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的指尖还残留着刀柄的余温,那三道符号像刻进了神经。他缓缓收手,将小刀重新插回裤袋,目光没有离开灰白幕布上的那行字。
“你们本不该现在进来。”
字迹仍未消散,光点组成的笔画在空中微微起伏,如同呼吸。林小满站到他身旁,声音压得很低:“它知道我们是谁。”
“不,”李维蹲在地上,手指轻触机械键盘残存的接口,“它只是识别到了某种信号模式。刚才那道蓝光和这行字之间有延迟,不是实时对话,是预设响应。”
陈默点头。他早察觉了——这片空间不是活的,而是被设定好的程序化结构。就像一台运行中的主机,只要触发特定条件,就会执行对应指令。而他们刚才用钢笔、血迹、符文阵列和金属刀具完成的,恰好是一次“非法访问”的认证流程。
“星轨不在。”林小满低声说,“可我们还能动。”
“正因为星轨不在,”陈默开口,“我们才更得清醒。它最后一次提示的是重力基准,说明哪怕维度折叠,底层规则仍可依赖。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等它回来,而是用已知去撬动未知。”
他翻开笔记本,封面上的裂痕依旧,但那些纹路已不再静止。它们随着他的呼吸微微震颤,仿佛纸张本身有了脉搏。他没再试图呼唤星轨,而是将笔尖轻轻落在一页空白处,画下一个极简的共振环。
笔尖刚落,地面便传来回应。
一道细线般的幽蓝光芒从最近的裂缝中爬出,沿着岩面蜿蜒前行,最终停在共振环投影的位置,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紧接着,整片黑色岩地表面浮现出无数交错的微光线条,像是沉睡的地图被唤醒。
“它在反馈魔法输入。”林小满立刻明白了,“而且是以高维语法解析的。”
“不是反馈,是校验。”李维盯着键盘屏幕上跳动的残余数据流,“每一次你写下符文,它都在比对标准模板。刚才那道蓝光,就是一次权限验证通过后的确认信号。”
陈默沉默片刻,忽然将笔收起。
“那就别写完整的。”
他改用指甲在掌心划出一道短弧,沾上一滴从指缝渗出的血,然后俯身,将血点按进岩面裂缝边缘。没有符文,没有咒语,只是一个纯粹的生物信息载体。
岩面震动了一下。
裂缝深处的蓝光骤然增强,随即又熄灭。半秒后,距离他们约十五米外的一块岩壁上,无声浮现出三个新的光点,呈三角排列,亮度稳定。
“标记?”林小满皱眉。
“坐标。”李维迅速调出键盘的扫描模块,“频率与刚才缝隙响应时一致,是同一套信号体系。这三个点,可能是空间内的关键节点。”
陈默站起身,望向那三处光点。它们不动,也不扩散,像是被钉死在空间结构中的锚。
“这不是随机生成的。”他说,“它是根据我的动作做出的调整。血是媒介,但真正触发它的,是我对符文的理解方式。这个空间在读取我们的认知模型。”
林小满忽然抬手,摘下项链,放在掌心。银链表面仍有细微裂纹,但她没再注入能量,而是用指尖轻轻摩挲链坠背面——那里刻着一个她自己都记不清何时刻下的小符号,像是某个公式缩写。
她将项链贴上岩面。
这一次,没有任何光芒升起。
但她的眼睛却猛地睁大。
“我看到了……一瞬间。”
“什么?”陈默问。
“一条路径。”她的声音有些发颤,“从这里出发,穿过那片幕布,连接到某个巨大的核心结构。它一闪就没了,但我确定……那是矩阵的能量流向图。”
李维立刻扑过去,将键盘连接到岩面接缝处,尝试捕捉残留波动。几秒后,屏幕闪出一段不完整的波形图,峰值频率与林小满描述的路径走向完全吻合。
“她在共振。”李维抬头,“不是用魔法,是用记忆。她的大脑成了接收器。”
陈默盯着她手中的项链,忽然明白过来——这个空间不仅读取行为,还读取思维惯性。林小满常年将理论转化为生活实例的思维方式,让她无意中构建了一种“可解析的认知格式”,正好匹配这里的运行逻辑。
“所以警告语说‘不该现在进来’。”陈默低声说,“不是因为我们来错了地方,而是来得太早。系统预期的访问者,应该具备更高阶的认知权限。我们是强行闯入的。”
“那现在怎么办?”林小满握紧项链,“退回去?”
“退不了。”李维摇头,“空间跃迁已经完成,原路径关闭。我们现在唯一的出口,就是向前。”
陈默深吸一口气,转向那三处光点。
“那就继续走。但不能再硬碰。这个空间有防御机制,每一次超限操作都会触发反制。我们必须用最小代价,获取最大信息。”
他从背包里取出一支葡萄糖口服液,拧开喝下一半,递给林小满。她接过,默默饮尽。李维也从口袋里摸出一块压缩能量胶,塞进嘴里。
三人短暂休整。
随后,陈默取出钢笔,却没有打开增幅器。他只是将笔尖轻轻点在岩面,以极慢的速度画出一个单向导引符的起始线段。笔尖离地不到一毫米,几乎不接触实体。
幽蓝的光再次浮现,但这次只蔓延了不到十厘米便停止。
“限制输出强度,它就不会判定为攻击。”陈默收回笔,“接下来,我们分工作业。”
他指向最左侧的光点:“李维,你用键盘发射低频脉冲,模拟自然背景噪声,试探它的反应阈值。林小满,你保持项链与地面接触,记录任何视觉或感知异常。我来负责与空间交互,但只做最低限度的符号输入。”
三人各自就位。
李维趴在地上,手指在残损键盘上快速敲击,发出一阵阵几乎听不见的震动。林小满盘膝坐下,双手贴地,闭眼凝神。陈默则跪在岩面边缘,用指甲蘸血,在裂缝旁刻画一个简化版的拓扑标识。
光点开始闪烁。
不是回应陈默的动作,而是随着林小满的呼吸节奏同步明灭。她的睫毛微微抽动,嘴唇无声开合,像是在复述某个复杂的推导过程。
“有东西在传……”她突然睁眼,“不是图像,是逻辑链。关于能量守恒在十一维空间的修正方程。”
“它在教学?”李维愣住。
“不,是筛选。”陈默猛然意识到,“它在测试我们有没有资格继续前进。刚才的警告不是驱逐,是准入考试。”
话音未落,远处的灰白幕布忽然扭曲。
三处光点同时爆亮,紧接着,幕布表面浮现出新的结构——一座由无数交错光线构成的立体网络,中心悬浮着一团不断旋转的紫色多面体。
那是矩阵的核心投影。
而在网络外围,七个节点清晰可见,正按照非欧几何规律缓慢移动。
“找到了。”李维屏住呼吸,“这就是维持矩阵运行的能量节点分布图。”
陈默死死盯着那幅图。他知道,只要能破坏其中任意三个,就能让核心暴露足够长的时间,完成关闭程序。
但他也清楚,一旦他们开始行动,这片空间的守卫系统必将启动。
“准备推进。”他站起身,将笔记本塞进怀里,“保持低功率交互,不要触发警戒层级。我们不是来摧毁的,是来通关的。”
林小满拾起项链戴回脖子,指尖抚过裂痕。李维合上键盘盖,握住两侧把手。陈默最后看了一眼那行尚未消失的文字。
“你们本不该现在进来。”
他冷笑一声,迈步向前。
三人走向幕布边缘时,地面的光纹悄然重组,一条狭窄的路径在他们脚下延伸而出,直通那片未知区域。
就在陈默即将踏入幕布的瞬间,他的钢笔突然自行弹开笔帽,笔尖自动伸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微不可见的弧线。
一道无声的警报,从空间深处响起。
        “你们本不该现在进来。”
字迹仍未消散,光点组成的笔画在空中微微起伏,如同呼吸。林小满站到他身旁,声音压得很低:“它知道我们是谁。”
“不,”李维蹲在地上,手指轻触机械键盘残存的接口,“它只是识别到了某种信号模式。刚才那道蓝光和这行字之间有延迟,不是实时对话,是预设响应。”
陈默点头。他早察觉了——这片空间不是活的,而是被设定好的程序化结构。就像一台运行中的主机,只要触发特定条件,就会执行对应指令。而他们刚才用钢笔、血迹、符文阵列和金属刀具完成的,恰好是一次“非法访问”的认证流程。
“星轨不在。”林小满低声说,“可我们还能动。”
“正因为星轨不在,”陈默开口,“我们才更得清醒。它最后一次提示的是重力基准,说明哪怕维度折叠,底层规则仍可依赖。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等它回来,而是用已知去撬动未知。”
他翻开笔记本,封面上的裂痕依旧,但那些纹路已不再静止。它们随着他的呼吸微微震颤,仿佛纸张本身有了脉搏。他没再试图呼唤星轨,而是将笔尖轻轻落在一页空白处,画下一个极简的共振环。
笔尖刚落,地面便传来回应。
一道细线般的幽蓝光芒从最近的裂缝中爬出,沿着岩面蜿蜒前行,最终停在共振环投影的位置,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紧接着,整片黑色岩地表面浮现出无数交错的微光线条,像是沉睡的地图被唤醒。
“它在反馈魔法输入。”林小满立刻明白了,“而且是以高维语法解析的。”
“不是反馈,是校验。”李维盯着键盘屏幕上跳动的残余数据流,“每一次你写下符文,它都在比对标准模板。刚才那道蓝光,就是一次权限验证通过后的确认信号。”
陈默沉默片刻,忽然将笔收起。
“那就别写完整的。”
他改用指甲在掌心划出一道短弧,沾上一滴从指缝渗出的血,然后俯身,将血点按进岩面裂缝边缘。没有符文,没有咒语,只是一个纯粹的生物信息载体。
岩面震动了一下。
裂缝深处的蓝光骤然增强,随即又熄灭。半秒后,距离他们约十五米外的一块岩壁上,无声浮现出三个新的光点,呈三角排列,亮度稳定。
“标记?”林小满皱眉。
“坐标。”李维迅速调出键盘的扫描模块,“频率与刚才缝隙响应时一致,是同一套信号体系。这三个点,可能是空间内的关键节点。”
陈默站起身,望向那三处光点。它们不动,也不扩散,像是被钉死在空间结构中的锚。
“这不是随机生成的。”他说,“它是根据我的动作做出的调整。血是媒介,但真正触发它的,是我对符文的理解方式。这个空间在读取我们的认知模型。”
林小满忽然抬手,摘下项链,放在掌心。银链表面仍有细微裂纹,但她没再注入能量,而是用指尖轻轻摩挲链坠背面——那里刻着一个她自己都记不清何时刻下的小符号,像是某个公式缩写。
她将项链贴上岩面。
这一次,没有任何光芒升起。
但她的眼睛却猛地睁大。
“我看到了……一瞬间。”
“什么?”陈默问。
“一条路径。”她的声音有些发颤,“从这里出发,穿过那片幕布,连接到某个巨大的核心结构。它一闪就没了,但我确定……那是矩阵的能量流向图。”
李维立刻扑过去,将键盘连接到岩面接缝处,尝试捕捉残留波动。几秒后,屏幕闪出一段不完整的波形图,峰值频率与林小满描述的路径走向完全吻合。
“她在共振。”李维抬头,“不是用魔法,是用记忆。她的大脑成了接收器。”
陈默盯着她手中的项链,忽然明白过来——这个空间不仅读取行为,还读取思维惯性。林小满常年将理论转化为生活实例的思维方式,让她无意中构建了一种“可解析的认知格式”,正好匹配这里的运行逻辑。
“所以警告语说‘不该现在进来’。”陈默低声说,“不是因为我们来错了地方,而是来得太早。系统预期的访问者,应该具备更高阶的认知权限。我们是强行闯入的。”
“那现在怎么办?”林小满握紧项链,“退回去?”
“退不了。”李维摇头,“空间跃迁已经完成,原路径关闭。我们现在唯一的出口,就是向前。”
陈默深吸一口气,转向那三处光点。
“那就继续走。但不能再硬碰。这个空间有防御机制,每一次超限操作都会触发反制。我们必须用最小代价,获取最大信息。”
他从背包里取出一支葡萄糖口服液,拧开喝下一半,递给林小满。她接过,默默饮尽。李维也从口袋里摸出一块压缩能量胶,塞进嘴里。
三人短暂休整。
随后,陈默取出钢笔,却没有打开增幅器。他只是将笔尖轻轻点在岩面,以极慢的速度画出一个单向导引符的起始线段。笔尖离地不到一毫米,几乎不接触实体。
幽蓝的光再次浮现,但这次只蔓延了不到十厘米便停止。
“限制输出强度,它就不会判定为攻击。”陈默收回笔,“接下来,我们分工作业。”
他指向最左侧的光点:“李维,你用键盘发射低频脉冲,模拟自然背景噪声,试探它的反应阈值。林小满,你保持项链与地面接触,记录任何视觉或感知异常。我来负责与空间交互,但只做最低限度的符号输入。”
三人各自就位。
李维趴在地上,手指在残损键盘上快速敲击,发出一阵阵几乎听不见的震动。林小满盘膝坐下,双手贴地,闭眼凝神。陈默则跪在岩面边缘,用指甲蘸血,在裂缝旁刻画一个简化版的拓扑标识。
光点开始闪烁。
不是回应陈默的动作,而是随着林小满的呼吸节奏同步明灭。她的睫毛微微抽动,嘴唇无声开合,像是在复述某个复杂的推导过程。
“有东西在传……”她突然睁眼,“不是图像,是逻辑链。关于能量守恒在十一维空间的修正方程。”
“它在教学?”李维愣住。
“不,是筛选。”陈默猛然意识到,“它在测试我们有没有资格继续前进。刚才的警告不是驱逐,是准入考试。”
话音未落,远处的灰白幕布忽然扭曲。
三处光点同时爆亮,紧接着,幕布表面浮现出新的结构——一座由无数交错光线构成的立体网络,中心悬浮着一团不断旋转的紫色多面体。
那是矩阵的核心投影。
而在网络外围,七个节点清晰可见,正按照非欧几何规律缓慢移动。
“找到了。”李维屏住呼吸,“这就是维持矩阵运行的能量节点分布图。”
陈默死死盯着那幅图。他知道,只要能破坏其中任意三个,就能让核心暴露足够长的时间,完成关闭程序。
但他也清楚,一旦他们开始行动,这片空间的守卫系统必将启动。
“准备推进。”他站起身,将笔记本塞进怀里,“保持低功率交互,不要触发警戒层级。我们不是来摧毁的,是来通关的。”
林小满拾起项链戴回脖子,指尖抚过裂痕。李维合上键盘盖,握住两侧把手。陈默最后看了一眼那行尚未消失的文字。
“你们本不该现在进来。”
他冷笑一声,迈步向前。
三人走向幕布边缘时,地面的光纹悄然重组,一条狭窄的路径在他们脚下延伸而出,直通那片未知区域。
就在陈默即将踏入幕布的瞬间,他的钢笔突然自行弹开笔帽,笔尖自动伸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微不可见的弧线。
一道无声的警报,从空间深处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