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

  云长缄默不语,甚至未再瞥其一眼。

  刘玄转望二人:"二位皆万人敌,可愿随本王建功立业?"

  翼德激动道:"早闻王爷威名!若非庄上百余口要养活,俺早变卖家产投奔玄菟了。今日得遇王爷,岂能错过!"

  遵命,我将以全新的表达方式

  红脸大汉关云长抱拳行礼,沉稳道:"某家早有意投奔王爷帐下效力。只因在解良犯下命案,恐途中遭官府缉拿,故而迟迟未能动身。今日得见王爷尊颜,愿誓死追随,以偿夙愿。"

  黑脸壮汉张翼德挥动长矛,声如洪雷:"俺老张这辈子就跟定王爷了!定要杀尽那些 ** 的黄巾贼寇!"

  刘玄运用秘术探查,发现二人忠心已达九成。看来他们确实早有归附之心,只是碍于各种牵绊。

  "得二位虎将相助,何愁天下不平!"刘玄开怀大笑,转头向身旁的青年将领介绍道:"这位是本王麾下赤血龙骑统领林云霄,曾随本王深入敌境,斩获扶余王首级。"

  关张二人闻言,立即向林飞郑重行礼。林飞谦逊回礼,称赞二人武艺超群。

  忽有传令兵急报:"禀王爷!黄巾贼军正逼近啄县,刘太守请您速回衙署议事!"

  关张二人暗自心惊:这普通骑兵竟有如此凛冽杀气,赤血龙骑果然名不虚传。刘玄当即下令整队回城。

  刘玄一行返回郡府,太守刘卫匆忙上前禀报:"黄巾渠帅程远志率五万大军逼近县城,我军仅有数千守军,形势危急。"虽啄郡疆域大于玄菟郡,但驻军分散,全境兵力不过两万。作为郡治所在,啄县虽驻有近万兵卒,面对来势汹汹的黄巾军仍显势单力薄。

  张飞听罢朗声道:"区区蟊贼何足挂齿!待俺去取那程远志首级!"声若洪钟,震得刘玄不由揉了揉耳朵。刺史刘焉见状询问此人来历,刘玄介绍道:"此乃本王新收的猛将,有万夫莫敌之勇。"

  见玄菟王镇定自若,刘焉不禁请教退敌之策。刘玄指着张飞笑道:"他所言正是破敌方略。"张飞闻言开怀大笑,身后关羽则默然侍立。刘玄继而分析道:"黄巾虽众却多为乌合之众,只要阵斩程邓二贼,敌军必不战自溃。"

  刘卫仍忧心忡忡:"可五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谈何容易?"刘玄轻啜香茶从容道:"直接杀过去便是。"这般豪言令关张二将热血激荡,却让刘卫更加忧虑:"若倾巢出战,恐有覆没之危啊。"

  【

  关羽与张飞眉头紧锁,虽不忌惮程远志,但若在五万大军中未能**其性命,官军恐伤亡惨重。届时,又如何招架程远志的后续猛攻?

  刘玄却从容笑道:"无碍,本王率五十赤血龙骑足矣。刘太守与刘刺史镇守啄县,待我斩了程远志、邓茂,尔等即刻出城夹击。"

  ——"不可!万万不可!"刘卫与刘焉异口同声劝阻,"王爷乃大汉屏障,异族闻风丧胆,岂能涉险?"此言虽冠冕堂皇,二人心中真实所想却无人知晓。

  刘玄摆手打断:"战况紧急,无需多言。"随即对关张二人道:"随我去军营选兵器。"

  "遵命!"关羽张飞应声,眼中闪过期待。

  太守与刺史对视一眼,匆匆赶往南门城头督战。他们亦要亲眼见证,这位玄菟王如何以五十铁骑破敌。若生变数,纵使违令也须出城救援——毕竟,这是流落边陲的大汉皇长子。

  军营中,赤红甲胄的骑兵静立如林,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当真骇人……"关张二人目光交汇,皆露惊色。

  "去选兵刃马匹吧。"刘玄指了指兵器架。

  关羽与张飞各自上前,分别选好了称手的兵刃。

  关羽取了一柄长杆大刀,张飞则挑了一杆长矛。

  随后,二人各牵一匹战马,翻身上马,来到刘玄身旁,却惊讶地发现刘玄已身披蓝白战甲,手持一杆蓝白长枪。

  而赤血龙骑统领同样全副武装,身着赤红铠甲,手握一柄赤色大刀,另一边还擎着一面巨大的黑金大旗,旗上赫然绣着五个血色大字——“大汉玄菟王”。

  这面黑旗,正是刘玄的王者之帜。

  刘玄瞥了一眼二人的兵器,淡然道:“这两样暂且用着,日后定会命人为你们打造一柄绝世神兵。”

  此刻他们所持的只是寻常兵器,并非传说中的青龙偃月刀与丈八蛇矛。

  “是,主公。”

  关羽点头应下,未再多言。

  张飞咧嘴一笑,豪迈道:“杀几个黄巾贼,这长矛足够了!”

  刘玄嘴角微扬,长枪猛然一挥,高喝道:“出发!”

  五十名赤血龙骑在林飞率领下紧随刘玄,策马疾驰向南门。

  城门一开,身披白龙战甲的刘玄率先冲出,长枪如虹。

  其后跟着手握长杆大刀的关羽,肩扛长矛的张飞。

  再后方,则是赤血龙骑浩浩荡荡。

  “杀!”

  刘玄长枪横扫,直入敌阵。

  “无情冲锋”瞬间施展,顿时龙啸震天,枪影化龙,十余人被掀飞。

  白龙盘绕,再度出击,又灭十数敌。

  身后的关羽与张飞目睹此景,热血沸腾,未曾想玄菟王武艺竟如此惊人。

  “杀!”

  二人怒吼一声,不甘落后,猛然出手。

  关羽长刀怒劈,一道青色刀气横斩,十余人拦腰而断。

  张飞长矛疾抖,黑芒迸射,同样斩杀十数人。

  三人合力,刹那间近百敌人毙命,战力骇人至极。

  城楼之上,太守刘卫与刺史刘焉瞠目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

  赤血龙骑的铁蹄之下,统领林飞一手擎旗,一手挥刀,刀锋所向,血色刀芒横扫战场,接连斩落敌军首级。

  五十名赤血龙骑齐声怒吼,沉重的大刀虽无繁复招式,却招招致命,黄巾贼寇应声而倒。

  这支赤甲洪流势如破竹,在敌阵中撕开血路。

  "好一位玄菟王,好一支赤血龙骑!"刘卫与刘焉望着直捣黄巾中军的钢铁洪流,眼底燃起希望之火。

  "关张二将亦非等闲。"两人注意到关羽张飞的锋芒,其威势竟与刘玄不相上下。

  赤血龙骑的猩红战甲在战场上格外醒目,程远志急调中军围堵,却始终无法阻挡这支铁骑的推进。刀枪箭矢击在重甲上火花四溅,却难伤分毫。

  当那面绣着"大汉玄菟王"的玄色大旗清晰可见时,黄巾军阵已现溃散之相。

  程志远心头一震,眼前这位竟是那个仅率数百赤血铁骑就敢杀入扶余国境,诛杀扶余王,又荡平玄菟郡异族的玄菟王?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赤血铁骑?

  区区数十骑就敢冲击他那数万黄巾大军,莫非觉得他们连扶余国的军队都不如?

  程志远目光逐渐阴沉。

  大汉的玄菟王,更是皇长子。

  若能取其性命,定是天大的功劳,必能获得大贤良师重赏。

  想到此处,程志远不由得热血沸腾。

  "将军,大汉玄菟王非同小可,我军拥兵数万,不必亲自涉险。"副将邓茂低声劝道。

  在他看来,手握重兵,就是耗也能耗死对方,何必冒险与敌单挑?

  胜了固然能鼓舞士气,挫敌锐气。

  若败了,只会折损士气,助长敌威。

  何必呢?

  黄巾军现在士气正盛,无需多此一举。

  继续强攻,啄县又能支撑多久?

  听完邓茂劝说,程志远终于冷静下来。

  就算自己不出手,也要让这位玄菟王有来无回。

  在程志远指挥下,更多黄巾军向赤血龙骑合围而来。

  此时的黄巾军,正值 ** 初期。

  士气高昂,悍不畏死,确实难缠。

  但这是对普通官军而言。

  赤血龙骑个个骁勇,武力最低32,最高达38,统领林飞更是一流武将。

  如此精锐之师,即便仅有五十骑,也所向披靡。

  更不用说还有绝世武将刘天麒,超一流武将关云长和张翼德坐镇。

  这般阵容,战力何等惊人。

  城头之上,啄郡太守刘卫与刺史刘焉正远远观望。

  如今已不见赤血龙骑踪影,唯有一抹醒目的赤红在连绵黄潮中游走。

  黄巾士卒头裹黄巾,身披黄甲,远望如金色麦浪翻涌。

  那抹赤红虽渺小,却势不可挡。

  正以雷霆之速撕开金色洪流,直指敌军腹地。

  所过之处,摧枯拉朽。

  数万大军竟拦不住这数十轻骑,任其纵横驰骋。

  倘若此军扩至五百、五千乃至五万,该是何等恐怖?

  若能成建制,必当冠绝天下骑兵。

  西凉铁甲,并州狼骑,白马义从,皆难撄其锋芒。

  在万众屏息间,赤血龙骑突破重围,赫然现于程远志与邓茂眼前。

  二人竟寸步不退,不知是自负武艺,抑或另有倚仗。

  "今日便让某来领教,这玄菟王究竟几分成色。"

  程远志目光灼灼,紧锁为首那袭赤甲。

  其周遭数千亲卫,甲胄鲜亮,气势非寻常黄巾可比。

  刘玄略扫洞察之术,见其武力竟达十点——在这普遍仅四五点的队伍里,确属翘楚。

  然较之赤血龙骑,仍是云泥之别。

  "杀!"

  赤色洪流毫无滞涩,枪锋所指,一往无前。

  程远志亦振臂高呼,亲率精锐迎击,副将邓茂紧随其后。

  今日誓要斩王旗于此,立不世之功。

  邓茂忧主将安危,催马疾进,寒芒直取赤甲统帅。

  关于关羽和张飞,他们彼此并不相识。

  邓茂的武力虽相当突出,却未能引起他人的关注。

  眼见程远志与邓茂朝自己冲来,刘玄脸上浮现一抹诡异的笑意。

  两个仅五六十武力的普通武将,竟妄想取他首级邀功?

  待二人逼近,刘玄立即施展无情冲锋。

  银枪突刺,白龙盘绕。

  龙啸声中,冲在最前的邓茂应声倒飞。

  程远志骇然变色,还未看清状况,副将已然横飞出去。

  他眼中终于闪过惊惧之色。

  邓茂的武力与他相差无几。

  对方既能瞬杀邓茂,自己恐怕也难以招架。

  望着程远志惊恐的神情,刘玄嘴角再度扬起那抹诡异的笑容。

  无情冲锋二次发动,白龙贯穿程远志身躯。

  当白龙散去,枪尖已刺穿其心脏。

  此时程远志脸上仍凝固着惊惧之色,连反应都来不及便命丧枪下。

  刘玄振臂一挥,将其高高挑起。

  与此同时,邓茂的身躯方才坠地。

  在无情冲锋面前,寻常武将与士卒又有何区别?

  "杀!"

  关羽与张飞齐声暴喝,各持青龙偃月与丈八蛇矛,自刘玄两侧杀出。

  二人冲入程远志亲卫军中,展开无情屠戮。

  林飞率五十赤血龙骑紧随其后,赤色洪流所向披靡。

  "尔等主将已亡,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刘玄高举程远志尸首,声震战场。

  他的喝声盖过了四周喊杀。

  亲卫军纷纷停手,呆望着空中程远志的尸身,一时难以置信。

  战斗刚起,主将竟已殒命?

  远处黄巾军目睹此景,战意急剧消退,士气瞬间崩溃。

  主将阵亡的消息如惊雷炸响,整支黄巾部队霎时军心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