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时间考虑。”
她最终抬起头,迎上维克多的目光,尽可能冷静地说。
“可以理解。但请务必记住,时间,并不站在您这边。”
维克多点了点头,并未强求,而是递过来一张设计简洁的名片,上面只有他的名字和一个加密的联系方式。
“这个设备您可以先留着。无论您最终做出何种决定,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您的痛苦。您可以联系我,或者……”
他的目光再次意味深长地扫过艾丽莎的手臂。
“或者,等‘它’主动来找您。”
说完,他微微颔首,算是道别,随即干脆利落地转身,走出了小会议室,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艾丽莎独自一人坐在渐渐被暮色笼罩的会议室里,目光久久停留在桌上那两样仿佛带着温度差的东西上:
冰凉的银色音频设备和那张沉甸甸的黑色存储卡。
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他身上那股特别的、混合了消毒水与陈旧书卷的气息,若有若无,提醒着刚才那场超乎寻常的对话并非幻觉。
窗外的天色不知不觉已经暗了下来,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
她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伸手拿起了那个冰冷的银色设备,将附带的耳机塞进了耳朵。
按下播放键。
没有预想中的音乐或者任何有规律的声响,只有一种极其低沉的、持续不断的嗡鸣声。
这声音的频率似乎低于人耳正常听觉的范围,但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颅骨、甚至牙齿,都在随着这嗡鸣而产生极其细微的共振和酥麻感。
几乎就在这嗡鸣声响起的同一时刻,左臂上那持续不断、如同背景噪音般的灼痛感,竟然真的减轻了一些。
虽然这种减轻微乎其微,但对她而言,这种感觉的差异却清晰得如同黑夜中的烛光。
她猛地关掉了设备,摘下了耳机,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不知何时已经被冷汗浸湿。
星纹教会,他们竟然真的拥有能够影响这诅咒的手段。
他们究竟是什么人?
是雪中送炭的援手,还是另一个更加深沉、更加危险的陷阱?
她低头看向自己手臂上那些在昏暗光线下似乎轮廓更加清晰的楔形文字。
“凡记录者必被囚禁。”
“呼吸即是负债。”
她知道,留给她犹豫和选择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她拿起那张存储卡,它很小,很轻,握在指尖却仿佛有千钧重压。
十一个人的最终记录,这背后是十一段被诅咒吞噬的人生。
她回到办公室,找出一台彻底断网的备用笔记本电脑,深吸一口气,将存储卡插入。
读取成功后,屏幕上出现一个文件夹,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一个文件,都以日期和冷冰冰的编号命名。
文件格式各异,有文字报告,有模糊不清甚至扭曲的照片,还有时长很短的音频片段。
她点开了第一个文件。
一张色彩已经有些发旧的彩色照片率先弹出来,背景是某个热带雨林的临时营地。
一个戴着探险帽、笑容灿烂的男人正对着镜头,得意地举着一块刻满了奇异符号的深色石碑。
照片备注写着:dr. Aris thorne, 1978。
下一张照片,时间标注是几个月后,还是同一个人,却已面目全非。
他坐在轮椅上,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裸露的手臂上布满了扭曲盘旋的黑色纹路,像是活着的藤蔓缠绕其上。
附带的简短报告结论触目惊心:
皮肤组织异常异化伴随严重精神崩溃,死于多器官功能性衰竭,确切死因无法用现有医学解释。
她关闭第一个文件,点开第二个。
一位目光坚毅的女探险家,站在雪山冰川的裂隙前,背景是一尊半埋在冰层下的诡异金属雕像。
后续的照片显示,她的头发大把脱落,裸露的头皮竟然呈现出一种类似金属的、缺乏生机的光泽。
附带的音频文件里,是她神志不清的呓语,断断续续,充满恐惧:
“……它在唱歌……一首冰冷的歌……我的骨头……我的骨头在跟着打拍子……”
第三个,第四个……
她一个个文件看下去。
每一个案例都记录着一位曾经才华横溢、充满探索精神的个体,是如何被他们发现的“东西”一步步摧毁。
症状光怪陆离,各不相同。
有的皮肤木质化,有的感官扭曲,有的被无形的低语逼疯,但核心脉络清晰得令人胆寒:
接触未知的古老载体,出现无法解释的生理乃至物理性质的异化,最终结局无外乎死亡或彻底疯狂。
第十一个文件,时间最近,就在六个月前。
一位德高望重的中世纪手稿语言学家,在尝试破译一本据说是由“天使语”写成的古籍后,开始用一种无人能懂的语言喋喋不休。
据说他的声带组织变得像干燥的羊皮纸一样脆弱。
最后一张特写照片,是他放在书页上的手,皮肤变得异常透明,能清晰地看到皮下暗蓝色的、似乎已经不再流动的血管。
艾丽莎猛地关掉了所有文件,一股强烈的恶心感从胃里翻涌而上,冷汗瞬间湿透了她的内衣,紧贴在皮肤上,一片冰凉。
这不是空洞的威胁或恐吓,这是一份血淋淋的、由十一个名字构成的死亡清单。
而她现在,无比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就是那第十二号。
她需要一点支撑,将颤抖的手按在桌面上,深吸了几口气,试图平复狂跳的心脏。
然后,她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那个银色音频设备上。它看起来很轻巧,表面冰凉光滑。
带着一种近乎自虐的好奇和一丝微弱的希望,她再次戴上了耳机,按下了播放键。
那低沉的、几乎超越人耳听觉下限的嗡鸣声再次响起,颅骨随之传来轻微的麻痹感。
几乎是立竿见影地,左臂上那持续不断的灼痛感确实减轻了,就像持续不退的高烧暂时缓和了一点。
然而,这种缓解带来的并非舒适,而是一种更深的异样感。
仿佛有某种外来的、冰冷的力量强行侵入并压制了她体内的某种东西,一种被支配、被侵入的不适感萦绕不去。
她迅速关掉设备,像是摆脱什么脏东西一样摘下了耳机,连同那张存储卡一起塞进口袋。
她感到窒息,迫切需要呼吸一点新鲜空气,哪怕只是走廊里沉闷的空气。
她立刻推开了窗户。窗外,城市已彻底被夜幕笼罩,只有零星的灯火在远处闪烁,像黑暗海洋中孤寂的岛屿。
她将音频设备和存储卡小心翼翼地锁进办公桌最下面的抽屉,仿佛这样就能将与之相关的危险一并禁锢。
然后,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打开了电脑浏览器,在搜索栏键入了维克多提到的地名诺斯伍德镇。
搜索结果显示,诺斯伍德是一个位于偏远地区、人口稀少的小镇,官方历史记载模糊不清,近乎一片空白。
然而,从网络角落的论坛、地方志残篇以及一些超自然爱好者的博客中,零星的信息碎片逐渐拼凑出一个令人不安的轮廓:
十九世纪末期,小镇曾发生过原因成谜的大规模居民失踪事件,整个社区几乎一夜间沦为鬼镇;
上世纪中叶,有传闻称当地一座废弃教堂的地窖里发现过刻满无法辨认符号的石板,但石板在官方介入前就神秘失踪了;
近几十年来,偶尔有寻求刺激的探险者或执着于神秘现象的研究者前往那里,一些人回来后变得沉默寡言,精神恍惚,而另一些人,则再也没有回来。
她最终抬起头,迎上维克多的目光,尽可能冷静地说。
“可以理解。但请务必记住,时间,并不站在您这边。”
维克多点了点头,并未强求,而是递过来一张设计简洁的名片,上面只有他的名字和一个加密的联系方式。
“这个设备您可以先留着。无论您最终做出何种决定,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您的痛苦。您可以联系我,或者……”
他的目光再次意味深长地扫过艾丽莎的手臂。
“或者,等‘它’主动来找您。”
说完,他微微颔首,算是道别,随即干脆利落地转身,走出了小会议室,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艾丽莎独自一人坐在渐渐被暮色笼罩的会议室里,目光久久停留在桌上那两样仿佛带着温度差的东西上:
冰凉的银色音频设备和那张沉甸甸的黑色存储卡。
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他身上那股特别的、混合了消毒水与陈旧书卷的气息,若有若无,提醒着刚才那场超乎寻常的对话并非幻觉。
窗外的天色不知不觉已经暗了下来,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
她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伸手拿起了那个冰冷的银色设备,将附带的耳机塞进了耳朵。
按下播放键。
没有预想中的音乐或者任何有规律的声响,只有一种极其低沉的、持续不断的嗡鸣声。
这声音的频率似乎低于人耳正常听觉的范围,但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颅骨、甚至牙齿,都在随着这嗡鸣而产生极其细微的共振和酥麻感。
几乎就在这嗡鸣声响起的同一时刻,左臂上那持续不断、如同背景噪音般的灼痛感,竟然真的减轻了一些。
虽然这种减轻微乎其微,但对她而言,这种感觉的差异却清晰得如同黑夜中的烛光。
她猛地关掉了设备,摘下了耳机,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不知何时已经被冷汗浸湿。
星纹教会,他们竟然真的拥有能够影响这诅咒的手段。
他们究竟是什么人?
是雪中送炭的援手,还是另一个更加深沉、更加危险的陷阱?
她低头看向自己手臂上那些在昏暗光线下似乎轮廓更加清晰的楔形文字。
“凡记录者必被囚禁。”
“呼吸即是负债。”
她知道,留给她犹豫和选择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她拿起那张存储卡,它很小,很轻,握在指尖却仿佛有千钧重压。
十一个人的最终记录,这背后是十一段被诅咒吞噬的人生。
她回到办公室,找出一台彻底断网的备用笔记本电脑,深吸一口气,将存储卡插入。
读取成功后,屏幕上出现一个文件夹,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一个文件,都以日期和冷冰冰的编号命名。
文件格式各异,有文字报告,有模糊不清甚至扭曲的照片,还有时长很短的音频片段。
她点开了第一个文件。
一张色彩已经有些发旧的彩色照片率先弹出来,背景是某个热带雨林的临时营地。
一个戴着探险帽、笑容灿烂的男人正对着镜头,得意地举着一块刻满了奇异符号的深色石碑。
照片备注写着:dr. Aris thorne, 1978。
下一张照片,时间标注是几个月后,还是同一个人,却已面目全非。
他坐在轮椅上,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裸露的手臂上布满了扭曲盘旋的黑色纹路,像是活着的藤蔓缠绕其上。
附带的简短报告结论触目惊心:
皮肤组织异常异化伴随严重精神崩溃,死于多器官功能性衰竭,确切死因无法用现有医学解释。
她关闭第一个文件,点开第二个。
一位目光坚毅的女探险家,站在雪山冰川的裂隙前,背景是一尊半埋在冰层下的诡异金属雕像。
后续的照片显示,她的头发大把脱落,裸露的头皮竟然呈现出一种类似金属的、缺乏生机的光泽。
附带的音频文件里,是她神志不清的呓语,断断续续,充满恐惧:
“……它在唱歌……一首冰冷的歌……我的骨头……我的骨头在跟着打拍子……”
第三个,第四个……
她一个个文件看下去。
每一个案例都记录着一位曾经才华横溢、充满探索精神的个体,是如何被他们发现的“东西”一步步摧毁。
症状光怪陆离,各不相同。
有的皮肤木质化,有的感官扭曲,有的被无形的低语逼疯,但核心脉络清晰得令人胆寒:
接触未知的古老载体,出现无法解释的生理乃至物理性质的异化,最终结局无外乎死亡或彻底疯狂。
第十一个文件,时间最近,就在六个月前。
一位德高望重的中世纪手稿语言学家,在尝试破译一本据说是由“天使语”写成的古籍后,开始用一种无人能懂的语言喋喋不休。
据说他的声带组织变得像干燥的羊皮纸一样脆弱。
最后一张特写照片,是他放在书页上的手,皮肤变得异常透明,能清晰地看到皮下暗蓝色的、似乎已经不再流动的血管。
艾丽莎猛地关掉了所有文件,一股强烈的恶心感从胃里翻涌而上,冷汗瞬间湿透了她的内衣,紧贴在皮肤上,一片冰凉。
这不是空洞的威胁或恐吓,这是一份血淋淋的、由十一个名字构成的死亡清单。
而她现在,无比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就是那第十二号。
她需要一点支撑,将颤抖的手按在桌面上,深吸了几口气,试图平复狂跳的心脏。
然后,她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那个银色音频设备上。它看起来很轻巧,表面冰凉光滑。
带着一种近乎自虐的好奇和一丝微弱的希望,她再次戴上了耳机,按下了播放键。
那低沉的、几乎超越人耳听觉下限的嗡鸣声再次响起,颅骨随之传来轻微的麻痹感。
几乎是立竿见影地,左臂上那持续不断的灼痛感确实减轻了,就像持续不退的高烧暂时缓和了一点。
然而,这种缓解带来的并非舒适,而是一种更深的异样感。
仿佛有某种外来的、冰冷的力量强行侵入并压制了她体内的某种东西,一种被支配、被侵入的不适感萦绕不去。
她迅速关掉设备,像是摆脱什么脏东西一样摘下了耳机,连同那张存储卡一起塞进口袋。
她感到窒息,迫切需要呼吸一点新鲜空气,哪怕只是走廊里沉闷的空气。
她立刻推开了窗户。窗外,城市已彻底被夜幕笼罩,只有零星的灯火在远处闪烁,像黑暗海洋中孤寂的岛屿。
她将音频设备和存储卡小心翼翼地锁进办公桌最下面的抽屉,仿佛这样就能将与之相关的危险一并禁锢。
然后,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打开了电脑浏览器,在搜索栏键入了维克多提到的地名诺斯伍德镇。
搜索结果显示,诺斯伍德是一个位于偏远地区、人口稀少的小镇,官方历史记载模糊不清,近乎一片空白。
然而,从网络角落的论坛、地方志残篇以及一些超自然爱好者的博客中,零星的信息碎片逐渐拼凑出一个令人不安的轮廓:
十九世纪末期,小镇曾发生过原因成谜的大规模居民失踪事件,整个社区几乎一夜间沦为鬼镇;
上世纪中叶,有传闻称当地一座废弃教堂的地窖里发现过刻满无法辨认符号的石板,但石板在官方介入前就神秘失踪了;
近几十年来,偶尔有寻求刺激的探险者或执着于神秘现象的研究者前往那里,一些人回来后变得沉默寡言,精神恍惚,而另一些人,则再也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