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传谣!废太子?-《开局就被俘虏成奴隶了怎么办?》

  孩童向来至纯至善,可没有大人那般心思缜密,所传唱的童谣定是从旁人那里听来的,这首童谣很快就在都城传开。

  一时之间,太子所做之事便成了坊间茶余之谈。

  茶肆酒楼间,尽是谈论此事的。

  几个身着锦衣长衫的男子摇着折扇,一边品茶,一边举手顿足地交谈。

  “诶,你们都听说了没?听说前段时日,太子殿下为收敛钱财,竟令人强行逼迫一商贾认自己的儿媳为女,还要他们将自家资产作为嫁妆送儿媳为妾,真是惊世骇俗,闻所未闻!”

  此话一出,周遭唏嘘一片。

  便是邻桌的客人都被他们的谈论之词给吸引住了。

  他们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实际上都支起了耳朵,听他们说话。

  闻言,旁边头上簪了花的孙公子哼了一声,继续道。

  “这又算得什么?你们可还记得有次太子便衣南下,查看民情?听闻那次太子去南方并非只是察看民情,而是伺机强行征收民田!”

  听了这话,袖口上绣着朵兰花的李公子义愤填膺地将手中折扇合上,振振有词地分析。

  “这还了得?这人人皆知,农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太子如此强硬的征收民田,不就是在要老百姓的命吗?”

  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孙公子食指在桌子上一点,继续说道。

  “可不是吗?百姓还靠农田吃饭,哪能轻易同意太子征收民田?可太子仗着自己权势滔天,让当地官员勒令镇压,将那农户逼得倾家荡产。”

  “最终十几口人活活饿死呀!!”

  他满脸怜惜的摊了摊手,止不住的摇头。

  身为太子殿下,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收敛钱财倒说的过去,但因为一己私欲害死十几条人命,这就有些可恨了。

  旁边吃饭的客人都一肚子气,义愤填膺的握紧了手里的筷子。

  但这还不算完。

  一直沉默不语的梁公子突然脸色凝重,稍稍压低了些声音,扫视了一圈,这才说道:“何止是十几条人命啊,你们可还记得当初北方发生疫病,便是太医都对此束手无策。”

  “最终还是太子出面,才解决了此事,你们可知太子是如何解决此事的?”

  经他这么一说,众人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

  他们纷纷看着梁公子,着急的询问。

  “怎么解决的?”

  “当初陛下拨出五百万两白银,让太子前去北方解决疫病,好积累声望,为日后的登基打基础,哪料太子竟对赈灾银起了心思,不仅贪污了赈灾银,还把染了一病的百姓都聚集起来,一把火给烧了。”

  “那一夜,尸横遍野,哀嚎不断……”

  诉说间,他们似乎都已经看到了那般凄惨的场面,纷纷露出痛心之色。

  可孙公子却不以为然,皱着眉头反驳。

  “我倒是觉得太子这么做没错,毕竟疫病传染性极强,而且在那个时候,极难治愈,与其让那些染了疫病的百姓这么痛苦的活着,还不如早些了结了他们,毕竟若是让他们感染了其他人,到时候伤亡只怕会更加严重。”

  梁公子摇了摇头,神色严肃地说。

  “非也非也,我清晰的记得,在太子解决完疫病后,太医便研制出了可以缓解疫病的解药,虽说不能保证将所有人治愈,但至少那些年轻人还有生还的可能。”

  “可太子这一把火,烧了数十万人,不管男女老少,无一生还。”

  众人沉默了一瞬。

  但其他桌子的客人却依旧支持太子所做。

  他们撂下筷子,冷哼了一声,扬声反驳。

  “那又怎么样?当时太子殿下又不知道太医已经研制出了可以缓解疫病的解药,将他们一把火给烧了也是为了保护我们以绝后患,我们应该感激太子殿下才对。”

  “倒是你,口口声声污蔑太子殿下草菅人命,到底意欲何为?”

  说着,那人站起身来,与梁公子对峙。

  梁公子皱起眉头,也丝毫不让地拂袖站了起来,掷地有声地回应。

  “无凭无据才是污蔑,可我今日所说皆是事实,而且证据都已经呈到了陛下跟前,何来污蔑一说?你如此急着为太子辩解,莫非这些事情你也掺和了?”

  见他三言两语竟然把事情牵扯到了自己身上,那人神色有些慌乱,猛的甩了甩袖子,急头白脸的留下一句话,便匆匆的离开了。

  “不可理喻,简直不可理喻,我懒得跟你计较。”

  经过他们“不经意”的把太子所作所为宣扬出去,整个都城都传遍了太子的事迹,不少百姓都对他深恶痛绝,纷纷联名上书,要皇帝废了太子。

  此事闹得不小,皇帝想压也压不下去。

  他只得将此事拿到早朝上来说,询问百官的意见。

  “太子之事在整个都城闹得沸沸扬扬,关于此事,朕想问问众位爱卿都是怎么想的?今日大家便敞开了说,即便是说错了,朕也不会怪罪。”

  这话无异于是在告诉百官尽管开口维护太子。

  如此一来,他也好找个借口,对太子从轻发落。

  见他都这么说了,果不其然,不少隶属于太子的官员都纷纷从行列中站了出来,恭恭敬敬的朝着皇上行了一礼,为太子说起了好话。

  “陛下,臣以为街坊所言不能轻信,毕竟太子殿下初衷都是为了百姓好,即便是有些时候行为欠妥,但那也在情理之中,并非不可饶恕。”

  “臣也以为太子殿下虽然有错,但罪不至此,还请陛下三思,给太子殿下补过的机会。”

  “臣也以为太子殿下虽然有错,但罪不至此,还请陛下三思,给太子殿下补过的机会。”

  “臣以为……”

  “………”

  听着百官你一言我一语的为太子辩驳,秦依依只感觉偏体深寒。

  虽然她也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至于像太子这种丧心病狂。

  那么多条人命,凭什么太子可以有将功补过的机会,而他们不能有,明明他们才是受害者!

  眼看着舆论一边倒,皇帝的脸色也肉眼可见的舒展了很多。

  秦依依有意进言,但证据毕竟是由她呈上去的,如果她再掺和这件事,势必会引起皇帝的忌惮,到时候云翊所做的一切可就前功尽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