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岳的命令得到迅速执行,一张无形的大网在暗中铺开,与吕文德的较量首先在看不见的战线——情报与舆论场上激烈展开。
凌八麾下的暗卫力量被动员到极致。数名最精锐的暗卫冒着极大风险,利用夜色和伪装,潜入了成都,重点监视制置使府和高达军营的动静。他们甚至设法收买了一名吕文德府中的低级管事和一名高达军中的文书,虽然接触不到核心机密,但能获得一些零碎却有价值的信息,如府中戒备突然加强、某些将领频繁密会、军队领受额外赏赐等。
与此同时,往来于成都和夔州之间的商队,也成为了情报传递的渠道。一些忠诚的商人在苏婉清的安排下,故意在与川中士绅交易时,“无意”中透露吕文德可能因为忌惮凌将军战功,欲加以陷害的消息,甚至隐晦地提及“北边来了人,不知谈了些啥”,引得人心浮动,各种猜测和小道消息开始在成都的官场和坊间流传。
冉琎则利用其旧有的人脉关系,设法与姚因等人取得了联系。对方的回应颇为谨慎,但确认了吕文德近期确实行为异常,且与北方来客确有接触,只是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他们表示,川中诸多官员士绅对吕文德专权跋扈早已不满,若其真有通敌卖国之举,必不会坐视,但目前缺乏真凭实据,难以发难。这至少保证了在吕文德真正动手时,川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另一方面,苏婉清领导的物资应对小组也取得了进展。通过提高收购价格和展示部分新奇商品(如优质玻璃器、精良农具),她成功吸引了来自荆襄地区甚至更下游商人的兴趣,初步建立了一条通过长江水道的物资输入线,虽然运量有限且成本高昂,但至少是一条备选之路。鹰嘴岩基地的工匠们则加紧攻关,在能源和材料受限的情况下,努力寻找本地替代材料,并改进工艺降低消耗。
然而,吕文德的动作也越来越快,越来越露骨。
这一日,一队打着四川制置司旗号的官兵突然出现在夔州边境的一处关隘,以“稽查私运军械”为名,强行扣留了数辆属于夔州官方的运输车辆,车上装载着一批急需的焦炭和铜料。押运的夔州军官据理力争,对方却态度蛮横,甚至拔刀相向,险些爆发冲突。最后车辆被强行扣留。
消息传回,总镇府内群情激愤。
“欺人太甚!吕文德这老贼,分明是在挑衅!”岳璃刚刚伤愈,闻言柳眉倒竖,恨不得立刻提兵去把东西抢回来。
冉琎则相对冷静:“此乃吕文德试探之举,意在激怒我等,若我等反应过激,他便有了动武的借口。”
凌岳面色平静,但眼神冰冷:“冉先生所言有理。东西,暂时让他们扣下。这个亏,我们记下。但也不能毫无表示。”
他下令:“凌一,派一队人,穿上‘土匪’的衣服,去高达部后勤线上活动活动,‘借’点粮草军资回来。记住,手脚干净点,别留下把柄。”
“是!”凌一领命而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灰色地带的较量,暗卫最为擅长。
同时,凌岳亲自起草了一份措辞强硬却有理有据的抗议公文,发往四川制置司和临安枢密院,控诉吕文德部下无故扣押军用物资、挑衅友军的行为,要求其立刻放还物资、惩办肇事者,并“乞朝廷明察,以安边将之心”。
这是一场心理战和舆论战。凌岳要向吕文德表明,自己不会任人拿捏,但也遵循规则,占据道义制高点。
数日后,凌八终于带来了一个重大突破。一名成功潜入制置使府外围的暗卫,冒着生命危险,窃听到了一次关键对话的片段(吕文德与心腹及北方密使在花园密谈,暗卫伏于墙外,只听到只言片语)。
“…大汗诚意十足…只要使君…”
“…夔州…钉子…必须拔除…”
“…高将军已准备就绪…”
“…届时…‘剿匪’…里应外合…”
虽然信息破碎,但组合起来,指向一个可怕的结论:吕文德确实在与忽必烈方面接触!对方许以好处,要求吕文德除掉凌岳这个障碍!吕文德已命令高达做好军事准备,很可能以“剿匪”为名进攻夔州,甚至可能还安排了内应!
证据依然不算确凿,但足以让凌岳做出最坏的判断。
“终于图穷匕见了。”凌岳眼中寒光凛冽,“通知全军,进入一级战备!所有外出部队召回!加固城防,储备物资!告诉王坚将军,吕文德反迹已露,望其早做决断!”
看不见的战线上,刀光剑影已然闪过。一场决定川蜀命运的内战,似乎已不可避免。夔州上空,战云再次密布,这一次,来自曾经的同袍。
凌八麾下的暗卫力量被动员到极致。数名最精锐的暗卫冒着极大风险,利用夜色和伪装,潜入了成都,重点监视制置使府和高达军营的动静。他们甚至设法收买了一名吕文德府中的低级管事和一名高达军中的文书,虽然接触不到核心机密,但能获得一些零碎却有价值的信息,如府中戒备突然加强、某些将领频繁密会、军队领受额外赏赐等。
与此同时,往来于成都和夔州之间的商队,也成为了情报传递的渠道。一些忠诚的商人在苏婉清的安排下,故意在与川中士绅交易时,“无意”中透露吕文德可能因为忌惮凌将军战功,欲加以陷害的消息,甚至隐晦地提及“北边来了人,不知谈了些啥”,引得人心浮动,各种猜测和小道消息开始在成都的官场和坊间流传。
冉琎则利用其旧有的人脉关系,设法与姚因等人取得了联系。对方的回应颇为谨慎,但确认了吕文德近期确实行为异常,且与北方来客确有接触,只是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他们表示,川中诸多官员士绅对吕文德专权跋扈早已不满,若其真有通敌卖国之举,必不会坐视,但目前缺乏真凭实据,难以发难。这至少保证了在吕文德真正动手时,川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另一方面,苏婉清领导的物资应对小组也取得了进展。通过提高收购价格和展示部分新奇商品(如优质玻璃器、精良农具),她成功吸引了来自荆襄地区甚至更下游商人的兴趣,初步建立了一条通过长江水道的物资输入线,虽然运量有限且成本高昂,但至少是一条备选之路。鹰嘴岩基地的工匠们则加紧攻关,在能源和材料受限的情况下,努力寻找本地替代材料,并改进工艺降低消耗。
然而,吕文德的动作也越来越快,越来越露骨。
这一日,一队打着四川制置司旗号的官兵突然出现在夔州边境的一处关隘,以“稽查私运军械”为名,强行扣留了数辆属于夔州官方的运输车辆,车上装载着一批急需的焦炭和铜料。押运的夔州军官据理力争,对方却态度蛮横,甚至拔刀相向,险些爆发冲突。最后车辆被强行扣留。
消息传回,总镇府内群情激愤。
“欺人太甚!吕文德这老贼,分明是在挑衅!”岳璃刚刚伤愈,闻言柳眉倒竖,恨不得立刻提兵去把东西抢回来。
冉琎则相对冷静:“此乃吕文德试探之举,意在激怒我等,若我等反应过激,他便有了动武的借口。”
凌岳面色平静,但眼神冰冷:“冉先生所言有理。东西,暂时让他们扣下。这个亏,我们记下。但也不能毫无表示。”
他下令:“凌一,派一队人,穿上‘土匪’的衣服,去高达部后勤线上活动活动,‘借’点粮草军资回来。记住,手脚干净点,别留下把柄。”
“是!”凌一领命而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灰色地带的较量,暗卫最为擅长。
同时,凌岳亲自起草了一份措辞强硬却有理有据的抗议公文,发往四川制置司和临安枢密院,控诉吕文德部下无故扣押军用物资、挑衅友军的行为,要求其立刻放还物资、惩办肇事者,并“乞朝廷明察,以安边将之心”。
这是一场心理战和舆论战。凌岳要向吕文德表明,自己不会任人拿捏,但也遵循规则,占据道义制高点。
数日后,凌八终于带来了一个重大突破。一名成功潜入制置使府外围的暗卫,冒着生命危险,窃听到了一次关键对话的片段(吕文德与心腹及北方密使在花园密谈,暗卫伏于墙外,只听到只言片语)。
“…大汗诚意十足…只要使君…”
“…夔州…钉子…必须拔除…”
“…高将军已准备就绪…”
“…届时…‘剿匪’…里应外合…”
虽然信息破碎,但组合起来,指向一个可怕的结论:吕文德确实在与忽必烈方面接触!对方许以好处,要求吕文德除掉凌岳这个障碍!吕文德已命令高达做好军事准备,很可能以“剿匪”为名进攻夔州,甚至可能还安排了内应!
证据依然不算确凿,但足以让凌岳做出最坏的判断。
“终于图穷匕见了。”凌岳眼中寒光凛冽,“通知全军,进入一级战备!所有外出部队召回!加固城防,储备物资!告诉王坚将军,吕文德反迹已露,望其早做决断!”
看不见的战线上,刀光剑影已然闪过。一场决定川蜀命运的内战,似乎已不可避免。夔州上空,战云再次密布,这一次,来自曾经的同袍。