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

  “这……这真是……”

  “难以置信!”

  “如此设计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连射?”

  “竟无需重新装填……”

  “陛下!”

  “微臣能否一观?只要一眼就好!”

  此时。

  工部官员中,一位年约五十、身材矮胖的男子急促地说道。

  他满面通红,情绪异常激动。

  老爷子略作沉吟,便将火铳递了过去。

  朱彪与朱樉两位皇子稍稍靠近老爷子,挡在他身前。

  晋王和燕王则紧紧盯着那名矮胖官员。

  唯恐出现任何差池。

  见到这一幕。

  老爷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但他同样充满好奇地注视着对方。

  刚才试射之后,这柄“火铳”无论在威力、便捷性还是安全性上。

  都远超大明现有火铳数十倍!

  更关键的是。

  它的连射能力!

  老爷子有种强烈的预感。

  此物一旦问世,必将彻底改变大明军队的作战方式。

  未来将不再依赖传统的骑兵冲锋与血肉搏杀。

  再加上连射功能。

  大明将不再对草原骑兵束手无策。

  而是能予以迎头痛击!

  越想,心中越是炽热。

  当老爷子再次看向那名工部官员时。

  发现他竟然灵巧地将各个零件拆解开来。

  甚至连弹匣都卸了下来。

  “做工精湛!”

  “这铁质……与我朝所用截然不同……”

  “原来……结构竟如此简单……”

  “竟能做到连射……原来原理这般简单!!”

  “我明白了!”

  “我明白了!”

  “关键在于材料,我们的铁不够坚硬!”

  此刻。

  这位官员如痴如狂,索性坐在地上,将火铳拆得七零八落。

  他紧握弹匣,双眼因激动布满血丝。

  “这般工艺,大明目前确实难以企及!”

  “但无法复制,仍可尝试!”

  “一定有办法实现!”

  他越说越激动。

  “快取纸笔来!”

  工部尚书秦文用连忙从旁边书桌上取来毛笔和纸张。

  不一会儿。

  官员便绘出了各个零件的草图。

  大明的工匠只是受时代所限,未能突破思维桎梏。

  一旦亲眼所见。

  便能立刻领悟其中原理。

  这些工匠的智慧与对零件的理解,远非常人可比。

  很快。

  他在地上重新组装好这柄“火铳”。

  恭敬地递还给老爷子。

  “如何?”老爷子急切地问道。

  他心中充满期待!

  “陛下!陛下!这是足以改变时代的创举!”

  “只要材料达标,不仅可造此短铳,微臣甚至能尝试制造更 的!”

  “这将彻底改变我大明将士的命运!”

  “臣……”

  “臣……”

  他正说着,突然目光定在某处不动了。

  旁边的工部尚书急得不行:“沈用,你倒是快说啊,急死本官了!”

  可沈用仿佛没听见,猛地站起来,快步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厚厚的《炼铁精要》,又拿起《生熟炼铁炉原理》。

  “陛下!”沈用激动得手舞足蹈,“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一年……不,半年……不,只要三个月!三个月内,陛下必能看到我大明全新的、与从前截然不同的军备!”

  “但微臣需要这里的文献!”

  “陛下……此地,正是我大明最宝贵的财富!”

  沈用依然激动难抑。

  正在这时,另一头也传来声音:“何止如此?还有这水泥……这水泥……陛下,这是大明之福啊!”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工部主事于修明也像着了魔似的。

  老爷子对他印象很深,对他孙子更是记得清楚。

  此时的于修明热泪盈眶,声音颤抖:“圣上,书上说水泥能抗震防水,可液状浇筑,凝固后坚硬如石!”

  “此物材料简单,很快就能投入使用!”

  “圣上,这才是改变我大明水利防患的神物!”

  “有了它,水利工程必当事半功倍。”

  “不止水利,还能铺路,让百姓不再走泥泞雨路,比青砖方便太多!”

  “还有……还有!”另一人抢着说,“陛下,这铁轨也十分神奇,书上说一旦建成,日行三千里不在话下!”

  “这难道不是我大明又一件神物吗?”

  “陛下……这和您刚刚说的一模一样……一模一样啊!”

  此时,詹徽、蓝玉等人全都目瞪口呆。

  老爷子请来的这些工部官员,一个个面红耳赤,情绪激昂。

  有人甚至因为争抢同一本书,差点动起手来。

  “哈哈哈……”老爷子见此情景,忍不住放声大笑。

  “咱这大明,莫非真要来一次改天换地不成?”

  “好!好!”

  “诸位爱卿,咱准你们抄录这些书籍,但一本也不能带走!”

  “你们所看所想的,绝不能外传!”

  “咱会给你们安排秘密场所,满足你们一切用料需求!”

  “但——你们告诉咱,何时能见到成果?”

  于修明立即回应:“陛下,水泥制法最为简单,夏汛将至,臣愿连夜监工,按书上方法,几天便可制出!”

  “有此物在,微臣敢说今年的大明——不,从此以后的大明——水患可减七成!”

  “再不会像土坝那样一冲即溃。”

  “即便有水情,除非是极端恶劣情形,否则百姓最多损失财物,性命无虞!”

  “好!”老爷子大喜。

  “既然你敢如此保证,朕便给你这个机会……”

  “若你真能办成,莫说平安县,整个南直隶都可交予你手!”

  “包括历年水患最严重的地区,朕都托付于你!”

  “户部右侍郎之位尚有空缺。”

  “你若能保百姓免受洪灾之苦,这右侍郎之职便是你的!”

  大明左右侍郎,乃正三品官阶。

  从六品工部主事,一跃而至三品侍郎!

  连升三级。

  纵是皇亲国戚亦难有这般晋升之速。

  更何况于修明年事已高,本以为仕途已至尽头。

  他当即跪地叩首:“臣叩谢陛下隆恩!”

  皇上朗声笑道:“不独是你,凡能为大明建功立业者——”

  “朕皆不吝封赏!”

  “非但厚赏……”

  “将来诸位更将随朕一同,名垂青史!”

  此言一出,在场官员无不心潮澎湃。

  古往今来,文人志士至高荣光,莫过于“青史留名”四字。

  众人难抑激动之情,终于有官员按捺不住,问出关键所在:

  “敢问陛下,此地方略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此人……莫非是洞悉天机的神仙?”

  “竟能接连献上如此珍宝。”

  此话引得众人齐声附和,连始终神色复杂的朱允炆也不禁抬头。

  只见皇上露出神秘笑意:“此人名号仅有两字。”

  在众人愈发好奇的注视下,皇上声如洪钟:

  “雄英!”

  ——

  “雄英?”

  二字既出,满室顿生异样寂静。

  工部尚书秦文用面露惊诧,吏部尚书詹徽神色茫然,目光扫过窗外时更显困惑。

  朱彪、朱樉、朱棢与朱允熥四人,则瞬间喜形于色。

  他们深知连母后(祖母)都已重生。

  若真是雄英——

  既由父皇亲口证实,此事定然不虚!

  思及此,几人呼吸不由急促起来。

  唯独朱允炆目光僵直,满脸震骇。

  恍惚间只觉昔日帝王梦,竟如泡影般虚幻。

  恰似古有南柯一梦,今有允炆黄粱。

  众官怔忡片刻,急忙向皇上求证:“莫非……是当年那位太孙?”

  话音未落,皇上纵声大笑:“岂能有假!”

  “若尔等能造出这等器物——”皇上举起手中火铳沉吟,“便刻上‘雄英’二字!”

  “不,不可……”旋即改口,“太孙名讳岂能轻刻。”

  他忆起当日所闻“拼音”之法,扬声道:“当取翱翔九天之雄鹰意涵!”

  “再缀以日月图腾……”

  群臣齐齐松了一口气,原来皇上是在怀念太孙?

  可惜啊,若是太孙真的还在世……

  大明三代帝王,个个都有天子气度!

  这时,沈用猛地回神,意识到这分明就是大明标志性的徽记!

  他欣喜地说道:“陛下,臣明白了!臣明白了!”

  “好!”

  “至于此处……”

  “你们抄录完毕之后,不得携带任何纸张,相反,我会派人送到一个地方……”

  “到时候,你们也一同前去……”

  老爷子又望向铁轨。

  “那东西,得尽快造出来……”

  “不过咱大孙说过,眼下大明的材料还跟不上。”

  “好炉方能炼出好钢!”

  工部尚书秦文用早已频频点头,并从一旁取出一物——《煤炭的勘探之法》!

  他震撼地说道:“陛下,这上边什么都有……”

  “陛下只需静候……”

  “等候我们试验的结果。”

  “哈哈!”老爷子放声大笑。

  “咱放心,咱当然放心。”

  “过些日子,怀城就快建好了,到那时第一批新粮也该收成了!”

  “咱有的是时间等!”

  忽然间,

  老爷子似乎想起了什么,

  面色一肃。

  “另外,咱老了……”

  “想好好歇一歇。”

  “这段时间,咱或许不会留在皇城。”

  “太子监国这么多年,宫中多数事务,咱早已不再过问。”

  “也就是这段日子太子病重,咱才重新接手。”

  “不过现在……”

  “太子已经痊愈!”

  老爷子目光扫过群臣。

  此刻,

  群臣心中各有所想,却又都心惊胆战。

  他们明显听得出来,老爷子话语中透露出的“隐退”之意。

  果然!

  只见老爷子像是下定了决心:

  “从今日起,所有大小事务,一律交予太子处理!”

  “有重大事情,只需向咱禀报一声即可。”

  “这段等待的时间,咱也想好好歇一歇。”

  此言一出,

  群臣皆喜。

  在老爷子手下与在太子手下,那份心理压力可谓天壤之别。

  老爷子上朝,

  他们连觉都睡不安稳。

  但太子殿下……

  那可太好了。

  “还有……”

  “明日,咱先送秦王下江南!”

  “之后朝中一切事务,你们直接去找太子。”

  此言一出,群臣表情一肃,心中更是暗喜。

  而在诸王之中,

  朱彪自然明白老爷子心中的打算。

  若非此次钟山行宫之事太过重要,老爷子此刻恐怕还赖在娘亲那里。

  如今把朝政交给他,

  不就是想去那桃花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