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的电话,像一场及时雨,浇熄了赵瑞龙那封挑衅来信在我心中点燃的躁动火焰。那些关于财富、速度的诱惑,在“初心”与“责任”这面镜子前,渐渐显露出其苍白和虚幻的本质。我知道,赵瑞龙描绘的那条金光大道,或许能带来物质的丰盈,却无法安放我内心深处那份对“为民服务”最原始的冲动和期许。
就在我内心逐渐澄明,准备继续在政策研究室的岗位上沉心静气、积累沉淀之时,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以一种我未曾预料的方式,将我推向了那条我已然选择的、却更加贴近权力核心的道路。
电话是周副秘书长的秘书,孙秘书打来的。这次,他的声音里少了几分公事公办的刻板,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林致远同志,现在说话方便吗?”
我心头一紧,立刻回应:“方便,孙秘书您请讲。”
“副秘书长近期工作调整,根据组织安排,将不再兼任省委副秘书长,专职担任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孙秘书的语气平稳,但这个消息本身却如同一声惊雷在我耳边炸响。
周副秘书长……不,现在是周副省长了!而且是常务副省长!这是省政府的核心领导之一,权柄之重,远非一个副秘书长可比。这意味着,周省长即将站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施展他的抱负。
“恭喜周省长!”我几乎是下意识地说道,心里为他感到高兴,同时也意识到,随着他位置的跃升,我之前那点因为被他赏识而带来的“光环”,可能会变得更加微弱和遥远。
“谢谢。”孙秘书接受了我的祝贺,随即话锋一转,切入正题,“随着周省长工作变动,秘书班子也需要相应调整充实。周省长点名,想调你到省政府办公厅,担任他的随行秘书之一,主要负责文稿和调研方面的工作。”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我握着听筒,大脑有瞬间的空白。耳边只剩下孙秘书那句“周省长点名……调你到省政府办公厅,担任他的随行秘书之一”在反复回响。
秘书!周常务副省长的秘书!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将彻底离开政策研究室这个相对超脱的“旁观”位置,直接进入到全省行政权力运行的核心枢纽!我将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学习一位省级领导是如何决策、如何协调、如何推动工作的;我将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信息,参与到更核心的议题;我的视野、我的能力、我的人脉,都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这无疑是一条通往权力核心的“快车道”,是无数像我这个年纪、我这个级别的干部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机会!它远比赵瑞龙描绘的商海浮沉,更符合我内心深处对“建功立业”的想象,也更能实现陈默所说的那种“参与到时代变革洪流中”的使命感。
然而,伴随着巨大机遇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秘书工作,要求极高的忠诚度、缜密的思维、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对分寸感的精准把握。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放大解读;一举一动,都关乎领导形象。那是一个光环与阴影并存的岗位,一步天堂,一步深渊。
“林致远同志?”孙秘书的声音将我从巨大的震惊和纷乱的思绪中拉回。
“孙秘书,我在!”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感谢组织的信任,感谢周省长的栽培!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负期望!”
“好。”孙秘书似乎对我的反应并不意外,“相关调动手续,办公厅这边会和你们研究室沟通办理。你这几天把手头的工作交接一下,下周一到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处报到。”
“是!明白!”
放下电话,我久久地站在原地,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加速奔流,手心因为激动和紧张而微微出汗。
研究室里依旧安静,老王还在修剪他的盆栽,钱处长还在伏案疾书,张主任里间的门也关着。但他们都不知道,就在刚才,坐在这间办公室里那个名叫林致远的年轻人,他的人生轨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庄严肃穆的省政府大院。几天后,我将不再是那个偶尔列席会议、坐在墙角的记录者,我将成为这架庞大行政机器核心部件的一个螺丝钉,跟随一位重要的领导者,参与到这台机器的运转中去。
赵瑞龙的道路,是资本的征伐,追求的是个人财富的极致扩张。
陈默的道路,是信念的坚守,哪怕身处边缘,亦不忘理想之光。
而我即将踏上的这条道路,是权力的修行。它要求我在近距离见识权力的巨大能量和复杂性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为民的初心,在服务领导、参与决策的过程中,找到实现自身价值与推动社会进步的结合点。
这三条路,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是否适合。
我知道,对于我而言,这条刚刚开启的“秘书”之路,虽然充满了未知的挑战和风险,但它无疑是最能让我心跳加速、最能点燃我奋斗激情、也最有可能让我在时代画卷上留下属于自己一笔的道路。
不同的道路,通往不同的风景。而我,已经做出了我的选择。
接下来的几天,我在政策研究室办理工作交接。张主任得知消息后,看我的眼神更加复杂,有惋惜,有羡慕,或许还有一丝“果然如此”的释然。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只说了句:“去了那边,好好干,少说话,多观察。”
老王则是真心实意地为我高兴,咧着嘴笑:“行啊你小子!一步登天了!以后可别忘了老哥我啊!”他塞给我一包他珍藏的好茶叶,“提神醒脑,那边工作强度大。”
钱处长见到我,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说了几句“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客套话,但眼神深处那一闪而过的嫉妒,还是没能完全掩饰住。
我平静地应对着这一切。我知道,从今往后,我与这个承载了我最初梦想和挣扎的研究室,将与这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将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告别,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当我收拾好个人物品,最后看了一眼这间熟悉的办公室时,心中没有太多的留恋,只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但我已准备好,踏上这条不同的道路,去迎接属于我的官海浮沉。
就在我内心逐渐澄明,准备继续在政策研究室的岗位上沉心静气、积累沉淀之时,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以一种我未曾预料的方式,将我推向了那条我已然选择的、却更加贴近权力核心的道路。
电话是周副秘书长的秘书,孙秘书打来的。这次,他的声音里少了几分公事公办的刻板,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林致远同志,现在说话方便吗?”
我心头一紧,立刻回应:“方便,孙秘书您请讲。”
“副秘书长近期工作调整,根据组织安排,将不再兼任省委副秘书长,专职担任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孙秘书的语气平稳,但这个消息本身却如同一声惊雷在我耳边炸响。
周副秘书长……不,现在是周副省长了!而且是常务副省长!这是省政府的核心领导之一,权柄之重,远非一个副秘书长可比。这意味着,周省长即将站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施展他的抱负。
“恭喜周省长!”我几乎是下意识地说道,心里为他感到高兴,同时也意识到,随着他位置的跃升,我之前那点因为被他赏识而带来的“光环”,可能会变得更加微弱和遥远。
“谢谢。”孙秘书接受了我的祝贺,随即话锋一转,切入正题,“随着周省长工作变动,秘书班子也需要相应调整充实。周省长点名,想调你到省政府办公厅,担任他的随行秘书之一,主要负责文稿和调研方面的工作。”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我握着听筒,大脑有瞬间的空白。耳边只剩下孙秘书那句“周省长点名……调你到省政府办公厅,担任他的随行秘书之一”在反复回响。
秘书!周常务副省长的秘书!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将彻底离开政策研究室这个相对超脱的“旁观”位置,直接进入到全省行政权力运行的核心枢纽!我将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学习一位省级领导是如何决策、如何协调、如何推动工作的;我将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信息,参与到更核心的议题;我的视野、我的能力、我的人脉,都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这无疑是一条通往权力核心的“快车道”,是无数像我这个年纪、我这个级别的干部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机会!它远比赵瑞龙描绘的商海浮沉,更符合我内心深处对“建功立业”的想象,也更能实现陈默所说的那种“参与到时代变革洪流中”的使命感。
然而,伴随着巨大机遇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秘书工作,要求极高的忠诚度、缜密的思维、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对分寸感的精准把握。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放大解读;一举一动,都关乎领导形象。那是一个光环与阴影并存的岗位,一步天堂,一步深渊。
“林致远同志?”孙秘书的声音将我从巨大的震惊和纷乱的思绪中拉回。
“孙秘书,我在!”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感谢组织的信任,感谢周省长的栽培!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负期望!”
“好。”孙秘书似乎对我的反应并不意外,“相关调动手续,办公厅这边会和你们研究室沟通办理。你这几天把手头的工作交接一下,下周一到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处报到。”
“是!明白!”
放下电话,我久久地站在原地,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加速奔流,手心因为激动和紧张而微微出汗。
研究室里依旧安静,老王还在修剪他的盆栽,钱处长还在伏案疾书,张主任里间的门也关着。但他们都不知道,就在刚才,坐在这间办公室里那个名叫林致远的年轻人,他的人生轨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庄严肃穆的省政府大院。几天后,我将不再是那个偶尔列席会议、坐在墙角的记录者,我将成为这架庞大行政机器核心部件的一个螺丝钉,跟随一位重要的领导者,参与到这台机器的运转中去。
赵瑞龙的道路,是资本的征伐,追求的是个人财富的极致扩张。
陈默的道路,是信念的坚守,哪怕身处边缘,亦不忘理想之光。
而我即将踏上的这条道路,是权力的修行。它要求我在近距离见识权力的巨大能量和复杂性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为民的初心,在服务领导、参与决策的过程中,找到实现自身价值与推动社会进步的结合点。
这三条路,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是否适合。
我知道,对于我而言,这条刚刚开启的“秘书”之路,虽然充满了未知的挑战和风险,但它无疑是最能让我心跳加速、最能点燃我奋斗激情、也最有可能让我在时代画卷上留下属于自己一笔的道路。
不同的道路,通往不同的风景。而我,已经做出了我的选择。
接下来的几天,我在政策研究室办理工作交接。张主任得知消息后,看我的眼神更加复杂,有惋惜,有羡慕,或许还有一丝“果然如此”的释然。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只说了句:“去了那边,好好干,少说话,多观察。”
老王则是真心实意地为我高兴,咧着嘴笑:“行啊你小子!一步登天了!以后可别忘了老哥我啊!”他塞给我一包他珍藏的好茶叶,“提神醒脑,那边工作强度大。”
钱处长见到我,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说了几句“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客套话,但眼神深处那一闪而过的嫉妒,还是没能完全掩饰住。
我平静地应对着这一切。我知道,从今往后,我与这个承载了我最初梦想和挣扎的研究室,将与这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将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告别,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当我收拾好个人物品,最后看了一眼这间熟悉的办公室时,心中没有太多的留恋,只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但我已准备好,踏上这条不同的道路,去迎接属于我的官海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