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屏幕上的红点微微一颤,那个刚刚跳动过的装置信号又恢复了平稳。林小满的手指还停在控制台边缘,指尖发白。
“不是随机波动。”她说,“是回应。”
陈默没有立刻回答。他把钢笔插回终端,星轨的连接瞬间建立。数据流涌入脑海,他调出刚才那组脉冲波形,放大到极限。频率曲线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起伏,每间隔三点七秒重复一次,误差不超过千分之三。
这不是自然现象。
“李维。”陈默开口,“切断外部通讯中继,只保留本地记录。”
李维没回头,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机械键盘发出低沉的咔嗒声,几行代码快速滚动。屏幕上的信号追踪线断开,转为离线模式。
“做了。现在他们收不到我们的任何反馈。”
“正好。”陈默闭眼,意识深入星轨数据库。他调出此前在废弃基地里破解的实验日志——那份编号为x-09的文件。里面详细记录了一种远程能量引导系统的测试过程。关键词是“空间锚定”和“共振叠加”。
画面切换,一段加密档案被解锁。视频中,六个金属柱体分布在圆形区域,中心位置放置了一个小型反应堆。启动后,空中出现一道扭曲的光带,直射目标点。爆炸发生在第三秒,威力相当于三吨tNt。
但真正的破坏力不在冲击波,而在精准度。
“找到了。”陈默睁眼,“这个装置叫‘定位信标阵列’。它不攻击,也不干扰。它的作用是标记坐标,然后接收来自远处的能量束,把力量集中到一点。”
林小满盯着屏幕上的六点连线。她忽然伸手,在空中画了个符号。
“这个结构……像卢恩符文里的‘Fehu’。我在你之前的笔记里见过。你说过,它代表‘流动的财富’,也可以理解为‘能量的传导与聚集’。”
“对。”陈默点头,“他们不是要破坏护盾。他们是等护盾还在运行的时候,用这六台设备锁定我们的位置,再从几百公里外发射魔法能量束。一旦接通,整个地下基地都会被贯穿。”
林小满呼吸一紧。她看向能源面板。护盾效率已经跌到百分之六十八,虽然暂时稳定,但仍在缓慢下滑。
“如果我们关掉护盾呢?”
“不行。”陈默摇头,“关掉等于暴露坐标。他们会立刻知道我们察觉了,可能提前启动打击程序。而且,没有护盾,守护者也无法维持活性场域。”
“那怎么办?等他们完成校准?”
“不能等。”陈默站起身,走到战术地图前。他用手划过六个装置的位置,“我们必须在激活前摧毁它们。一台都不能留。”
林小满看着他:“可一旦靠近,就会触发警报。他们的观测点一定藏在附近。”
“不一定。”陈默转向她,“这些装置需要同步信号才能工作。刚才那个跳动,说明它们正在进行最后一次频率校正。这意味着,指挥端正在远程调试参数。这种时候,操作者注意力集中在系统反馈上,不会关注外围动态。”
“你是说,他们现在顾不上看我们有没有出动?”
“没错。”陈默眼神冷下来,“这就是机会。他们在确认目标是否稳定,就像猎人检查陷阱有没有踩实。只要我们动作够快,路径够隐蔽,就能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完成清除。”
林小满沉默了几秒。她低头看了看左手的绷带,血迹已经干了,边缘微微卷起。她没说话,只是伸手打开控制台下方的储物格,取出一个黑色方盒。
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块手掌大小的金属板,表面刻着细密的纹路。那是她昨天连夜改造的微型阻尼器,能释放一段特定频段的干扰波,模拟地磁噪声。
“我可以带上这个。”她说,“靠近时开启,掩盖我们的魔法波动。”
陈默看了她一眼:“你还带着伤。”
“伤不影响走路。”她抬头,“而且我知道怎么走最近。排水管网图是我昨天画的。”
陈默没再说什么。他知道劝不动她。她从来不是那种躲在后面等结果的人。
他转身走向装备柜,拉开最底层的抽屉。里面放着两套深灰色作战服,材质混编了碳纤维和魔法织物,能隔绝红外探测和低频扫描。他还拿出了两个呼吸过滤器,以及一对电磁屏蔽手套。
“穿好。”他说,“我们从b3通道出去,沿着西区排水管爬行四百米,到达第一个装置点。那里离主路最远,防守最松。”
林小满接过衣服,迅速换上。作战服贴合身形,袖口内置了信号阻断条。她把阻尼器塞进腰包,拉紧背包带。
陈默检查了自己的钢笔。笔身微温,充能已完成。这是他的核心武器,也是最后防线。只要意识不断,星轨就能持续提供支持。
他拿起通讯器,拨通留守频道。
“李维。”
“在。”耳机里传来声音。
“保持护盾运行,但降低输出功率,伪装成能量衰减状态。让他们以为我们撑不了多久。”
“明白。我会让系统偶尔抖动一下,像是快要崩溃。”
“很好。另外,切断所有对外摄像头,只保留内部监控。不要给他们任何看到我们离开的画面。”
“已经切了。”
陈默放下通讯器。他看向林小满:“准备好了吗?”
她点点头,手里握着阻尼器的开关。
“走。”
两人穿过主控室侧门,进入一条狭窄的维修通道。灯光昏暗,墙壁上布满管线。脚步声被吸音材料吸收,几乎无声。
通道尽头是一扇合金门。陈默输入密码,门缓缓滑开。后面是一段向下的斜坡,通往地下排水系统。空气潮湿,带着铁锈和泥土的味道。
他们停下脚步。
陈默拿出一个手持设备,扫描前方管道。屏幕上显示三条路线,其中一条标为绿色。
“这条是安全的。”他说,“没有监控,也没有压力感应。但它会经过一段塌陷区,只能匍匐前进。”
林小满看了眼时间:“还有二十七分钟。电离层密度预计在三十分钟后达到临界值。”
“够了。”陈默收起设备,“我们二十分钟内必须完成第一台的拆除。”
他率先弯腰钻入管道。林小满跟上,关闭随身灯源。黑暗笼罩下来,只有手腕上的战术表盘发出微弱绿光。
管道内空间狭小,膝盖摩擦着粗糙的内壁。他们一步步向前爬行。每隔一段距离,陈默就停下来,用设备检测上方地面的震动频率。确认无异常后才继续推进。
十分钟后,他们接近第一个装置点。
陈默轻抬手,示意停下。他慢慢爬上一段检修梯,靠近通风口盖板。透过缝隙,他看到了外面的情况。
夜色中,一根半埋入土的金属柱静静立在那里,表面泛着哑光黑。底部连接着一条粗电缆,埋入地下。周围没有人员值守,但空中有无人机缓慢盘旋。
他退回管道,低声说:“上面有巡逻机,但航线固定。每四分钟绕一圈。我们有大约五十秒的窗口时间。”
林小满点头:“我来干扰。你动手拆。”
陈默取出钢笔,调整到高频震荡模式。只要切断内部核心的耦合环,就能让装置失效。但这一步必须精确,否则可能引发自毁机制。
他再次爬上梯子,等待时机。
无人机飞远,消失在视野边缘。
“现在。”林小满按下阻尼器开关。
地面微微一震,仿佛地磁发生了短暂紊乱。金属柱上的指示灯闪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
陈默掀开盖板,翻身上来。他蹲低身体,快速接近装置。钢笔插入底部接口,轻轻一旋。内部传来轻微的嗡鸣,像是某种平衡正在被打破。
他屏住呼吸,手指稳稳转动。
咔。
一声轻响。
装置屏幕熄灭。
        “不是随机波动。”她说,“是回应。”
陈默没有立刻回答。他把钢笔插回终端,星轨的连接瞬间建立。数据流涌入脑海,他调出刚才那组脉冲波形,放大到极限。频率曲线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起伏,每间隔三点七秒重复一次,误差不超过千分之三。
这不是自然现象。
“李维。”陈默开口,“切断外部通讯中继,只保留本地记录。”
李维没回头,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机械键盘发出低沉的咔嗒声,几行代码快速滚动。屏幕上的信号追踪线断开,转为离线模式。
“做了。现在他们收不到我们的任何反馈。”
“正好。”陈默闭眼,意识深入星轨数据库。他调出此前在废弃基地里破解的实验日志——那份编号为x-09的文件。里面详细记录了一种远程能量引导系统的测试过程。关键词是“空间锚定”和“共振叠加”。
画面切换,一段加密档案被解锁。视频中,六个金属柱体分布在圆形区域,中心位置放置了一个小型反应堆。启动后,空中出现一道扭曲的光带,直射目标点。爆炸发生在第三秒,威力相当于三吨tNt。
但真正的破坏力不在冲击波,而在精准度。
“找到了。”陈默睁眼,“这个装置叫‘定位信标阵列’。它不攻击,也不干扰。它的作用是标记坐标,然后接收来自远处的能量束,把力量集中到一点。”
林小满盯着屏幕上的六点连线。她忽然伸手,在空中画了个符号。
“这个结构……像卢恩符文里的‘Fehu’。我在你之前的笔记里见过。你说过,它代表‘流动的财富’,也可以理解为‘能量的传导与聚集’。”
“对。”陈默点头,“他们不是要破坏护盾。他们是等护盾还在运行的时候,用这六台设备锁定我们的位置,再从几百公里外发射魔法能量束。一旦接通,整个地下基地都会被贯穿。”
林小满呼吸一紧。她看向能源面板。护盾效率已经跌到百分之六十八,虽然暂时稳定,但仍在缓慢下滑。
“如果我们关掉护盾呢?”
“不行。”陈默摇头,“关掉等于暴露坐标。他们会立刻知道我们察觉了,可能提前启动打击程序。而且,没有护盾,守护者也无法维持活性场域。”
“那怎么办?等他们完成校准?”
“不能等。”陈默站起身,走到战术地图前。他用手划过六个装置的位置,“我们必须在激活前摧毁它们。一台都不能留。”
林小满看着他:“可一旦靠近,就会触发警报。他们的观测点一定藏在附近。”
“不一定。”陈默转向她,“这些装置需要同步信号才能工作。刚才那个跳动,说明它们正在进行最后一次频率校正。这意味着,指挥端正在远程调试参数。这种时候,操作者注意力集中在系统反馈上,不会关注外围动态。”
“你是说,他们现在顾不上看我们有没有出动?”
“没错。”陈默眼神冷下来,“这就是机会。他们在确认目标是否稳定,就像猎人检查陷阱有没有踩实。只要我们动作够快,路径够隐蔽,就能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完成清除。”
林小满沉默了几秒。她低头看了看左手的绷带,血迹已经干了,边缘微微卷起。她没说话,只是伸手打开控制台下方的储物格,取出一个黑色方盒。
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块手掌大小的金属板,表面刻着细密的纹路。那是她昨天连夜改造的微型阻尼器,能释放一段特定频段的干扰波,模拟地磁噪声。
“我可以带上这个。”她说,“靠近时开启,掩盖我们的魔法波动。”
陈默看了她一眼:“你还带着伤。”
“伤不影响走路。”她抬头,“而且我知道怎么走最近。排水管网图是我昨天画的。”
陈默没再说什么。他知道劝不动她。她从来不是那种躲在后面等结果的人。
他转身走向装备柜,拉开最底层的抽屉。里面放着两套深灰色作战服,材质混编了碳纤维和魔法织物,能隔绝红外探测和低频扫描。他还拿出了两个呼吸过滤器,以及一对电磁屏蔽手套。
“穿好。”他说,“我们从b3通道出去,沿着西区排水管爬行四百米,到达第一个装置点。那里离主路最远,防守最松。”
林小满接过衣服,迅速换上。作战服贴合身形,袖口内置了信号阻断条。她把阻尼器塞进腰包,拉紧背包带。
陈默检查了自己的钢笔。笔身微温,充能已完成。这是他的核心武器,也是最后防线。只要意识不断,星轨就能持续提供支持。
他拿起通讯器,拨通留守频道。
“李维。”
“在。”耳机里传来声音。
“保持护盾运行,但降低输出功率,伪装成能量衰减状态。让他们以为我们撑不了多久。”
“明白。我会让系统偶尔抖动一下,像是快要崩溃。”
“很好。另外,切断所有对外摄像头,只保留内部监控。不要给他们任何看到我们离开的画面。”
“已经切了。”
陈默放下通讯器。他看向林小满:“准备好了吗?”
她点点头,手里握着阻尼器的开关。
“走。”
两人穿过主控室侧门,进入一条狭窄的维修通道。灯光昏暗,墙壁上布满管线。脚步声被吸音材料吸收,几乎无声。
通道尽头是一扇合金门。陈默输入密码,门缓缓滑开。后面是一段向下的斜坡,通往地下排水系统。空气潮湿,带着铁锈和泥土的味道。
他们停下脚步。
陈默拿出一个手持设备,扫描前方管道。屏幕上显示三条路线,其中一条标为绿色。
“这条是安全的。”他说,“没有监控,也没有压力感应。但它会经过一段塌陷区,只能匍匐前进。”
林小满看了眼时间:“还有二十七分钟。电离层密度预计在三十分钟后达到临界值。”
“够了。”陈默收起设备,“我们二十分钟内必须完成第一台的拆除。”
他率先弯腰钻入管道。林小满跟上,关闭随身灯源。黑暗笼罩下来,只有手腕上的战术表盘发出微弱绿光。
管道内空间狭小,膝盖摩擦着粗糙的内壁。他们一步步向前爬行。每隔一段距离,陈默就停下来,用设备检测上方地面的震动频率。确认无异常后才继续推进。
十分钟后,他们接近第一个装置点。
陈默轻抬手,示意停下。他慢慢爬上一段检修梯,靠近通风口盖板。透过缝隙,他看到了外面的情况。
夜色中,一根半埋入土的金属柱静静立在那里,表面泛着哑光黑。底部连接着一条粗电缆,埋入地下。周围没有人员值守,但空中有无人机缓慢盘旋。
他退回管道,低声说:“上面有巡逻机,但航线固定。每四分钟绕一圈。我们有大约五十秒的窗口时间。”
林小满点头:“我来干扰。你动手拆。”
陈默取出钢笔,调整到高频震荡模式。只要切断内部核心的耦合环,就能让装置失效。但这一步必须精确,否则可能引发自毁机制。
他再次爬上梯子,等待时机。
无人机飞远,消失在视野边缘。
“现在。”林小满按下阻尼器开关。
地面微微一震,仿佛地磁发生了短暂紊乱。金属柱上的指示灯闪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
陈默掀开盖板,翻身上来。他蹲低身体,快速接近装置。钢笔插入底部接口,轻轻一旋。内部传来轻微的嗡鸣,像是某种平衡正在被打破。
他屏住呼吸,手指稳稳转动。
咔。
一声轻响。
装置屏幕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