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裨将面面相觑,无人敢应声。他们心里清楚,高升的武艺与他们不相上下,却被敌将一击毙命。此刻出城迎战,不过是多送条性命。
"废物!全是废物!"张宝暴怒的吼声在城头回荡。
城外传来张飞震天动地的嘲笑:"果然是一群鼠辈!黄巾贼寇连个带把的都没有!"这雷鸣般的羞辱传遍整座城池,守军士气肉眼可见地低落下去。
丈八蛇矛凌空划出寒光,张飞高声激励:"儿郎们!洗刷贼名的机会就在眼前!随我杀——"
上万降卒发出野兽般的嚎叫,顶着箭雨发起冲锋。虽然不断有人倒下,但这支亡命之师仍像潮水般涌向城墙。他们眼里燃烧着疯狂的希望:只要攻破此城,不仅能摆脱反贼的烙印,更可能成为威震天下的玄菟王麾下铁骑!
"这群疯狗!"张宝咬牙切齿地咒骂。他实在想不通,这些人当初在黄巾军时都没这般悍勇。殊不知,曾经的贼寇如今正为清白之名而战,自然舍生忘死。
"调西门半数守军过来!"张宝怒吼着下令,"今日定要杀尽这些叛徒!"
张宝怒火中烧,马上下令调动军队。
"遵命,将军。"
传令兵迅速行动,将调令送达西门守将。
西门守将收到军令,立即分出一半士兵赶往南门。
不料军队刚调走,西门外突现上万敌军发动猛攻。仅剩的三四千守军难以抵挡,急忙向张宝求援。
张宝刚因西门援军稳住南门局势,还未来得及松口气,就接到西门告急的消息。
"混账!"
张宝强压怒火,立即下令:"速调北门半数兵力支援西门!"
约莫一个时辰后,又有传令兵仓皇来报:"将军!北门外出现皇甫嵩率领的数千官军,城门危在旦夕!"
"皇甫嵩!"
张宝脸色铁青,又从东门抽走半数兵力增援北门。
不多时,再次传来急报:"东门外发现约五十名赤甲骑兵,疑为玄菟王麾下赤血龙骑。"
"玄菟王?"
张宝眼中寒光乍现,这个杀兄仇人正是导致黄巾军溃败的元凶。
"必取其首级!"
张宝将南门防务交给副将,亲自赶往东门。他深知骑兵不擅攻城,誓要借此良机诛杀仇敌。
待张宝离开后,张飞率部悄然撤离。南门守将谨守本分,未再调动兵力。
一个时辰后,关羽与皇甫嵩也相继撤军。察觉到异常的各门守将,立即将情况禀报已至东门的张宝。
(
张宝目光一凝,急声道:"速传令,调南门、北门、东门半数兵力急援东门!"
既三处城门外敌军尽撤,必是集全军之力强攻东门。
此刻东门仅数千守军,如何抵得住三万敌兵?
待援军集结完毕,却见城外仍只有五十赤血龙骑静立。
刘玄单骑出阵,望见城头密布的黄巾兵,朗声笑道:"好大的阵仗!看来本王的计策被你看穿了。"
张宝冷哼:"刘天麒休要猖狂,有胆便来攻城!"
刘玄轻抖缰绳:"攻城?早已开始。"
忽见传令兵飞奔而来:"报!南门外尘沙蔽日,疑有两三万敌军来攻!"
张宝怒捶城墙:"中计矣!速调主力回防南门,此处留五千足矣。"
大军方动,刘玄嘴角微扬。
未几,关羽、张飞率三万降卒猛攻东门。
张宝睚眦欲裂:"又中调虎离山之计!"
此刻他不得不再次急调南门守军回援——西门北门仅余两三千兵,已无兵可调。
([
军队的调动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面对近三万名疯狂进攻的黄巾俘虏,东门仅存的五千守军很难支撑到援兵抵达。
此时,皇甫嵩正率领数千官兵逼近东门,这才是他们真正的进攻目标。
先前黄巾军所说的数万大军,不过是刘玄教给这些官兵制造的假象而已。
刘玄注视着东门战场,背对着皇甫嵩问道:"将军,那些 ** 准备得够用吗?"
皇甫嵩笑着回答:"王爷放心,我军将士人人都有贡献,想必足够用了。只是......这些污秽之物究竟有何用处?"
刘玄神秘地笑了笑:"稍后便知。"
见他不愿明说,皇甫嵩也不再多问。
城墙上突然传来张宝的吼声:"刘天麒,你以为这样就能攻陷下曲阳?你太小看本将的实力了!"
只见张宝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
转眼间,天色骤暗,狂风骤起,电闪雷鸣。
数不清的军队从乌黑的云层中伴随着风暴奔腾而来,粗看之下至少有十余万之众。
"这!"
皇甫嵩惊骇万分,完全不明白这些军队从何而来。
"保护王爷!"
他大喝一声冲到刘玄身前,誓死也要护住王爷的安危。
刘玄却从容笑道:"将军不必惊慌,命人将那些 ** 泼洒出去便是。"
"啊?"
皇甫嵩一时愣住——难道这些 ** 就是用来对付这支神秘军队的?可这些污秽之物能有什么用?总不可能把人熏晕吧?
虽然满腹疑惑,他还是选择相信刘玄,立即下令官兵们将准备好的 ** 泼向汹涌而来的敌军。
刹那间,屎尿横飞。
场面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 ** 落在敌军身上时,竟冒出了一缕缕黑烟。
片刻后,天光放晴,风停雷歇,浩荡大军凭空消失。
皇甫嵩面露惊色:"这..."
刘玄抚掌而笑:"不过是张宝幻术,战场惑敌之术确有奇效,却存致命破绽。"
皇甫嵩望向满地 ** :"莫非..."
"正是。"刘玄颔首。早在张宝现身时,他便用洞察之术看穿其术法要害。临时收集 ** 虽仓促,却成效显着。
城头张宝神色剧变:"他怎会知晓..."不及细想,关张二将已率众登城。双将联手锋芒难挡,张宝急令撤军。
城门洞开,刘玄率赤血龙骑衔尾追击。这支铁骑最擅 ** ,势如破竹向前突进。
张宝仓皇撤离城池,刘玄紧追不舍,此人乃他此行必擒之敌,断不能任其逃脱。
数十里追击之后,刘玄终将其截住。
张宝术法已破,本身武艺 ** ,如何抵挡得住刘玄攻势?
仅一枪刺出,便取其性命。
张宝一死,下曲阳黄巾军瞬间溃败。
多数黄巾兵四散奔逃,少数归降,被编入俘虏先锋军中。
连番征战,将士疲惫,刘玄遂令大军于下曲阳休整。
同时派人查探张梁动向。
只要除掉张梁,他的使命便将达成。
强攻下曲阳、斩杀张宝并非没有代价——原近三万黄巾俘虏先锋,现仅余两万余众。
下曲阳军营内,刘玄对俘虏先锋军高声宣告:"此番作战,尔等表现尚可。本王言出必行,自今日起,免除尔等反贼身份,皆为本王麾下正规军。"
"谢王爷!"
众将士齐声欢呼,激动难抑。
终于摆脱了反贼之名,不必再背负罪名苟活。
刘玄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正色道:"既为正规军,当严守军纪。触犯者,严惩不贷。"
"谨遵王命!"
众人眼神坚定,语气铿锵。
这来之不易的正名机会,他们自当倍加珍惜。
刘玄转向关羽、张飞:"日常操练之事,交由你二人负责,不得懈怠。"
"末将领命!"
关张二人抱拳应诺,面露喜色。
统兵征战本是武将夙愿,如今终得实现。
烽火转身离开,长时间的激战让他疲惫不堪。
几天后,侦察兵带回最新消息。
刘玄看完情报,嘴角微扬:"有趣,张梁竟杀了个回马枪,从董卓手里夺回了广宗城。"
"丢了城池,董卓怕是要气炸了。"
皇甫嵩闻言也露出笑意。
"董卓组织过几次 ** ,都没能拿下广宗。"刘玄指尖轻叩桌案,"我猜朝廷的调令很快就要到了。"
皇甫嵩眼睛发亮:"莫非是要派王爷去接替董卓?"
刘玄摇头轻笑:"皇甫将军觉得,朝廷会让我去接手吗?"
皇甫嵩顿时语塞。天子对玄菟王的成见根深蒂固,即便立下赫赫战功也难以改变。
"调令是给将军的。"刘玄淡定地说,"我随军协助即可。"
不出所料,圣旨很快送达下曲阳,命皇甫嵩接替董卓攻打广宗。诏书中对刘玄只字未提,仿佛这位功臣从未存在。
连先前的战功也毫无封赏,这般做派让皇甫嵩都感到心冷。卢植回京时早已上报刘玄的功劳,皇甫嵩和朱儁也多次上奏。斩杀张角、张宝这等大功竟被刻意忽视。
皇甫嵩收好圣旨郑重道:"末将回京后,定亲自向陛下陈述王爷的功绩。"
刘玄淡然一笑:"早在我预料之中,将军不必挂怀。"
**
张飞坐在左侧最下首,满脸不忿地嚷道:“那**朝廷,有功不赏,活该被人**!”
关羽当即呵斥:“翼德,休得无礼!”他瞪了张飞一眼,心想即便天子再不济,终究是主公的生父,岂能这般放肆?
张飞撇了撇嘴,低声嘀咕:“俺又没说错……”
刘玄淡然一笑,转头对皇甫嵩道:“皇甫将军,兵贵神速,不如即刻动身。”
皇甫嵩颔首:“正该如此。”随即调集兵马,率军直奔广宗。
此时,董卓的大军正驻守于卢植先前修筑的营寨内。他愁眉紧锁,环视一众副将,沉声问道:“诸位可有破敌良策?”
帐下众人皆垂首不语,无人应答。
董卓怒拍桌案,斥道:“一群废物!若文优在此,岂会如此狼狈!”他心中懊悔未带谋士李儒同行,如今束手无策。
副将们噤若寒蝉,更不敢抬头。
此前广宗城破,全赖玄菟王刘玄设计骗开城门。如今故技难施,众人再无他法。
董卓焦躁不安,既恼部下无能,又急于在皇甫嵩抵达前攻下广宗,将功折罪。可惜他非卢植,麾下亦无刘玄这般猛将。
正烦闷间,传令兵匆匆入帐:“禀将军,皇甫将军已至营外!”
董卓眉头一皱:“来得这般快?”他叹息一声,整肃甲胄,率众出迎。
见到皇甫嵩,董卓抱拳道:“见过皇甫将军!”
皇甫嵩略一拱手,侧身引荐:“这位乃大汉玄菟王,特来助阵。”
董卓目光一凝,连忙行礼:“河东太守董卓,拜见玄菟王!”
刘玄神色平静地微微颔首,目光审视着眼前这位身形魁梧的将领。董卓虽体态丰腴,却透着一股精悍之气,眉宇间不时闪过凌厉之色,宛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
帐中诸将见玄菟王驾临,眼中都燃起振奋的光芒。在他们心中,这位年轻藩王仿佛无所不能,广宗之围必将迎刃而解。
待众人入帐就座时,刘玄主动让出主帅之位,带着关张二将列坐左侧。皇甫嵩推辞不过端坐主位,原主帅董卓则居于右侧首座。
"请董太守详述广宗现况。"皇甫嵩开门见山问道。
"废物!全是废物!"张宝暴怒的吼声在城头回荡。
城外传来张飞震天动地的嘲笑:"果然是一群鼠辈!黄巾贼寇连个带把的都没有!"这雷鸣般的羞辱传遍整座城池,守军士气肉眼可见地低落下去。
丈八蛇矛凌空划出寒光,张飞高声激励:"儿郎们!洗刷贼名的机会就在眼前!随我杀——"
上万降卒发出野兽般的嚎叫,顶着箭雨发起冲锋。虽然不断有人倒下,但这支亡命之师仍像潮水般涌向城墙。他们眼里燃烧着疯狂的希望:只要攻破此城,不仅能摆脱反贼的烙印,更可能成为威震天下的玄菟王麾下铁骑!
"这群疯狗!"张宝咬牙切齿地咒骂。他实在想不通,这些人当初在黄巾军时都没这般悍勇。殊不知,曾经的贼寇如今正为清白之名而战,自然舍生忘死。
"调西门半数守军过来!"张宝怒吼着下令,"今日定要杀尽这些叛徒!"
张宝怒火中烧,马上下令调动军队。
"遵命,将军。"
传令兵迅速行动,将调令送达西门守将。
西门守将收到军令,立即分出一半士兵赶往南门。
不料军队刚调走,西门外突现上万敌军发动猛攻。仅剩的三四千守军难以抵挡,急忙向张宝求援。
张宝刚因西门援军稳住南门局势,还未来得及松口气,就接到西门告急的消息。
"混账!"
张宝强压怒火,立即下令:"速调北门半数兵力支援西门!"
约莫一个时辰后,又有传令兵仓皇来报:"将军!北门外出现皇甫嵩率领的数千官军,城门危在旦夕!"
"皇甫嵩!"
张宝脸色铁青,又从东门抽走半数兵力增援北门。
不多时,再次传来急报:"东门外发现约五十名赤甲骑兵,疑为玄菟王麾下赤血龙骑。"
"玄菟王?"
张宝眼中寒光乍现,这个杀兄仇人正是导致黄巾军溃败的元凶。
"必取其首级!"
张宝将南门防务交给副将,亲自赶往东门。他深知骑兵不擅攻城,誓要借此良机诛杀仇敌。
待张宝离开后,张飞率部悄然撤离。南门守将谨守本分,未再调动兵力。
一个时辰后,关羽与皇甫嵩也相继撤军。察觉到异常的各门守将,立即将情况禀报已至东门的张宝。
(
张宝目光一凝,急声道:"速传令,调南门、北门、东门半数兵力急援东门!"
既三处城门外敌军尽撤,必是集全军之力强攻东门。
此刻东门仅数千守军,如何抵得住三万敌兵?
待援军集结完毕,却见城外仍只有五十赤血龙骑静立。
刘玄单骑出阵,望见城头密布的黄巾兵,朗声笑道:"好大的阵仗!看来本王的计策被你看穿了。"
张宝冷哼:"刘天麒休要猖狂,有胆便来攻城!"
刘玄轻抖缰绳:"攻城?早已开始。"
忽见传令兵飞奔而来:"报!南门外尘沙蔽日,疑有两三万敌军来攻!"
张宝怒捶城墙:"中计矣!速调主力回防南门,此处留五千足矣。"
大军方动,刘玄嘴角微扬。
未几,关羽、张飞率三万降卒猛攻东门。
张宝睚眦欲裂:"又中调虎离山之计!"
此刻他不得不再次急调南门守军回援——西门北门仅余两三千兵,已无兵可调。
([
军队的调动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面对近三万名疯狂进攻的黄巾俘虏,东门仅存的五千守军很难支撑到援兵抵达。
此时,皇甫嵩正率领数千官兵逼近东门,这才是他们真正的进攻目标。
先前黄巾军所说的数万大军,不过是刘玄教给这些官兵制造的假象而已。
刘玄注视着东门战场,背对着皇甫嵩问道:"将军,那些 ** 准备得够用吗?"
皇甫嵩笑着回答:"王爷放心,我军将士人人都有贡献,想必足够用了。只是......这些污秽之物究竟有何用处?"
刘玄神秘地笑了笑:"稍后便知。"
见他不愿明说,皇甫嵩也不再多问。
城墙上突然传来张宝的吼声:"刘天麒,你以为这样就能攻陷下曲阳?你太小看本将的实力了!"
只见张宝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
转眼间,天色骤暗,狂风骤起,电闪雷鸣。
数不清的军队从乌黑的云层中伴随着风暴奔腾而来,粗看之下至少有十余万之众。
"这!"
皇甫嵩惊骇万分,完全不明白这些军队从何而来。
"保护王爷!"
他大喝一声冲到刘玄身前,誓死也要护住王爷的安危。
刘玄却从容笑道:"将军不必惊慌,命人将那些 ** 泼洒出去便是。"
"啊?"
皇甫嵩一时愣住——难道这些 ** 就是用来对付这支神秘军队的?可这些污秽之物能有什么用?总不可能把人熏晕吧?
虽然满腹疑惑,他还是选择相信刘玄,立即下令官兵们将准备好的 ** 泼向汹涌而来的敌军。
刹那间,屎尿横飞。
场面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 ** 落在敌军身上时,竟冒出了一缕缕黑烟。
片刻后,天光放晴,风停雷歇,浩荡大军凭空消失。
皇甫嵩面露惊色:"这..."
刘玄抚掌而笑:"不过是张宝幻术,战场惑敌之术确有奇效,却存致命破绽。"
皇甫嵩望向满地 ** :"莫非..."
"正是。"刘玄颔首。早在张宝现身时,他便用洞察之术看穿其术法要害。临时收集 ** 虽仓促,却成效显着。
城头张宝神色剧变:"他怎会知晓..."不及细想,关张二将已率众登城。双将联手锋芒难挡,张宝急令撤军。
城门洞开,刘玄率赤血龙骑衔尾追击。这支铁骑最擅 ** ,势如破竹向前突进。
张宝仓皇撤离城池,刘玄紧追不舍,此人乃他此行必擒之敌,断不能任其逃脱。
数十里追击之后,刘玄终将其截住。
张宝术法已破,本身武艺 ** ,如何抵挡得住刘玄攻势?
仅一枪刺出,便取其性命。
张宝一死,下曲阳黄巾军瞬间溃败。
多数黄巾兵四散奔逃,少数归降,被编入俘虏先锋军中。
连番征战,将士疲惫,刘玄遂令大军于下曲阳休整。
同时派人查探张梁动向。
只要除掉张梁,他的使命便将达成。
强攻下曲阳、斩杀张宝并非没有代价——原近三万黄巾俘虏先锋,现仅余两万余众。
下曲阳军营内,刘玄对俘虏先锋军高声宣告:"此番作战,尔等表现尚可。本王言出必行,自今日起,免除尔等反贼身份,皆为本王麾下正规军。"
"谢王爷!"
众将士齐声欢呼,激动难抑。
终于摆脱了反贼之名,不必再背负罪名苟活。
刘玄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正色道:"既为正规军,当严守军纪。触犯者,严惩不贷。"
"谨遵王命!"
众人眼神坚定,语气铿锵。
这来之不易的正名机会,他们自当倍加珍惜。
刘玄转向关羽、张飞:"日常操练之事,交由你二人负责,不得懈怠。"
"末将领命!"
关张二人抱拳应诺,面露喜色。
统兵征战本是武将夙愿,如今终得实现。
烽火转身离开,长时间的激战让他疲惫不堪。
几天后,侦察兵带回最新消息。
刘玄看完情报,嘴角微扬:"有趣,张梁竟杀了个回马枪,从董卓手里夺回了广宗城。"
"丢了城池,董卓怕是要气炸了。"
皇甫嵩闻言也露出笑意。
"董卓组织过几次 ** ,都没能拿下广宗。"刘玄指尖轻叩桌案,"我猜朝廷的调令很快就要到了。"
皇甫嵩眼睛发亮:"莫非是要派王爷去接替董卓?"
刘玄摇头轻笑:"皇甫将军觉得,朝廷会让我去接手吗?"
皇甫嵩顿时语塞。天子对玄菟王的成见根深蒂固,即便立下赫赫战功也难以改变。
"调令是给将军的。"刘玄淡定地说,"我随军协助即可。"
不出所料,圣旨很快送达下曲阳,命皇甫嵩接替董卓攻打广宗。诏书中对刘玄只字未提,仿佛这位功臣从未存在。
连先前的战功也毫无封赏,这般做派让皇甫嵩都感到心冷。卢植回京时早已上报刘玄的功劳,皇甫嵩和朱儁也多次上奏。斩杀张角、张宝这等大功竟被刻意忽视。
皇甫嵩收好圣旨郑重道:"末将回京后,定亲自向陛下陈述王爷的功绩。"
刘玄淡然一笑:"早在我预料之中,将军不必挂怀。"
**
张飞坐在左侧最下首,满脸不忿地嚷道:“那**朝廷,有功不赏,活该被人**!”
关羽当即呵斥:“翼德,休得无礼!”他瞪了张飞一眼,心想即便天子再不济,终究是主公的生父,岂能这般放肆?
张飞撇了撇嘴,低声嘀咕:“俺又没说错……”
刘玄淡然一笑,转头对皇甫嵩道:“皇甫将军,兵贵神速,不如即刻动身。”
皇甫嵩颔首:“正该如此。”随即调集兵马,率军直奔广宗。
此时,董卓的大军正驻守于卢植先前修筑的营寨内。他愁眉紧锁,环视一众副将,沉声问道:“诸位可有破敌良策?”
帐下众人皆垂首不语,无人应答。
董卓怒拍桌案,斥道:“一群废物!若文优在此,岂会如此狼狈!”他心中懊悔未带谋士李儒同行,如今束手无策。
副将们噤若寒蝉,更不敢抬头。
此前广宗城破,全赖玄菟王刘玄设计骗开城门。如今故技难施,众人再无他法。
董卓焦躁不安,既恼部下无能,又急于在皇甫嵩抵达前攻下广宗,将功折罪。可惜他非卢植,麾下亦无刘玄这般猛将。
正烦闷间,传令兵匆匆入帐:“禀将军,皇甫将军已至营外!”
董卓眉头一皱:“来得这般快?”他叹息一声,整肃甲胄,率众出迎。
见到皇甫嵩,董卓抱拳道:“见过皇甫将军!”
皇甫嵩略一拱手,侧身引荐:“这位乃大汉玄菟王,特来助阵。”
董卓目光一凝,连忙行礼:“河东太守董卓,拜见玄菟王!”
刘玄神色平静地微微颔首,目光审视着眼前这位身形魁梧的将领。董卓虽体态丰腴,却透着一股精悍之气,眉宇间不时闪过凌厉之色,宛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
帐中诸将见玄菟王驾临,眼中都燃起振奋的光芒。在他们心中,这位年轻藩王仿佛无所不能,广宗之围必将迎刃而解。
待众人入帐就座时,刘玄主动让出主帅之位,带着关张二将列坐左侧。皇甫嵩推辞不过端坐主位,原主帅董卓则居于右侧首座。
"请董太守详述广宗现况。"皇甫嵩开门见山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