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隔离舱的蓝光又闪了一下。
陈默抬起手,指尖在裂纹钢笔上轻轻一推。笔身微颤,却没有断裂。他缓缓将它从岩缝中拔出,金属与石层摩擦发出低沉的刮响。四台守护者同时转向他,头部光源稳定在灰白色,脚步整齐地向前半步,呈环形列阵,背对外围。
“控制链还在。”李维盯着键盘屏幕,声音压得很低,“但信号波动幅度增加了百分之七,系统在尝试校准。”
林小满靠墙站起,左手仍按着绷带,右手迅速翻开笔记本。纸页上的波形图已被重新标注,几处关键节点用红笔圈出。“反馈回路效率提升到了六成八,还不够。如果推进距离超过两百米,增幅器的传导损耗会直接拖垮整个系统。”
陈默没说话,只是将钢笔插进战术包侧面的固定夹里。他低头看了眼昏迷男子被安置的位置——角落的防磁箱后方,用两块实验板搭了个简易遮蔽结构。那人依旧没有苏醒迹象,呼吸微弱但平稳。
“先走。”他说,“不能再等。”
三人没有多余动作。林小满收起笔记本,李维合上键盘盖,陈默抬手打出一个简短手势。四台守护者立即启动,两前两后形成移动屏障,步伐协调而沉默。通道狭窄,金属装甲擦过墙面发出细微的刮擦声,空气中漂浮的尘粒被气流扰动,在应急红光下划出短暂轨迹。
前行三十米,地面出现一道细长接缝。林小满忽然抬手示意停步。
“感应区。”她低声说,“刚才Emp扫过时,这里的数据流有轻微回弹。”
李维蹲下,掀开键盘侧板,接入一根导线连接至墙面接口。几秒后,屏幕上跳出一串代码。“是联动陷阱,震动超过阈值就会激活三级警报。不是魔法阵,也不是电子锁,是一种混合型监测网。”
陈默点头:“用守护者试探。”
他指向最前方的一台,轻点肩甲刻痕。那台机器略微顿了半秒,随即迈步踏上接缝区域。没有任何爆炸或闪光,但头顶的红灯突然加快闪烁频率。
“触发了。”李维迅速切断信号,“但它没传出去——Emp残余还在干扰主干道通信节点。”
“继续清障。”陈默下令,“每十米停一次,确认环境安全。”
队伍再次前进。这一次,李维每隔一段就发射一次微弱脉冲,提前瘫痪潜在感应节点。林小满则不断调整符阵参数,将守护者的响应延迟压缩到0.2秒以内。陈默走在中间,手指始终搭在战术包外侧,随时准备取出钢笔。
一百五十米后,通道尽头出现三道封锁门。门框泛着暗银色光泽,内嵌一圈环状纹路,隐约有能量流动。
“双重复合锁制。”林小满靠近观察,“外面是电磁锁,里面是魔法符文环。强行破解会引发全域共振。”
李维已经接入终端。屏幕快速滚动数据包。“加密协议……和之前杀手小队用的是同源算法。调取历史样本,反向解析应该能在两分钟内完成。”
“我来处理符文部分。”林小满从背包取出一块小型共振片,贴在掌心,“需要提取守护者的身份认证波形,重构开门指令。”
陈默指了其中一台守护者:“让它配合。”
林小满将共振片贴附在其肩甲刻痕上,闭眼凝神。几秒后,她睁开眼,在空中画出一道简化符线,随即用手掌拍向门框。符文环微微震颤,光芒由冷蓝转为浅灰。
“匹配成功。”她说,“现在只等电子锁解开。”
李维敲下回车键,终端发出一声轻响。“破译完成。”
门无声滑开。
第一道门后是缓冲区,第二道门结构相同,第三道则更为厚重,门中央刻有一个菱形凹槽。林小满取出高维共振体碎片,嵌入其中。符文环亮起,整扇门缓缓升起。
穿过最后一道门,眼前豁然开阔。
中央实验室呈圆形布局,直径约四十米。四周墙壁布满封闭终端,中央矗立一座柱状装置——通体漆黑,表面覆盖流动护盾,内部可见层层叠叠的符文阵列缓慢旋转,散发出幽蓝色辉光。
“能量核心。”陈默低声道。
空气中有细微粒子漂浮,像是被电离过的雾气,在护盾周围形成微弱光晕。林小满取出光谱仪,对准地面扫描。
“有压力陷阱。”她指着仪器显示,“密度变化超过标准值百分之三点二,集中在核心区外围五米范围内。”
“让守护者探路。”
四台机器依次前进,脚步精准避开某些区域。当它们全部进入安全圈后,陈默才带着李维和林小满跟上。
“这不只是动力源。”陈默盯着核心深处的符文结构,“它的排列方式……和星轨记录中的‘空间锚定阵’高度相似。这不是单纯的能源装置,它在模拟某种高维投影场。”
李维已经打开本地服务器接口。“我在调取终端数据。这里的存储系统还在运行,只是加密层级很高。”
林小满则取出便携式分析模块,连接到防磁箱。“我能辅助解码,但需要原始波形样本。”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守护者静立四周,如同沉默的哨兵。陈默站在核心前五米处,目光不离那层流动护盾。他注意到护盾亮度每隔一段时间会有微弱起伏。
“星轨。”他在意识中呼唤,“分析护盾波动规律。”
数据瞬间涌入脑海。九十个单位周期后,有一次短暂的能量衰减,持续0.8秒。
“窗口期。”他低声说,“每一分半钟一次。”
林小满立刻开始设计微型共振贴片。“如果能在衰减瞬间贴附节点,就能逐步瓦解护盾稳定性。但我只能做三片,材料不够。”
“够了。”陈默说,“三次机会。”
李维突然抬头:“档案解出来了。”
两人同时看向他。
“项目代号‘归零计划’。”他的声音变得凝重,“目标是通过能量核心与特定脑波频率共振,实现大规模意识控制。高层会议定于七十二小时后召开,地点标记为‘深海基站’。”
林小满倒吸一口冷气:“他们想用这个装置影响整个城市的神经网络?”
“不止。”李维继续翻阅,“文件提到已有三个实验体完成初步同步,其中一个就是我们救下的那个昏迷男子。”
陈默眼神一沉。
“备份呢?”他问。
“已完成。”李维将数据导入量子加密芯片,塞进防磁箱夹层,“只要这东西不被强磁场破坏,信息就不会丢失。”
林小满此时已焊好最后一片共振贴片。她递给陈默:“贴附位置必须精确到毫米级,偏差超过0.3就会引发反弹。”
陈默接过贴片,握在手中。他知道接下来的动作不能有任何失误。
“守护者留下警戒。”他说,“我们上前。”
三人缓步靠近核心。护盾的光芒映在脸上,忽明忽暗。陈默盯着计时节奏,等待第一个窗口来临。
六十秒。
李维检查通讯模块,确保撤离路线畅通。
三十秒。
林小满将符阵刻录进防磁箱外壳,准备随时启动应急反馈。
十秒。
陈默抬起手,钢笔夹在指间,贴片紧贴笔尖。
五、四、三……
护盾光芒开始减弱。
二。
一。
光辉骤然暗淡。
陈默一步踏出,钢笔直刺护盾表面节点。
贴片接触瞬间,整座核心发出低频嗡鸣。
        陈默抬起手,指尖在裂纹钢笔上轻轻一推。笔身微颤,却没有断裂。他缓缓将它从岩缝中拔出,金属与石层摩擦发出低沉的刮响。四台守护者同时转向他,头部光源稳定在灰白色,脚步整齐地向前半步,呈环形列阵,背对外围。
“控制链还在。”李维盯着键盘屏幕,声音压得很低,“但信号波动幅度增加了百分之七,系统在尝试校准。”
林小满靠墙站起,左手仍按着绷带,右手迅速翻开笔记本。纸页上的波形图已被重新标注,几处关键节点用红笔圈出。“反馈回路效率提升到了六成八,还不够。如果推进距离超过两百米,增幅器的传导损耗会直接拖垮整个系统。”
陈默没说话,只是将钢笔插进战术包侧面的固定夹里。他低头看了眼昏迷男子被安置的位置——角落的防磁箱后方,用两块实验板搭了个简易遮蔽结构。那人依旧没有苏醒迹象,呼吸微弱但平稳。
“先走。”他说,“不能再等。”
三人没有多余动作。林小满收起笔记本,李维合上键盘盖,陈默抬手打出一个简短手势。四台守护者立即启动,两前两后形成移动屏障,步伐协调而沉默。通道狭窄,金属装甲擦过墙面发出细微的刮擦声,空气中漂浮的尘粒被气流扰动,在应急红光下划出短暂轨迹。
前行三十米,地面出现一道细长接缝。林小满忽然抬手示意停步。
“感应区。”她低声说,“刚才Emp扫过时,这里的数据流有轻微回弹。”
李维蹲下,掀开键盘侧板,接入一根导线连接至墙面接口。几秒后,屏幕上跳出一串代码。“是联动陷阱,震动超过阈值就会激活三级警报。不是魔法阵,也不是电子锁,是一种混合型监测网。”
陈默点头:“用守护者试探。”
他指向最前方的一台,轻点肩甲刻痕。那台机器略微顿了半秒,随即迈步踏上接缝区域。没有任何爆炸或闪光,但头顶的红灯突然加快闪烁频率。
“触发了。”李维迅速切断信号,“但它没传出去——Emp残余还在干扰主干道通信节点。”
“继续清障。”陈默下令,“每十米停一次,确认环境安全。”
队伍再次前进。这一次,李维每隔一段就发射一次微弱脉冲,提前瘫痪潜在感应节点。林小满则不断调整符阵参数,将守护者的响应延迟压缩到0.2秒以内。陈默走在中间,手指始终搭在战术包外侧,随时准备取出钢笔。
一百五十米后,通道尽头出现三道封锁门。门框泛着暗银色光泽,内嵌一圈环状纹路,隐约有能量流动。
“双重复合锁制。”林小满靠近观察,“外面是电磁锁,里面是魔法符文环。强行破解会引发全域共振。”
李维已经接入终端。屏幕快速滚动数据包。“加密协议……和之前杀手小队用的是同源算法。调取历史样本,反向解析应该能在两分钟内完成。”
“我来处理符文部分。”林小满从背包取出一块小型共振片,贴在掌心,“需要提取守护者的身份认证波形,重构开门指令。”
陈默指了其中一台守护者:“让它配合。”
林小满将共振片贴附在其肩甲刻痕上,闭眼凝神。几秒后,她睁开眼,在空中画出一道简化符线,随即用手掌拍向门框。符文环微微震颤,光芒由冷蓝转为浅灰。
“匹配成功。”她说,“现在只等电子锁解开。”
李维敲下回车键,终端发出一声轻响。“破译完成。”
门无声滑开。
第一道门后是缓冲区,第二道门结构相同,第三道则更为厚重,门中央刻有一个菱形凹槽。林小满取出高维共振体碎片,嵌入其中。符文环亮起,整扇门缓缓升起。
穿过最后一道门,眼前豁然开阔。
中央实验室呈圆形布局,直径约四十米。四周墙壁布满封闭终端,中央矗立一座柱状装置——通体漆黑,表面覆盖流动护盾,内部可见层层叠叠的符文阵列缓慢旋转,散发出幽蓝色辉光。
“能量核心。”陈默低声道。
空气中有细微粒子漂浮,像是被电离过的雾气,在护盾周围形成微弱光晕。林小满取出光谱仪,对准地面扫描。
“有压力陷阱。”她指着仪器显示,“密度变化超过标准值百分之三点二,集中在核心区外围五米范围内。”
“让守护者探路。”
四台机器依次前进,脚步精准避开某些区域。当它们全部进入安全圈后,陈默才带着李维和林小满跟上。
“这不只是动力源。”陈默盯着核心深处的符文结构,“它的排列方式……和星轨记录中的‘空间锚定阵’高度相似。这不是单纯的能源装置,它在模拟某种高维投影场。”
李维已经打开本地服务器接口。“我在调取终端数据。这里的存储系统还在运行,只是加密层级很高。”
林小满则取出便携式分析模块,连接到防磁箱。“我能辅助解码,但需要原始波形样本。”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守护者静立四周,如同沉默的哨兵。陈默站在核心前五米处,目光不离那层流动护盾。他注意到护盾亮度每隔一段时间会有微弱起伏。
“星轨。”他在意识中呼唤,“分析护盾波动规律。”
数据瞬间涌入脑海。九十个单位周期后,有一次短暂的能量衰减,持续0.8秒。
“窗口期。”他低声说,“每一分半钟一次。”
林小满立刻开始设计微型共振贴片。“如果能在衰减瞬间贴附节点,就能逐步瓦解护盾稳定性。但我只能做三片,材料不够。”
“够了。”陈默说,“三次机会。”
李维突然抬头:“档案解出来了。”
两人同时看向他。
“项目代号‘归零计划’。”他的声音变得凝重,“目标是通过能量核心与特定脑波频率共振,实现大规模意识控制。高层会议定于七十二小时后召开,地点标记为‘深海基站’。”
林小满倒吸一口冷气:“他们想用这个装置影响整个城市的神经网络?”
“不止。”李维继续翻阅,“文件提到已有三个实验体完成初步同步,其中一个就是我们救下的那个昏迷男子。”
陈默眼神一沉。
“备份呢?”他问。
“已完成。”李维将数据导入量子加密芯片,塞进防磁箱夹层,“只要这东西不被强磁场破坏,信息就不会丢失。”
林小满此时已焊好最后一片共振贴片。她递给陈默:“贴附位置必须精确到毫米级,偏差超过0.3就会引发反弹。”
陈默接过贴片,握在手中。他知道接下来的动作不能有任何失误。
“守护者留下警戒。”他说,“我们上前。”
三人缓步靠近核心。护盾的光芒映在脸上,忽明忽暗。陈默盯着计时节奏,等待第一个窗口来临。
六十秒。
李维检查通讯模块,确保撤离路线畅通。
三十秒。
林小满将符阵刻录进防磁箱外壳,准备随时启动应急反馈。
十秒。
陈默抬起手,钢笔夹在指间,贴片紧贴笔尖。
五、四、三……
护盾光芒开始减弱。
二。
一。
光辉骤然暗淡。
陈默一步踏出,钢笔直刺护盾表面节点。
贴片接触瞬间,整座核心发出低频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