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渔再次醒来,意识渐渐回笼,闭目凝神片刻,确认自己并非身处梦境,这才挣扎着撑起身子。整理衣衫时,只觉四肢百骸酸软无力。
暖炉在屋角烧得正旺,炉上的药罐“滋滋”作响,浓郁的草药气息弥漫在空气里。
环儿守在炉边,小脸被炉火映得通红,额角沁出细密汗珠。听到动静,见陈渔下床,立时嗔道:“小姐!快躺下!大夫说了,您身子虚得很,半点寒气也沾不得!”说着便抢步上前搀扶。
“……什么时辰了?”陈渔声音微弱。
“刚过早饭点儿……”环儿忧心忡忡。
陈渔强挤出一丝笑意:“去请修将军……我有要事商议!”
“天大的事也等身体好了再说!”环儿不由分说将她按回床上,严严实实盖上棉被。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裹挟着凛冽寒气,修崖大步跨进门来。
“末将听候郡主差遣!”
环儿不满地跺脚:“你怎的如此莽撞?屋里的暖和气儿都叫你放跑了……”
陈渔忙出声制止:“环儿,不得无礼。将军,请近前说话。”心中却是一暖,修崖定是寸步不离守在门外。
环儿搬来一把椅子放在炉边,嘟囔道:“先烤烤火,驱了寒气再说话。”
修崖感激点头,这些日子也摸清了这丫头的脾性——刀子嘴,豆腐心。他看向陈渔,那张脸依旧苍白,在炉火映照下透出些许红晕。
陈渔深吸一口气,思绪异常清晰:“修将军,速去办两件事。”
“其一,你亲率可靠人手,即刻前往城外驻军大营!查清军粮库存!存粮几何?可支应全军几日?”
“其二,遣机灵的铁卫,便装暗访。一访昨日安置难民之家,旁敲侧击,探其家底存粮虚实;二探城中各大米行商号,暗察粮价波动,有无缺粮迹象!”
修崖虽不解其意,但知陈渔必有深谋,当即领命而去。
约莫半日后,修崖匆匆复命。
“郡主!”他声音难掩一丝激动,“查清了!”
“军营粮草——充盈!”他语速极快,“存粮足供现有驻军半年之需!李延年离任严令:军粮乃守城命脉,非战时擅动者——斩!”
修崖紧接着道:“百姓家中,米缸粮瓮也多半充盈。昨日安置难民之家,虽有抱怨拥挤者,却无一人提及自家缺粮!城中米行,新粮堆积如山,粮价……竟比临安还低两成!今岁虽遭水患,但往年李大人力倡储粮,各家底子厚实,加之朝廷赈灾之粮分发给百姓,市面流通之粮反而更盛!”
“藏富于民……藏富于军……”
陈渔喃喃低语,随即绽放出一抹笑容:“好个李延年!他将钱粮尽数散入百姓家宅,藏进军营仓廪!官仓府库空空如也,非是无能,更非中饱私囊!他是把‘富’藏在了最安稳的地方——藏在民心军心之后!藏在那些贪婪之手伸不到、也夺不走的地方!”
“那…那我们现在……”环儿结巴着问。
陈渔眼中的光芒越来越盛,病弱的身躯似乎有了力量。她掀开棉被,扶着床沿,稳稳站直了身体。
“即刻以本郡主之名,昭告全城!”
“其一:鹿鸣郡今冬军粮充足,民心安定,特此晓谕,以安军民之心!”
“其二:本郡主体恤民生,深知粮为根本。现开府库,以市价向城中所有米行粮商——敞开收购新粮!有多少,收多少!”
“可是小姐!”环儿急切地打断,声音带着忧虑,“我们的银子……府库里能动用的银子已经不多了!”
屋外狂风怒号,窗棂被吹得咯咯作响。
她脸上涌起一丝苦笑:“好个李延年……临走还给我布下这一局,逼我不得不落子于他的棋盘之上。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我们是一边的!”说着他走向悬挂的鹿鸣郡地图,指尖落在一个点上,声音果决:“既然不能与民争利……”她顿了顿,目光盯在手指的点上,“那就只能去和‘他们’争了!修崖!带上所有铁卫,去这里!”
修崖的目光,顺着那根纤细的手指所指——
北沙口!
他当然知晓此地!
从鹿鸣郡穿越燕山通往元国的路有两条。
其一,名曰埋骨之路。
鹿鸣城北去,穿行二百里燕山峡谷,直抵北元。此路地势相对平缓,自古便是兵家血战之地。尸骸层层叠叠,若将历代战死于此的将士骸骨铺开,足以将这二百余里长、七八里宽的峡谷填满,不留寸隙!行于此路,每一步都踏在尸骨之上。泥土被鲜血浸透,干涸成深褐,滋养出漫山遍野的野草,春夏之交,便绽开红白相间的无名花朵,似在为英魂泣血,又似为勇士悲歌。故此地亦被唤作——光荣之路!
鹿鸣城,正扼守在此路南端出口,依仗两山夹峙之险,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另一条路,则唤作荒芜之径。
北沙口,便盘踞在这条荒芜之径的咽喉。
鹿鸣城西去三十余里,燕山脚下,赫然横亘一片方圆一二十里的沙漠。此乃荒芜之径上经年累月吹出的沙砾堆积而成,与周遭苍翠青山格格不入,恍如天外飞来,故称天漠。
天漠腹地,一道二里宽的峡谷斜刺里劈开山峦,向西北蜿蜒三百余里直入元国。
此峡,乃天然风口,连接着元国腹地的大漠。狂风卷起黄沙,如亿万把无形的锉刀,日夜打磨着这道深谷。谷内寸草不生,永远覆盖着流动的黄沙。踏上此路,若无充足补给,无异于自寻死路!
元国有种酷刑,名曰“天神之罚”:将罪人以坚韧牛皮绳缚于谷中巨石之上,七日后,无论生死,皆赦其罪。
若遇狂风,三日之内,罪人便会被挟裹着沙砾的风,生生磨成一具白骨!
纵观古今,荒芜之径极少燃起战火。再强悍的军队,穿越此峡时,也必被风沙耗尽体力。而守军只需以逸待劳,举起屠刀……
是以元国数次南侵,皆不敢行此险途,宁可强攻埋骨之路,也不愿冒此全军覆没之险。
北沙口,坐落于荒芜之径最窄处,仅半里之阔,两侧峭壁被风沙打磨得光滑如镜。早年,汉国曾在此修筑城防,不过几十年,那巍峨城墙已被风沙研磨得仅剩一人多高,残破不堪。朝廷索性撤回了驻军,只留少许哨探在此了望。
然而,巨利之下,必有亡命之徒!
商贩们被百倍暴利驱使,甘冒奇险,行此走私之道。他们将汉国刀剑贩往元国,一柄寻常刀剑,能在元国换来两匹上等骏马!
一柄刀剑,在汉国不过一二两银子。而一匹骏马,在汉国可售百两乃至数百两!百倍之利,足以令人舍生忘死!走上一趟荒芜之径,归来便可腰缠万贯。
元国缺铁,更无精良锻造之术。拥有一柄弯刀,是每个元国男儿的梦想。在他们眼中,用草原上遍地奔跑的牲口,换得一把传世宝刀,是天下最划算的买卖。
每当有商队九死一生穿越荒芜之径抵达部落,必受元人最高礼遇——因他们带来的,正是元人梦寐以求的刀剑!而依汉国律法,向元国贩运兵器,乃“通敌资寇”之罪,当处腰斩!
然,当这条走私之路悄然贯通,汉元两国上层,却似乎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汉国某些高官甚至臆想:以刀剑换其骏马,假以时日,汉军尽骑骏马,元人则只能徒步,胜负可期!殊不知,走私所得骏马,多成高官们或豪门世家公子的炫富玩物,与那宏图伟略相去甚远。
更有甚者,某些权柄在握之人,借这条生死禁地与元国暗通款曲!在攫取泼天富贵的同时,进行某些不为人知肮脏的交易!
陈渔缓缓抬头,目光仿佛穿透了紧闭的窗棂,投向未知的远方。
就让这鹿鸣郡的第一把火,从那条‘黄金之路’上烧起来!
窗外,狂风卷起漫天沙尘,呜咽着扑向窗棂,仿佛在应和这即将点燃搅动北境风云的烈焰。
暖炉在屋角烧得正旺,炉上的药罐“滋滋”作响,浓郁的草药气息弥漫在空气里。
环儿守在炉边,小脸被炉火映得通红,额角沁出细密汗珠。听到动静,见陈渔下床,立时嗔道:“小姐!快躺下!大夫说了,您身子虚得很,半点寒气也沾不得!”说着便抢步上前搀扶。
“……什么时辰了?”陈渔声音微弱。
“刚过早饭点儿……”环儿忧心忡忡。
陈渔强挤出一丝笑意:“去请修将军……我有要事商议!”
“天大的事也等身体好了再说!”环儿不由分说将她按回床上,严严实实盖上棉被。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裹挟着凛冽寒气,修崖大步跨进门来。
“末将听候郡主差遣!”
环儿不满地跺脚:“你怎的如此莽撞?屋里的暖和气儿都叫你放跑了……”
陈渔忙出声制止:“环儿,不得无礼。将军,请近前说话。”心中却是一暖,修崖定是寸步不离守在门外。
环儿搬来一把椅子放在炉边,嘟囔道:“先烤烤火,驱了寒气再说话。”
修崖感激点头,这些日子也摸清了这丫头的脾性——刀子嘴,豆腐心。他看向陈渔,那张脸依旧苍白,在炉火映照下透出些许红晕。
陈渔深吸一口气,思绪异常清晰:“修将军,速去办两件事。”
“其一,你亲率可靠人手,即刻前往城外驻军大营!查清军粮库存!存粮几何?可支应全军几日?”
“其二,遣机灵的铁卫,便装暗访。一访昨日安置难民之家,旁敲侧击,探其家底存粮虚实;二探城中各大米行商号,暗察粮价波动,有无缺粮迹象!”
修崖虽不解其意,但知陈渔必有深谋,当即领命而去。
约莫半日后,修崖匆匆复命。
“郡主!”他声音难掩一丝激动,“查清了!”
“军营粮草——充盈!”他语速极快,“存粮足供现有驻军半年之需!李延年离任严令:军粮乃守城命脉,非战时擅动者——斩!”
修崖紧接着道:“百姓家中,米缸粮瓮也多半充盈。昨日安置难民之家,虽有抱怨拥挤者,却无一人提及自家缺粮!城中米行,新粮堆积如山,粮价……竟比临安还低两成!今岁虽遭水患,但往年李大人力倡储粮,各家底子厚实,加之朝廷赈灾之粮分发给百姓,市面流通之粮反而更盛!”
“藏富于民……藏富于军……”
陈渔喃喃低语,随即绽放出一抹笑容:“好个李延年!他将钱粮尽数散入百姓家宅,藏进军营仓廪!官仓府库空空如也,非是无能,更非中饱私囊!他是把‘富’藏在了最安稳的地方——藏在民心军心之后!藏在那些贪婪之手伸不到、也夺不走的地方!”
“那…那我们现在……”环儿结巴着问。
陈渔眼中的光芒越来越盛,病弱的身躯似乎有了力量。她掀开棉被,扶着床沿,稳稳站直了身体。
“即刻以本郡主之名,昭告全城!”
“其一:鹿鸣郡今冬军粮充足,民心安定,特此晓谕,以安军民之心!”
“其二:本郡主体恤民生,深知粮为根本。现开府库,以市价向城中所有米行粮商——敞开收购新粮!有多少,收多少!”
“可是小姐!”环儿急切地打断,声音带着忧虑,“我们的银子……府库里能动用的银子已经不多了!”
屋外狂风怒号,窗棂被吹得咯咯作响。
她脸上涌起一丝苦笑:“好个李延年……临走还给我布下这一局,逼我不得不落子于他的棋盘之上。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我们是一边的!”说着他走向悬挂的鹿鸣郡地图,指尖落在一个点上,声音果决:“既然不能与民争利……”她顿了顿,目光盯在手指的点上,“那就只能去和‘他们’争了!修崖!带上所有铁卫,去这里!”
修崖的目光,顺着那根纤细的手指所指——
北沙口!
他当然知晓此地!
从鹿鸣郡穿越燕山通往元国的路有两条。
其一,名曰埋骨之路。
鹿鸣城北去,穿行二百里燕山峡谷,直抵北元。此路地势相对平缓,自古便是兵家血战之地。尸骸层层叠叠,若将历代战死于此的将士骸骨铺开,足以将这二百余里长、七八里宽的峡谷填满,不留寸隙!行于此路,每一步都踏在尸骨之上。泥土被鲜血浸透,干涸成深褐,滋养出漫山遍野的野草,春夏之交,便绽开红白相间的无名花朵,似在为英魂泣血,又似为勇士悲歌。故此地亦被唤作——光荣之路!
鹿鸣城,正扼守在此路南端出口,依仗两山夹峙之险,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另一条路,则唤作荒芜之径。
北沙口,便盘踞在这条荒芜之径的咽喉。
鹿鸣城西去三十余里,燕山脚下,赫然横亘一片方圆一二十里的沙漠。此乃荒芜之径上经年累月吹出的沙砾堆积而成,与周遭苍翠青山格格不入,恍如天外飞来,故称天漠。
天漠腹地,一道二里宽的峡谷斜刺里劈开山峦,向西北蜿蜒三百余里直入元国。
此峡,乃天然风口,连接着元国腹地的大漠。狂风卷起黄沙,如亿万把无形的锉刀,日夜打磨着这道深谷。谷内寸草不生,永远覆盖着流动的黄沙。踏上此路,若无充足补给,无异于自寻死路!
元国有种酷刑,名曰“天神之罚”:将罪人以坚韧牛皮绳缚于谷中巨石之上,七日后,无论生死,皆赦其罪。
若遇狂风,三日之内,罪人便会被挟裹着沙砾的风,生生磨成一具白骨!
纵观古今,荒芜之径极少燃起战火。再强悍的军队,穿越此峡时,也必被风沙耗尽体力。而守军只需以逸待劳,举起屠刀……
是以元国数次南侵,皆不敢行此险途,宁可强攻埋骨之路,也不愿冒此全军覆没之险。
北沙口,坐落于荒芜之径最窄处,仅半里之阔,两侧峭壁被风沙打磨得光滑如镜。早年,汉国曾在此修筑城防,不过几十年,那巍峨城墙已被风沙研磨得仅剩一人多高,残破不堪。朝廷索性撤回了驻军,只留少许哨探在此了望。
然而,巨利之下,必有亡命之徒!
商贩们被百倍暴利驱使,甘冒奇险,行此走私之道。他们将汉国刀剑贩往元国,一柄寻常刀剑,能在元国换来两匹上等骏马!
一柄刀剑,在汉国不过一二两银子。而一匹骏马,在汉国可售百两乃至数百两!百倍之利,足以令人舍生忘死!走上一趟荒芜之径,归来便可腰缠万贯。
元国缺铁,更无精良锻造之术。拥有一柄弯刀,是每个元国男儿的梦想。在他们眼中,用草原上遍地奔跑的牲口,换得一把传世宝刀,是天下最划算的买卖。
每当有商队九死一生穿越荒芜之径抵达部落,必受元人最高礼遇——因他们带来的,正是元人梦寐以求的刀剑!而依汉国律法,向元国贩运兵器,乃“通敌资寇”之罪,当处腰斩!
然,当这条走私之路悄然贯通,汉元两国上层,却似乎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汉国某些高官甚至臆想:以刀剑换其骏马,假以时日,汉军尽骑骏马,元人则只能徒步,胜负可期!殊不知,走私所得骏马,多成高官们或豪门世家公子的炫富玩物,与那宏图伟略相去甚远。
更有甚者,某些权柄在握之人,借这条生死禁地与元国暗通款曲!在攫取泼天富贵的同时,进行某些不为人知肮脏的交易!
陈渔缓缓抬头,目光仿佛穿透了紧闭的窗棂,投向未知的远方。
就让这鹿鸣郡的第一把火,从那条‘黄金之路’上烧起来!
窗外,狂风卷起漫天沙尘,呜咽着扑向窗棂,仿佛在应和这即将点燃搅动北境风云的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