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骤然降温,北风怒吼。
临安城的天空,昨日还浮着暖阳,今天却骤然沉了下来。
灰云低垂,仿佛一伸手便能触到沉甸甸的寒意。
北风一路扑进城,在坊巷间横冲直撞,卷起枯叶碎石,拍打着酒肆檐下悬着的灯笼,那灯笼便发了疯似的摇晃,只余竹骨吱呀声,伴着酒旗猎猎作响。
大街上的行人一下子少了很多,大多缩着脖子,匆匆忙忙,街道两侧的店铺一下子冷清了许多。
范离今天第一天上任佥都御史,朔风如刀,他拢了拢官衣外裘皮大氅的领口,身后,韩成略等十八人默然随行。
督察院衙门的朱墙已隐约可见,拐过街角时,一幅景象让范离骤然止步。
墙根下,十几个卖炭人蜷缩在寒风中,身旁堆着高高的箩筐,里面满满当当乌黑的木炭。
一位老人倚着墙根,花白头发在风中杂乱地飘动。
范离停下脚步:“老人家,您的炭什么价?”
老人冻得嘴唇发青,见范离身着官衣,慌忙要起身行礼道:“三十个大钱一筐,您如果要,还可以便宜,二十八个大钱。”老人抬头看着范离。
范离点头:“您的炭我都要了,就三十个大钱,但是你们要把炭送到驸马府,门子会给你结钱。”
老人面露喜色,连声称谢。
范离摆摆手,向其余几名卖炭的道:“你们也一样,三十个大钱一筐,把炭送到府上,以后有多少要多少!”
这时一个中年汉子提着一个口袋,凑过来,小心翼翼道:“大人这炭您要么?只要十五个大钱。”
范离一看,乐了!
煤!
而且看品相,这煤的质量还不错,正要开口应下,身旁的韩成略一个箭步上前,挡在范离与那中年汉子之间,面色凝重,急声道:“老大!不可!”
范离一怔,疑惑地看向他。
韩成略指着那袋煤,语气惶恐:“此物非是祥瑞,乃是鬼炭!万万要不得!”
“鬼炭?”范离眉头微皱:“为何叫它鬼炭?”
韩成略见范离似乎不以为意,更是焦急,压低了声音快速解释道:“老大有所不知!此物价格虽贱!但邪门得很!每年冬天,临安城里城外,总有那么十几户穷苦人家,一夜之间,阖门死绝!死状安详,仿佛只是睡过去了,却再也唤不醒,身上不见半点伤痕!官府查来查去,发现这些惨死的人家,屋里无一例外都烧着这鬼炭!故此物凶名在外,知情的无人敢用!”
范离瞬间明白了,一氧化碳中毒!古代通风条件差,贫苦人家为了保暖紧闭门窗,燃烧煤炭不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极易在睡眠中导致全家惨死的悲剧。这根本不是什么鬼魅作祟,而是科学认知的局限!
那汉子见韩成略点出鬼炭的弊端,慌忙跪地:“大人饶命!小人……小人实在是没办法了……老母病重,娃儿嗷嗷待哺……小人知道这炭邪性……是想铤而走险卖与不知情的人换点药钱……小人知错了!求大人开恩!”
范离上前将他扶起,向韩成略吩咐道:“老二,照付他十五个大钱,这鬼炭,我要了。”
韩成略虽满心疑虑,见范离态度坚决,只得从钱袋中数出钱币,递给那中年汉子。
汉子接过钱,满脸喜色,连忙给范离行礼。
范离向那汉子问道:“你这‘鬼炭’……是从何处得来?”
汉子连忙答道:“回……回大人话,是小人在西南二十里外的山里捡的。那地方偏僻,没什么人去,但这黑石头……哦不,这‘鬼炭’却不少,我套上马车过去,捡捡就能得一车,好多临安城里烧不起炭的穷苦人家,都去那捡……”
范离问:“你那碳都卖出去没?”
汉子指指远处的马车:“不瞒大人,您是头一个买我这鬼炭的,我那还有整整一车。”
范离点点头,向那汉子道:“你把这一车炭都送到驸马府,该多少钱,我照付给你。”
汉子连忙道谢,应声而去。
范离随即吩咐:“十九!”
一名与范离年纪差不多大的青年,立即上前:“请……请老大,吩咐!”他一时没习惯这称呼。
范离道:“你回去带上几个兄弟,去他说的地方走一圈,要找到确切位置,看看那鬼炭,量多不多。”
十九一抱拳:“遵命!”
督察院衙门里,范离见到了自己的两位顶头上司。虽然上朝时天天碰面,但从没说过话,如今换个场合再见,感觉有点儿不自在。
衙门里暖意融融。
两位副都御史,陈砚青和陆景明正围炉闲叙。炉子上温着酒,旁边摆了几碟小菜。
范离稳步上前,行礼说道:“下官范离,奉旨前来就任,见过两位大人。”
陈砚青大概四十岁模样,微微发胖,脸上带笑,眼里却藏着精明。他主要负责官员风纪核查,弹劾复审,政令执行。陆景明则三十五六岁,身姿笔挺,神情冷峻,管的是巡城兵马司,负责临安城的治安。
陈砚青抬眼看了看他,语气不冷不热:“哦?是范驸马啊。这天气赶来上任,真是辛苦。要不,坐下喝一杯?不过我这儿酒,估计驸马你也看不上。”
陆景明只是微微点头,冷眼旁观,当真是一点笑模样都没有。
范离没接他的话,直接问道:“下官既已到任,不知二位大人对下官有何安排?”
陈砚青和陆景明对视一眼,呵呵一笑:“具体职务得由萧御史定。不过不巧,萧大人最近身体不适,在家休养。”
陆景明看着范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如果没别的事,你可以先带你的人去巡街。”
范离心里把陆景明全家问候了一遍,脸上不动声色:“敢问陆大人,我的人,在哪里?”
陆景明嘴角一撇,眼也不抬:“督察院里向来一个萝卜一个坑,各司其职,没有闲人,萧大人不在,你的司职我们不好定……更无人可派。”他停顿了一下,话里带刺,“你身后这些,是你自己的随从吧?不如先带他们去街面上熟悉熟悉。”
门外韩成略等人听了,脸上露出不满。
范离心里冷笑,顺势追问:“不知道官服、印信和巡城用的兵器,该去哪里申领?”
陈砚青斟酒的动作微微一顿,慢条斯理地说:“这些都得等萧御史核定,再行文到兵部调拨。萧大人不在,我们也不便越俎代庖。”
范离沉默片刻,这二人张嘴闭嘴就是萧御史,分明是说给自己听,他知道再纠缠也没用,拱了拱手道:“既然如此,两位慢用,告辞。”
说罢转身,大步而去,衣摆扫过门槛,带进一股冷风。
身后,陈砚青端着酒杯,回头瞥了一眼范离远去的背影,嗤笑道:“毛都没长齐,就想来督察院指手画脚?御书房行走,哼!让他在临安街上先溜达两天再说!”
出了督察院衙门,韩成略气呼呼道:“这俩狗官分明是特么故意刁难,大冷天巡个鸟的街,这你能忍?”
范离嘿嘿笑了,搓着手,龇起了白牙:“忍个屁,跟我想的一样,哥儿几个都回去睡觉,给我好好养足精神,晚上一起干票大的。”
临安城的天空,昨日还浮着暖阳,今天却骤然沉了下来。
灰云低垂,仿佛一伸手便能触到沉甸甸的寒意。
北风一路扑进城,在坊巷间横冲直撞,卷起枯叶碎石,拍打着酒肆檐下悬着的灯笼,那灯笼便发了疯似的摇晃,只余竹骨吱呀声,伴着酒旗猎猎作响。
大街上的行人一下子少了很多,大多缩着脖子,匆匆忙忙,街道两侧的店铺一下子冷清了许多。
范离今天第一天上任佥都御史,朔风如刀,他拢了拢官衣外裘皮大氅的领口,身后,韩成略等十八人默然随行。
督察院衙门的朱墙已隐约可见,拐过街角时,一幅景象让范离骤然止步。
墙根下,十几个卖炭人蜷缩在寒风中,身旁堆着高高的箩筐,里面满满当当乌黑的木炭。
一位老人倚着墙根,花白头发在风中杂乱地飘动。
范离停下脚步:“老人家,您的炭什么价?”
老人冻得嘴唇发青,见范离身着官衣,慌忙要起身行礼道:“三十个大钱一筐,您如果要,还可以便宜,二十八个大钱。”老人抬头看着范离。
范离点头:“您的炭我都要了,就三十个大钱,但是你们要把炭送到驸马府,门子会给你结钱。”
老人面露喜色,连声称谢。
范离摆摆手,向其余几名卖炭的道:“你们也一样,三十个大钱一筐,把炭送到府上,以后有多少要多少!”
这时一个中年汉子提着一个口袋,凑过来,小心翼翼道:“大人这炭您要么?只要十五个大钱。”
范离一看,乐了!
煤!
而且看品相,这煤的质量还不错,正要开口应下,身旁的韩成略一个箭步上前,挡在范离与那中年汉子之间,面色凝重,急声道:“老大!不可!”
范离一怔,疑惑地看向他。
韩成略指着那袋煤,语气惶恐:“此物非是祥瑞,乃是鬼炭!万万要不得!”
“鬼炭?”范离眉头微皱:“为何叫它鬼炭?”
韩成略见范离似乎不以为意,更是焦急,压低了声音快速解释道:“老大有所不知!此物价格虽贱!但邪门得很!每年冬天,临安城里城外,总有那么十几户穷苦人家,一夜之间,阖门死绝!死状安详,仿佛只是睡过去了,却再也唤不醒,身上不见半点伤痕!官府查来查去,发现这些惨死的人家,屋里无一例外都烧着这鬼炭!故此物凶名在外,知情的无人敢用!”
范离瞬间明白了,一氧化碳中毒!古代通风条件差,贫苦人家为了保暖紧闭门窗,燃烧煤炭不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极易在睡眠中导致全家惨死的悲剧。这根本不是什么鬼魅作祟,而是科学认知的局限!
那汉子见韩成略点出鬼炭的弊端,慌忙跪地:“大人饶命!小人……小人实在是没办法了……老母病重,娃儿嗷嗷待哺……小人知道这炭邪性……是想铤而走险卖与不知情的人换点药钱……小人知错了!求大人开恩!”
范离上前将他扶起,向韩成略吩咐道:“老二,照付他十五个大钱,这鬼炭,我要了。”
韩成略虽满心疑虑,见范离态度坚决,只得从钱袋中数出钱币,递给那中年汉子。
汉子接过钱,满脸喜色,连忙给范离行礼。
范离向那汉子问道:“你这‘鬼炭’……是从何处得来?”
汉子连忙答道:“回……回大人话,是小人在西南二十里外的山里捡的。那地方偏僻,没什么人去,但这黑石头……哦不,这‘鬼炭’却不少,我套上马车过去,捡捡就能得一车,好多临安城里烧不起炭的穷苦人家,都去那捡……”
范离问:“你那碳都卖出去没?”
汉子指指远处的马车:“不瞒大人,您是头一个买我这鬼炭的,我那还有整整一车。”
范离点点头,向那汉子道:“你把这一车炭都送到驸马府,该多少钱,我照付给你。”
汉子连忙道谢,应声而去。
范离随即吩咐:“十九!”
一名与范离年纪差不多大的青年,立即上前:“请……请老大,吩咐!”他一时没习惯这称呼。
范离道:“你回去带上几个兄弟,去他说的地方走一圈,要找到确切位置,看看那鬼炭,量多不多。”
十九一抱拳:“遵命!”
督察院衙门里,范离见到了自己的两位顶头上司。虽然上朝时天天碰面,但从没说过话,如今换个场合再见,感觉有点儿不自在。
衙门里暖意融融。
两位副都御史,陈砚青和陆景明正围炉闲叙。炉子上温着酒,旁边摆了几碟小菜。
范离稳步上前,行礼说道:“下官范离,奉旨前来就任,见过两位大人。”
陈砚青大概四十岁模样,微微发胖,脸上带笑,眼里却藏着精明。他主要负责官员风纪核查,弹劾复审,政令执行。陆景明则三十五六岁,身姿笔挺,神情冷峻,管的是巡城兵马司,负责临安城的治安。
陈砚青抬眼看了看他,语气不冷不热:“哦?是范驸马啊。这天气赶来上任,真是辛苦。要不,坐下喝一杯?不过我这儿酒,估计驸马你也看不上。”
陆景明只是微微点头,冷眼旁观,当真是一点笑模样都没有。
范离没接他的话,直接问道:“下官既已到任,不知二位大人对下官有何安排?”
陈砚青和陆景明对视一眼,呵呵一笑:“具体职务得由萧御史定。不过不巧,萧大人最近身体不适,在家休养。”
陆景明看着范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如果没别的事,你可以先带你的人去巡街。”
范离心里把陆景明全家问候了一遍,脸上不动声色:“敢问陆大人,我的人,在哪里?”
陆景明嘴角一撇,眼也不抬:“督察院里向来一个萝卜一个坑,各司其职,没有闲人,萧大人不在,你的司职我们不好定……更无人可派。”他停顿了一下,话里带刺,“你身后这些,是你自己的随从吧?不如先带他们去街面上熟悉熟悉。”
门外韩成略等人听了,脸上露出不满。
范离心里冷笑,顺势追问:“不知道官服、印信和巡城用的兵器,该去哪里申领?”
陈砚青斟酒的动作微微一顿,慢条斯理地说:“这些都得等萧御史核定,再行文到兵部调拨。萧大人不在,我们也不便越俎代庖。”
范离沉默片刻,这二人张嘴闭嘴就是萧御史,分明是说给自己听,他知道再纠缠也没用,拱了拱手道:“既然如此,两位慢用,告辞。”
说罢转身,大步而去,衣摆扫过门槛,带进一股冷风。
身后,陈砚青端着酒杯,回头瞥了一眼范离远去的背影,嗤笑道:“毛都没长齐,就想来督察院指手画脚?御书房行走,哼!让他在临安街上先溜达两天再说!”
出了督察院衙门,韩成略气呼呼道:“这俩狗官分明是特么故意刁难,大冷天巡个鸟的街,这你能忍?”
范离嘿嘿笑了,搓着手,龇起了白牙:“忍个屁,跟我想的一样,哥儿几个都回去睡觉,给我好好养足精神,晚上一起干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