波忽然再次波动。街道地面泛起微弱的重影,一辆自行车从虚空中穿行而过,又瞬间消失。

  现实仍在轻微震荡。

  李维猛地抬头,右眼映出终端最后一条数据:“节点重新激活……倒计时重启……”

  陈默握紧钢笔,转向林小满:“还能再撑一次吗?”

  她勉强点头,手指颤抖着摸向项链。

  张建国将沾血的保温杯底放在地上,站到了他们前方。

  “这次,”他说,“别让我女儿的名字,再变成别人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