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投影消散的瞬间,李维右臂义肢外壳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那不是电路过载的杂音,而是一种有节奏的震颤,像是某种信号正从极深处被唤醒。
陈默立刻抬手,掌心对准义肢关节处。星轨的数据流在意识中炸开,十一维过滤场瞬间展开。他的指尖发麻,生物电能急速流失,额角渗出细密汗珠。
“它在接收什么?”林小满迅速靠过来,将项链残核贴上陈默手腕。温润的能量顺着经络蔓延,缓解了神经系统的压迫感。
“不是接收。”李维声音绷紧,“是渗透。频率……不对劲,像是从时间褶皱里挤出来的信号。”
张建国默默退后半步,把保温杯放在控制台边缘,手指轻抚杯身裂痕。他没说话,但眼神死死盯住终端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图——那波动轨迹,竟与女儿病历本上某段涂鸦的弧度完全一致。
陈默咬牙,强制维持过滤场运转。星轨在他脑内构建出义肢内部结构的虚拟模型,一层层剥离干扰信号。突然,某个隐藏频段亮起红光。
“找到了。”他说,“神经接口还在运行,但数据源不在现实时间轴上。”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指尖按上自己颈间项链。血脉能量缓缓注入,形成一道螺旋状光链缠绕义肢表面。金属外壳开始微微发烫,内部传来细微的撕裂声。
“稳住。”陈默低声提醒,“别让它突破临界点。”
话音未落,义肢猛地一震。一道幽蓝电流顺着光链反冲而上,直击林小满胸口。她闷哼一声,脚步踉跄,却被陈默一把扶住肩膀。
“继续。”他盯着那道电流路径,“这是唯一能追踪源头的方式。”
李维闭上左眼,备用机械眼启动独立扫描模式。虹膜收缩成一条细缝,捕捉到神经接口中的双相加密结构——外层是量子纠缠锁,内层则是扭曲的符文链。
“符文部分交给我。”陈默松开林小满,转而将手掌覆在主控晶体上。星轨立即调取前世记忆库中的魔法拓扑模型,将符文链转化为可计算的弦振动方程。
“就像电流穿过蜂巢。”林小满忽然开口,目光凝视空中浮现的数据流,“每个节点都通向不同出口,但我们只需要找到最先点亮的那个。”
李维瞳孔微缩,迅速调整破译算法。误差校正程序自动运行,量子密钥逐层解锁。三秒后,最后一道符文断裂。
监控画面弹出。
昏暗实验室,墙上挂着泛黄的爱因斯坦海报。年轻的周振海站在操作台前,手中握着一枚发光晶体。他面前躺着一个人体实验体,胸腔敞开,血管连接着复杂的导管系统。
“魔法不是神迹。”周振海低声说,“是可控的变量。”
他将晶体缓缓推进实验体心脏位置。接触瞬间,空气中浮现出淡金色符文环,围绕两人旋转。实验体身体剧烈抽搐,随后归于平静。
“第一次融合成功。”周振海记录下数据,“代价:寿命缩短三十年。结论:可行。”
画面切换。
同一间实验室,夜晚。周振海独自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张照片——小女孩戴着项链,笑容灿烂。他盯着照片看了很久,最终将其塞进抽屉,转身走向保险柜。
保险柜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数十份档案袋,每一份都标注着“失败品”。
他抽出最底层的一份,封面上写着:“x-9项目终止报告。唯一幸存样本:携带血脉印记的项链。”
林小满呼吸一滞。她下意识摸向自己颈间的项链残核,发现它正在微微发烫。
“那是我母亲……”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无法掩饰的震动。
陈默没有回应。他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周振海的动作上——那人取出一枚微型芯片,插入实验日志终端,随后输入了一串复杂指令。
屏幕亮起:
【初始化时空锚点协议】
【绑定生命频率:周·婉清(女,6岁,先天性心脏病)】
【目标继承者识别机制:血脉共鸣 符文共振】
【启动倒计时:二十年】
“所以他早就计划好了。”张建国终于开口,声音沙哑,“不是为了毁灭,是为了延续。”
“但他篡改了规则。”陈默收回手,过滤场随之消散。他看向李维,“准备清除程序,不能让这段数据继续扩散。”
李维点头,手指在终端上快速敲击。清除指令刚发送出去,义肢突然剧烈震颤。金属外壳开始熔解,内部结构自行重组,仿佛有另一股意志在主导它的形态变化。
“不对!”林小满喊道,“它在自毁!”
陈默猛地扑上前,试图用生物电能强行压制。可就在下一秒,整个义肢化作一团流动的银光,升腾至半空。光芒收敛,一个悬浮的克莱因瓶出现在众人眼前。
瓶壁透明,内部光影流转。紧接着,一段警报声传出:
“一级战备响应……敌方舰队进入近地轨道……文明存续概率低于1.7%。”
声音冰冷,毫无情绪波动,却让所有人脊背发寒。
“这不是录音。”李维强撑着站起身,左眼机械眼锁定克莱因瓶内部结构,“这是实时传输,信号源位于小行星带某秘密基地,时间轴指向五十年后。”
“未来战争?”林小满喃喃道。
“不。”陈默盯着那不断闪烁的红色光点,“是警告。有人在用这种方式传递信息。”
张建国忽然弯腰,拾起保温杯。他将杯子轻轻放在主控台中央,杯底与地面符文环恰好契合。一瞬间,警报声的接收频率变得清晰。
“这杯子……”他说,“泡过润喉茶的地方,留下的痕迹和这个波形吻合。”
没有人质疑。他们都知道,有些东西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早已埋下伏笔。
陈默命令星轨启动声波溯源程序。数据流在空中展开,层层推演。坐标逐渐锁定,最终定格在南极冰层下方某处——那里有一座未被标记的地下遗迹,外形与月球基地完全对称。
“两个锚点。”林小满低声道,“一个在这里,一个在地球极点。”
“而且都在等待触发。”陈默握紧拳头。他知道,真正的选择还没到来。
警报声仍在循环播放。克莱因瓶静静悬浮,瓶内光影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
李维靠着控制台,右臂只剩空荡的接口。林小满的项链残核出现细微裂纹,但她仍维持着能量链连接。张建国站在原地,手指摩挲着保温杯上的刻痕。
陈默抬起头,目光穿透裂隙,望向遥远的星空。
就在这时,克莱因瓶内的影像变了。
不再是冰冷的战争场景,而是一间教室。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黑板上写满了公式。一名少年坐在角落,低头记笔记。他抬起脸,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那是十八岁的他自己。
未来的自己。
他张了口,似乎说了什么。
陈默猛然向前一步,伸手想触碰瓶身——
瓶壁泛起涟漪,影像瞬间消失。
        陈默立刻抬手,掌心对准义肢关节处。星轨的数据流在意识中炸开,十一维过滤场瞬间展开。他的指尖发麻,生物电能急速流失,额角渗出细密汗珠。
“它在接收什么?”林小满迅速靠过来,将项链残核贴上陈默手腕。温润的能量顺着经络蔓延,缓解了神经系统的压迫感。
“不是接收。”李维声音绷紧,“是渗透。频率……不对劲,像是从时间褶皱里挤出来的信号。”
张建国默默退后半步,把保温杯放在控制台边缘,手指轻抚杯身裂痕。他没说话,但眼神死死盯住终端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图——那波动轨迹,竟与女儿病历本上某段涂鸦的弧度完全一致。
陈默咬牙,强制维持过滤场运转。星轨在他脑内构建出义肢内部结构的虚拟模型,一层层剥离干扰信号。突然,某个隐藏频段亮起红光。
“找到了。”他说,“神经接口还在运行,但数据源不在现实时间轴上。”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指尖按上自己颈间项链。血脉能量缓缓注入,形成一道螺旋状光链缠绕义肢表面。金属外壳开始微微发烫,内部传来细微的撕裂声。
“稳住。”陈默低声提醒,“别让它突破临界点。”
话音未落,义肢猛地一震。一道幽蓝电流顺着光链反冲而上,直击林小满胸口。她闷哼一声,脚步踉跄,却被陈默一把扶住肩膀。
“继续。”他盯着那道电流路径,“这是唯一能追踪源头的方式。”
李维闭上左眼,备用机械眼启动独立扫描模式。虹膜收缩成一条细缝,捕捉到神经接口中的双相加密结构——外层是量子纠缠锁,内层则是扭曲的符文链。
“符文部分交给我。”陈默松开林小满,转而将手掌覆在主控晶体上。星轨立即调取前世记忆库中的魔法拓扑模型,将符文链转化为可计算的弦振动方程。
“就像电流穿过蜂巢。”林小满忽然开口,目光凝视空中浮现的数据流,“每个节点都通向不同出口,但我们只需要找到最先点亮的那个。”
李维瞳孔微缩,迅速调整破译算法。误差校正程序自动运行,量子密钥逐层解锁。三秒后,最后一道符文断裂。
监控画面弹出。
昏暗实验室,墙上挂着泛黄的爱因斯坦海报。年轻的周振海站在操作台前,手中握着一枚发光晶体。他面前躺着一个人体实验体,胸腔敞开,血管连接着复杂的导管系统。
“魔法不是神迹。”周振海低声说,“是可控的变量。”
他将晶体缓缓推进实验体心脏位置。接触瞬间,空气中浮现出淡金色符文环,围绕两人旋转。实验体身体剧烈抽搐,随后归于平静。
“第一次融合成功。”周振海记录下数据,“代价:寿命缩短三十年。结论:可行。”
画面切换。
同一间实验室,夜晚。周振海独自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张照片——小女孩戴着项链,笑容灿烂。他盯着照片看了很久,最终将其塞进抽屉,转身走向保险柜。
保险柜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数十份档案袋,每一份都标注着“失败品”。
他抽出最底层的一份,封面上写着:“x-9项目终止报告。唯一幸存样本:携带血脉印记的项链。”
林小满呼吸一滞。她下意识摸向自己颈间的项链残核,发现它正在微微发烫。
“那是我母亲……”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无法掩饰的震动。
陈默没有回应。他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周振海的动作上——那人取出一枚微型芯片,插入实验日志终端,随后输入了一串复杂指令。
屏幕亮起:
【初始化时空锚点协议】
【绑定生命频率:周·婉清(女,6岁,先天性心脏病)】
【目标继承者识别机制:血脉共鸣 符文共振】
【启动倒计时:二十年】
“所以他早就计划好了。”张建国终于开口,声音沙哑,“不是为了毁灭,是为了延续。”
“但他篡改了规则。”陈默收回手,过滤场随之消散。他看向李维,“准备清除程序,不能让这段数据继续扩散。”
李维点头,手指在终端上快速敲击。清除指令刚发送出去,义肢突然剧烈震颤。金属外壳开始熔解,内部结构自行重组,仿佛有另一股意志在主导它的形态变化。
“不对!”林小满喊道,“它在自毁!”
陈默猛地扑上前,试图用生物电能强行压制。可就在下一秒,整个义肢化作一团流动的银光,升腾至半空。光芒收敛,一个悬浮的克莱因瓶出现在众人眼前。
瓶壁透明,内部光影流转。紧接着,一段警报声传出:
“一级战备响应……敌方舰队进入近地轨道……文明存续概率低于1.7%。”
声音冰冷,毫无情绪波动,却让所有人脊背发寒。
“这不是录音。”李维强撑着站起身,左眼机械眼锁定克莱因瓶内部结构,“这是实时传输,信号源位于小行星带某秘密基地,时间轴指向五十年后。”
“未来战争?”林小满喃喃道。
“不。”陈默盯着那不断闪烁的红色光点,“是警告。有人在用这种方式传递信息。”
张建国忽然弯腰,拾起保温杯。他将杯子轻轻放在主控台中央,杯底与地面符文环恰好契合。一瞬间,警报声的接收频率变得清晰。
“这杯子……”他说,“泡过润喉茶的地方,留下的痕迹和这个波形吻合。”
没有人质疑。他们都知道,有些东西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早已埋下伏笔。
陈默命令星轨启动声波溯源程序。数据流在空中展开,层层推演。坐标逐渐锁定,最终定格在南极冰层下方某处——那里有一座未被标记的地下遗迹,外形与月球基地完全对称。
“两个锚点。”林小满低声道,“一个在这里,一个在地球极点。”
“而且都在等待触发。”陈默握紧拳头。他知道,真正的选择还没到来。
警报声仍在循环播放。克莱因瓶静静悬浮,瓶内光影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
李维靠着控制台,右臂只剩空荡的接口。林小满的项链残核出现细微裂纹,但她仍维持着能量链连接。张建国站在原地,手指摩挲着保温杯上的刻痕。
陈默抬起头,目光穿透裂隙,望向遥远的星空。
就在这时,克莱因瓶内的影像变了。
不再是冰冷的战争场景,而是一间教室。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黑板上写满了公式。一名少年坐在角落,低头记笔记。他抬起脸,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那是十八岁的他自己。
未来的自己。
他张了口,似乎说了什么。
陈默猛然向前一步,伸手想触碰瓶身——
瓶壁泛起涟漪,影像瞬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