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

  当卢植收到刘玄的奏章后,立即率领同派系官员上朝。

  在朝堂之上,他们与张让派系、何进派系以及支持刘协的派系展开了激烈辩论。

  经过艰难斗争,终于成功消除了刘玄高显城县令一职带来的不利影响。

  为此,卢植几乎得罪了大半个朝堂的官员。

  但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那位他全力支持的皇长子,确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卢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抱拳高声禀报:"陛下,玄菟侯率领三百三十三名赤血铁骑深入扶余国境,斩杀异族无数。"

  "更在扶余王城数万守军之中取敌王首级,并将扶余王头颅带回。"

  "扶余王遇刺后,其国内陷入内乱,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都无力侵犯我大汉疆界。"

  "什么?"刘宏猛然起身,因动作过急险些跌倒。

  他急忙稳住身形,难以置信地问道:"刘玄那个逆子,仅带三百余人就攻入扶余王城,杀了扶余王?"

  满朝文武同样震惊不已,纷纷低声议论。

  "确实如此,陛下。"卢植难掩兴奋之情,"自汉武帝以来,这是我大汉前所未有的大捷,理应重重封赏。"

  "恳请陛下厚赏玄菟侯,以慰三军将士之心。"

  卢植一派的官员纷纷行礼 ** 。

  刘宏却眉头紧锁,缓缓落座。

  那个逆子竟有如此能耐,这该如何是好?

  若是旁人立此大功,他必定欣喜若狂、不吝封赏。唯独对刘玄,他实在不愿再给任何嘉奖。

  他甚至盘算着要找借口褫夺刘玄玄菟侯的爵位。

  这时,侍立一旁的张让进言道:"陛下,扶余国多年来与我大汉交好..."

  五十一

  玄菟侯这般行径,实则损害两国邦交,更令四方异族对我大汉心生芥蒂。

  老奴看来,玄菟侯非但无功,反倒有过,理当惩处。

  "放肆!区区宦官,也配在朝堂上妄言?"

  卢植怒发冲冠,戟指张让厉声呵斥。

  张让面沉似水,却也不再言语。

  "玄菟侯破坏邦交,有损国威,必须严惩!"

  张让一 ** 员纷纷出列附议。

  而何进派系与刘协拥护者皆袖手旁观,不发一言。

  卢植高声疾呼:"陛下,此乃我朝开国以来未有之功业,更是陛下超越列祖列宗的旷世殊荣。万望陛下莫要自毁这千古流芳的伟业啊!"

  此言正中刘宏下怀。虽不愿封赏刘玄,但若惩处功臣,等于亲手抹杀这份功绩。

  想到刘玄身世唯有自己知晓,刘宏心念电转:不如先收下这份功劳,再从长计议。

  遂展颜笑道:"卢卿所言极是。天麒智勇双全,扬我国威,理当封赏。朕决意封其为玄菟王,赐玄菟郡为封邑,可自行任免郡内官吏。"

  这道恩旨震惊朝野,连张让都瞠目结舌,卢植亦大感意外。

  退朝后,张让在御书房不解询问:"陛下既欲除之后快,为何反封其为王?这可是您登基以来首次封王啊。"

  刘宏捻须而笑:"让父有所不知,朕自有深意。"

  "老奴愿闻其详。"张让连忙躬身。

  【刘宏言道:“第一,刘玄斩杀扶余王之事,确属朕即位后最显赫的功勋,朕不能公然否认;

  其次,册封刘玄为王,能极大鼓舞边疆将士,使其更加竭尽全力守卫边境;

  再者,封王之时授予他任免玄菟郡官员之权,那郡守必然坐立不安。

  此时只要让父再稍加压力,他定会按让父的谋划行动。

  待玄菟郡守除掉刘玄,朕再将其治罪。

  如此既能悄无声息铲除刘玄,又可腾出郡守之位,卖个好价钱。”

  张让听罢,立即笑道:“妙,实在是妙,陛下之智谋,奴婢望尘莫及。”

  “哈哈哈!此事便交由让父去办。”刘宏大笑着起身离去。

  “遵命,陛下。”张让躬身应答,心底却泛起寒意。

  都说 ** 冷酷,此刻他才真切领悟。

  刘玄身为皇长子,刘宏算计起来却毫不迟疑。

  这般狠辣,令人心惊。

  自己与刘宏相比,终究逊色不少。

  但为何陛下非要除去刘玄这个皇长子?

  何况他还是如此杰出、勇武非凡的皇长子。

  张让想不通,或许除刘宏外,无人知晓其中缘由。

  封王诏令一出,举国震动。

  这是刘宏登基后首次封王,虽封地不大,实权却极重。

  边疆将士闻讯,无不精神振奋,更加用心戍边。

  只要立功,必得陛下封赏。

  玄菟侯,便是最佳例证。

  即便自己难比玄菟侯,争取些小功劳、小封赏总还有希望。

  “玄菟王之勇,我不及也。”

  幽州右北平郡守府内,公孙瓒听闻消息,仰天长叹。

  他常率白马义从征讨鲜卑、乌桓等异族,此刻却自愧不如。

  他多次涉足外族疆域,却从未动过诛杀异族首领的念头。

  外族王城虽不及汉朝城池坚固,但异族首领坐镇王城,周遭有重兵拱卫。大军行进还需穿越层层异族城池,随时可能遭遇难以计数的敌军。贸然深入,恐将陷入重围险境。

  白马将军与其精锐虽令外族闻风丧胆,但较之幽州王的战绩仍相形见绌。更何况白马义从拥兵三千,而赤血铁骑仅三百三十三骑。两相对比,强弱分明。不过白马将军始终认为,其部众战力不逊赤血铁骑,只是自认不及那位边陲王侯。

  此刻的幽州王正在思虑扩军事宜。现有兵力终究太少,但高显城地狭人稀,养兵五百已是极限。这座紧邻三大强族边境的城池,寻常汉民多不愿定居——唯有归顺的异族百姓例外。然而幽州王对异族心存芥蒂,招兵首要条件便是汉家子弟。

  既然高显城难以扩充军力,只能将目光转向邻县。正当他苦思良策之际,来自洛阳的圣谕突然降临:诏令幽州王可自行任免玄菟郡内所有官吏,包括郡守之职。

  这道恩诏令幽州王颇感意外。那个曾欲除他而后快的汉室天子,此番竟如此慷慨?这简直是将整个边郡拱手相让。但转念间他便洞悉其中玄机——这分明是驱虎吞狼之计。

  原本玄菟郡守就对他忌惮已久,如今加封王爵又赐予 ** 大权,只会加剧郡守的恐慌。若再有人从中煽风 ** ,那位封疆大吏恐怕真要铤而走险了。

  血色黄昏

  刘玄立于庭前,眼底掠过一抹寒芒。

  "好个狠辣的刘宏。"

  屋檐下,赤血卫甲胄泛着暗光,双手呈上鎏金帖。

  "玄菟郡守送来的。"

  指腹摩挲过烫金纹路,宴帖上"庆贺"二字尤为刺目。

  "鸿门宴么?"

  他忽然低笑出声。正愁寻不到由头收拾那老狐狸,这倒是个送上门的契机。

  亲卫疾步穿廊而来,靴底沾着新雪。

  "主公,城外来客。"

  "自称徐荣。"

  刘玄眉峰微动。这名字他熟——昔年荥阳之战,此人可是让曹操折戟的主儿。

  厅内炭火正旺。

  徐荣起身抱拳,玄色衣袂垂落如铁。

  "耀宗,拜见王爷。"

  (

  刘玄颔首示意,端坐主位后抬手道:"坐下说话,寻本王所为何事?"

  徐荣再度入座,直言道:"王爷可是要启程前往高勾骊城,赴玄菟郡守庆宴?"

  "你从何处得知?"刘玄眸光微沉。

  郡守请柬方才送达,徐荣竟已获知消息?

  此事着实蹊跷。

  徐荣从容应答:"莫说草民,怕是全郡百姓皆已知晓。郡守早将邀宴之事传遍四方,想不知情反倒不易。"

  刘玄眉峰微动,已明郡守盘算。他凝视徐荣道:"你此来是要劝阻本王赴宴?"

  "正是。"徐荣正色道,"郡守此举分明包藏祸心,恐于席间加害王爷,还请慎重考量。"

  刘玄未露态度,只淡淡追问:"为何要冒险示警?"

  "王爷战功赫赫,乃玄菟屏障。"徐荣目光炯炯,"唯王爷坐镇,百姓方免遭异族欺凌。草民不忍见郡中砥柱遭奸人毒手——这也是全郡黎民的共同心声。"

  刘玄闻言展颜:"好意本王领受了。不过这高勾骊城,非去不可。"

  徐荣面露惊诧:"王爷既洞悉危机,为何仍要涉险?"

  "因为——"刘玄轻抚案几,"本王要成为玄菟郡名副其实的王。"

  徐荣眼中锐光乍现,霎时了然。

  原来郡守设局之时,玄菟王亦在筹谋。这场博弈,胜者称王,败者族灭。

  端看谁能棋高一着。

  沉思片刻,徐荣霍然起身抱拳:"恳请王爷准允随行。草民虽才疏学浅,也愿效犬马之劳。"

  面对郡守与玄菟王之争,徐荣毫不犹豫选择了刘玄。

  刘玄出身汉室宗亲,兼具谋略与胆识。他曾带领三百精兵突袭扶余国,亲手斩杀扶余 ** 。这般战绩不仅需要过人的武艺,更需卓越的军事才能。

  原本徐荣正准备离开玄菟郡参军历练,听闻刘玄的事迹后当即改变主意前来投奔。刘玄见状立即施展洞察之术查看徐荣的实力:

  徐荣(二流将领)统帅90,武力86,智力85,政务75,体力430/430,精力300/300,忠诚度75

  兵器:精制战刀

  绝技:狂风刀法(主动技能,消耗40体力,造成三倍武力伤害,冷却7秒)

  虽然徐荣武艺仅属二流,但其90点的统帅值尤为出众,智力与政务能力也颇为可观。对于急需人才的刘玄而言,这样三项属性均超85的将领实属难得。最令刘玄意外的是,徐荣初始忠诚度竟有75,这在正常情况下已足以保证其忠心。

  此次扶余之战不仅让刘玄声名远扬,更意外收获了这员良将。若非如此,徐荣恐怕早已投奔董卓麾下。声望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查看属性不过是瞬息之事。刘玄对徐荣说道:"本王不惧宴席间的明枪暗箭,唯忧离开后高显城遭袭。正愁无人守城,你来得正是时候。"徐荣闻言惊讶道:"王爷竟将如此重任托付于初次谋面之人?"刘玄笑道:"以你的才能,必能护得高显城周全。"毕竟90点的统帅值,足以证明徐荣杰出的军事指挥天赋。

  比起带上他同赴玄菟郡府应对郡守的刁难,不如留他在高显城坐镇。

  有徐荣在此坐镇,后方无忧,自己便能专心对付玄菟郡守。

  "承蒙王爷厚爱,在下必不负所托。"

  徐荣神情难掩激动。

  此时的他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布衣百姓,竟能获得玄菟王这般器重。

  刘玄含笑道:"今封你为赤血卫统领,总领卫队事务,镇守高显城防。具体事宜可咨询副统领李火,他原是城防都尉,熟悉此地布防。"

  赤血卫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