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庄周边的几个村庄,许各庄、中窖村、溪涧村、老占集、小王庄、大旗集...这些地主乡绅们,如同惊弓之鸟,被“土匪横行,八义集被围”的消息搅得寝食难安。
他们各自派出了心腹家丁,快马加鞭,带着重礼和求救信,涌向了县城,求见县尊老爷。
县衙内,县尊老爷看着案几上堆积的、措辞惊恐的求救信和旁边几盘沉甸甸的银锭,眉头紧锁,脸上却没什么惊慌之色。
他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呷了一口,对旁边的师爷说道:“瞧瞧...一个个都吓破了胆。什么‘悍匪’、‘围庄’...依老夫看,八成是哪里活不下去的泥腿子聚众闹事,流窜到咱们这地界了。张老财那个废物,连这点乱民都弹压不住,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师爷躬身附和:“老爷明鉴。这些地主乡绅,平日里作威作福,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慌了神。不过是些乌合之众的流民罢了。”
县尊放下茶杯,冷哼一声:“剿匪?说得轻巧!就凭县衙这几号衙役,还有城里那帮凑数吃饷的团练?让他们守守城墙,吓唬吓唬老百姓还行,真拉出去跟那些穷疯了、敢玩命的流民干仗?那不是送死是什么?”
他捻着胡须,盘算道:“再说了,这帮流寇求的是财,不是命。给他们点甜头,打发走了便是。真要剿,也得等州府派兵来。咱们何必去触这个霉头?”
“老爷高见!”师爷连忙奉承,“那...这些求救信...”
“回话!”县尊吩咐道,“让他们各自紧闭庄门,加强守备!多备些粮米银钱,万一土匪真到了门口,破财消灾便是!等这伙流寇抢够了,自然就流窜到别处去了。”
“是!”师爷应道,随即又想起一事,面露难色,“老爷...剿匪的事可以先放放...但眼下,倒是有件更棘手的案子,恐怕得您亲自定夺。”
“哦?什么事比土匪还急?”县尊挑眉。
“是...是关于本地豪强裴刚的...”师爷压低声音,“他...他前几日失手杀了人...”
县尊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裴刚?裴家那个败家子?他又惹什么事了?”
师爷叹了口气,将事情原委道来:“说起来,这裴刚也是倒霉...他在街上被一伙人给‘仙人跳’了。一个女子硬说怀了他的孩子,讹诈他,还叫来几个地痞壮汉围堵他,言语羞辱,逼他拿钱...”
“裴刚那性子,您是知道的,从小被裴老爷子宠坏了,眼高于顶,横行乡里,哪受过这种气?一时激愤,就...就动了手,失手打死了那两个带头的地痞...”
县尊听到这,微微点头:“打死两个讹诈的地痞?虽然过激,倒也情有可原。按律,最多判个流放,操作一下,赔点钱,甚至都能遮掩过去。裴家又不缺钱。”
“问题是...”师爷脸色发苦,“他...他杀红了眼...连那个讹诈他的女子...也一并给掐死了...”
“什么?!”县尊猛地坐直了身子,脸色骤变,“混账东西!他怎么敢?!”
杀害妇孺,这可是十恶不赦的重罪!性质完全不同了!
师爷无奈道:“更麻烦的是...卑职私下提审他时,明明已经给他改好了口供,让他一口咬定是受多人围攻、生命受到威胁才激情杀人,精神恍惚之下失手误杀了那女子...这样判起来,还能有转圜的余地...”
“可...可这裴刚...也不知是蠢还是犟...”师爷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他硬是梗着脖子说:‘老子就是气愤!就是要杀她!没人刺激我!我清醒得很!’...这...这简直是自寻死路啊!”
县尊气得一拍桌子:“蠢材!十足的蠢材!本官想救他都找不到借口!他自己把路给堵死了!裴家怎么就生出这么个莽夫!”
他烦躁地挥挥手:“罢了罢了!这事容后再议!先把各庄求救的事情处理了!裴刚...让他先在牢里清醒清醒!”
师爷连忙称是,退下去拟写给各庄的回文。
县尊独自坐在堂上,揉着眉心,只觉得焦头烂额。一边是可能流窜过来的“土匪”(他依旧认为是小股乱民),一边是自家地盘上豪强子弟犯下的棘手命案...
相比之下,他更头疼后者。土匪是外患,花钱或许能打发。而这裴刚杀人案,却关系到律法、人情、豪强势力以及他自己的官声,一个处理不好,后患无穷。
“唉...多事之秋...”他长叹一声,暂时将“剿匪”之事抛诸脑后,开始仔细琢磨如何处置裴刚这个自己找死的大麻烦。
而他这种“重内轻外”、“破财消灾”的绥靖态度,恰恰为陆鸣的人民军争取了宝贵的行动时间。周围地主们得不到县衙的实质支援,只能更加龟缩自保,眼睁睁看着“土匪”的阴影日益逼近,却不知真正的雷霆一击,即将落在他们中最狡猾的孙德宏头上。
大王庄、许各庄、中窖村...周边几个村庄的地主老爷们,几乎是同时收到了县衙送来的回文。
当他们看到县尊那“紧闭庄门,加强守备,破财消灾,静待流寇自退”的官样文章时,一个个气得脸色铁青,破口大骂!
“混账!王八蛋!”许各庄的许老财将回信撕得粉碎,“收老子钱的时候称兄道弟!现在老子有难了,就让老子自生自灭?!什么狗屁父母官!”
“他妈的!县城的团练衙役是吃干饭的吗?剿匪?剿他娘个腿!”中窖村的李地主狠狠啐了一口,“我看他就是怕死!不敢出城!”
“指望不上!根本指望不上!”大王庄的孙德宏(虽然他还不知道自己的信使已被截)收到回文后,更是心凉了半截,恐惧之余,对县尊的怨恨也达到了顶点。
恐惧和怨恨交织,让这些平日里勾心斗角的地主们,竟然生出一种“同病相怜”的扭曲共鸣,以及一个极其大胆且危险的想法!
“县尊不仁,休怪我等不义!”孙德宏眼神阴狠,对前来互通消息的其他地主派来的心腹说道,“既然官府靠不住,咱们...不如换个活法!”
“孙老爷的意思是...?”其他地主的心腹面面相觑。
“跟土匪...合作!”孙德宏压低声音,语出惊人。
“合作?!”众人吓了一跳。
“对!合作!”孙德宏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那伙土匪不是要钱要粮吗?县城里库房粮仓,不比咱们这几个穷庄子肥多了?”
“咱们...咱们可以给土匪提供情报!甚至...甚至可以暗中给他们行个方便!引他们去攻打县城!”
“只要土匪去打县城,咱们就安全了!说不定...还能趁乱跟着抢一把!县城那帮老爷,平日里也没少压榨咱们!”
“土匪要是攻下了县城,吃了肉,咱们跟着喝点汤,不过分吧?”
“土匪要是攻不下,被团练衙役打残了...哼!那也是他们活该!到时候咱们再‘义愤填膺’地出兵‘助剿’,还能在县尊面前卖个好!一举两得!”
这个驱虎吞狼、火中取栗的毒计,让其他地主的心腹听得心惊肉跳,却又隐隐觉得...这似乎是绝境中唯一一条有可能保全自己、甚至反咬一口的出路!
“干了!”
“就这么办!”
“总比坐以待毙强!”
一种扭曲的“同盟”在这些地主之间悄然形成。他们开始暗中串联,商议如何与“土匪”接触,如何提供县城布防的“情报”(真假掺半),如何祸水东引...
......
与此同时,县城县衙内,县尊老爷的烦恼却与城外截然不同。他根本没把“土匪”太当回事,此刻正为另一件案子焦头烂额——豪强裴刚杀人案。
师爷愁眉苦脸地汇报:“老爷...裴家那边又派人来催问了...问案子什么时候能结...口气...很是不善啊...”
“催?!催什么催!”县尊烦躁地揉着太阳穴,“裴刚那个蠢材!自己把路堵死!让本官怎么结案?!”
“按律...连杀三人,其中还有一妇人,情节恶劣,民愤极大...按律当斩啊!”师爷小声道,“可...可裴家...在本地树大根深,裴老爷子就这一个独苗...要是判了斩立决...恐怕...”
“本官难道不知道吗?!”县尊猛地一拍桌子,“可你看看裴刚那混账在堂上说的什么混账话!‘老子就是气愤杀人!’...那么多双耳朵听着呢!你让本官怎么徇私?!”
“城里现在都在议论这事!”师爷苦着脸,“小民们都说裴刚草菅人命,该杀...豪强们则暗中施压,要求法外开恩...这...这简直是火上烤啊!”
县尊瘫坐在太师椅上,一脸疲惫。这要是在太平年月,他有一百种方法把这案子糊弄过去,或者干脆把皮球踢给上官。可现在这世道...城外有“流寇”环伺(他以为),城内豪强小民矛盾尖锐...他既不敢得罪地头蛇裴家,又怕严惩裴刚会激怒城内百姓,引发骚乱...
“难办...难办啊...”他长叹一声,“拖!先拖着!等...等城外那伙流寇消停了再说!”
他现在无比希望那伙“流寇”抢够了赶紧滚蛋,好让他能集中精力处理裴刚这摊烂事。他压根没想到,他眼中的“疥癣之疾”,正迅速演变成一场即将吞噬整个地区的风暴。而城外那些他打算“破财消灾”打发的地主们,正在酝酿一个将他拖入深渊的可怕计划。
内外交困,人心鬼蜮。风暴来临前的压抑,笼罩着县城和周边的村庄。
        他们各自派出了心腹家丁,快马加鞭,带着重礼和求救信,涌向了县城,求见县尊老爷。
县衙内,县尊老爷看着案几上堆积的、措辞惊恐的求救信和旁边几盘沉甸甸的银锭,眉头紧锁,脸上却没什么惊慌之色。
他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呷了一口,对旁边的师爷说道:“瞧瞧...一个个都吓破了胆。什么‘悍匪’、‘围庄’...依老夫看,八成是哪里活不下去的泥腿子聚众闹事,流窜到咱们这地界了。张老财那个废物,连这点乱民都弹压不住,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师爷躬身附和:“老爷明鉴。这些地主乡绅,平日里作威作福,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慌了神。不过是些乌合之众的流民罢了。”
县尊放下茶杯,冷哼一声:“剿匪?说得轻巧!就凭县衙这几号衙役,还有城里那帮凑数吃饷的团练?让他们守守城墙,吓唬吓唬老百姓还行,真拉出去跟那些穷疯了、敢玩命的流民干仗?那不是送死是什么?”
他捻着胡须,盘算道:“再说了,这帮流寇求的是财,不是命。给他们点甜头,打发走了便是。真要剿,也得等州府派兵来。咱们何必去触这个霉头?”
“老爷高见!”师爷连忙奉承,“那...这些求救信...”
“回话!”县尊吩咐道,“让他们各自紧闭庄门,加强守备!多备些粮米银钱,万一土匪真到了门口,破财消灾便是!等这伙流寇抢够了,自然就流窜到别处去了。”
“是!”师爷应道,随即又想起一事,面露难色,“老爷...剿匪的事可以先放放...但眼下,倒是有件更棘手的案子,恐怕得您亲自定夺。”
“哦?什么事比土匪还急?”县尊挑眉。
“是...是关于本地豪强裴刚的...”师爷压低声音,“他...他前几日失手杀了人...”
县尊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裴刚?裴家那个败家子?他又惹什么事了?”
师爷叹了口气,将事情原委道来:“说起来,这裴刚也是倒霉...他在街上被一伙人给‘仙人跳’了。一个女子硬说怀了他的孩子,讹诈他,还叫来几个地痞壮汉围堵他,言语羞辱,逼他拿钱...”
“裴刚那性子,您是知道的,从小被裴老爷子宠坏了,眼高于顶,横行乡里,哪受过这种气?一时激愤,就...就动了手,失手打死了那两个带头的地痞...”
县尊听到这,微微点头:“打死两个讹诈的地痞?虽然过激,倒也情有可原。按律,最多判个流放,操作一下,赔点钱,甚至都能遮掩过去。裴家又不缺钱。”
“问题是...”师爷脸色发苦,“他...他杀红了眼...连那个讹诈他的女子...也一并给掐死了...”
“什么?!”县尊猛地坐直了身子,脸色骤变,“混账东西!他怎么敢?!”
杀害妇孺,这可是十恶不赦的重罪!性质完全不同了!
师爷无奈道:“更麻烦的是...卑职私下提审他时,明明已经给他改好了口供,让他一口咬定是受多人围攻、生命受到威胁才激情杀人,精神恍惚之下失手误杀了那女子...这样判起来,还能有转圜的余地...”
“可...可这裴刚...也不知是蠢还是犟...”师爷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他硬是梗着脖子说:‘老子就是气愤!就是要杀她!没人刺激我!我清醒得很!’...这...这简直是自寻死路啊!”
县尊气得一拍桌子:“蠢材!十足的蠢材!本官想救他都找不到借口!他自己把路给堵死了!裴家怎么就生出这么个莽夫!”
他烦躁地挥挥手:“罢了罢了!这事容后再议!先把各庄求救的事情处理了!裴刚...让他先在牢里清醒清醒!”
师爷连忙称是,退下去拟写给各庄的回文。
县尊独自坐在堂上,揉着眉心,只觉得焦头烂额。一边是可能流窜过来的“土匪”(他依旧认为是小股乱民),一边是自家地盘上豪强子弟犯下的棘手命案...
相比之下,他更头疼后者。土匪是外患,花钱或许能打发。而这裴刚杀人案,却关系到律法、人情、豪强势力以及他自己的官声,一个处理不好,后患无穷。
“唉...多事之秋...”他长叹一声,暂时将“剿匪”之事抛诸脑后,开始仔细琢磨如何处置裴刚这个自己找死的大麻烦。
而他这种“重内轻外”、“破财消灾”的绥靖态度,恰恰为陆鸣的人民军争取了宝贵的行动时间。周围地主们得不到县衙的实质支援,只能更加龟缩自保,眼睁睁看着“土匪”的阴影日益逼近,却不知真正的雷霆一击,即将落在他们中最狡猾的孙德宏头上。
大王庄、许各庄、中窖村...周边几个村庄的地主老爷们,几乎是同时收到了县衙送来的回文。
当他们看到县尊那“紧闭庄门,加强守备,破财消灾,静待流寇自退”的官样文章时,一个个气得脸色铁青,破口大骂!
“混账!王八蛋!”许各庄的许老财将回信撕得粉碎,“收老子钱的时候称兄道弟!现在老子有难了,就让老子自生自灭?!什么狗屁父母官!”
“他妈的!县城的团练衙役是吃干饭的吗?剿匪?剿他娘个腿!”中窖村的李地主狠狠啐了一口,“我看他就是怕死!不敢出城!”
“指望不上!根本指望不上!”大王庄的孙德宏(虽然他还不知道自己的信使已被截)收到回文后,更是心凉了半截,恐惧之余,对县尊的怨恨也达到了顶点。
恐惧和怨恨交织,让这些平日里勾心斗角的地主们,竟然生出一种“同病相怜”的扭曲共鸣,以及一个极其大胆且危险的想法!
“县尊不仁,休怪我等不义!”孙德宏眼神阴狠,对前来互通消息的其他地主派来的心腹说道,“既然官府靠不住,咱们...不如换个活法!”
“孙老爷的意思是...?”其他地主的心腹面面相觑。
“跟土匪...合作!”孙德宏压低声音,语出惊人。
“合作?!”众人吓了一跳。
“对!合作!”孙德宏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那伙土匪不是要钱要粮吗?县城里库房粮仓,不比咱们这几个穷庄子肥多了?”
“咱们...咱们可以给土匪提供情报!甚至...甚至可以暗中给他们行个方便!引他们去攻打县城!”
“只要土匪去打县城,咱们就安全了!说不定...还能趁乱跟着抢一把!县城那帮老爷,平日里也没少压榨咱们!”
“土匪要是攻下了县城,吃了肉,咱们跟着喝点汤,不过分吧?”
“土匪要是攻不下,被团练衙役打残了...哼!那也是他们活该!到时候咱们再‘义愤填膺’地出兵‘助剿’,还能在县尊面前卖个好!一举两得!”
这个驱虎吞狼、火中取栗的毒计,让其他地主的心腹听得心惊肉跳,却又隐隐觉得...这似乎是绝境中唯一一条有可能保全自己、甚至反咬一口的出路!
“干了!”
“就这么办!”
“总比坐以待毙强!”
一种扭曲的“同盟”在这些地主之间悄然形成。他们开始暗中串联,商议如何与“土匪”接触,如何提供县城布防的“情报”(真假掺半),如何祸水东引...
......
与此同时,县城县衙内,县尊老爷的烦恼却与城外截然不同。他根本没把“土匪”太当回事,此刻正为另一件案子焦头烂额——豪强裴刚杀人案。
师爷愁眉苦脸地汇报:“老爷...裴家那边又派人来催问了...问案子什么时候能结...口气...很是不善啊...”
“催?!催什么催!”县尊烦躁地揉着太阳穴,“裴刚那个蠢材!自己把路堵死!让本官怎么结案?!”
“按律...连杀三人,其中还有一妇人,情节恶劣,民愤极大...按律当斩啊!”师爷小声道,“可...可裴家...在本地树大根深,裴老爷子就这一个独苗...要是判了斩立决...恐怕...”
“本官难道不知道吗?!”县尊猛地一拍桌子,“可你看看裴刚那混账在堂上说的什么混账话!‘老子就是气愤杀人!’...那么多双耳朵听着呢!你让本官怎么徇私?!”
“城里现在都在议论这事!”师爷苦着脸,“小民们都说裴刚草菅人命,该杀...豪强们则暗中施压,要求法外开恩...这...这简直是火上烤啊!”
县尊瘫坐在太师椅上,一脸疲惫。这要是在太平年月,他有一百种方法把这案子糊弄过去,或者干脆把皮球踢给上官。可现在这世道...城外有“流寇”环伺(他以为),城内豪强小民矛盾尖锐...他既不敢得罪地头蛇裴家,又怕严惩裴刚会激怒城内百姓,引发骚乱...
“难办...难办啊...”他长叹一声,“拖!先拖着!等...等城外那伙流寇消停了再说!”
他现在无比希望那伙“流寇”抢够了赶紧滚蛋,好让他能集中精力处理裴刚这摊烂事。他压根没想到,他眼中的“疥癣之疾”,正迅速演变成一场即将吞噬整个地区的风暴。而城外那些他打算“破财消灾”打发的地主们,正在酝酿一个将他拖入深渊的可怕计划。
内外交困,人心鬼蜮。风暴来临前的压抑,笼罩着县城和周边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