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灰市精灵培育基地的温室里,阳光透过双层玻璃,在地面织就一片金色的光斑。满宠戴着白色手套,小心翼翼地掀开特制培育箱的顶盖 —— 箱内的太阳花长势惊人,叶片宽达半尺,边缘泛着健康的锯齿状,根系缠绕着月见山特有的深灰色岩石碎片,像一条条灵动的银线。更奇特的是,花瓣中央的花蕊泛着淡淡的金光,凑近能感受到一丝微弱的精灵能量波动。
“李教授,您看这组数据。” 满宠将手中的平板电脑递过去,屏幕上跳动着实时监测曲线,“经过岩石能量共振后,这株太阳花的叶绿素含量提升了 45%,抗毒酶活性更是比普通品种高 60%。上周我们用它的花粉制作饲料,喂养了一只中毒的妙蛙花,三天就缓解了毒素症状,比常规治疗快了一倍。”
联盟农业专家李教授推了推老花镜,俯身仔细观察太阳花的根系,手指轻轻触碰岩石碎片 —— 指尖传来细微的震动,那是岩石中矿物质与精灵能量共振产生的波动。“太神奇了!” 他忍不住感叹,“我们联盟的培育技术,一直卡在‘能量无法精准传递’的难题上,没想到你们用天然岩石就能解决。浅红市的丛林被藤狱的‘寄生藤蔓’破坏后,土壤里残留着大量抑制植物生长的毒素,普通树苗种下去不到一周就会枯萎,用这种岩石能量培育技术,说不定真能打破僵局。”
满宠笑着点头,从货架上取下一袋封装好的岩石粉末:“这是月见山北坡的高纯度岩石磨成的粉末,里面富含钾、镁等矿物质,最适合与植物共振。我们已经准备了 50 公斤,下周可以随联盟的运输队一起送往浅红市,先做小范围试种。”
说话间,温室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曹丕和联盟派驻的观察员王晨走了进来,王晨手里拿着一份浅红市丛林的航拍图,脸上带着急切:“满宠先生,李教授,浅红市那边传来消息,试种区域的土壤毒素浓度比预期高,普通岩石粉末可能不够用,你们有没有办法调整配方?”
满宠接过航拍图,手指在图上标记的 “重污染区” 划过:“可以在岩石粉末中加入 10% 的‘抗毒草提取物’,我们之前在治疗精灵时发现,抗毒草的汁液能中和土壤中的生物碱毒素。不过需要药农们加快采摘进度,可能要麻烦李教授协调联盟的草药储备。”
李教授立刻拿出通讯器:“我马上联系联盟西部分部,让他们调运 20 公斤抗毒草过来。另外,浅红市的林业团队已经到位,就等你们的技术指导了。”
曹丕看着三人快速对接解决方案,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要是在三个月前,联盟对火箭队的技术还充满质疑,甚至想通过监管限制技术应用;而现在,双方已经能为了同一个目标,高效协同、互相补位 —— 这种转变,正是 “共赢” 最鲜活的体现。
一周后,浅红市丛林的试种现场一片忙碌。满宠带领 5 名火箭队技术人员,正在指导联盟林业团队调试 “岩石能量发射器”—— 这是满宠根据联盟提供的能量设备改造的,能将岩石粉末的共振范围扩大到 10 平方米,覆盖更多树苗。
“发射器的频率要调到 38 赫兹,这个频段最接近月见山岩石的自然共振频率。” 满宠一边调整设备参数,一边讲解,“每个树苗周围要撒 500 克岩石粉末,再滴 3 滴抗毒草提取物,确保根系能充分吸收能量。”
联盟林业员小张蹲在地上,认真记录着操作步骤,笔记本上画满了设备示意图:“满宠先生,为什么不能直接把岩石粉末埋进土里,非要用发射器呢?”
“因为浅红市的土壤板结严重,单纯埋粉末,根系很难接触到矿物质。” 满宠指着一棵刚种下的小树苗,“用发射器产生共振,能让岩石粉末中的矿物质以离子形式扩散,更容易被根系吸收。就像给精灵喂能量方块,直接喂固体不如溶解后吸收得快。”
就在试种工作顺利推进时,意外突然发生 —— 一片试种区域的树苗突然开始枯萎,叶片迅速发黄,甚至出现了焦斑。联盟林业团队负责人脸色大变:“怎么会这样?我们明明按步骤操作的!”
满宠立刻蹲下身,用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结果显示 ph 值骤降到 4.0,呈强酸性。“是藤狱的‘酸性藤蔓’残留!” 他立刻反应过来,“这种藤蔓枯萎后会释放酸性物质,之前的检测没发现这么高的浓度,导致岩石粉末与酸性物质反应,反而加剧了土壤恶化。”
王晨也慌了神,拿出通讯器就要向联盟总部汇报。曹丕却拦住他:“先别急,我们有解决办法。李婶,把‘碱性岩石粉末’拿过来。”
早已准备好的李婶立刻递过一袋灰白色粉末:“这是我们在月见山南坡发现的碱性岩石,能中和酸性土壤。之前担心土壤碱性过高,没敢用,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满宠将碱性岩石粉末与普通岩石粉末按 1:3 的比例混合,重新撒在树苗周围,再调整发射器频率到 42 赫兹:“碱性岩石的共振频率更高,能加速酸性物质的中和。大家注意观察树苗的叶片,要是恢复翠绿,就说明成功了。”
所有人都屏息等待。半小时后,最靠近发射器的一棵树苗,叶片边缘渐渐泛起绿色,焦斑也开始消退。联盟林业团队负责人松了口气,激动地握住满宠的手:“太谢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的应急方案,这次试种就全毁了!”
满宠笑着摇头:“这是我们共同的项目,你们提供设备和人力,我们提供技术和经验,少了谁都不行。”
这次试种危机,不仅没有影响合作,反而让双方的信任更深。联盟林业团队主动提出,要将火箭队的技术纳入联盟的 “生态修复标准手册”;而火箭队也从联盟那里学到了土壤检测的精准方法,双方约定,以后每两周召开一次技术交流会,共享最新研究成果。
“李教授,您看这组数据。” 满宠将手中的平板电脑递过去,屏幕上跳动着实时监测曲线,“经过岩石能量共振后,这株太阳花的叶绿素含量提升了 45%,抗毒酶活性更是比普通品种高 60%。上周我们用它的花粉制作饲料,喂养了一只中毒的妙蛙花,三天就缓解了毒素症状,比常规治疗快了一倍。”
联盟农业专家李教授推了推老花镜,俯身仔细观察太阳花的根系,手指轻轻触碰岩石碎片 —— 指尖传来细微的震动,那是岩石中矿物质与精灵能量共振产生的波动。“太神奇了!” 他忍不住感叹,“我们联盟的培育技术,一直卡在‘能量无法精准传递’的难题上,没想到你们用天然岩石就能解决。浅红市的丛林被藤狱的‘寄生藤蔓’破坏后,土壤里残留着大量抑制植物生长的毒素,普通树苗种下去不到一周就会枯萎,用这种岩石能量培育技术,说不定真能打破僵局。”
满宠笑着点头,从货架上取下一袋封装好的岩石粉末:“这是月见山北坡的高纯度岩石磨成的粉末,里面富含钾、镁等矿物质,最适合与植物共振。我们已经准备了 50 公斤,下周可以随联盟的运输队一起送往浅红市,先做小范围试种。”
说话间,温室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曹丕和联盟派驻的观察员王晨走了进来,王晨手里拿着一份浅红市丛林的航拍图,脸上带着急切:“满宠先生,李教授,浅红市那边传来消息,试种区域的土壤毒素浓度比预期高,普通岩石粉末可能不够用,你们有没有办法调整配方?”
满宠接过航拍图,手指在图上标记的 “重污染区” 划过:“可以在岩石粉末中加入 10% 的‘抗毒草提取物’,我们之前在治疗精灵时发现,抗毒草的汁液能中和土壤中的生物碱毒素。不过需要药农们加快采摘进度,可能要麻烦李教授协调联盟的草药储备。”
李教授立刻拿出通讯器:“我马上联系联盟西部分部,让他们调运 20 公斤抗毒草过来。另外,浅红市的林业团队已经到位,就等你们的技术指导了。”
曹丕看着三人快速对接解决方案,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要是在三个月前,联盟对火箭队的技术还充满质疑,甚至想通过监管限制技术应用;而现在,双方已经能为了同一个目标,高效协同、互相补位 —— 这种转变,正是 “共赢” 最鲜活的体现。
一周后,浅红市丛林的试种现场一片忙碌。满宠带领 5 名火箭队技术人员,正在指导联盟林业团队调试 “岩石能量发射器”—— 这是满宠根据联盟提供的能量设备改造的,能将岩石粉末的共振范围扩大到 10 平方米,覆盖更多树苗。
“发射器的频率要调到 38 赫兹,这个频段最接近月见山岩石的自然共振频率。” 满宠一边调整设备参数,一边讲解,“每个树苗周围要撒 500 克岩石粉末,再滴 3 滴抗毒草提取物,确保根系能充分吸收能量。”
联盟林业员小张蹲在地上,认真记录着操作步骤,笔记本上画满了设备示意图:“满宠先生,为什么不能直接把岩石粉末埋进土里,非要用发射器呢?”
“因为浅红市的土壤板结严重,单纯埋粉末,根系很难接触到矿物质。” 满宠指着一棵刚种下的小树苗,“用发射器产生共振,能让岩石粉末中的矿物质以离子形式扩散,更容易被根系吸收。就像给精灵喂能量方块,直接喂固体不如溶解后吸收得快。”
就在试种工作顺利推进时,意外突然发生 —— 一片试种区域的树苗突然开始枯萎,叶片迅速发黄,甚至出现了焦斑。联盟林业团队负责人脸色大变:“怎么会这样?我们明明按步骤操作的!”
满宠立刻蹲下身,用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结果显示 ph 值骤降到 4.0,呈强酸性。“是藤狱的‘酸性藤蔓’残留!” 他立刻反应过来,“这种藤蔓枯萎后会释放酸性物质,之前的检测没发现这么高的浓度,导致岩石粉末与酸性物质反应,反而加剧了土壤恶化。”
王晨也慌了神,拿出通讯器就要向联盟总部汇报。曹丕却拦住他:“先别急,我们有解决办法。李婶,把‘碱性岩石粉末’拿过来。”
早已准备好的李婶立刻递过一袋灰白色粉末:“这是我们在月见山南坡发现的碱性岩石,能中和酸性土壤。之前担心土壤碱性过高,没敢用,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满宠将碱性岩石粉末与普通岩石粉末按 1:3 的比例混合,重新撒在树苗周围,再调整发射器频率到 42 赫兹:“碱性岩石的共振频率更高,能加速酸性物质的中和。大家注意观察树苗的叶片,要是恢复翠绿,就说明成功了。”
所有人都屏息等待。半小时后,最靠近发射器的一棵树苗,叶片边缘渐渐泛起绿色,焦斑也开始消退。联盟林业团队负责人松了口气,激动地握住满宠的手:“太谢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的应急方案,这次试种就全毁了!”
满宠笑着摇头:“这是我们共同的项目,你们提供设备和人力,我们提供技术和经验,少了谁都不行。”
这次试种危机,不仅没有影响合作,反而让双方的信任更深。联盟林业团队主动提出,要将火箭队的技术纳入联盟的 “生态修复标准手册”;而火箭队也从联盟那里学到了土壤检测的精准方法,双方约定,以后每两周召开一次技术交流会,共享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