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内部临时清理出的稍宽敞处,权作会谈之所。无桌无椅,唯有冰冷岩石与尚未散尽的硝烟味。一方是凌烨,在苏玥与巴图一左一右陪同下,虽面色苍白难掩疲态,腰背却挺得笔直。另一方,玄戈仅带一名副官,缓步而来。
他依旧身着帝国将领的笔挺戎装,披风沾染星尘,步伐沉稳,与周遭残破景象格格不入。面容冷峻如昔,目光锐利如鹰,扫过凌烨等人,尤其在凌烨苍白脸色与破损战甲上略作停留,最终落在他手中那枚看似寻常的水晶球上,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探究与忌惮。
“凌烨,”玄戈率先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又见面了。看来,你总是能在绝境中,找到令人意外的出路。”语气平淡,不知是赞是讽。
“玄戈将军,”凌烨微微颔首,不卑不亢,“时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倒是将军,于外围伺机而动,最终出手‘襄助’,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他特意加重了“襄助”二字,点明帝国舰队最初隔岸观火的行径。
玄戈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似笑非笑:“帝国自有考量。清除司徒隐此等危及整个星海的狂徒,帝国义不容辞。如今元凶已诛,遗留之患…”他目光再次扫过环芯与周遭遗迹,“…却需慎重处置,以免再生波澜。”
寒暄过后,气氛陡然凝重。巴图握紧了拳,苏玥屏息凝神,计算着各种可能。
“开门见山吧,将军。”凌烨直视玄戈,“帝国欲待如何?”
玄戈负手而立,目光投向幽深的洞顶,仿佛在审视这片空域的所有权:“司徒隐伏诛,星盟权力出现巨大真空,秩序崩坏在即。其窥伺之古代遗产,力量惊世骇俗,绝不可再落入野心家之手,亦不能任其失控,酿成更大灾祸。”
他顿了顿,声音沉凝,抛出了真正的意图:“帝国认为,为此区域及此间知识,设立一个‘托管’机制,乃当前最优之选。由帝国,”他目光转回凌烨,意味深长,“与你们‘黎明阵线’,作为共同托管方。帝国提供武力保障与稳定秩序,你们…则提供关于此地、此物的专业知识与理解。双方相互制衡,共担责任,以确保力量不被滥用,知识用于正途。”
共同托管?
凌烨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这提议,看似公平,甚至给予了“黎明阵线”前所未有的地位认可。但实则凶险。帝国国力远胜,所谓共同托管,极易在日后演变成帝国主导,甚至逐步蚕食吞并。“黎明阵线”很可能从合作者沦为附庸。玄戈此举,是以退为进,避免强攻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和道义指责,试图以相对“文明”的方式,将这片核心区域和古代遗产纳入帝国影响力范围,甚至借此插手星盟内务。
“托管?”凌烨缓缓重复,语气平静,“将军所言,听来有理。然则,托管之细则如何?权限如何划分?决策如何产生?又以何机制确保‘共同’二字并非虚言?若遇分歧,又以何为准绳?再者,此间遗产,关乎所有人类文明,岂能由帝国与我一组织私下决定其归属与用途?”
他一连串问题,直指核心,毫不退让。
苏玥适时补充,语气冷静如分析数据:“从技术层面而言,此地遗产之研究与应用,需极其严谨的伦理审查与监督机制。单一政治实体主导,恐难保证其公正性。需建立更广泛、更具代表性的国际…星际监督体系。”
巴图则哼了一声,说得更直白:“说得好听!谁知道你们帝国会不会转眼就派大军驻扎,然后把我们一脚踢开?到时候找谁说理去?”
玄戈面对质疑,面色不变,显然早有预料:“细则自可详谈。帝国可承诺驻军规模、权限受限,并邀请星盟残余之合法代表参与监督。然——”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当前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星盟已无有效中央政府,混乱星域无力承担此重任。帝国实力与秩序,乃当前最现实之保障。若无帝国介入,此地必将再度成为群狼环伺之肥肉,战火重燃,尔等可能守得住?届时,方才之牺牲,岂非毫无意义?”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几分,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压迫感:“凌烨,你是个聪明人。当知世间从无完美方案,唯有权衡利弊,择其善者而从之。与帝国合作,至少可保暂时安稳,获得喘息之机,并借助帝国资源,深入理解此地奥秘。莫非…你宁愿此地陷入永无止境之争夺,亦或…你仍有他念,欲效仿司徒隐,独掌这力量?”
图穷匕见,软硬兼施。既点明现实威胁,又暗含警告与质疑。
凌烨沉默片刻,并未立刻反驳。他深知玄戈所言部分在理,外部威胁并未因司徒隐之死而消失,反而可能因权力真空而加剧。“黎明阵线”确实急需休整与外部支持。但他更清楚,绝不能轻易将主动权交出。
“将军所言,不无道理。”凌烨缓缓道,话锋却随即一转,“然,‘托管’非是唯一路径。我等所求,并非独占,亦非引狼入室,乃是建立一种真正平等、透明、符合多数文明利益的新秩序。帝国若真有维护星海安宁之诚意,何不牵头组建一个包含星盟各自治殖民地、独立势力及帝国在内的广泛联盟,共同制定关于此类遗产的探索、研究与利用公约?而非急于划定势力范围,行‘托管’之实。”
他提出了一个更宏大、也更理想化的构想,直接将问题提升到了星际政治架构的层面,反将了玄戈一军。若玄戈同意,帝国将无法独家掌控;若拒绝,则暴露其真实野心。
玄戈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重新审视着凌烨。这个边缘星球出来的少年,经历连番恶战与巨变,眼光与格局竟已成长至此。他沉默了片刻,显然在急速权衡。
“广泛联盟…谈何容易。”玄戈声音听不出情绪,“利益纷争,扯皮不休,恐耗时日久,徒留隐患。非常时期,当用重典,行快刀。”
“快刀易伤手,重典需服众。”凌烨寸步不让,“否则,今日之‘托管’,未必不是明日动荡之源。帝国若愿展现真正领袖气度,何不从长计议,奠基万世之基?”
会谈陷入了短暂的僵持。空气仿佛凝固,两位年轻的领袖隔空对视,一个代表着古老帝国的现实与力量,一个代表着新生力量的理想与坚持。
良久,玄戈忽然轻笑一声,打破了沉默:“凌烨,你总是能让谈判变得…很有趣。”他并未直接回答凌烨的提议,而是道,“此事关乎重大,非本将一人可决。需禀明帝庭,详加斟酌。”
他退了一步,但也只是将问题暂时搁置。
“在此期间,”玄戈语气转为不容置疑,“为防万一,帝国舰队将暂时封锁此片星域,直至最终协议达成。遗迹内外,帝国调查团将依约进入,但绝不会干扰尔等救治与休整。如何?”
这是划下暂时的底线。维持现状,帝国保持军事存在和调查权,但暂不强行“托管”。
凌烨心知这已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过度逼迫反而不美。他点了点头:“可以。但我方人员须有行动自由,并有权知晓调查进展。”
“可。”玄戈干脆利落地应下,深深看了凌烨一眼,“凌烨,好自为之。但愿你的理想,能经受得住现实的打磨。”
言罢,不再多言,转身带着副官离去,披风在身后划出冷硬的弧线。
望着玄戈离去的背影,巴图松了口气,又皱起眉:“这算谈成了还是没谈成?”
“暂时稳住了。”凌烨长吁一口气,身体晃了一下,被苏玥赶紧扶住,“他需要时间评估,也需要时间与帝国内部沟通。而我们…更需要时间。”
新的政治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玄戈的立场暧昧而现实,帝国的野心并未消散。凌烨提出的“广泛联盟”构想看似美好,实则艰难万分。
前路漫漫,步步惊心。
他依旧身着帝国将领的笔挺戎装,披风沾染星尘,步伐沉稳,与周遭残破景象格格不入。面容冷峻如昔,目光锐利如鹰,扫过凌烨等人,尤其在凌烨苍白脸色与破损战甲上略作停留,最终落在他手中那枚看似寻常的水晶球上,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探究与忌惮。
“凌烨,”玄戈率先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又见面了。看来,你总是能在绝境中,找到令人意外的出路。”语气平淡,不知是赞是讽。
“玄戈将军,”凌烨微微颔首,不卑不亢,“时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倒是将军,于外围伺机而动,最终出手‘襄助’,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他特意加重了“襄助”二字,点明帝国舰队最初隔岸观火的行径。
玄戈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似笑非笑:“帝国自有考量。清除司徒隐此等危及整个星海的狂徒,帝国义不容辞。如今元凶已诛,遗留之患…”他目光再次扫过环芯与周遭遗迹,“…却需慎重处置,以免再生波澜。”
寒暄过后,气氛陡然凝重。巴图握紧了拳,苏玥屏息凝神,计算着各种可能。
“开门见山吧,将军。”凌烨直视玄戈,“帝国欲待如何?”
玄戈负手而立,目光投向幽深的洞顶,仿佛在审视这片空域的所有权:“司徒隐伏诛,星盟权力出现巨大真空,秩序崩坏在即。其窥伺之古代遗产,力量惊世骇俗,绝不可再落入野心家之手,亦不能任其失控,酿成更大灾祸。”
他顿了顿,声音沉凝,抛出了真正的意图:“帝国认为,为此区域及此间知识,设立一个‘托管’机制,乃当前最优之选。由帝国,”他目光转回凌烨,意味深长,“与你们‘黎明阵线’,作为共同托管方。帝国提供武力保障与稳定秩序,你们…则提供关于此地、此物的专业知识与理解。双方相互制衡,共担责任,以确保力量不被滥用,知识用于正途。”
共同托管?
凌烨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这提议,看似公平,甚至给予了“黎明阵线”前所未有的地位认可。但实则凶险。帝国国力远胜,所谓共同托管,极易在日后演变成帝国主导,甚至逐步蚕食吞并。“黎明阵线”很可能从合作者沦为附庸。玄戈此举,是以退为进,避免强攻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和道义指责,试图以相对“文明”的方式,将这片核心区域和古代遗产纳入帝国影响力范围,甚至借此插手星盟内务。
“托管?”凌烨缓缓重复,语气平静,“将军所言,听来有理。然则,托管之细则如何?权限如何划分?决策如何产生?又以何机制确保‘共同’二字并非虚言?若遇分歧,又以何为准绳?再者,此间遗产,关乎所有人类文明,岂能由帝国与我一组织私下决定其归属与用途?”
他一连串问题,直指核心,毫不退让。
苏玥适时补充,语气冷静如分析数据:“从技术层面而言,此地遗产之研究与应用,需极其严谨的伦理审查与监督机制。单一政治实体主导,恐难保证其公正性。需建立更广泛、更具代表性的国际…星际监督体系。”
巴图则哼了一声,说得更直白:“说得好听!谁知道你们帝国会不会转眼就派大军驻扎,然后把我们一脚踢开?到时候找谁说理去?”
玄戈面对质疑,面色不变,显然早有预料:“细则自可详谈。帝国可承诺驻军规模、权限受限,并邀请星盟残余之合法代表参与监督。然——”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当前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星盟已无有效中央政府,混乱星域无力承担此重任。帝国实力与秩序,乃当前最现实之保障。若无帝国介入,此地必将再度成为群狼环伺之肥肉,战火重燃,尔等可能守得住?届时,方才之牺牲,岂非毫无意义?”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几分,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压迫感:“凌烨,你是个聪明人。当知世间从无完美方案,唯有权衡利弊,择其善者而从之。与帝国合作,至少可保暂时安稳,获得喘息之机,并借助帝国资源,深入理解此地奥秘。莫非…你宁愿此地陷入永无止境之争夺,亦或…你仍有他念,欲效仿司徒隐,独掌这力量?”
图穷匕见,软硬兼施。既点明现实威胁,又暗含警告与质疑。
凌烨沉默片刻,并未立刻反驳。他深知玄戈所言部分在理,外部威胁并未因司徒隐之死而消失,反而可能因权力真空而加剧。“黎明阵线”确实急需休整与外部支持。但他更清楚,绝不能轻易将主动权交出。
“将军所言,不无道理。”凌烨缓缓道,话锋却随即一转,“然,‘托管’非是唯一路径。我等所求,并非独占,亦非引狼入室,乃是建立一种真正平等、透明、符合多数文明利益的新秩序。帝国若真有维护星海安宁之诚意,何不牵头组建一个包含星盟各自治殖民地、独立势力及帝国在内的广泛联盟,共同制定关于此类遗产的探索、研究与利用公约?而非急于划定势力范围,行‘托管’之实。”
他提出了一个更宏大、也更理想化的构想,直接将问题提升到了星际政治架构的层面,反将了玄戈一军。若玄戈同意,帝国将无法独家掌控;若拒绝,则暴露其真实野心。
玄戈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重新审视着凌烨。这个边缘星球出来的少年,经历连番恶战与巨变,眼光与格局竟已成长至此。他沉默了片刻,显然在急速权衡。
“广泛联盟…谈何容易。”玄戈声音听不出情绪,“利益纷争,扯皮不休,恐耗时日久,徒留隐患。非常时期,当用重典,行快刀。”
“快刀易伤手,重典需服众。”凌烨寸步不让,“否则,今日之‘托管’,未必不是明日动荡之源。帝国若愿展现真正领袖气度,何不从长计议,奠基万世之基?”
会谈陷入了短暂的僵持。空气仿佛凝固,两位年轻的领袖隔空对视,一个代表着古老帝国的现实与力量,一个代表着新生力量的理想与坚持。
良久,玄戈忽然轻笑一声,打破了沉默:“凌烨,你总是能让谈判变得…很有趣。”他并未直接回答凌烨的提议,而是道,“此事关乎重大,非本将一人可决。需禀明帝庭,详加斟酌。”
他退了一步,但也只是将问题暂时搁置。
“在此期间,”玄戈语气转为不容置疑,“为防万一,帝国舰队将暂时封锁此片星域,直至最终协议达成。遗迹内外,帝国调查团将依约进入,但绝不会干扰尔等救治与休整。如何?”
这是划下暂时的底线。维持现状,帝国保持军事存在和调查权,但暂不强行“托管”。
凌烨心知这已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过度逼迫反而不美。他点了点头:“可以。但我方人员须有行动自由,并有权知晓调查进展。”
“可。”玄戈干脆利落地应下,深深看了凌烨一眼,“凌烨,好自为之。但愿你的理想,能经受得住现实的打磨。”
言罢,不再多言,转身带着副官离去,披风在身后划出冷硬的弧线。
望着玄戈离去的背影,巴图松了口气,又皱起眉:“这算谈成了还是没谈成?”
“暂时稳住了。”凌烨长吁一口气,身体晃了一下,被苏玥赶紧扶住,“他需要时间评估,也需要时间与帝国内部沟通。而我们…更需要时间。”
新的政治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玄戈的立场暧昧而现实,帝国的野心并未消散。凌烨提出的“广泛联盟”构想看似美好,实则艰难万分。
前路漫漫,步步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