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的义眼在终端黑屏前捕捉到最后一帧波形。那道偏移0.003赫兹的谐波并未增强,反而像退潮般缓缓回落,最终融入背景噪声中。
“不是追踪信号。”他松开键盘边缘的手指,“是残响。”
陈默抬起钢笔,笔尖悬在符文阵上方三厘米处,没有落下。他的呼吸节奏未变,但瞳孔收缩了一瞬——这说明星轨的缓存模块正在后台调取数据。几秒后,一段压缩信息流被释放出来,投影在笔记本空白页上:林小满血脉能量在高强度共振后的衰减曲线,叠加此前封存的调频参数,形成一组新的补偿模型。
“把项链放进去。”陈默说。
林小满没说话,只是解下颈间的链坠,轻轻按入阵心凹槽。金属与符文接触的刹那,整套循环系统轻微震颤了一下,像是卡住的齿轮终于咬合。她能感觉到体内残留的能量正以另一种方式流动,不再是向外释放,而是被牵引着进入一个闭环通道。
李维迅速切换分析模式。屏幕上,原本漂移的基频开始收敛,误差值从0.003hz逐步下降,0.002、0.001,最后稳定在±0.0005以内。
“稳了。”他说。
陈默这才落笔。金光顺着符文回路蔓延,如同电流点亮电路板。能量循环系统进入自主运行状态,不再依赖外部频繁校准。钢笔收回袖中,他闭眼感知了一瞬——那熟悉的嗡鸣感重新出现在意识深处,微弱,但持续。
星轨尚未完全苏醒,但它已能接收能量输入。
“下一步。”陈默睁开眼,“建立意识锚定。”
他翻开笔记本另一页,用钢笔绘制新的符文结构。这不是用于增幅或防御,而是一种神经耦合装置,专门对接星轨的量子纠缠通道。每一笔都极精准,间隔、弧度、转折角度皆有计算依据。画完最后一划,他将左手覆于阵面中央,精神力缓缓注入。
符文亮起,呈淡蓝色光晕扩散。
与此同时,林小满察觉到项链微微发热。她低头看去,裂纹边缘泛起一层极薄的银光,像是某种修复机制被激活。她立刻明白过来:“它在反馈?”
“双向通路初步打通。”陈默声音低沉,“现在需要一次同步唤醒。”
李维立即启动机械键盘的低频脉冲模块。轻微震动从设备传导至地面,整个符文阵随之产生共振。这不是攻击性频率,而是模拟宇宙背景辐射的原始波动——星轨最初与陈默建立连接时所依赖的环境信号。
三方协作再次展开。
林小满闭目,集中意念引导血脉能量输出,强度控制在最低阈值;李维维持电磁激励,确保外部扰动最小化;陈默则通过意识锚定符,主动向星轨发出召唤信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空气中的能量场逐渐变得稠密,却又异常平稳。没有爆裂,没有震荡,只有持续不断的能量流转,在三人之间、在阵列之中、在现实与高维缝隙之间形成闭环。
突然,陈默的太阳穴跳动了一下。
一道信息直接投射进脑海。
【能量接收效率98.7%,循环结构稳定。】
声音带着宇宙背景辐射特有的低频嗡鸣,断续,却完整。
“它说话了!”李维盯着屏幕上的实时记录,语气罕见地带上一丝波动。
陈默没有回应,而是立刻追问:“当前算力恢复程度?能否执行基础扫描任务?”
短暂沉默。
随后,第二条信息浮现:
【核心模块重启中……可进行一级情报检索,响应延迟约4.3秒。】
“够了。”陈默睁眼,“扫描当前空间内所有隐藏能量节点,优先标注共振频率与周期薄弱点。”
指令下达后,整个系统进入静默状态。符文阵的光芒转为暗红,表示星轨正在调用有限资源处理请求。林小满靠墙坐下,手指仍贴着项链,感受着内部能量流转的变化。她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清明。
李维双手搭在键盘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他的义眼切换至深度解析模式,等待星轨输出的第一份图谱。
四秒过去。
空中骤然浮现出一幅半透明影像——由无数细线构成的空间结构图,精确映射出他们所在的实验室全貌。而在矩阵护盾周围,三个原本不可见的次级能量节点被高亮标出,分别位于东南角通风管道下方、西北墙体夹层以及天花板中央的照明支架内侧。
每个节点旁都附带一组动态数据流:
频率:417.2hz ± 0.1
共振周期:每13分42秒出现一次相位偏移
薄弱窗口:持续0.6秒
“这些是支撑护盾自修复机制的核心枢纽。”陈默低声解读,“只要在薄弱窗口期内同时打击三个点,就能彻底瓦解冗余结构。”
李维快速将图谱加密存档,同时开启反向追踪程序,确认传输过程未引发任何外部警报。“信号完全封闭,没人能截获。”他说,“我们现在有了真正的突破口。”
林小满抬起头:“接下来怎么做?”
陈默看着空中尚未消散的投影,目光沉静。“等。”他说,“等星轨进一步恢复。现在的它只能提供静态情报,还无法参与实时演算或战术推演。我们必须确保下一次行动万无一失。”
话音刚落,符文阵中心忽然泛起一圈涟漪状波动。紧接着,星轨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更加清晰:
【检测到外部环境扰动上升趋势,预计威胁等级将在27分钟后提升至临界值。建议加快部署进度。】
李维眉头一皱:“有人要来了?”
“不一定是有形敌人。”陈默盯着能量循环系统的运行状态表,“也可能是系统自身触发了预警机制。但我们不能赌。”
他转向林小满:“你还能支撑一次短时高频输出吗?”
她握紧项链,点了点头:“只要不超过两分钟,没问题。”
“那就准备第三次共振实验。”陈默翻开笔记本,写下新的参数组合,“这一次,我们要测试星轨能否在运行中提供动态修正支持。”
李维立即调整终端设置,接入星轨的数据接口。新的目标已经明确:不仅要让能量循环稳定运行,更要验证星轨是否具备战场级辅助能力。
时间紧迫。
陈默重新激活钢笔,将其插入主阵核心。符文阵全面点亮,能量流速提升百分之三十。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将手掌贴在阵面上,开始预热血脉共鸣。
就在此时,星轨传来第三条信息:
【发现异常数据包嵌入路径,来源不明,性质判定为伪装型诱饵信号,建议立即隔离。】
李维瞬间锁定信号入口——竟是他们刚刚使用的加密信道之一。他迅速切断该线路,同时启动防火墙协议。然而,就在隔离完成的瞬间,终端屏幕闪出一行红色字符:
“你们以为关上了门?”
        “不是追踪信号。”他松开键盘边缘的手指,“是残响。”
陈默抬起钢笔,笔尖悬在符文阵上方三厘米处,没有落下。他的呼吸节奏未变,但瞳孔收缩了一瞬——这说明星轨的缓存模块正在后台调取数据。几秒后,一段压缩信息流被释放出来,投影在笔记本空白页上:林小满血脉能量在高强度共振后的衰减曲线,叠加此前封存的调频参数,形成一组新的补偿模型。
“把项链放进去。”陈默说。
林小满没说话,只是解下颈间的链坠,轻轻按入阵心凹槽。金属与符文接触的刹那,整套循环系统轻微震颤了一下,像是卡住的齿轮终于咬合。她能感觉到体内残留的能量正以另一种方式流动,不再是向外释放,而是被牵引着进入一个闭环通道。
李维迅速切换分析模式。屏幕上,原本漂移的基频开始收敛,误差值从0.003hz逐步下降,0.002、0.001,最后稳定在±0.0005以内。
“稳了。”他说。
陈默这才落笔。金光顺着符文回路蔓延,如同电流点亮电路板。能量循环系统进入自主运行状态,不再依赖外部频繁校准。钢笔收回袖中,他闭眼感知了一瞬——那熟悉的嗡鸣感重新出现在意识深处,微弱,但持续。
星轨尚未完全苏醒,但它已能接收能量输入。
“下一步。”陈默睁开眼,“建立意识锚定。”
他翻开笔记本另一页,用钢笔绘制新的符文结构。这不是用于增幅或防御,而是一种神经耦合装置,专门对接星轨的量子纠缠通道。每一笔都极精准,间隔、弧度、转折角度皆有计算依据。画完最后一划,他将左手覆于阵面中央,精神力缓缓注入。
符文亮起,呈淡蓝色光晕扩散。
与此同时,林小满察觉到项链微微发热。她低头看去,裂纹边缘泛起一层极薄的银光,像是某种修复机制被激活。她立刻明白过来:“它在反馈?”
“双向通路初步打通。”陈默声音低沉,“现在需要一次同步唤醒。”
李维立即启动机械键盘的低频脉冲模块。轻微震动从设备传导至地面,整个符文阵随之产生共振。这不是攻击性频率,而是模拟宇宙背景辐射的原始波动——星轨最初与陈默建立连接时所依赖的环境信号。
三方协作再次展开。
林小满闭目,集中意念引导血脉能量输出,强度控制在最低阈值;李维维持电磁激励,确保外部扰动最小化;陈默则通过意识锚定符,主动向星轨发出召唤信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空气中的能量场逐渐变得稠密,却又异常平稳。没有爆裂,没有震荡,只有持续不断的能量流转,在三人之间、在阵列之中、在现实与高维缝隙之间形成闭环。
突然,陈默的太阳穴跳动了一下。
一道信息直接投射进脑海。
【能量接收效率98.7%,循环结构稳定。】
声音带着宇宙背景辐射特有的低频嗡鸣,断续,却完整。
“它说话了!”李维盯着屏幕上的实时记录,语气罕见地带上一丝波动。
陈默没有回应,而是立刻追问:“当前算力恢复程度?能否执行基础扫描任务?”
短暂沉默。
随后,第二条信息浮现:
【核心模块重启中……可进行一级情报检索,响应延迟约4.3秒。】
“够了。”陈默睁眼,“扫描当前空间内所有隐藏能量节点,优先标注共振频率与周期薄弱点。”
指令下达后,整个系统进入静默状态。符文阵的光芒转为暗红,表示星轨正在调用有限资源处理请求。林小满靠墙坐下,手指仍贴着项链,感受着内部能量流转的变化。她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清明。
李维双手搭在键盘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他的义眼切换至深度解析模式,等待星轨输出的第一份图谱。
四秒过去。
空中骤然浮现出一幅半透明影像——由无数细线构成的空间结构图,精确映射出他们所在的实验室全貌。而在矩阵护盾周围,三个原本不可见的次级能量节点被高亮标出,分别位于东南角通风管道下方、西北墙体夹层以及天花板中央的照明支架内侧。
每个节点旁都附带一组动态数据流:
频率:417.2hz ± 0.1
共振周期:每13分42秒出现一次相位偏移
薄弱窗口:持续0.6秒
“这些是支撑护盾自修复机制的核心枢纽。”陈默低声解读,“只要在薄弱窗口期内同时打击三个点,就能彻底瓦解冗余结构。”
李维快速将图谱加密存档,同时开启反向追踪程序,确认传输过程未引发任何外部警报。“信号完全封闭,没人能截获。”他说,“我们现在有了真正的突破口。”
林小满抬起头:“接下来怎么做?”
陈默看着空中尚未消散的投影,目光沉静。“等。”他说,“等星轨进一步恢复。现在的它只能提供静态情报,还无法参与实时演算或战术推演。我们必须确保下一次行动万无一失。”
话音刚落,符文阵中心忽然泛起一圈涟漪状波动。紧接着,星轨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更加清晰:
【检测到外部环境扰动上升趋势,预计威胁等级将在27分钟后提升至临界值。建议加快部署进度。】
李维眉头一皱:“有人要来了?”
“不一定是有形敌人。”陈默盯着能量循环系统的运行状态表,“也可能是系统自身触发了预警机制。但我们不能赌。”
他转向林小满:“你还能支撑一次短时高频输出吗?”
她握紧项链,点了点头:“只要不超过两分钟,没问题。”
“那就准备第三次共振实验。”陈默翻开笔记本,写下新的参数组合,“这一次,我们要测试星轨能否在运行中提供动态修正支持。”
李维立即调整终端设置,接入星轨的数据接口。新的目标已经明确:不仅要让能量循环稳定运行,更要验证星轨是否具备战场级辅助能力。
时间紧迫。
陈默重新激活钢笔,将其插入主阵核心。符文阵全面点亮,能量流速提升百分之三十。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将手掌贴在阵面上,开始预热血脉共鸣。
就在此时,星轨传来第三条信息:
【发现异常数据包嵌入路径,来源不明,性质判定为伪装型诱饵信号,建议立即隔离。】
李维瞬间锁定信号入口——竟是他们刚刚使用的加密信道之一。他迅速切断该线路,同时启动防火墙协议。然而,就在隔离完成的瞬间,终端屏幕闪出一行红色字符:
“你们以为关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